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九七二章 第一护卫

门阀赘婿 第九七二章 第一护卫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玄甲军行出酒泉,得胜之师回朝,旌旗招展,康王端坐马上,谈笑风生。

许多年没见过康王如此高兴,看他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品评所见名山大川,仿佛那里蕴藏无数宝藏,而收复这般雄壮国土,尽是他赵棣的功劳。

十几年间,康王先后收下十名义子,都是未出五福的宗室堂亲。可这些王子并不是康王最信任的人,要说绝对心腹,还是那位与康王形影不离的扈从,张康。

张康没有军衔,没有品阶,只是一名带刀护卫,全天候保护康王,已有三十个年头。

前些年,张康曾去相州,那是因为第十六师内讧,险些哗变。张康奉命去干掉几个不听话的将领。而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张康从没离开过康王。

张康知道赵棣为何如此开心,因为二十多年来,他终于不必再担心胡子掉落下来。

除张康之外,还有一个人知道康王的秘密,那人便是曹圣。

他二人怎会知道康王的秘密?既然他们知道,康王为何不杀他们灭口?

显然,张康曹圣知道秘密的渠道,与大内总管犁万堂不一样。

犁万堂知道这个秘密,是因为陈梅请犁万堂帮忙修改临幸记录。

而曹圣张康则是赵棣遇刺时的身边人。

赵棣十二岁离开皇宫,那时曹圣是赵棣的同窗和玩伴,张康是赵棣的书童兼任保镖。

陈梅的哥哥是陈千缶,她想调动江湖势力对付那时的赵棣并不难。那时赵棣还没有兵权,他住在窝窝囊囊的二王爷府上,那个王府里只有十几名普普通通的护卫。

若说王府里的高手,也就数张康和曹圣了。若不是这二人拼死一战,康王丢失的不仅是下面那个玩意儿,按照陈太后的要求,要把康王制成人彘。

因为失去那物,赵棣陷入绝望,几次想上吊投井,均被曹圣张康制止。

担心丑事暴露,赵棣连郎中都不看。那时就只有曹圣和张康陪在他身边,劝他活下去,二人还给赵棣指出一条“明路”。

二十多年过去,赵棣是否曾对曹圣和张康泛起过杀心?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

这二十多年,他们一直坚守秘密,而且他们算得上是命运共同体。

只有当秘密与这个人有利益关系时,他才会保守秘密,否则不要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而且,即便这个秘密有利益关系,人也未必能保守住。

人都有吹牛鼻的毛病。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贼不打三年自招”。

说出那些“光辉”历史,感觉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会让人高看一眼。

当年哥哥我睡过多少女人,有多少雏女,有多少寡妇,还有谁的媳妇;当年哥哥我在某某地方偷过多少钱,杀过几个人。

有多少陈年旧案,就是这样破获的。且看那些在监狱里立功的人,多是利用此心理去套话,进而检举揭发。

终于有一天,曹圣去找曹玉簪说起这件事,虽然他说得十分隐晦。但很显然,通过这次谈话,他们都知道对方知道这个秘密。

那么曹圣怎会知道曹玉簪知道呢?

……

秦王上午忙于政务,午饭过后便倒在郡主榻上看书报。书报上,尽是对各大馆舍名伎的报导。而且今年斗彩环节还要增加新项目。

以前只有女子单打,现在增加女子团体对打。这就更考验艺馆的综合实力,而这样一来,万花楼、美仙院、彩云阁对演艺市场的垄断就更加稳固。

还有二十多天才比赛,各方势力已开始为赛事造势。而这期间也不缺乏一些新兴势力。尤其是那些初露锋芒的外地资本。他们在梁朝内部争抢不到资源,就模仿当年开元阁,去南晋和蜀汉挖花魁。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据说醉玉皇股东匡大老板已从南晋买来几位大明星,虽初来乍到,但已崭露头角,俘获拥趸无数,将对三大艺馆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而且苏御还发现,通济坊八角楼也报名参赛,他们的主打花魁当然是窦彩仙,而团体项目,则是一段群舞。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神女大会一定会很热闹。

看着书报,幻想当日盛况,秦王心驰神往。可是时过境迁,秦王已不是那个赘婿,现在不能随意走动。

各大馆舍都在忙于拉拢财团,虽然那财团大哥的钱大部分要返回,但也有那种真金白银往里砸的人。

这帮人为什么舍得花钱,苏御也不是很能理解,但想来这群人一定是爱面子的人。

美妙动人楚楚可怜的女人张口要钱,男人给不给?

