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七一章 公道教主

门阀赘婿 第一零七一章 公道教主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最近一年,许多高手去世、隐退,但江湖不会因为几个人的消失而沉寂,或许还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活跃。

或许,曾经被高手震慑的宵小重出江湖;

或许,因为一个人的死而引发新的仇恨。

而且江湖从来不缺乏新人,英雄出少年,也绝不是一句空话。比如最近因为雁门关斗剑出名的七名剑客,据说都很年轻。可这七名剑客的身份却十分神秘。没人知道他们师承何人,来自哪里。只是被江湖人喝号“雁门七小剑”。

其实类似“七小剑”这样的人并不少,比如当年谭沁儿化妆闯皇城,就闹出好大动静,丑姑娘名声大噪一时。

这帮人绝大部分是穷人,虽然他们可能依附于某个门派,门派颇有资产,但富裕的人只是门派的掌门或几个上层,大部分人还是穷的。

还有些人,摊上官司,背井离乡,需要找个落脚之地。门派与当地官府关系好,就能保证让他们苟且住下,省得再受流浪之苦。

在苏御当上摄政王之后,利用职权收集这帮人的信息,发现一些机会:如果能把这帮人组织起来,想必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秦王说,江湖鱼龙混杂,如何管理他们是重中之重。秦王亲自制定规则,还编写教义思想。秦王说,只有通读教义,并高度认可教义的人,才能成为教派成员。”

说话间,李甫将一本《人间公道》放到桌案上:

“你们都称秦王为校长,我很羡慕你们,一踏入仕途,就有这样的好机会。秦王是你们的领袖,也是你们的导师。他不是普通人,绝不是泛泛之辈可比。跟随秦王,必然前途光明。”

“但在光明到来之前,一定要在暗处做好准备。我们明面上叫公道社,可秦王告诉我们还有一个名字,公道党。我们不是普普通通的江湖社团,我们背负着艰巨而正义的使命。”

“一旦秦王一统华夏,消灭门阀,世界将大变样。我曾有幸,聆听秦王畅想美好未来,在那个世界里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人上人。不过,要想统一华夏,消灭门阀,仅靠秦王自己是做不到的,所以他需要我们,需要公道党。”

李甫面前十八个人,他们都是精挑细选的秦王门徒,在开会之前,秦王曾与他们单独谈话,但今天在公道社成立的日子,秦王竟然没来,着实有些令人感到失望。但当他阅读秦王所书教义,心无杂念,只觉得真的要变天了。

若秦王的远大理想能实现的话,这个世界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间公道》一书中,秦王一边揭露现世丑陋,一边展望美好未来。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规则,看得众人热血澎湃,对未来充满希望。

李甫很有耐心的坐在那里,坐了整整一个上午,等着大家把书读完。

有那阅读速度快的人,已经来到李甫身边,与之交流。

随着读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热烈讨论起来。

秦王挑选教徒的时候,会考虑这帮人的出身和性格。这帮人未必是穷人,但一定是有文化的人。秦王要成立的公道社,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抱负的人。他们是引导乌合之众的人。

而他们将来走进江湖,会得到京统的资金支持。秦王无法预测哪个人会成功,但秦王相信这样做一定有前途。或许他们会像燎原之火,迅速壮大;或许是温水煮青蛙,需要等上十几年。但这已经是秦王想到的,最务实的办法。

秦王对社团成员的要求,与普通江湖门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他们平时就以江湖社团的方式存在,遍布全国,包括西门氏的淮南道和孟氏的山南东道。

将来社员会增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是在给秦王效力,因为秦王给自己取了一个代号“公道教主”。

无论是在曹玉簪面前,还是在贤王面前,或者是在唐灵儿面前,苏御都表现出对门阀无能为力的样子。让人觉得善于渗透的秦王,终于碰到不可战胜的对手。可实际上,那都是假象。他老早就开始选拔人才,制定教义思想。但这样做是极危险的,要保证这十八个人的绝对忠诚,只靠谈话、宣誓,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样办事太虚。秦王必须使用一些现实手段,比如把他们的家属控制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当然,只要他们不叛变,将来他们获得的奖励也是极丰厚的。而他们的家属,现在过着的也都是丰衣足食的生活。

