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九二二章 百年一遇

门阀赘婿 第九二二章 百年一遇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往年河西多旱少雨,可今年却一反常态,三月变天,暴雨倾盆。

河西之地,要么不发水,要发就是排山倒海。只因此处北邻崇山峻岭,南面青藏高原,将这河西古道压成一道天堑长沟。连续几日暴雨,洪水奔流,泥沙翻滚,浆黄一片,水过之处房倒屋塌,树倒墙崩。

当然,在暴雨来临之前,匈戾骑兵已通过玉门关,急速向东,兵抵武威。三月初四匈戾人顺着张掖河东进,三月初六雨夜偷袭梁军左翼,包围赵锵部。赵锵率三师突围不成,反而被困得更紧。

见形势不妙,安国公在大雨中退兵琵琶山、乌城守捉,形成掎角之势。铁骑第八师、弓骑第二师在和戎城观察形势,待机策应赵锵突围。

可赵锵一直未能闯出来,王操天却带兵撤退,一直退到琵琶山。

唐振问王操天,为何无命撤兵。王操天说,暴雨不停,和戎城已陷水中,再不撤退,重骑深陷泥潭,第八师想走也走不成了。

王操天此言倒是给唐振灵感,效仿当年关云长水淹七军。但凡能掘开的水堤全部掘开,恰逢此时暴雨更盛,只见水墙翻滚,直奔武威而去。

黄土路突然变得泥泞不堪,匈戾骑兵深陷泥沼寸步难行。洪水持续,附近几百里好似*洋大海,波涛汹涌。往日山岗,此时更像孤岛沙洲。桑腊、匈戾各部首尾不能相顾,各自寻地暂驻。

忽见舸舰,竟是安国公乘船而来,几千竹筏木筏,承载梁朝将士,对沙洲之敌各个击破。敌军之所以强横,就是因为有骑兵纵横驰骋。如今马不能行,仅靠步兵列阵,他们岂能是梁朝对手。

暴雨中,安国公杀敌九万,俘虏七万,缴获战马军械无数,一举收复武威。

战争形式急转,桑腊王慕容坤逃向西宁,却被国师欧阳锟在土楼山拦截擒杀,遂立小王子慕容渠为桑腊王,割慕容坤之首,献西征大帅唐振,并送来称臣降表。

安国公勃然大笑,再无后顾之忧,把受降之事交给康王赵棣,再命神策第二、第八师继续西进,收复张掖、酒泉、敦煌,一举打通河西走廊,连通交河城,恢复当年安西都护府,开疆三千里,拓土到葱岭。

可这时赵棣却道:不能打张掖和酒泉,因为这是他和桑腊国师欧阳锟的约定。

唐振道:那是你的约定,不是我的约定!

唐振拍案而起:“告诉欧阳锟,能给他留西宁府,算是对他照顾。从此桑腊设酋长,慕容家族世袭罔替,管束当地鲜卑人和羌人,维护部族稳定。西宁府要设观察使监督文教,设司马监督道府兵。道府兵不允许超一千二百人,否则灭之。”

……

曹太后宣布河西获胜的消息,群臣欢呼,喜极而泣。消息传到民间,百姓欢呼雀跃,哭喊着奔走相告。自发举着标语,挥舞小旗,见首不见尾的长队涌入清化坊,在国公府门前搭台唱戏,放炮擂鼓。鞭炮声灭了又响,此起彼伏。

百姓之所以开心,当然有为自己考虑的因素,但不得不说,几乎每个神州男儿心中都有凌云之志报国情怀。河西犹如咽喉,被人卡脖子的感觉很不舒服。如今被安国公一拳击碎,怎不大快人心。

这一战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国力消耗不是很大。西北毒瘤恶患一招祛除,桑腊再无还手之力。打通河西走廊的同时,恢复对安西都护府的控制,收复面积之大,超出预期。

大兴三年,三月初九,辰时许,长安郡主府里传喜讯,安国公侧妃欧阳小乔诞下一名男婴,名唤唐开光。而这一日,恰是朝廷公布河西获胜的那一天。此状对于唐灵儿来说,真是多重喜事,使得喜怒不形于色的她一整天都愉悦挂相,喜不自胜。

郡主府一如往常,郡主开心大家都开心,一忽儿都去小西楼探望小乔。

此时秦王还在朝堂议事,也不知在议论些什么,据说朝堂上争吵得很是激烈。这些事都是唐宽提前回家说的。但此时朝堂上吵的问题与唐家关系不大,所以也就没再言传。

欧阳镜知道女儿临盆,昨天晚上就守在小西院,在分娩时,忽而听到女儿疼痛嚎叫之声,欧阳镜的心提到嗓子眼儿。忽听小公子哇哇哭鸣,欧阳镜一蹦多高。高兴之余,给面前所有人发喜钱,不一会儿的功夫,一袋子金币就见底儿。

