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六九八章 边境异动

门阀赘婿 第六九八章 边境异动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嗯,这作品好。望远景,大气磅礴,满眼壮阔山景;瞧近处,细致入微,尽是百态人生。看这豆粒小人儿,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真真见到功夫了。这一定能卖个好价儿。”

苏御站在巨型根雕面前,饶有兴致的点评着,时而指着山麓小房,时而指着河间小桥,还有湖畔浣纱的少女,都觉得颇有韵味。觉得沁儿的艺术造诣突飞猛进,值得褒扬。

被夸赞,谭沁儿拢了拢头上乱发,喜滋滋坐在小板凳上。可这时一名高挑少女蹦跳而来,嘴里还哼着曲儿,高高挽起的长马尾在身后飘摆,看起来快活自在。

“沁儿!你的大傻蛋来了!大傻蛋说什么悄悄话儿了,让你美成那样?也说来给我听听呗?”

“哎呀,你怎又来了!烦死你!”

在苏御眼中,沁儿很有卡通女孩的感觉,蓬乱的羊毛卷发下面是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她生气时,大眼斜瞪,咬牙切齿,头顶好像有黑线落下,看起来颇有些喜感。

自从当上秦王,苏御见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恭恭敬敬的面孔,想找到以前那种平易生活的感觉,只能来到这江湖少年聚集的地方。

偶尔碰到这种没大没小的人来调解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好。否则生活太单调,反而少了些乐趣。

苏御只是抽空过来看看,没逗留许久便要走,而沁儿的根雕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能完成。

此次红黑寺之行就是散心,没什么目的可言,但在苏御即将离开时,却见到谭不疯在对着一棵大树练王八拳。刚才谭不疯竟然打出一道金光。

金光紫气,这是一些江湖骗术常用的手段,用来蒙骗外行,比如老黄就会,但这也是十一境高手的气息表现。为此苏御感到震惊,又盯着谭不疯一会,可他再也没打出金光,只是笨拙不堪的练习王八拳。

一直搞不大清楚谭不疯到底是什么境界,而刚才昙花一现的瞬间,苏御以为是自己看走了眼。据说谭不疯已经疯了好些年,而他的内力停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苏御不大相信一个二十出头的人就能练到第十一境。

连四大宗师都办不到。比如“第一剑客”独孤剑,九旬高龄还只是个假十一境,恐怕这辈子也上不去了真十一境了。

如今年月,在“瘟乾万奴、独孤无两”或死或隐的年代里,九境后期已经是冠世之境。而曹玉簪手下十境中期的犁万堂,十境初期的姬凌云,真是让人望尘莫及。

“或许只有‘八大金刚’能与他们一较高下吧……,嘻,真是万幸,家里就养着一个老顽童。”

老黄那次陪胡荣上坟回来就显得有点蔫儿,可苏御估摸老黄有十境初期的水准。把洛阳城里的那些隐藏高手全算上,老黄也能排名前十。尤其那日在后院,他耍得一手《碎蛋十八招》,闹得龙吟阵阵,满眼灿烂金光。

苏御曾问老黄,你这金光是如何弄出来的?装得还挺像。

老黄却说:少爷有所不知,老黄我呢或许要登上第十二境了。等老黄升到第十二境,就是天下第一!只有天下第一才配给秦王当最亲的奴!

一听这话,苏御扭身走了,口中咒骂老骗子,成天就知道喝酒你能登上十二境?若你能,本少爷就去找第三侧妃。

……

离开北市,苏御去京统看第四师送来的文件,苏御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只是时间不大固定。可无论苏御什么时候来,机要秘书梅红衫都一定会等在屋里,而且准备好了热水。

梅秘是京统唯一女军官,过年了,秦王送她一套大红底儿黑襟长袍五品军装。京统有活动的时候,她还会穿上女装铠甲骑红马参加,看着就那么养眼。

在京统停留大半个时辰,苏御便起身离开,去到后殿看看小寡妇今天都干了什么。

摄政王权大,随时可翻看太后工作记录,虽然能记录下来的都不是什么要紧事,但也值得一看。说不准哪里就能看到不大合适的地方,拿起红笔,批改一番。

比如公孙太妃得病,曹玉簪邀请巫师去济亲王府“舞上一蹈”;山西盐道舞弊案,牵涉大小官员九十六人的处理结果;河东道剿匪相关回复;蜀汉在梁汉边境增兵……

“增兵?”

