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六九一章 心虚多漏算(上)

门阀赘婿 第六九一章 心虚多漏算(上)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摄政王很忙,而家里的事与军政大事相比终究是小事。所以今日上官夫人来秦王府闹事,苏御没时间去看。当然,这只是口头上的说法。无非是给自己躲避而找理由。之所以要避开,有些心虚,也有些故意增加战略纵深的想法。

苏御与李封、张广打过招呼,如果有人来闹,你们只许安抚,不许打人。尤其是女人。

为什么要这样做,苏御没做解释。

苏御认为,凭借郡主心性,此举能起到“送惊喜”的效果,郡主一定能看出这是苏御的安排。

可万一郡主没看出来,那岂不是玩砸了?

苏御又私下叮嘱林婉:若郡主真的盛怒之下没考虑到这一点,林姐姐就去提醒一下。

来自秦王的这声“姐姐”,把锦衣婢的心都叫酥了。

……

天还没亮秦王就出发去轩辕关,殿下要检查军队。军帐林立的师部和九个作战团都要检查。秦王手里拎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

他检查得很仔细,几乎每一处都对应着一个责任人。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不时做出人员上的调整。

在苏御检查的过程中,监军赵丰一直跟着皇叔到处走动,一语不发。

显而易见,这位王孙正在学习。可苏御并不会告诉他,很多东西是你学不来的。你能看到的,只是表面,而重要的东西都在心里。

更可悲的是,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教、不可学的。应该自己深挖自己,若能开悟,才能取得突破。从此走上属于自己的路,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样,你的风格也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不可教、不可学。

苏御不会把这些话说给赵丰,却会说给韩坚。

苏御很重视对韩坚的培养,但苏御不会把整个师都交给他。从他的性格来看,苏御把他归类为“罗成”式的人物。

小伙子很骄傲,甚至有些目中无人,在他心目中,除了苏御,他就是第四师的老大,他是校长的首徒,爱徒。别人岂能跟他相提并论?

平时校长不在这里,他就有责任担当大任。管你什么监军、督粮官、参将,统统都比韩副将小。

他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赵丰,他认为,自己是靠实力获得副将之职,而赵丰是纯粹的关系户。

很显然他还是不成熟的,还需要竞争和挫折。苏御甚至有些后悔一下子把他提拔到副将的位置上。不过既然已经提拔上来,总不至于再把他撤下去。悉心教导,旁敲侧击,用对比的方式历练他。

“飞羽啊。”

“在!”

韩坚,字飞羽。以前字“文砚”是他爹礼部侍郎韩耀给取的,他觉得没劲,自己改了一个。

“我观你的第七团是四师最好的队伍,是最有军校风范的队伍。”

“谢校长夸奖!”

在校长面前,韩坚站得笔直,却忍不住面露得色,还鄙薄眼神睥睨身旁众官。

“这支队伍几乎是无可挑剔的。”苏御大赞一句,又话锋一转:“唯一不足是没经历过大战的考验,也不知能否打硬仗。”

韩坚立刻高声道:“请校长放心!若有战事,学生第一个冲上去!”

“唉,飞羽大可不必如此。作为一师副将,一旅首官,岂能亲自冲锋陷阵?还是要深耕战略战术才对。哦,对了。原第四师副将诛邪克,你听说过吧?”

韩坚从小儿就爱打听军旅事,各种与军旅有关的书报攒了一大堆,对玄甲系名将如数家珍,当然知道诛邪克。

苏御说,已把诛邪克捞出,待他伤好之后,安排到第四师参将部担任副参,兼任第二旅第四团都尉长。三个月之后,要让第七团与第四团,进行一次军事演习,给其它队伍打个样儿。

……

秦王打哑谜似的几句话,把李封张广听得稀里糊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他们却记住了秦王的话。

而且他们还预测,今天真的会有人来闹事。随后他们就一直守在门口,“等”闹事的人出现。

可等了一上午,闹事的人也没来,张广有些泄气了:“哎,李封,你说咱俩是不是领会错了?秦王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

李封皱着眉头:“我感觉不会呀。秦王说话的时候可是很认真的,凭我对秦王的了解,应该……,唉!来了!”