小嬛获得一块金币,喜滋滋跑去唐翡唐翠面前显摆,唐翡唐翠小姐妹也去找欧阳镜讨喜钱,也不知此时欧阳镜兜里尚有钱否。

小公子上午出生,为防风,避不见人。

到了下午,产妇稳定,小公子酣睡,欧阳镜等人才陆续上楼探望。

不久唐灵儿也登楼探望,看看小侄子长什么样。

这时小乔才问出心中疑惑:“……奇怪,前一刻还说战况危急,不出两个时辰怎又有捷报送来?莫非安国公在两个时辰之内就扭转乾坤?”

唐灵儿轻抚摇篮,转过身来,轻声道:“第一封战报发出时,暴雨倾盆,驿马难行,故而迟缓;第二封战报也是差不多遭遇,可有先前驿兵指引道路,倒是比第一封跑得快些;可当第三封战报发出时,洪水退去,驿马疾驰。所以这三份战报送来的时间很近。可是从战报上留下的日期来看,却是相隔七日之久。”

“哦,原来如此。”小乔欣慰点头,想起什么,又道:“不知国公爷何时能回……”

小乔的话还没说完,王珣登上楼来:“报郡主,秦王回来了。”

“有急事?”

……

刚才在朝堂上,是康王和贤王两派吵,吵得激烈。可这件事与门阀无关,唐、孟、西门三家代表人无所事事,还要陪在一旁听着,听得头晕脑胀,极不耐烦。

两派人在争西宁观察使和司马之职。

康王派说,此一战康王亲赴沙场,又冒险亲临西宁受降,功勋卓著。因此,西宁观察使和司马之职应由康王任命。

这时贤王派咆哮而起,高呼:贤王世子赵锵此一战勇不可当,而其下三个师损失最为惨重,两万铁血将士的命,不抵康王纳降之功呼?

曹玉簪好像故意使坏似的,坐在上头不吭声,小皇帝赵策昏昏欲睡。

曹玉簪一时不散朝,孟丹青、西门真森、唐恂就不能离席。后来西门真森受够了,当起和事佬。让贤王、康王各任命一个也就是了。结果两派又争观察使之职,争得脸红脖子粗,怒目瞪视,似有肉啖之意。

这时小皇帝睡着了。

要说赵策这孩子也是个奇葩,或许是他从小儿在朝堂上长大的缘故,已经见惯群臣争吵。以前他还知道害怕,不时嚎哭,可后来习惯了,一听群臣吵架他就犯困。

“好了,别争了。”曹玉簪懒洋洋地道:“观察使与司马平权。众卿以为如何?”

大家就在等她这句话呢,一言既出,聒噪之声立停,朝堂散去。

战争结束,秦王心情也是极好的,可作为摄政王,他根本闲不下来。这不,曹玉簪又给苏御出难题,让苏御去唐家要钱。

说来,曹玉簪并非无理取闹。先前为了战争,曹玉簪给唐振准备的钱粮足够打一年。可现在三个多月就打完,那么剩下七个月的钱粮,就应该还回来。

可是与唐家要钱,就好比虎口夺肉,狗嘴抢包子,并不容易。

虽然收复河西,可唐家依然负债累累,整个长安道都是百废待兴的局面,最是用钱的时候。

不久,唐灵儿回到宵凤阁,见秦王正坐在榻上与完颜清下五子棋,孔吉背着手,诛邪骏抱着手,站在一旁观看。见郡主上来了,孩子们抱着棋盘跑出去。

“殿下有何要紧事?”

“曹玉簪要钱。”

“哦…”唐灵儿坐了下来:“钱粮账目都在长安,我这里没有。不过我可以让十哥把账送来。”

苏御眯眼不吭声。

唐灵儿坏笑:“我们唐家是不会赖账的。”

苏御苦笑一声:“现在国库空虚,若这笔钱能回来一部分,就不用推行新政了。我这次去汉中看得清楚,但凡一项新政出现,能办好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成了权势之人捞钱的借口。”

唐灵儿道:“照你这样说,那以就别发布新政策了?”

苏御眉毛一挑:“无非必要,真的就应该少出政策。政策越多,部门越多,权贵越富,百姓越苦。真正能落到百姓手里的好处,都已经不知被扒多少层皮了。”

苏御拿起一颗橘子:“把最好吃的果汁吞下,咀嚼果肉,最后能把嚼烂发苦的果皮吐给百姓,就算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