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四四三章 大三百岁

门阀赘婿 第四四三章 大三百岁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财政紧张,一切从简,把景行坊新兵营改一改就成了“军校”。

以前新兵营里最高长官只是一名都尉,名叫马少方。可现在突然出现五名高级军官,马都尉连坐进会议厅的资格都没有。反而是每个人都能指挥他,把他忙得脚打后脑勺。叫苦连天。

军校祭酒由五大将之一的赵亚夫亲自担任,可是赵祭酒只是在学校剪彩的那天过来一次,然后他就不来了。在苏御看来,赵亚夫就是京都安保总司令,他位置特殊,当然不能成天待在学校里。而京统特务头子苏御作为执行校长,就成了学校里的日常首官。

苏校长的工作非常忙,为了制定各种明暗规则,可以用“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来形容。还经常把工作带回家里,熬夜奋工,有时甚至一直忙到天亮。据说惹得郡主不大高兴,曾多次派人劝他休息。

发现奴才们劝不动他,郡主亲自去到小西楼,把蜡烛掐灭。可后来又发现苏御竟然藏在小嬛屋里点小油灯继续写。而小嬛屋里封闭,连个窗户都没有。见苏御如此认真,郡主叹了口气,不再管他。

由于军校隶属于京统局,所以大太监洪盾也时不时过来看一眼,也要指手画脚地说上几句。由于他担任过御马监,所以对军队倒也熟悉,不能说他是外行。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也颇有心得。据说昨天他心血来潮,还跑到训练营给新兵上课去了。

苏校长要求,每年年初统计全年退伍人数,然后根据退伍人数提前招兵。比如今年,由于刚刚发生过三场哗变,因此招收的新兵多达一万人。预计一万人中,经过第一批筛选,只留下一千人,聚集到训练营里。其他新兵直接送到八关服役。

当然,现在刚开始张榜招兵。各道府招兵还没送来,而洛阳这边也只有五百多人报名。通过第一轮筛选,军校只留下四十多人。值得一提的是,梁朝的文盲率太高,实在让人头疼。

这帮人经过学习训练之后,还将面临第二次筛选,这次是选拔军官苗子。选拔的时候,除了要考一些基本单兵技能之外,苏校长主要是考文科。而且苏校长出的试题都给人一种“很别扭”的感觉。在四书五经上都找不到答案。而文科考试,还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苏校长称之为和。

且不说面试,就是笔试环节就把一群人搞得头大。比如有这样一类试题,明明是四个不同的符号,可苏校长还是要考生找出不同的那一个。还有列出几句话,让考生们找出最合理的排列顺序。苏校长称这些题目为: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语句表达,图形推理等等。

这与选军官有什么关系,苏御从来不解释。不光对军校里的同仁不解释,连洪盾和杜显贵他也懒得解释。太后看过试卷也觉得疑惑,问苏御你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苏御说,这些题能把一些逻辑混乱的人筛选掉。而能拿高分者,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将来我指挥他们,更得心应手。

曹太后端坐后殿,沉声道:“你刚才说,估计一年能培养出三十个特务。你这也太慢了,哪年哪月才能把十五个师都渗透进去呢?”

苏御道:“兵不在多而在精。这毕竟是在选渗透型特务,必须慎之又慎。而其他人,我也会酌情选拔,替换掉现在各站里的一些庸才,让京统各站的整体素质提高。”

太后放下试卷:“我让你把京统站增加到十五个,你为何迟迟没有动作?”

苏御道:“五大将口头上支持京统入驻,可是我们的人去了,当地驻军又说没接到五大将命令。依臣看,五大将压根就没打算让京统入驻那七个师。”

“那你有何对策?”

“明年,等这些特务军官毕业之后,先进入八关序列,然后再通过轮换制度,把这些人渗透到郑州、相州、云州的那七个师当中去。让他们在那里活动,成立地下站点。”

“你如何确定这些特务军官的忠诚?”

“臣平时暗中观察他们的言行,还要分析他们的家庭情况,一旦被我选中,他们的家人就要受到特殊对待。一方面给他们的家人提供福利,一方面监控他们的家人。”

“你鬼点子可真不少。”太后挥了挥手,赐苏御一条腰带,并说道:“那你如何保证他们也忠于我?”

终于说到重点了,苏御道:“在臣选人时,都明确告诉过他们,是太后在选人,而不是臣在选。臣,只是一个中间人。”

太后似笑非笑:“你能考虑如此周全,我很欣慰。但这依然不够。我身在宫中,不方便经常与他们接触。但我希望在合适的时候,你能把他们带到我的面前认识认识。”

“臣明白。”

太后突然话锋一转:“这次唐振去往长安,希望唐剑交出兵权,可唐剑却不肯。后来我让花听风带着一颗人头去长安,我估计这次唐剑就解释不清楚了。”

“斗胆问太后,谁的人头?”

“二公子,唐坤。”

唐坤的脑袋不是已经交给唐振了么?

