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八二六章 增权

门阀赘婿 第八二六章 增权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泽州再度落入匪军之手,切断朝廷与潞州方向的联系。可此时秦王第四师在西路高歌猛进的消息,还是通过绛州方向传到朝廷,让垂帘听政的曹太后倍感欣慰。

此时全国税改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是河东道,而最惨烈地方的是河南道。

康王带兵去河南道,前一阵还与曹玉簪要十万石粮食。其实康王不只是在给第十三师要军粮,也是在给河南几十万难民要赈灾粮。可能是康王的信写得过于简洁,让曹玉簪误会,所以才只给了一万石。

不过后来听说还是给补全了,因为难民实在是太多,若没有粮食赈济灾民,那些难民就有可能变成匪军,到时就彻底压不住。

见曹玉簪服软,这时还有人跳出来讥讽曹玉簪,话里话外的说曹玉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有人直言:焉不知我朝康圣人呼?

之前康王就一直有君子之名,如今更是被一群捧臭脚的提升到了“圣人”的级别,比肩孔孟老庄。他们说,孔孟是儒家的创造者和完善着,而我朝康王是实践者。云云。

不过这帮捧臭脚的人也没落太好的下场。曹玉簪不与他们吵,可有人去跟他们吵。这个人正是锦衣卫千户,张密。张千户常说的一句话:孙子,给你点脸了是不是?

如今张密不杀人,关键是曹玉簪没让他杀,可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半夜去敲门,亮出刀来讲道理。

这个样子讲道理,往往都能讲得通,使得那些官员备受教育。

当然也有那梗着脖子不服的,因为他自以为背后有康王做靠山,曹玉簪不敢把他怎样。

暂时来看,曹玉簪确实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可他们的名字已经被记下。

……

秦王两路出击,兵发汾州、隰州,却没派兵去支援潞州。由于这件事发生在贤王派内部,所以朝堂上没有引发争论,而贤王也没因此事质问苏御。

潞城,第十一师正在顽强抵抗。

虽敌军势众,可老将军呼延郃手里粮食多,装备好,并不惧怕。登上高台,指挥作战。老将军成竹在胸,镇定自若。可这时却有不好的消息传来,第十一师监军贤王孙赵耕死了。

敌人没闯进来,他是怎么死的?

赵耕是贤王第三子赵谡的大儿子,是贤王家排名第五的孙子,正是而立之年。赵耕其人性情随和,颇有风度,但他从小儿娇生惯养,而他爹死的早,家里正室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所以贤王就没把他送到军队里去。

三王之乱后,两派分立,贤王手里实在无人可用,就把五孙子安排到第十一师,与夜霆搭档管理第十一师。

赵耕知道夜霆有皇族血统,按照辈分来说,还长他一辈,所以对夜霆也很客气。二人分工明确,夜霆抓训练和作战,赵耕抓粮草和军纪,井水不犯河水,配合默契。

这次十一师渡河作战,完全是夜霆独断战术,结果兵败泽州。按理说这件事与赵耕关系不大,可他还是被贤王臭骂一顿。贤王说,夜霆往火坑里跳,你也跟着跳吗?

挨了顿骂,心里就憋着一股气。这次守城大战,他就对呼延郃说,老将军年岁太大,你就站在望楼上总领全局,我呢,要去四面检查。

呼延老头子心想,王孙要检查就检查呗,也就是在城内转一转。谁曾想,检查到南城门时,赵耕发现守城战其实很好打,关键是敌军装备差,很难冲上来。使得候在城上的近战朴刀兵和滚木礌石都无用武之地。

这时他说,自参军以来,从未真刀真枪打过仗,如何说自己是个军人呢?将来回到家里,也觉得脸上无光。今日,本王孙要登城,与将士们一同作战!

