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三二九章 礼部议事

门阀赘婿 第三二九章 礼部议事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礼部正堂。

尚书钱煜、督查使王澹、左侍郎孟篆、右侍郎韩耀,四人端坐在位。

苏御所写被皇后下发礼部,礼部众官传阅。当这份文件来到督查太监王澹手里时,他冷笑一声,摇了摇头:“这苏郡马胆子可不小,竟敢给皇后娘娘写这样的折子。也就是唐氏的人能干出这种事来。换做旁人,皇后早就恼了。”

加重语气又道:“而且皇后刚刚给他安排试婚。”

忘澹发牢骚似的说了几句,文件传到左侍郎孟篆手里。孟篆,字子寰,是孟氏门阀二老爷家嫡出最小的儿子,很年轻,但深得孟丹青见爱,重点培养,大力提拔,刚刚进入礼部不久。

他眼神锐利,将奏折速览一遍,道:“我观文中之言还是有些道理的。我想列位都清楚,这试婚害人不浅,每年都要死几个丫鬟。虽然丫鬟的命不值钱,可这与草菅人命又有何区别?如此不仁,何谈纲常”

太监王澹干笑一声:“孟大人有些言重了吧?咱家以为,这区区小事还不足以牵扯三纲五常才对。”

孟篆皱眉,不语。

见二人面色不悦,右侍郎韩耀叹了口气,惨笑一声道:“就因为这事,我们没少挨南晋人骂。怎的,子寰也以为试婚不妥?”

韩耀挖坑太明显,反而是在提醒孟篆。

孟相选人,首选人品,其次是才干。孟篆虽饱读诗书,却太年轻,缺乏官场阅历。侍郎之间多有合作,韩耀认为如果能与这样的人合作,还是很让人感到愉快的,因此愿意拉孟篆一把。而且韩耀坚信,即便是孟篆偶尔说错话,凭借孟相力挺,孟篆也不会出事。白捡的好人,不当白不当。

“呵,这话我可没说。”孟篆把手中奏折递给韩耀,不再说话。

礼部尚书钱煜坐在椅子里品茶,一直不吭声,待大家都不说话,他放下茶杯:“既然娘娘将这文书送到我们这里,我们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大家观点不同,咱们可以讨论嘛。把我们能统一的观点列出来,再把每个人的不同看法也记录下来,都交给皇后娘娘最后定夺。另外,这事因苏郡马而起,他不应该不在这里才是。以礼部名义给郡马发请柬,明日一早来这里见面。”

——

清晨,刚刚听到鸟叫声唐灵儿就从床上坐起来,把长长的头发随便盘在脑后。

郡主身高腿长,青纱围身更显曲线曼妙。

平时发髻高挽,显得高冷桀骜,可这般随便一扎,竟显出几分妩媚来。

掀帘下床,踏屐而行。早已养成习惯,走起路来不自觉端起架子,即便如此素面朝天,郡主威严依然阻挡不住,在这屋子里悄然扩散。

外屋小床上,王珣还在睡觉。唐灵儿没去叫醒她,径自来到书房。郡主书房豪阔,门口传来轮值丫鬟史瑶的呼噜声,还能听到微微回音。见小胖丫鬟趴在小方桌上睡得深沉,唐灵儿也不训斥她。

准备脱鞋入榻,路过北窗时,不禁视线向右一扫,见到冯瑜推门出来,紧接着见到苏御穿戴官服纱帽走了出来。小嬛童玉匆匆忙忙,一个背着小包,一个跑去马厩,看样子又要去御史房递送奏折。

这个画面本来没什么,可不知为何,今日郡主却多看了两眼。

——

苏御今天并不是要去御史房,而是要去礼部。

上次皇后把苏御提交的一稿送到礼部研究。据说礼部尚书钱煜、左侍郎孟篆、右侍郎韩耀一致认为苏御史所提意见符合皇帝陛下“仁治天下”的理念,可以深入探讨。虽然礼部督查使王澹保留意见,可礼部的请柬还是送到苏御手里。

“相公今日要见许多大官谈事,一定要穿得体面才好。”冯瑜为苏御扯衣襟,眼神温柔,指间细腻。

苏御笑了笑:“他们官再大,还有皇后和国公爷官大吗?”

