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九零六章 打成一片(上)

门阀赘婿 第九零六章 打成一片(上)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辰时许,形神傲慢的曹举人去风州府报道。

凤州刺史唐听月,从未听说朝廷要往这里派御史,不禁有些怀疑。他仔细看了看任命书,又询问“曹御史”一些情况。

苏御对答如流,毫无瑕疵,最后把《新政计划书》交给唐听月。唐听月看过之后不做评论,让司户官林贤陪着曹御史主持新政,还把司兵史晃唤来,说挑选精兵强将给曹御史听用。

结果半个时辰之后,林贤不知跑哪去了,而史晃磨磨蹭蹭调来一支卅队。

苏御抬头一看,好一群“精兵强将”。说是卅队,其实才二十二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一个个歪戴帽斜瞪眼,制服破旧,形神懒散,有的连铁制武器都没有,就拎着一根老旧哨棒。

汉中地区比较复杂,军控六个州,最左边的武州隶属长安道,那是纯粹的唐家地盘。

而其他五州也被称汉中五州才属于山南西道,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唐窎管理。按理说,这应该是玄甲军的地盘,可实际上是被唐家控制。

说来,这里是玄甲军的一块飞地,而且才区区五个州却要扼守边陲重镇,于是皇室赵家就不与唐家计较。当地税收,按照唐氏的地盘来算,朝廷与唐家对半分。

梁朝境内,在门阀所属的地盘,门阀自己会派人监督,朝廷也会派人监督。这就会在各州形成两股势力,而两伙势力官员大多是看不顺眼的。

比如此时唐听月、林贤、史晃,对这位曹御史的态度都可以用“冷冰冰”来形容。而史晃能给曹御史派来二十名歪头斜眼的府兵,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朝廷派往门阀各州的官员,通常都是州长史,凤州也是如此。很快凤州长史薛辰,就主动来找这位“曹太后的远亲”,颇显热忱。

“没想到曹御史竟如此年轻。”

薛辰,四十多岁,身形面相都可以用“油腻”二字来形容。他出自道光坊功勋街薛家,与玄甲军第九师中郎将薛云同出一族,也算是康王一派。而此时大家都知道曹太后与康王一派,所以在常人看来,曹御史和薛辰也是一派。

苏御装作惭愧,而又难掩一丝自豪地道:“这都是沾了堂姐的光。”

苏御口中“堂姐”,自然是指皇太后曹玉簪喽。而经常把高官亲戚挂嘴边,在官场上显得极幼稚。当然,苏御是故意的。

薛辰故作迎合,看起来更热情了一些,露出更多假惺惺的谄媚笑意。

可随后几天就再没人搭理苏御,至于那所谓的《新政计划书》,大家似乎都在等着看曹御史的笑话。

可苏御这人身上有一股慢悠悠的劲儿,如果他想散漫下来,简直不用刻意去装。最近几日,凤州府的官员们就见到一个奇懒无比的曹御史。

这位曹御史,每日慢慢悠悠的来点卯,五天迟到四次,而每次只迟到一刻钟半刻钟,由此可见,这位曹御史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

这小子既无能力,又无志向。没什么真才实学,还总爱装腔作势的朗诵挂在墙上的字画,结果八个字念错仨,害得其他官员憋笑,差点没憋出内伤来。

更可悲的是,这小子写字一点笔体也没有,还一手的俗体字。看来他的乡试成绩一准是假的。不过这种事发生在曹玉簪堂弟身上,不但没引起别人怀疑,反而更觉得可信。

他作为曹玉簪的亲戚,跑到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来混日子。至于那所谓《新政计划书》,等他奶奶的重孙子再来执行吧,别指望这位曹御史了。

而且这小子还挺高傲,来到这里之后他是谁也不鸟。区区八品,见到正四品的刺史唐听月,他也仅仅是点点头。他的傲慢,惹得唐听月轻哼路过。

苏御表现得如此不堪,可到了第六天傍晚,薛辰突然来找,说要在家里摆宴,招待曹御史及家人。苏御爽快应邀,还要让薛辰多准备一些酒肉,说要带着全家人包括奴才一起去吃。

苏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可真不客气,把孟氏夫人、夫人朋友胡慧、婢女孟小猫、花甲老奴黄橙橙、老太监吴定延、中太监白展、小太监童玉全都带了去。看这架势,恨不得一口气把薛辰吃穷。

为了配合傲慢的曹御史,小妇人孟璨也故作傲慢。

薛辰见孟夫人小巧、年幼、傲慢,于是让夫人打听孟璨的家庭出身。苏御说孟璨是承福坊孟家,庶出公子家的庶出小姐。说这席话时,曹御史显得无比自豪。

席上不便多言,酒过三巡,薛辰邀苏御单独聊。

来到侧室,关好门,薛辰表情凝重:“敢问曹御史一句实话,朝廷是不是要动唐窎?”

