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一一章 决心

门阀赘婿 第一零一一章 决心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唐贤社早报》称:

昨日大朝,摄政王赵御发表重要讲话,为大梁朝的发展指出一条明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将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为主要目标,广泛普及蒙学教育,提出“百善忠当先”的教育思想。

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增强各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提出精兵计划。强力遏制民间武团发展,决不允许武团教派侵犯百姓生活。

进一步巩固《泰平之盟》,皇室与各门阀紧密合作,加深共识,增加互信,提高工作效率,为大梁朝走向昌盛奠定基础。

我大梁朝,是独一无二的,不容置疑的神州正统。统一神州,乃是全华夏儿女的心声。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完成高祖皇帝的伟大梦想,扩土万里,再无蛮夷。

最后唐贤社主笔许洛尘发表评论称:大梁朝迎来新气象,在慈爱的曹太后、英明的御摄政带领下,必将走向辉煌。我朝大兴皇帝,将来必然是一位与御摄政同样英明的皇帝,大梁朝是充满希望的。

许主笔的评论,得到秘书省点名夸赞。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秦王自导自演,还自己给自己点赞,颇有些不要脸的意味,然而这不就是**家们的常用手法么。

这些表面文章,都是写给百姓看的,具体大事内幕,完全不会让百姓知道。

但梁朝基本走向总要定下个基调,教化民众也是很有必要的,让百姓知道,我朝到底要干什么。

也要让门阀知道,这一届皇室成员想干什么,让他们顺着皇室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去想自己在这方面能谋取到什么利益。

等他们想明白了,或许自己就找上门来谈判。梁朝的门阀,做人高调,办事更高调。他们不会被动的去考虑问题。如果他们觉得打仗能获取利益,他们是不会放过机会的。

同样,如果他们觉得开疆扩土不能让他们获得利益,那他们是绝不会出兵的。所以苏御不会放低姿态去求他们。

令人敬爱的,日理万机的御摄政,忙了一上午,感觉很是疲惫,正在王妃书房里,倒在郡主榻上,饶有兴致地看书画报,看洛阳城里的这些怪物,花里胡哨的可笑事迹。

突然传来吵闹声,还听到女子的尖叫。

很快有门房丫鬟跑来,报曰:赵檀伙同两名男子,硬闯王府,已被王卫拿下。

前些日,不知赵檀藏在何处,虽然张贴文榜说赦免她,可她没去赵准那里报到,反而今日带着两个人闯秦王府,还歇斯底里的高声叫骂。这妮子是不是疯了?

说来,赵檀那鲁莽性子,还真就不像赵棣。不过也不能因此就说她不是赵家人,且看那些公主、郡主,好有几个都是她这般莽撞。不说别人,太长公主赵瑛其实就是这个德行。

清算康王一派,瞅瞅把赵瑛给忙活的,好些人跑到她那里避难,哭喊着请求太长公主庇护。而这位太长公主也真的是很卖力气,三天两头往庚王府跑。希望赵准放过那些人。

大部分人,赵准都能放过,但有些人涉及重罪,无法开脱。赵准不能做主,老公主就跑来秦王府说情。比如昨天晚上她就坐在宵凤阁絮絮叨叨一个时辰才走。五十多岁的大老娘们,呜哩哇啦说老半天,听得秦王头晕脑胀。

“把她送去小西楼吧。”苏御站起身,叹了口气。

……

小西楼里传来赵檀的哭声,一边哭一边诉说委屈,越委屈越哭,啜泣不止。

苏御掏了掏耳朵:“好啦,别哭啦。我会给你正名的。不过你别指望我给你道歉,这是贤王与康王的斗争,没有我,他们就不斗了吗?而康王的死,到现在也是个悬案。嫌疑人很多,但我明确表态,不是我干的。”

“那是谁?”

“我觉得曹玉簪嫌疑最大。因为康王的死活关乎到她和大兴皇帝的命。”

赵檀沉默。

苏御拉沉脸:“你这丫头忒不懂事,难道你体会不到我的仁慈吗?你作为康王名义上的女儿,我杀你十次都没人说我残忍。我放过你,你不知道感谢吗?还跑到我门前闹,你闹什么闹?是在挑战我的底线吗?你自己来也就罢了,还带着两个男人来。他们是谁?来这里来想干什么?想试试本王的刀够不够快吗?”

