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四七八章 苏二囊膪

门阀赘婿 第四七八章 苏二囊膪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树荫里偶尔传来蝉鸣声,反而更显得古刹幽静。

红黑寺后院,三名黑袍僧人守在练功房门口。练功房里苏御盘腿打坐蒲团之上,双手结日轮印。调动气海内力反复冲击“霹雳掌”脉络。快速循环间,灌玉面庞上青筋暴起,双手掌心似有一团白雾混沌翻滚。

随着内力的不断叠加,经脉猛然扩张,身体开始颤抖,感觉无限接近突破。突然觉得头顶百会穴一凉,冰凉的感觉顺着脊背迅速扩散至全身,仿佛被人从头顶浇下一盆凉水。在那一瞬间掌中异象完全消失,经脉隐隐作痛,感觉到深度疲惫。

真的很不幸,未能一次通过第七层。摇摇头,扫去懊恼情绪。盘腿打坐,调整呼吸。冥想半晌,逐一回忆失败过程,积累经验,牢记心中。

“三位休息去吧。”

“是。”

三个人刚走,听门外有风声。抬眼一看,一道人影一闪而过。虽然很快,但凭借那人身形就知道一定是鬼无仇。不过他现在有一个新名字,是谭沁儿给他取的,叫谭不疯。到现在谭沁儿也不知道他是鬼无仇。姑娘还说,爹一直很遗憾没能有个儿子,那你就给爹爹当儿子好了。祭日鬼节什么的,让谭不疯去给爹爹磕头烧纸。

谭沁儿领着她的疯奴到处跑。虽然她不说,可苏御知道最近几起盗窃案和入室抢劫案一定与她有关。她又玩起了劫富济贫的把戏。仅凭功力来说,她的疯奴一巴掌就能把洪盾打到破功。她带着这样级别的人到处惹事,县里拿她没办法,迟早会惊动京兆府。到时候京兆府把案子交给锦衣卫,又是麻烦事。

“苏劲锋!你到底成没成啊?”谭沁儿掐着腰站在门口。

苏御一阵头疼,情绪不高地站起身:“没成。”

“笨蛋!哈哈哈!”

“你才几层,笑话我?”

听苏御口气不善,疯奴站在谭沁儿身边喘粗气,像一头愤怒的公牛。

这时屠彪走了过来,对苏御说,三师兄古月山那边传来消息,说发现夜无良的行踪。竟然就在华州,而且住得与苏御的家不远。不过三师兄判断说,夜无良暂时没有对苏家下狠手的意思。而此时的袁昆看起来更好像是准备归隐。但他一定不会选择在华州归隐,他更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听说袁昆在华州,苏御皱起眉头,为家里感到不安。随后苏御离开北市,到自己的那些隐藏房产看了看。虽然有的院子也蛮大的,足够住下苏家一家人,可苏御还是不满意。

虽然华州那个家一度很穷,但架子很大,五进五出。苏御不想让家里人搬到洛阳,反而住得不如华州。另外,苏御之所以迟迟不肯把家里人带来洛阳,是因为担心得罪人,进而引来仇家报复。

突然想起景行坊的李家货栈,前面是货栈,后面还有欧阳镜的三进大院。李勋住在那里,但多数空置。若能把家里人安排到那里,有李勋等二十三名神教兄弟照顾着,倒也让人放心。

“或许还可以找欧阳镜谈谈,用这些分散的小房子折价与他兑换。”苏御自语一句,打了个响指。

面对税改,苏御已经写信给家里,让他们赶紧把土地都卖掉。现在也不知道苏集办得怎么样了。一想起堂弟苏集,苏御就有些头疼。那家伙与苏常胜和苏常利长得很像,五大三粗的,可这家伙的脾气简直软得不如武大郎。用当地的土话说他就是“囊囊膪”一个。碰见老鼠,他跑得比老鼠还快。

由于他太囊,之前苏家又负债累累,到现在也没个媳妇。把他弄来洛阳,苏御还打算给这窝囊堂弟找个能持家的好媳妇。要那种王熙凤类型的,能顶事儿的。

值得一提的是,苏御在家是大郎,苏集是二郎。街坊邻居也有喊苏御叫“大郎”的。虽然苏御很不喜欢这个称谓,但街坊邻居并没有恶意,他也就忍了。

……

酉时,去后殿见太后。

发生过上次那事,苏御觉得尴尬。同时也在怀疑是不是自己误判了什么。曹玉簪当姑娘的时候,一直都是好名声的。莫非人家真的只是因病症困扰,而与自己讨论病情?无论如何,太后看起来倒是挺坦然。她坐在那里,依然端庄美艳。当太后的时间久了,她身上逐渐有了陈太后的影子。用“美艳”二字来形容她已不大合适。

当初在大相国寺,第一次见到陈太后时。太后修长的身材,一身全黑盛装礼服,高高挽起的银丝白发,还有她并不显老的冶艳脸庞,都给苏御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想陈太后那副君临天下的傲人气势,感觉她一只手拍下来,大相国寺都会被摧毁。

“最近烦心事可真多,而你却在家里装病躲清闲。”太后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紧接着又道:“张云龙赵挺先后镇压三次反叛,幸亏规模不大。不过在我看来,形势不容乐观。张云龙回报说,部分地区已经提前做好防备,组织超过千人,准备对抗税改。若想继续税改,还有更大的冲突。御弟以为,应该如何处置?”