“呵,那倒是没有。”

谈笑间,冯瑜抬眼向二楼望去。当她见到郡主在二楼注视她的时候,吓得倒吸一口冷气,猛地一缩脖子,像犯了大错似的畏畏缩缩站在那里。苏御察觉异样,也向二楼忘了一眼,郡主的脸色不大好看。

这也难怪,未婚夫与别的女人公然在一起,换谁也高兴不起来。时代不同,规矩不同,但是人性其实没多大变化。别说是人,就是母猴子之间也有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出自本能,而不是出自教育和律法。

突然感到一阵内疚……

可是想了想,自己也没犯什么错误。如果要怪,就怪这该死的皇权制度好了。

唐灵儿已经离开窗口,可冯瑜还是小脸紧巴巴的。看样子被郡主目光一扫,她感觉很是受伤。苏御劝慰两句,带着小嬛童玉坐车离开,临走还不忘了给冯瑜丢些零花钱,并叮嘱她照应老黄童玺这一老一少的午餐。

本打算在早朝之前与礼部三官见面。可事有不巧,天还没亮时,右侍郎韩耀就已经去了大相国寺,在那里准备一场大型超度法事。今日贵妃唐雎和长安郡主唐灵儿等一众人物也会去大相国寺观礼。

而左侍郎孟篆跟随孟相直接去了金銮殿外厅,据说与太子党商量着什么。

礼部尚书钱煜不参与党争,他看起来不紧不慢,正在礼部听夜班官员向他汇报工作。见苏御来找,二人转向客厅,宾主落座。

“苏御史的折子老夫看过了,见解独到,宏观仁义,观之令人一震。此提议,符合皇帝治国之理念,也不违背高祖临终之嘱托。苏御史对的重新解读,让老夫眼前一亮。正如苏御史奏折中所言,试婚乃蛮夷之陋习,而我大梁正宗汉统,岂能效蛮夷而失汉礼?高祖皇帝遗训曾言,观不肖则试,‘观不肖’这个前提似乎已经被后人忘记。滥用试婚之礼,造就多少悲惨事,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钱煜,正三品礼部尚书,钱氏财阀长老,科举出身,尚儒家。他一张口就定下谈话基调,苏御与之畅谈。

言谈中听得出,钱煜对“试婚”早有不满,却从未提出过相关建议。这次唐氏门阀姑爷提出,皇后下发文件,正合他意。

钱煜认为,类似这种折子,既然皇后能发下来,就相当于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官员们只要按照皇后的意思去办就行了。

这种没有责任,还能展现情怀的事,是官员们最愿意去做的。这又不涉及到党派之争,实在值得他好好发挥一番。

大家心里都清楚,天赐皇帝命不长久。既然不参与党争,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不得罪皇后和庚亲王。至于不参与党争的后果,钱煜并不是很担心。毕竟钱氏财阀还是有些底气的。

当两个人观点相似的时候,谈起话来十分顺畅,甚至感觉心情愉悦。听钱煜说,不只是自己有这种看法,两位侍郎也都是儒家学子,对这种“试婚”制度早有成见。只是他们与老夫一样,自顾功名,不敢随便提起罢了。

陈太后当政时,手持免死金牌的张御史欲驳回太后为荥泽公主赵玎派遣十八名试婚宫女的懿旨,结果还把命弄丢了。虽陈太后已崩,可至今为止也没人再敢提起此事。苏御史给大家开了先河,倒也让我们见识到曹皇后拓宽言道之决心。

至于那王太监,他只是会护着主子脾气,把主子哄开心好为自己牟利,完全不顾国体,毫无忧国忧民之心,实乃小人,其观点不屑考虑。

对于尚书大人的这番话,苏御表示高度肯定。

这次来礼部,苏御还准备了一份文书。文书中为试婚女子谋求诸多保障,希望礼部采纳,提交皇后审阅。

钱煜说,等两位侍郎归来,商议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