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四八章 书童婢

门阀赘婿 第一零四八章 书童婢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快准备一下,秦王要亲自给小郡主选书童。”

“这点小事,要亲自来?”

“可不,秦王最宠闺女了。”

秦王去林家和王家,给小郡主赵糖酥选书童婢。

看得出秦王对这件事很重视,林王两家也重视起来,甚至把嫡亲姑娘都领到秦王面前。这可是不常见的。比如王珣、林婉、王秀、陈琦她们虽然都管老太太叫娘,其实她们不是老太太生的,都是些丫生的。丫鬟生丫鬟,这才符合梁朝人的传统观念。

这些女娃年龄都在五到八岁之间,秦王与她们挨个聊天。

那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好聊的?

诚然,也能聊。而且相对来说孩子更认真,更诚实。

在聊天过程中,苏御发现家族性格在这帮孩子身上也有体现。比如王家送来的九个小姑娘,其中有两个,反应快,思路单一,性子急,是非观重,这就很像王珣。

秦王此次选婢,还带着老貂寺胡荣,让老貂寺给孩子把脉摸骨。当出现二选一,三选一的时候,就凭孩子的练武天赋来决定选哪个。

秦王在王家遴选时,王珣抽空过来看了一眼。直到秦王把王操天的庶侄女王萝花领走,她还留在王家。她会在王家说什么,苏御不是很清楚,估摸着就是在老太太面前说些邀功的话吧。

随后秦王又去到隔壁林家。刚见到一群小姑娘,秦王就哈哈大笑。因为林家姑娘的特点更加明显,或许与林家老太太对孩子的管理有关,一群小丫头统统都是标准的双丸子童子髻。林家姑娘大眼睛,宽脑门,一群小家伙站在一起,看起来虎头虎脑,看着就让人喜欢。

另外苏御发现林家姑娘特别适当贴身婢,虽然还这么小,但已经体现出性情温顺,心性聪慧,乐于助人的一面。

还是老办法,先谈话,再选根骨,最后选来的是林崇阳的远亲侄女,也是林婉、林娟的远亲侄女,林韭花。

或许是巧合,也因为梁朝人对女儿的名字都比较随便,选了两个“菜花”回来。

苏御把她们引到赵糖酥身前,打算给她们改名。

苏御突发奇想,让坐在榻上的赵糖酥给她们改名,赵糖酥看了看她们,指着王萝花说:她叫大嘴;又指着林菜花说:她叫大眼。

苏御哈哈大笑,给王萝花改名王追,林韭花改名林妍。

从此小郡主就不孤单了。

这时苏御突然发现,赵糖酥深受唐灵儿影响,她还是个不到两周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学她母亲的样子端起了架子。

以前没有婢女的时候,没感觉她端架子,如今有了两个婢女,她就变样了。大嘴猴也不抱了,两只小手掐在一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秦王心中暗暗感叹,真是遗传,这么小,骨子里的东西就被唤醒了……

王妃问秦王,为何不给赵祯选婢女?

秦王说,有甄巧巧伺候他,足够了。

显然秦王没说实话。

……

那日苏御问王珣,烧掉的是什么信?

当时王珣感觉很为难,后来她决定不回答。她还因为错过选郡主书童的机会而感到难过,急得哭鼻子。

秦王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因为她对王妃的忠诚而夸赞她,还答应她去王家遴选。

王珣颇受感动,可这时她的一句话却暴露了信中的内容。她先是提醒秦王,不要在外面拈花惹草,小心染病。

苏御问:你凭什么这样讲话?

王珣道:就差把人送上门了。

原来,那日她烧掉的是一摞情书。

这是从郡主府时代遗留下来的老规矩了,如今秦王府的私人信件,都要先由王妃过目。

一帮臭不要脸的女人,竟然给秦王写情书,王妃岂能让这些书信落入秦王之手?必须烧掉。

苏御还在琢磨,凭借王妃的性格,她会不会代替秦王给那帮女人回信?

她若回信,能是什么内容?

八成是一顿臭骂吧……

这无形之中就得罪了不少女人,而苏御还不知道得罪过谁……

……

连续五天,老黄都是早出晚归的。

他的生活节奏,竟然与西门侧妃差不多,红桃小队出发,老黄也就没影了。红桃小队回来,老黄也气喘吁吁的回来。

苏御问老黄,你怎突然变得生活有规律了?这不是你的性格啊。

老黄这才吐露实言,原来他有一种感觉,他觉得那飞贼很有可能与老吕有关。

为何会有如此感觉,这与那飞贼的轻功有极大关系。老黄说,那女飞贼会《罗袜不尘》,这是老吕的独门绝技,天下第二的黄橙橙都追不上。

“看来,现在不是老吕的独门绝技了。”老黄坐在小西楼门槛上泡脚:“我怀疑老吕曾把这武功教给那婆娘,那婆娘再传给这姑娘。我很担心这飞贼是老吕的闺女啊。哎呀,她得罪了西门贵妃,咱家贵妃急眼了呀。带着一群人去逮她,若是一不小心闹出人命,那可如何是好?所以,老奴我呢,要去看看才行。”

老黄揉着脚说:“咱家贵妃娘娘的马真能跑啊,累死老奴我了。”

西门侧妃什么时候变成贵妃了?