师监亲自登城,对将士们是极大鼓舞,士气暴涨。一时间赵耕举着长矛,愣是没地方用。此时他身穿重铠重甲,身边还有扈从帮他举着盾牌,按理说他是很安全的。可突然一支贼箭擦着盾牌边缘飞了过来,正好钉在他脸上,一下子就把命丢了。

闻听消息,呼延郃眼前一黑,气息不畅。心道老夫我花甲之龄二次从戎,怎碰上这么倒霉的事?仗没打赢一场,却把王孙的命给弄丢了。

老将军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喷出。师参紧急登台,代替指挥。

……

潞城被四面包围,消息传递不出,可城外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返回城中的斥候。他们远远望见第十一师的师监大旗没了。也就是说,监军大人不在了。

斥候迂回而走,穿过几乎无人把守的泽州,便把消息传到京城贤王府。贤王世子赵锵听到消息,眼珠一转,来找贤王:“父王还不下令让赵御去支援吗?如果再不支援,第十一师可就没啦。”

老爷子听说孙子死了,心情压抑,闷声不语,过了半晌,才抬眼瞪着赵锵:“你是在跟我谈十一师的事吗?”

赵锵愣了愣。

贤王把面前的地图转过来给赵锵看:“现在,我把第十一转手给赵御,我相信他还是不会去救。”

本来第十一师已经交给赵锵,可是赵锵对这个师的管控只是浮于表面。他也就是跟大侄子赵耕谈了谈,赵耕也保证说,若将来爷爷薨了,会听叔叔调遣。赵锵就以为自己大功告成。

现在赵耕死了,他对十一师几乎就没有掌控力。可他还认为这个师是他的,他怀疑赵御嫉妒他,所以故意不去救。而贤王的意思是,我把这个师给赵御,赵御也不会救,因为他要去抄张之悌的老巢。

贤王认可这个战术,认为只有把张氏家族的老根刨了,才能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张氏总会老树发新枝,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听说老爹要把十一师转给赵御,赵锵急了:“父王,我才是您亲儿子啊!”

“废话,我用你提醒?”赵选把地图丢到赵锵身上,喘了口粗气道:“我知道你与沙君丸关系不错,那就把十九师给你。现在十九师没有监军,你去安排。另外,相州第十师、莫州第八师也都给你。我希望你这次用点心。辛苦辛苦你的腿,多往那边跑跑。多安排几个人进去。否则再有战事,除非你亲自带兵,否则去几个师都会成为别人的。当初第六和第十五师也是被你这样弄丢的。”

赵锵不服:“父王要是不给张云龙,他能硬抢不成?”

赵选怒其不争,气道:“你把部队打没了交给张云龙,然后被张云龙安排几千人进去,你认为那样的队伍还是你的吗?你觉得张云龙和赵锵都很能抢,可如果我给你留两个废物,你就高兴了?”

赵锵闷头不语。

此时赵选又陷入到失去孙子的痛苦当中,屋里气氛沉闷。

过了半晌,赵锵道:“把夜霆给我。”

赵选一愣:“你要他干什么?”

赵锵道:“他这次要是能活着回来,我一手提拔他,我相信他会感激我的。”

赵选想了想,似乎有话要说,又觉得心烦,于是打发赵锵走了。

赵锵终于拿到四个师,心里踏实了,回到伊阙关第七师驻地,开始挑选将官,准备往那些师里安插亲信。

而第十一归入秦王之手的消息也已送到苏御那里,可苏御依然坚持原来作战计划,不予支援。苏御坚信,老将军能挺得住。

……

苏茂盛藏于林中,望见**阁里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收回手中雷珠。

若只是儒尚农一个人在,苏茂盛有把握二十招之内结束他的性命,哪怕赵灵、赵柏、赵桐都在,也不过是多浪费些力气而已。可现在这个人出现,苏茂盛就没有把握了。

回想起来,还不如在路上下手。只是担心引来金吾卫不好脱身,甚至连累通天楼里的那个女人。

说起这名中年男子,他也是以“爪法”见长,而且从招式来看很像陈千缶,可他不是陈千缶,也不是姬凌云。陈千缶早就死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而姬凌云此时跟着桑腊国师去了遥远的西方。

庚王府幕僚汤胥凭口音判断他是南晋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此人名叫程坤,二十几年前就已成名,号称南晋四大高手之一,早期几次太湖论剑,都有邀请他。

大约十年前,他跑到北朝来,兴风作浪一段时间,可后来突然消失。曾传言此人死在雷瘟乾之手,现在看来传言是假的。而雷瘟乾的死,反而可能与他有关。

传言雷瘟乾在冲击十二境时被人打扰,故而气海爆裂而死,想来能打扰到雷瘟乾的人,绝不是泛泛之辈。

既然程坤在,苏茂盛决定离开,可当他刚要走,身后伸过来一只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