跟赵檀一起来的是霍子珍和张之魁,他们不是来捣乱的,只是陪着檀杰人来王府自首。小哥俩鼓励赵檀自首,可赵檀不想去赵准那里,而是直接来到秦王府。

一路上她的情绪还算稳定,可当她来到王府,被王卫拒绝,她就有些控制不住情绪。大吵大嚷,高声咒骂。

跑到王府门前骂王爷,王卫岂能容忍,于是便把她和两个随行人员一起拿下。要说霍子珍和张之魁真是两个倒霉蛋,本来是一件好事,偏偏被赵檀办成了坏事。

当然,以上这些话是赵檀说的。

在她说话时,苏御一直盯着她的眼睛。

她说她现在最恨两个人,一个是杀害赵棣的最大嫌疑人曹玉簪,一个是落井下石的梁王妃。前几日梁妃在北市、南市、西市巡回讲演,赵檀藏在人群里,压抑不住心中愤怒,差点冲上台去跟王妃理论。

她越是避重就轻,越是强调别人,苏御越是失望,觉得自己的仁慈,没有换来应该有的回报。

纵观历史,在残酷斗争之后,还能放过对方儿女的情况少之又少,但并不是没有。

而苏御选择放过她,还决定把她送到太长公主府。

这位太长公主不是家族观念很重么,为此还经常跑到秦王府麻烦苏御,那么这次就反过来麻烦麻烦她,正好他家里人口少,多一个赵檀也不嫌多。

想必明天报纸上就会刊登这样一则消息:摄政王赵御胸怀广阔,赦免康王义女,并送到太长公主府。

这条消息会进一步促进康王余孽对朝廷的信任。连赵檀都赦免了,还有谁是能不赦免的呢。

已经实权在手,还有必要假惺惺的装仁义吗?

那是当然,只要仁义不过时,假仁假义就不过时。

而且不能完全否定假仁假义,因为他们确实干出一些仁义的事,总比那些整日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却什么也不做的人强。

赵檀瘦了,精神头也大不如前。也就是十天前,她还是无比傲娇的康王女,是檀杰人,杀马特团伙的领头人。

“我没钱花了。”她低着头,抠手指。

苏御伸手在兜里翻了翻,丢给她一包钱。拿到钱,她笑了,可她笑得不自然。

苏御没让她自己去找太长公主,而派童玉去公主府,叫车来把她接走。在这期间,秦王接见霍子珍和张之魁,表扬他们识时务,是两个有思想的好青年。

听说赵檀出现,太长公主甚是欣慰,闲不住的她亲自跑来秦王府,又与秦王大刀阔斧地讨论一下未来。听得秦王目光发直,昏昏欲睡。

公主终于说累了,欢送公主出门。

一看天,已经是傍晚时分。

老黄跑了过来:“少爷,真放了?”

“怎的?”

“不能放啊,这是祸根啊。如果少爷下不去手,让老奴来。现在去追还来得及。”

苏御叹了口气:“再等几天吧,让舆论发酵起来再说。”

……

晚饭后,苏御打算去与孟璨谈谈,让孟璨邀请孟家亲戚来王府做客。

这时听说犁万堂报门,负荆请罪。

秦王在小西楼接见犁万堂,问他“九神将”和“特统”“楚无霸团伙”的事。犁万堂说,九神将、特统、楚无霸都已经散了,各奔东西。

秦王问犁万堂,如果我想用那些人,你能不能把他们给我找回来?

犁万堂说,能找回来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时间。因为那些人性格谨慎,要看看先回来的人是否安全,若安全,他们会陆续回来。但不敢保证都回来。

苏御又问,红黑神教云州派教主冯真青哪去了?

犁万堂说,冯真青曾为了获得河东节度使之职给太后效力,而且冯真青的儿子,已经在代州做官。当初太后培养冯真青和云州派几百弟子,是为了刺杀康王,可现在康王已死,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冯真青看清形式,已抛下教众,离开洛阳。

苏御道:“我可以让你继续当大内总管,但有一个条件,把冯真青的脑袋拿过来。”

犁万堂微微停顿一下,颔首领命。

犁万堂走了,秦王背手向窗外望去。

冯真青可不是普通人,曾听古月山说,冯真青带着人去聚奎山逼雁悲鸣退位,二人在神教门前一场大战,雁悲鸣不是冯真青的对手。冯真青已经是第十境的高手,而此时犁万堂也是第十境。

犁万堂为了回大内,如果去与冯真青拼命,可见老太监的决心有多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