相比于“爱好和平”的南晋,苏御更关心蜀汉的军事动向。可苏御从曹玉簪的批复来看,她好像对蜀汉不够重视。苏御曾听唐振说过,在梁朝抗胡的十年时间里,蜀汉曾多次骚扰边境。

要不是因为那时他们正处在五王之乱当中,估计早就闯出葭萌关攻打梁朝腹地。而那时孟家不肯带兵北上抗胡,也是因为蜀汉的存在。

那时唐振并不怪孟丹青,因为孟丹青说得也很有道理:如果梁朝的兵都北上抗胡,蜀汉一定会杀进来。

后来梁朝岌岌可危时,还是晋朝做出重大让步。他们把长江沿岸一百万兵拉到晋汉边境。晋朝皇帝说,如果蜀汉敢打梁朝,他就杀去成都府。见晋朝诚意,孟家和西门家才带兵北上,完成击溃三胡的壮举。

而曹玉簪好像一直都很瞧不起蜀汉,她认为刘氏家族的一群土匪照比三国时期的蜀汉差距很大。现在只是梁朝没缓过劲儿来,一旦国力恢复,第一个就消灭蜀汉。正如曹玉簪批示:“大国不伐之,乃其幸尔,岂敢衅呼?”

见曹玉簪轻敌,苏御决定去后殿与她谈谈。

曹玉簪慵懒地倒在榻上,不与苏御谈正经事,而是问苏御那马车如何?她还说,自己曾经在那马车上躺过一会儿,觉得非常舒服,才送给御弟。

苏御受够了,直接说道:“请太后重视起来,听说现在蜀汉也养兵三十余万,其中铁甲兵十数万,实力不可小觑。”

曹玉簪冷眼盯着苏御:“打仗是你们男人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现在有唐家的第十师守在白水关,第十二、第十四师驻守定军山。由唐家七公子唐窎和猛将王操天坐镇。如果觉得不妙,唐家自然会增兵。”

苏御手提兵部折子道:“唐家缺钱,唐窎是在向你要钱。”

“我没钱。”

“你手里明明有钱。”

曹玉簪坐了起来,瞪着苏御:“凭什么让我自己掏钱?如果唐家顶不住,就让孟家顶上去。西门家也要出点血才行。”

苏御摇头道:“不,我不是再跟你算细账。现在是你的态度有问题,不能轻视蜀汉。”

曹玉簪道:“我的命都快没了,我还有心思关心那些?御弟,你还是考虑考虑如何帮我解决掉康王。等我坐稳大位,家里没有后顾之忧,我才会去考虑打外国。”

在这个问题上,苏御发现与她谈不明白。于是苏御分别给唐振和驻守白水关的林崇阳写信。询问唐振的看法,询问林崇阳蜀汉那边的实际状况。

……

苏御回到家,先去小西楼看户部折子,大约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大部分批阅完成,把剩下的一些麻烦事派人送给曹玉簪。苏御给出的理由的是,需要多部门合作处理。

想必曹玉簪看过那些折子之后,很有可能原封不动送给赵准。因为那些破事没有“油水”可榨。这油水并不单指钱,还包括人员调动等多方面利益。落到庚王赵准手里的,几乎是被曹玉簪啃过的鸡架,还能剩下些脆骨就不错了。

办完这些事,苏御才给唐振和林崇阳写信,还要通过唐灵儿手书和军牌才能动用神策军驿发出去。

这时已经是掌灯时分,苏御忙完了,正在看书报上的新闻,郡主也闲下来,哄孩子玩耍。

苏御突然想起来什么,不怀好意的笑了笑,问道:“唉,灵儿,还记得当初我们的一个约定吗?”

“约定?”唐灵儿斜了苏御一眼,觉得苏御没安好心,警惕问道:“什么约定?”

苏御笑道:“我记得有一天,我俩在这榻上闲聊。那时我提到人生三个目标,你问我长线目标是什么,我说是当摄政王。你还记得当时你说过什么吗?”

郡主阔目一眯,快速挪开视线:“不记得了。”

苏御故作沉脸:“不许装糊涂,我记得你说过……”

唐灵儿抱起孩子转过身去:“休要吵嚷,孩子困了,我要哄他睡觉去。”

她故意转身,挡住苏御视线。

“困了?”苏御探头看了看,指着孩子道:“眼睛瞪得这么大,我看他一点儿也不困。”

看来郡主已想起她说过什么,只是耍赖不肯承认。

本来苏御想跟她说,既然当初你说过那样的话,那我收孔婷时,你为何与我闹?你是不是食言了?

很显然郡主没给苏御说这句话的机会,就抱着孩子“逃掉”了。

看着郡主逃跑的样子,苏御憨笑一声:“不如这样,你叫我一声御弟哥哥,我就饶了你。算你当初什么也没说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