苏御道:“不知两位辅政大臣是何意思。”

“正如你所说,税改就是一场战争。既然开头,只能坚持到底。”太后叹了口气:“两位辅政大臣的意思是绝不放过一个叛乱者。可那样一来,哀家的仁义之名算是毁了。”

有抱负的掌权者都希望留下一个美名,即便是将来死去,也能博取一个好庙号。比如天赐帝的“仁宗”,陈太后的“武烈太后”,曹玉簪都觉得不错。可惜陈太后不是皇帝,否则她应该获得“武帝”的称号。她执政十年,打了十年,而且获得最终胜利。让华夏免于被胡虏涂炭,其功劳彪炳史册。可曹玉簪摄政以来,没干过什么好事。而民御公车什么的,都是仁宗时期的事了。她的第一项大政策就引发了国内战争,有的百姓不理解,还抨击她,说她带来灾祸。

苏御道:“税改对百姓本是好事,之所以出现这等状况,还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加大宣传,让百姓知道太后是在为百姓谋福祉。这样一来就没人支持士族,反而会支持太后和玄甲军。而太后的名声自然会好起来。另外应该告诉地方官员,现在就赶紧把土地发下去,不要等待具体统计结果。告诉百姓,以前他们给地主耕的地,现在已经是你们的了。以后不需要向地主交租,只需要向官府纳税即可。官府收的税,还要比地主收的租略低一些。而那块地,相当于白送给他们。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地,没等玄甲军杀过去,或许已经自发把地主打倒。”

曹玉簪皱眉:“会这样吗?”

苏御立刻道:“会的。若担心不够彻底,还应该迅速制定相关法律。鼓舞百姓的同时,让地主们彻底死心,若能主动向官府妥协,还可以给他们留下生活的本钱。”

其实苏御想到的,太后手下四位干将也提到过,可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像苏御一样有信心,就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次似的。受到苏御情绪的感染,太后高兴起来,派人去找孟相的同时,又与苏御聊起了别的。

这时苏御提到借太原道府兵护送孔祥的事。太后说,要收劳军费。她还说,本来道府兵就欠着军饷,让孔祥补上一个月的。其实也没多少钱,才三百多万。不算太后敲竹杠。

其实太后现在手里有钱,可她却不花。不知道她攒钱干什么。估计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动那笔从三大财阀手里勒索而来的钱。她真的害怕再次出现国库没钱的情况。

本来后殿内气氛很好,太后和苏御也都是规规矩矩,一切符合礼法。可这时突然听到门口传来喧闹之声,苏御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这声音一定来自一名身材粗壮的家伙,就好像低音炮一样厚重。

“我要见太后!快去给我通禀!”

虽然距离尚远,而且还隔着一道大门,可这声音还是传到了大殿之内。顿时,曹玉簪一皱眉头,沉声问道:“是何人在外面喧哗?”

门口太监小跑过来:“禀娘娘,是鲁山郡王赵晃。”

“哦,赵晃啊。让他进来吧。”

大门一开,虎背熊腰的赵晃笑憨憨小跑进来,直接扑倒在太后帘前,行五体投地大礼:“给嫂嫂行礼了!”

行大礼,对太后表示尊敬,这当然是对的。可他这礼行得太大,就显得不够庄重,甚至有戏谑的意味。平时这赵晃就是玩乐的性儿,他表情再严肃,看起来也是在耍宝。感觉是一头黑熊趴在地上,这一幕好悬把苏御逗笑。而郡王对太后行礼时,苏御不好坐着,起身站在一旁。

曹玉簪呵叱道:“咻!这般场合,怎不遵礼法?”

赵晃嘿嘿一笑:“这里又没有外人。”指着苏御说:“这不是皇兄认的御弟么?”

曹玉簪一摔凤霞落,严肃道:“休要嬉笑,说,找哀家何事?”

赵晃突然委屈起来:“嫂嫂欺负俺,俺今天是来找嫂嫂评理的。”

其实赵晃年纪比天赐帝赵崇大,可他却以小自居,一口一个嫂嫂,磨磨唧唧不肯走。他说,在玄甲第三师当监军当得好好的,突然就被一撸到底,感觉心里难受。非要嫂嫂给他安排个事不可。

后来曹玉簪骂了他一顿,说他是败坏风纪的典型,故而撤职。

赵晃耷拉着脑袋,承认错误,可他还是不肯走。

太后笑骂道:“你这赖皮的东西,今个不给你个安排,你还打算死这儿不成?”

赵晃委屈道:“那也比没事做强。”

太后苦叹一声,把他调去玄甲军仓,让总督粮官赵挺给他安排事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