苏御想,这应该是太后和唐振的合谋。这二人不知唱得什么戏,要利用那颗蜡封人头做些文章把唐剑搞下去。或许二公子的死果然与唐剑有关,又或许只是栽赃嫁祸。这件事一定会引起唐宁一派愤怒。唐离、李横不会善罢甘休。而此时唐振就是想用他们的愤怒。

“你的七师兄办事很有章法,能力极强,我非常满意。希望他再接再厉。如果他一直这样表现,我觉得让他当一名副指挥使太屈才了。我希望他能像姬凌云一样识时务。将来哀家一定不会亏待他。曹小宝现在身兼数职,太累了,我已任命姬凌云接任内侍省掌印职务。”

曹玉簪的这段话信息量有些大,话里话外的,她是在告诉苏御:你的二师兄已经向我坦白一切。而花听风不愿意挨一刀,就让二师兄陆笑传达一些信息。而太后此举,也是在削弱张密。太后担心张密阻碍言道,压制花听风。

看来萧宠死了以后,曹玉簪一直在物色新的人选。很显然她觉得梅红衫不行,而花听风才更好用。她的权衡之术,不会因为萧宠的死而结束。而苏御和张密培养的梅红衫,也没起到应该有的效果。不禁让苏御心中感叹:这女人实在是不好对付。

太后在搞唐剑,无外乎是在讨好唐振。而此时唐剑身上的麻烦越来越大,也捎带给唐灵儿争夺长老之位增加重要砝码,进而讨好唐灵儿。太后的一招,真可谓一箭双雕。

这次就算唐剑死不承认,可也摆脱不掉重大怀疑。他想当长老,唐宁一派必然强烈抵制。那么在唐灵儿争夺长老之位时,十二公子唐典的那一票算是稳稳攥在手里。

见苏御闷头想着什么,曹玉簪笑了笑:“我本打算让花听风刺杀唐剑,可长安郡主却不同意。我看她的权谋之术算是白学了。我觉得你应该开导开导她。”

——

苏御回家,夸赞郡主。

唐灵儿不知苏御为什么突然没头没脑的夸赞自己,还以为苏御是在撩闲。逼问苏御,抽得什么风来?

苏御道:我可不希望我的夫人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纵观历史,为争名夺利,多少手足相残。可我家郡主却不这样做,我倍感欣慰。

随后夫妻二人闲聊起来,苏御提到给孔祥娶个正妻,希望唐灵儿给介绍一名公主家的女儿。

唐灵儿疑惑问道:“为什么一定是公主家的女儿而不是公主?万泉公主在家守寡,早已过了守孝之期。前一阵听说她要物色一位年轻力壮的驸马,她可不想再当一次寡妇。我觉得这倒是个机会,不如给他们撮合撮合。”

“万泉公主多大年纪?”

“三十二岁。”

苏御一惊:“都快赶上孔祥他娘岁数大了,恁的不合适。”

郡主坏笑道:“再大人家也是公主。如今大兴皇帝登基,她已升为大长公主。这般身份还配不上他了?”

“配肯定是配得上,若只以门庭论,还是高攀了。但以人情论,实在不合适的。”

“你又没去问孔祥,怎知一定不合适?”

苏御苦笑:“我怎好对他开口,说给他介绍一个小妈来?”

郡主脸上坏笑之意加深:“他能把比他大三百岁的太平公主抬回家来,我倒是觉得他不是很在乎年龄。”

头一次见唐灵儿如此坏笑,苏御忍不住笑道:“你这当义母的实在是过分了些,哪有这样糟蹋义子的?”

“好吧,既然你不同意,我也就不多管闲事。如今太后正在削减爵俸,那些守寡的公主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凭孔家财力,我倒是觉得娶个公主家女儿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知他孔祥愿意出多少彩礼钱?我可把丑话说到前头,低于一个亿,我不出面的。”

苏御道:“公主家的女儿嫁给草莽出身的人家,多拿些彩礼倒也说得过去。容我去问问孔祥。”

苏御话锋一转:“灵儿,如今恩科将开,许洛尘希望能中个举人。不知唐家哪位能帮上忙。”

“他已名声大噪,还要举人作甚?”

“别提了,前几日许洛尘半夜来找。哭得像头驴似的,喊着说西门家开出新条件,要他有个举人身份才肯把女儿嫁过来。可他考个秀才都费劲,还是欧阳镜在华州帮他走动才获得。如今报名京畿道乡试,他心里更是没谱。”

唐灵儿道:“西门家人夫人真个事多,她到底愿不愿意嫁女儿?若不想嫁,就跟她说不娶了吧。”

苏御道:“我也是这般与许洛尘说的,可那许洛尘铁了心要娶,若我不答应帮忙,他就要哭死在我屋里。”

唐灵儿叹气道:“七叔家女婿丰罡,翰林院学士,礼部挂衔,你去问问他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