老恶奴又开始胡说八道。

苏御懒得跟老黄咬文嚼字,而是道:“折腾好几天,发现她没有?”

没发现,完全没有一点线索。

想来也是这么回事,既然那飞贼轻功如此好,洛阳城又这么大,高楼林立,胡同遍布,岂不是随便她藏身?大海捞针一样,根本寻她不到。

就算这帮人找到她,她也随时可以逃掉。

西门婉婷真是白费力气,风风火火的跑了几天,四匹大骢都累瘦了。

……

身材高挑目若朗星的吕姑娘偷得一方“金印”,催动轻功就逃掉了。

她之所以会误认为那是金印,与西门婉婷过于激烈的表现有关系。

那么有钱的一个女人,岂能在乎一方青铜印?

既然她反应如此激烈,定然是金的呗。

可当吕姑娘逃到隐蔽处,用牙一咬“金印”,差点没把姑娘的牙硌掉。

这也太硬了,不可能是金子。

姑娘好是气馁,想随手将那印丢掉。

后来想了想,不成,自己身上没钱了,而这青铜也是能卖钱的。

可是直接卖印,想必是不成的……

深夜间,姑娘逼迫铁匠给她打造一把青铜剑,姑娘说:我身上没钱,你给我锻一把剑,我拿去卖了,回头给你工钱。

面对这个相貌不俗但脾气怪异的高修女子,铁匠哪敢不从,叮叮当当敲打起来,当时铁匠可没指望她真的能把钱送来,只是希望赶紧把这瘟神送走也就是了。

铁匠万万没想到,这姑娘又回来了,丢给铁匠五十个钱。

铁匠手艺不错,平时要价蛮高的,这点钱可不够。但面对吕姑娘,铁匠绝不会嫌少,还满脸笑意地说:女侠真个讲究人。其实铁匠很想问:既然姑娘如此高的本领,想赚钱何必如此麻烦?可他想了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别问了。

正如老黄所言,咱是高洁之人。虽然青城派里也有像少门主那么不着调的人,但也有几位高修道士,他们的品行,深深影响着吕姑娘。

正如坊间俚语: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

说的是,乱世时佛家不问世事,而道士却下山除暴安良。

青城派那帮道士纷纷离开门派,并不都是逃跑,也有趁乱下山杀匪的。

一旦闹了兵灾,匪徒也特别多。

吕姑娘对蜀国感情复杂,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本是梁朝人。听说梁朝汉中大将杀到成都,她心里感觉很别扭,不知道应该帮谁,干脆一走了之。

当然,来到梁朝找父亲,也一直是姑娘的一个愿望。

或许她还没做好见到父亲的准备,她甚至不知道见到父亲应该说什么。

其实她对吕长啸的印象并不坏,她知道不是父亲抛弃她,而是娘与父亲怄气,离开父亲。据说父亲曾是一名陪皇伴驾的高手,后来执行秘密任务,与娘分别。想来男子汉就应该看重事业,父亲的选择无可厚非。

可吕姑娘的母亲是谁,庞师太一直不肯说。因此姑娘对母亲有些怨气,误以为是娘把她带去蜀汉,反而抛弃在青城山上。

她曾说,既然知道父亲在忙事业,娘就应该找个地方安静生活,等待父亲完成任务归来。可娘却怄气走了,显然是娘做得不对。

每每听到这些话,庞师太的脸色都很难看。

……

“沁儿你看,我新买的剑,好看吧!”

不知龙紫嫣从哪买的一把青铜短剑,用料不多,但却精巧。

新锻造的剑,金灿灿的,着实好看。

谭沁儿接过剑,掂了掂:“你花多少钱?”

龙紫嫣掐腰大笑:“才100钱,哈哈,便宜吧!”

“这也太便宜了吧?连成本都不够。”谭沁儿嘀咕一声,眨眨眼:“我给你200,你卖给我算了。”

谭沁儿丢给龙紫嫣二百个钱,撒腿跑了。

龙紫嫣在后面追:“唉!姓谭的,你给我站住!还给我!”

放挂小鞭,迎接舵主。

感谢书友“20200809112656716”的长期支持。

感谢书友们投票、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