大哥有钱,给!

当然喽,各大馆舍把大哥伺候得也是十分到位。大哥来到馆子里,那就是帝王般的待遇。拥趸们不但拥护他们的女神,也拥护大哥,一呼百应,去别的馆子抢花魁砸场子,玩得很是愉快。

人群中,人们扛着无顶小轿,大哥舒坦躺坐,一大群人山呼海啸,呼唤大哥名号,大哥觉得倍有面子。

也就是前几年,大同坊李大老板为支持小仙凤抢月度花魁,一口气砸进去9000多万。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工厂工人开不出工资。简直是拿出毁家纾难的决心,支持女神。

可后来李大老板也没娶到小仙凤,因为那时候他已经穷了,工厂也倒闭,小仙凤果断离他而去。回头还骂他是个骗子,导致李大老板身败名裂。

前几日欧阳镜还来王府对苏御说,李大老板在平康坊开小饭馆,雇不起厨师,自己亲自下厨,他媳妇得病没钱治,已死半年,是他的女儿在给他当跑堂。

“禀秦王,美伶馆唐怜求见。”

“哦,让她去东耳。”

唐怜找到马修,求见秦王。

这位唐家遗孤现在过得很滋润,她从不想着回归清化坊,只是专心经营她的美伶馆,而且这妮子还有雄心壮志,要让红黑神教再创辉煌。

要想让教派辉煌,钱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二要素。红黑神教是不缺人才的,据说雁悲鸣在南奎山搞得风生水起。

真的不敢相信,短短一年间,雁教主又弄到一百多个孤儿。

人口增加过快,甚至给人一种错觉——那些孤儿是雁教主从民间抢来的。

当然,雁悲鸣不会那样做,而且苏御发现,现在孤儿大多是女孩。

梁朝依然很穷,虽然土地税改后百姓不像以前那么苦,而且也愿意生孩子,可生出女儿,他们还是不愿意养。有的甚至直接把女孩溺死。有那不忍心溺死的,听说南奎山收养孤儿,走几十里路把女儿送过去。

苏御觉得不能让这种事再发生,应该提高养女孩家庭的待遇。以前生儿子,多分一亩地,生女儿不分地,现在要改成生女儿也分半亩。否则那些婴孩不是被父母掐死的,而是被昏庸的朝廷害死的。

“怎的,钱不够了?”

苏御来到东耳,见到唐怜。

唐怜敷衍行礼,双手抱在腹前,阴阳怪气地道:“人家来见秦王,都是拎着猪头。民女来见秦王,没带猪头也就罢了,还来要钱,那可就太说不过去。”

她还是那副骄傲的样子,跟她姑唐灵儿一个德行。

秦王冷色注视,直到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挥手赐座与她。

她可真不客气,直接坐到秦王身边:“洛河神女大会,那可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殿下不考虑让美伶馆也去分一杯羹吗?”

苏御差点笑出声来:“就你手底下那几个歪瓜裂枣,怎与三大艺馆的大明星相提并论?拿不出手的。硬要去比赛,只能是自取其辱,反而对美伶馆不利。”

唐怜道:“女子比赛,美伶馆肯定是不行的,但男子未必不行。我馆里有罗一凡、王力工两个台柱子,在洛阳面首行里可是佼佼者。而且他们也都是‘大表姐’的人。”

苏御皱眉:“那你为何不去找赵玲珑商量这事?”

唐怜叹了口气:“赵玲珑说,太后规整民俗,打压不正之风。女神节能正常召开,已是太后宽容的结果。若再弄些面首参与其中,太后娘娘非火了不可。”

苏御不是很高兴,盯着唐怜:“那你来找我,是想让我去求太后?”

唐怜笑道:“那倒不必。”

在来见秦王之前,唐怜已与行业一众大佬商量过了,这面首大会不可能在洛河上举办,那就找个场地去办,而且要避开神女大会。就在神女大会余热未消之时,在平康坊三大艺馆里办。

唐怜强调说,不要小瞧女人花钱的能力,她们疯起来,比男人更猛。

“今个找秦王不为别的,就是担心到时候人太多,场面不受控制。”唐怜盯着秦王,笑了笑:“就好像神女节一样,需要金吾卫到场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