这十八个人,将带着秦王给他们的钱自由发展,根据发展情况再提供不同帮助,若他们能发展到万人规模,而且还能通过江湖做到自给自足,那就太妙了。

秦王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受到黑龙教启发。

黑龙教教众将近万人,盘踞在长江流域,做各种买卖。他们的人,穿梭于长江两岸。而这也是秦王所看重的。万一将来暴露,秦王就说是针对南晋在搞渗透,而不是针对孟氏和西门氏。

黑龙教覆盖面积巨大,每个分舵与当地官府勾结,经营各种产业,黑白通吃。而秦王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帮派。或许有一天,秦王的势力可以取而代之。就算不把黑龙教完全消灭,吃掉他们一半应该是没问题的。

京统指挥使密室并不大,一群人在这里热烈讨论着,突然密室的门开了,一名身材颀长的帅袍男子走了进来。

或许是密室光线昏暗的缘故,门刚一被推开,阳光刺眼,让众人眯上眼睛,而光幕中走进来的男人,正是秦王赵御。

“校长好!”

见到秦王,学生们咆哮而起,站得笔直。

李甫让出座位,躬身行礼,秦王来到座位前,摆了摆手,众人齐刷刷坐下。

“刚才我一直站在外面。你们讨论的,我全都听到了。我听得出,大家对我的思想有所领悟,但这还不够,因为我的想法需要你们去实践。你们十八个人,谁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我会尽量帮助你们。你们自己去找地方,自己闯,觉得能发展起来,就与李甫联系,到时我会派自己人去那里当地方官,保证当地州府就是你们的后盾。”

秦王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又道:“有人问我,凭我现在的实力,完全有机会废掉太后,推翻大兴皇帝,并取而代之,可为何不这样做?以前我都是敷衍回答,可今天我要给你们答案。倘若将来你们被门阀逮捕,并怀疑你们与朝廷有勾结,用酷刑拷打你们,逼着你们说出幕后指使,你们就说是曹玉簪。”

苏御认为,叛徒是一定会出现的,只是时间问题。

如何化解叛徒对自己的冲击,这才是重中之重。

若让门阀发现秦王的真实意图,《泰平之盟》会瞬间瓦解,原本脆弱的皇权与军阀形成的联盟帝国,必将分裂。

直到现在,苏御也很纠结,要不要同时对唐氏进行渗透。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不那样做。相反,他还要把这个想法告诉唐振。

若梁朝分裂,真的打起来,一定要有个帮手才行,而西北大军阀,就是秦王的不二之选。

不过苏御相信,这十八个人不容易主动叛变。他们被怀疑,被逮捕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他们到了被怀疑的程度,也正说明他们已经形成规模。或许他们暴露的时候,也就是与门阀撕破脸的时候。

如果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出现叛徒,才会把曹玉簪丢出去,说是曹玉簪在谋求渗透南晋。如果这一招还不管用,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二十万玄甲军,加上十五万神策军,与十五万飞虎将和十五万虎贲军,来一场决战。没有人有把握获胜,这就是一次豪赌。

苏御离开京统,回到王府,又过上不紧不慢没羞没臊的家庭生活。今天秦王心情格外好,带着小美人冯瑜来到东别院,看台上表演。

冯瑜陪着秦王来看热闹,可她的注意力不在热闹上,而是在秦王身上。秦王的每个小动作,都躲不过冯瑜的眼睛。

这将是一个轻松的下午,可这时有人来报,说锦衣卫指挥使张密求见。随后秦王在小西楼接见张密。

“……工部右侍郎甘简家孙子孙女被匪人劫持,已离开洛阳。甘简先去京兆府报案,京兆府说离开洛阳办案,诸多不便,不如去找锦衣卫。”

张密言简意赅,苏御问:“对方是什么人?”

“不清楚,据说只有五个人,但这五个人身手不凡。”

苏御点点头:“派好手,速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