苏御有些拿捏不准这薛辰到底什么情况。他在这里为官多年,不见他控告唐窎,别不是已经被唐窎收买。若此时自己冒然说“是”,他扭回头就告诉唐窎,那么自己就麻烦了。

汉中地区那么多山匪,若曹御史被山匪劫持并杀害,这个理由听起来倒也说得过去。

苏御此来可没打算冒那么大风险。

首先,民御公车收到的那张状书,已把唐窎的罪名列举清晰;其次,唐振也已知道唐窎巨贪。所以苏御此来就是做做样子,将来苏御控唐窎时,说自己曾经乔装曹御史,在各府进行过实地考察,这样再拿出状纸才更可信,唐窎也不好抵赖。

当然喽,苏御之所以跑这么远,主要还是躲避京畿道税改,其次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苏御宁愿损失一些钱,也不想再揽京畿道税改这个瓷器活。得罪的人太多,实在是有些受够了。如果再冒出来一群“张匪”,心心念念要搞死秦王和秦王家人,真不知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难道像曹玉簪一样,整日躲在家里?

苏御道:“堂姐说,让我来汉中这边稳稳当当做几年官,就会把我调回京城。”

薛辰颇显深沉地点头道:“嗯,这就对了。曹御史官途无量,明眼人倒是都看得出来。将来曹御史飞黄腾达时,薛某还指望曹御史提点。”

苏御傲慢模样,不知深浅地点了点头:“好说,好说。”

薛辰眼珠转了转,突然跪到地上:“曹御史可不要骗薛某。”

苏御连忙起身,伸手搀扶:“哎呀,薛大人何出此言?”

薛辰不肯起来,反而磕头,愁苦表情,急切道:“实不相瞒,薛某是被迫与那唐窎同流合污,他曾用刀架在薛某脖子上,逼签伪证。从此,我就必须听他的。可薛某是大梁朝的忠臣啊,薛某蒙先帝之重托,时刻不忘知遇之恩啊!薛某卧薪尝胆,在凤州忍耐多年,手中握有唐窎许多罪证,只望有人能帮我告发!曹御史乃是太后亲信,难道也不能为薛某做主吗?”

苏御突然抖手,推开薛辰,仿佛躲避瘟神一般退后两步,侧过身道:“曹某来此为官,只是当做跳板,将来回京当个京官。可不指望在汉中掀起什么风浪,我看薛大人找错人了。”

说罢苏御就往外走。

薛辰厉声道:“曹御史,你真的不为薛某伸冤吗?你就不怕我将来参你一本?虽然你是太后娘娘的远亲,可如果薛某全力弹劾,我想你的名声也会有污点。”

苏御冷笑道:“与其被你参,我也不想得罪节度使大人!”

说罢,苏御脚步决绝往外走,却被薛辰一把拉住。

苏御扭回头,再看薛辰,老小子突然变得笑容可掬,邀请苏御重新落座。

薛辰转过身,从柜子里提出一个箱子,箱子一尺长宽,颇为沉重,打开盖子,见到金灿灿一箱金币。

薛辰压低声音:“节度使大人说了,只要曹御史肯帮忙,这箱金子就是曹御史的。”

见到金子,苏御故作惊喜状,立刻站起,又皱眉疑惑起来:“曹某刚来凤州,还未曾去梁州拜访节度使大人,他是怎知我来的?”

薛辰颇显神秘地笑了笑:“从陈仓到凤州,想必曹大人会在驿站休息吧?”

“哦,原来如此……”苏御会意地笑了笑。

薛辰也笑了笑。

苏御趴在箱子前,捞起金币,捧在手心,目光里尽是掩饰不住的贪婪:“节度使大人对曹某真是好哇。那请薛大人直言,节度使大人希望曹某帮他什么忙?”

“呵呵,好说,好说。”

薛辰见苏御那一脸的贪财相,放心下来,把箱盖盖上,又放回柜子里。

苏御皱眉:“薛大人这是何意?”

薛辰从袖子里拽出一张文书,放在桌子上,手指点了点。

苏御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是一份反书,咒骂梁朝昏庸**,汉中地区官员希望联合起来,推举唐窎为汉中王,共同造反。

薛辰靠近,低声道:“只要曹御史誊抄一份,再签字画押,曹御史就是咱们自己人了。”

“这个……”曹御史面露惊慌之色:“可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