也不知上官氏从哪找来的演员,后来苏御听李封张广描述,感觉上官氏找来的是一群“职业哭丧人”。

哭丧人这个职业,拥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据说是孔老夫子发明的或者说催生的。孔子极重视丧葬礼仪,搞得繁琐浩大,那时职业哭丧人就孕育而生。

为此墨子提出过批评,还著有。而孔子的学生子游,也对孔子提出过质疑。

一大群人跪在秦王府门前,嚎啕大哭,呼喊冤枉。不必李封张广通报,郡主坐在霄凤阁也能听到声音。

郡主长眉微蹙,问门外何人叫嚷。

李封把门外妇人的话原原本本复述道:长安郡马时常去小街,与孔婷姑娘见面,花言巧语,骗得姑娘身子。可自从升为秦王,再也不去见姑娘了。姑娘腹中已有秦王骨肉,寻秦王,秦王却狠心要把孩子打掉。姑娘伤心欲绝,在家上吊,险些丧命。上官夫人气不过,来门前索求公道。

李封的话还没说完,见郡主的脸上通红一片,随即又变得惨白。可郡主深吸几口气,脸色又恢复平常。因为她想起了那天晚上苏御说的话。林婉在一旁察言观色,觉得自己没必要提醒了。

不久后郡主指着楼下道:“言语驱之。”

李封眨眨眼睛,跑出门去驱赶闹事的人群。

可是驱赶半天,也赶不走,李封又跑了回来。

郡主说:“厉颜厉色,继续驱赶。”

李封来来回回跑了几趟,门口的小丫鬟都嫌烦了。因为小丫鬟要总去给他传话,而郡主的回话总是那一句。

李封有苦说出不,苦叹一声,跑出去继续驱赶。

由于闹事的人多,引来好些人围观,这事可就越闹越大了。而且郡主老早就安排王珣跑去道光坊功勋街散播消息。

道光坊与清化坊只隔一条街,一听说有这新鲜事儿,一些闲人就小跑来看热闹。

“哎呦呦,真是笑话死个人,秦王在外面欠下的风流债,被找上门来了。倒要看看平时装腔作势的长安郡主如何应付。”

“平时她竟管别人家的风流事,还总打人,今日一看,这是报应来了。”

“呦,那姑娘肚子都这么大啦?这一准是在郡主怀孕时,秦王在外面搞的。”

“你瞅瞅,真是人心不古啊。都说秦王好品行,可现在看来竟与他爹是一个性儿。”

“嘘,你个傻婆娘不要命啦?这话也敢说。”

“哎!多漂亮的姑娘啊,就这么让人糟蹋了。还傻傻的跑到这里闹,岂不知长安郡主是什么性儿。待会天黑了,唐家派暗捉来,把她带走,悄悄弄死。”

前几日姑娘还是个雏儿,只是衣里塞棉花,弄出个大肚模样。有人见到孔婷抱着大肚子跪在门前,指指点点说些什么。或许那些人是故意,一些狠话竟传进姑娘耳朵里。

……

“婷儿,真是委屈你了。”

傍晚时分,郡主将孔婷唤入王府。而上官夫人等一群人,则是被唐家剑客轰走了。这时看热闹的人发出一阵感叹,说那傻姑娘进去可就出不来了,一准被郡主害死。

人群感叹着离去。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扬千里,想必这事已经传进太长公主耳朵里了。可太长公主这次可没露面,说到底,是她赵家人干了丢人的事。

“为义母分忧,是婷儿的本分。”

“这恐怕早已超越本分,让人受之有愧了。”郡主笑了笑,想起什么似的问:“婷儿,你义父是怎跟你说的,你便如此豁得出去?”

在二夫人带着孔婷来闹事之前,苏御多次叮嘱孔婷,郡主很有可能对这件事产生怀疑。更有可能试探你。无论她表现得多么诚恳,你都不要信。

基于此,孔婷就尽量淡化这件事,不把事情说的复杂。只说义父去孔雀楼求她,希望她帮忙。因为郡主被三位老太逼迫,整日抑郁寡欢,担心郡主气郁短寿。

唐灵儿拉着孔婷的手,热情而亲昵地看着她:“婷儿,你跟我说心里话,你心里是不是有你义父?若有,你不妨说来,既然走到这一步,我倒是觉得可以顺水推舟,成全你们。平时我就看得出来,其实秦王对你也颇有好感……”

孔婷先是娇羞,目光躲闪,可不经意间一抬眼,与郡主四目相对,目光交错间,她在郡主微笑的脸上,竟然看到的是狰狞的目光。

这一幕十分诡异,忽而想起那些人的狠话,吓得孔婷倒吸一口冷气,猛地把手缩了回去。

“不不不,婷儿岂敢对义父有非分之想,义母多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