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八八章 乱弹琴

门阀赘婿 第一零八八章 乱弹琴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唐振与唐离兵戈对峙,剑拔弩张。十万火急之下,唐灵儿代表家族,向朝廷借钱。沉重的家族使命,终于让她低下高傲的头颅。

可是,当一百亿现金落入她手,她又变了,恢复成往日那个不可一世的唐王妃。指望她能像个小白兔似的乖巧,只有两个字“做梦”。

通过这次利益交换,唐氏家族也做出了巨大让步。最起码他们认为是巨大让步。秦王因此获得梁州的那片洞天福地,而这为秦王的统一大业打下基础。

秦王的总总布置当中,最看重的还是火铳军。面对这些军阀,还是要在武力上战胜他们,才能让他们屈服。

一百亿可不是小数目,通过这件事,秦王在清化坊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自从恢复亲王身份开始,就没有人再轻视苏御,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捧得如此高。

唐恂、唐宽这样的长老,见到秦王也都变得恭顺有礼。他们也都知道了秦王的长远计划。或许唐恂早就知道,那一定是唐振告诉他的。

常言说,不要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只要你告诉一个人,全天下就都知道了。但这句话只适用于街巷。到了顶尖高层,每个人的肚子里都藏着很多秘密,直到死也不说。因为错说一句话,都有可能给自己或自己的利益集团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在高层,秘密是能得到保证的。比如后世,档案馆里封存着海量的秘密,普通百姓知道几许?

除非秦王与唐氏闹掰,那另当别论。不过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秦王与唐氏越来越紧密,已经不大可能闹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利益共同体。而这也是孟氏和西门氏早就预料到的,所以他们绝不允许秦王登基。

“禀太后,秦王来了。”

“今天让他多等一会儿,我要换个发型。你先把皇帝抱过去吧。”

大兴皇帝一天天长大,他生于天赐十年腊月二十,今年四毛岁,二周岁。小东西越来越活泼,看他心智,随他娘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这小东西也不得病,指望他夭折,恐怕指望不上。那就必须持续控制皇宫,决不允许皇宫培养势力。

不过,苏御还是蛮喜欢这小东西。

他从小儿没爹,他还知道秦王是他父皇唯一同父同母的亲王,所以与苏御很亲近。如今他能乱跑,每次见到秦王来后殿,他都笑嘻嘻一路小跑过来,张开小手,让皇叔抱抱。

就说苏御这人,天生招孩子和小动物喜欢,说到底,还是他的爱心变成了魅力。小孩小动物见到他,觉得他这人没有威胁。这种气质是从由内而外产生的。

秦王一下子花了一百个亿,把修缮黄河水道的钱都给拨走了,这件事一定要向几位重要人物说一声。首先是贤王,其次是张云龙。至于其他人,苏御懒得去说。

虽然不说,可账目上的巨大亏空,还是被御史发现。

好几十名御史暴怒而起,怒不可遏,咆哮金銮殿。因为秦王给出的理由不能让他们信服,首先他们不支持唐振攻打长安。就算打,那也是门阀内部的事情,朝廷给他拿什么钱?

就算拿钱,需要一百亿?

也不知是哪个家伙经过一番推算,说这些钱够打十次长安。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御史们嚎啕大哭,说大梁朝要亡啦,就毁在摄政王赵御手里啦。云云。

秦王硬着头皮挨了三天骂,以为这阵风就过去了。可到了第四天,还有不要命的御史组团来骂,秦王忍无可忍。

拉出去,打!

一口气打了十八名御史,可这帮玩意儿是打不服的。

打完,他们还骂。

秦王实在没辙,就来找太后商量。

“都砍了吧。”

小寡妇嫌孩子吵,让孙不媚把皇帝抱走,她懒洋洋倒在榻上,不怀好意地说了一句。

值得一提的是,她刚来后殿时看起来心情不错,她换了新发型,坐在榻上,不时按按这里,拢拢那里,就好像在照镜子。可秦王没理她这茬儿,然后她就躺下了,看起来不大高兴。

她说,把那些御史都砍了,秦王冷眼盯着她。

她不知收敛,又道:“这帮御史实在是讨人厌,就应该效仿武烈皇后(陈太后),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这样朝堂就安静了。”

秦王依然冷眼。

说话时,她颇显得意,似乎是在说,本宫坐镇金銮殿时,就没有御史敢骂我。

之所以御史不骂她,是因为那三百御史都是她的人,而且她的斗争一直没停止过,那帮御史就是她豢养的一群朝堂喷子,是专门帮她吵架的。如今那三百御史都被秦王打发走了,去往各县当学政。

虽然远离朝堂,可那帮家伙还是不老实,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经常给摄政王上表,抨击各种所见所闻,牢骚满腹。

为了让自己显得开明,秦王广开言道,那帮人说什么,秦王也不往心里去。其实那奏疏秦王也不看,就是让书阁秘书看。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在案。秦王挑一个下午,就能看完一个月的。

“看来你最近吃得不错。”苏御模仿曹玉簪的口气:“有点胖了。”

曹玉簪坐了起来:“此话怎讲?”

虽然太后没有实权,可她坐在帘幕后头,依然是礼仪的象征。但最近几日上朝,她像个哑巴似的坐在那里,看着秦王挨骂。

苏御甚至能想象到她在偷笑。

她才不在乎那一百亿花哪去了,或者说她明知道秦王是在偏袒唐氏,可这与她没关系。她只是想看秦王在朝堂上的窘相。

既然她还是礼仪象征,那些标榜礼仪的御史们就要给她面子。她要是能替秦王说几句,总比秦王独自面对那帮喷子强。

要知道被喷子喷的感受非常不好,如不是这样,秦王也不会来找她。

求小寡妇办事,甭指望空手套白狼。但苏御不给她钱,给她送礼物。那种卖不出去的礼物。

……

那天秦王送了什么礼物给太后,没人知道。不过那礼物很管用,从那以后,有太后为秦王开脱,御史们就消停了不少。

因为御史闹事,秦王做了一下总结,也可以说是事后反省。张密还在外头追捕狂徒,半个月没回来。如果张指挥使在京城的话,这帮御史也不至于如此嚣张。

既然张密很好用,为何不再培养一个张密呢?

于是苏御在家里物色人选,可是选来选取,也选不出张密那么狠的人。

张阎王的狠,是由内而外的狠,这种人首先是对自己够狠,而其他人照比他差远了。

苏御认识的人当中,唯一能与他相媲美的,只有花听风。

可是花听风这小子不知跑哪去了,好久没有联系。

其实御史的事只是个小插曲,他们再怎么闹腾,只要没有强有力的幕后操纵者,都不会搞出什么大明堂来。现在让秦王恼火的还是关内道的战事。

也不知赵权是怎么搞的,把一场歼灭战打成了拉锯战,又把拉锯战打成了阻击战,从最近一封战报来看,他又开始打保卫战了。

他带领残兵孤守银州,再无出城之力。

三万正规玄甲军,其中还包括全骑兵第七师,他是怎么被狼山军打败的,又怎么被围在城中的,真是让秦王百思不得其解。更可恨的,这小子还在向朝廷逞能,说自己能挺得住,不需要任何人支援。

所谓的不要支援,指的是不要张云龙和赵御的支援。因为还有三个师,正从莫州赶来。而这三个师是他的部队。由于距离远,那三个师全速前进,还需要十天才能到银州。

那么问题来了,赵权带着主力和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将都打不过匪军,劳师远征的莫州军就一定能赢吗?

如果莫州军再输了,这六个师的装备都落到匪军手里,那可就麻烦大了。

现在唐家正在内斗,他们可没精力帮着玄甲军打匪军。而一开始赵权打得好算盘,以为把匪军赶去兰州,唐家不想打也得打。可从现在形势看来,唐家是真的不能打了。兰州祁东阳已经向长安靠拢,兰州是空的。

如果这时候匪军杀去兰州……

“乱弹琴!”秦王将手中战报摔在案上:“不能再让他们这样胡闹下去,我不管他们能不能挺得住,援军还是要去的。传我军令,让诛邪克第八师、韩坚第十一师过潼关,伺机行事。有什么情况,不必向我汇报,现场直接做决定。告诉诛邪克韩坚,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不听赵权指挥就行。”

由于战争没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而匪军的作乱面积加大,国库眼瞅着见底了。

幸亏香公主带来的嫁妆钱还没发下去,秦王去找贤王商量,这钱先不发。贤王说,这些事你自己决定,不必告诉我。你看,你都把鱼给吓跑了。

放挂小鞭,迎接舵主。

感谢书友“wangyubo”的长期支持。

感谢书友们投票、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