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八零七章 河东局势 桑腊王争

门阀赘婿 第八零七章 河东局势 桑腊王争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过了黄河,距离太原不过七百里,可这七百里路并不好走。

张之悌天命之年造反,可见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又做了多少准备。他不光在军事上做准备,还制造谣言鼓动百姓。他说,秦王要收回去年发给大家的土地,

正亲自带兵前来收缴。

张之悌派兵乔装玄甲军官兵,到处抢夺物资,破坏农田,逼迫百姓交出土地,制造紧张局势。随后张之悌带着道府兵揭竿而起,欲与秦王势不两立,

替天行道,

维护百姓土地。

这一招引得百姓暴怒,纷纷加入张之悌的反叛队伍,发誓推举张之悌为皇帝,推翻**梁朝。

在一些人的带领下,百姓们冲入县衙,殴打县官,抢夺仓库,烧毁官建,砸开囚门,释放罪犯。一时间河东道一片大乱,火光四起。

张之悌这老家伙不好对付,给苏御一种感觉,这人倒是很像已故老友,孔硕。这种人花招层出不穷,虚虚实实,处处体现智慧。而他手里的兵,据说已经达到三万。

对于这种说法,

苏御倒不是很往心里去,因为冷兵器时代打仗,

都有虚张声势的习惯。比如此次秦王带兵出征,

号称五万。

“民心不稳,我们若是一路闯过去,极有可能酿成一场持久战。到时我们后方补给不及时,很容易垮掉。若我们派先锋杀过去,后面还要留很多人保护粮道,现在兵力不足。所以我决定改变打法:稳固民心,步步为营。”

过黄河,到泽州地界,行不足百里,就在天井关下寨,张榜安民,散播消息,宣传税改政策,并强调说,去年百姓从税改获得的土地永远不会收回。

还说,因为被张之悌蒙蔽蛊惑而去县衙打砸抢烧的人,只要投案自首,一律算作无罪。不过呢,要来军队里服几个月徭役,帮着军队运送物资。待战争结束,发饷回家。

与此同时,张之悌驻军泽州首府晋城,也在大搞声势,说秦王带兵三千驻兵天井关,让百姓速速撤离,远离战区,同时张之悌派兵乔装百姓去附近水源投毒。

可不久后张之悌发现,搞舆论宣传战他搞不过秦王。秦王的花招比他多。秦王说,让百姓传递消息,传递者有功,发钱。传一户,给一百钱,上限三百钱,让百姓直接来天井关取钱。

虽然钱不多,但秦王真的给钱,而且秦王不计较这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传递消息。只要来,就给。

苏御就是利用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加速消息扩散,结果领钱的消息比张榜安民效果还要好,而且传播速度奇快。

张之悌眼瞅着搞不过秦王,决定退兵。并沿路封锁消息,搞破坏,抓壮丁。还让太原府加快节奏,再送些兵来。放出狠话,说要在潞州与秦王决战。

秦王兵不血刃拿下晋城,并不着急走,而是继续张榜安民,同时展开税改。把当地士族富户抓起来,绑缚双手,脖子上插小旗,游街示众。把士族富户的家产拿出来赠送最穷的人。

把近万名百姓聚集到府衙门前,秦王站在高台上,振臂高呼:

“乡亲们,我是秦王赵御,我今日来见你们,就是要告诉大家真相,不要被张之悌那样的士族蒙蔽。我们这次税改,就是针对他们,把他们的钱,发给你们!上天只给每个人一次生命,凭什么他当士族不劳而获,而我们广大劳苦百姓却要受苦呢?我认为这不公平!我们就要打碎旧制度,旧格局,让百姓获得好处!”

百姓们沸腾了,高呼秦王万岁。

持续加大商业税改宣传力度,让百姓知道真相,这时百姓们咒骂张之悌,扬言肉啖不解其恨。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可秦王带兵来到河东,不打仗,成天搞舆论。

但却颇见效果。百姓们自发的传递消息,犹如洪水一般,张之悌想阻断消息根本做不到。村与村之间、村与城之间传递,很快张之悌就失去民心基础。

而秦王的兵已经穿过晋州,赶往潞州。

把一些文官留在晋城,继续加深商业税制改革,而且还把第九团留下来,听文官调用。

虽然民心动摇,可张之悌并不认输,甚至有些丧心病狂,到处抓壮丁,不参军者立杀。待第四师赶到潞城附近时,听探马回报,张之悌的兵真的有三万之多。

……

长秋宫,飞香殿。

曹玉簪倒在榻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各路战报。

税改引发暴乱,虽战事频繁,可是照比胡人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的进攻,都是星星之火。梁朝军队四散讨伐,回报皆是胜迹,曹玉簪甚至要辨别这些消息的真实性。

比如康王带兵去河南道剿匪,号称剿灭万余人,俘虏数千。现在康王跟曹玉簪要粮食,说补充军用。一张口就是十万石,他可真不嫌多。曹玉簪装聋作哑,只给康王批了十万升,而且还是要求康王自己去郑州取。

曹玉簪的大胆表现,引得康王派系不满,赵准入宫问责。

曹玉簪不肯服软,铿锵道:若给十三师十万石,其它师给多少呢?都给十万,国库粮仓可有盈余?你作为摄政王,岂能不知国库!你还来训斥于我,理呼?

赵准被骂跑了,曹玉簪才回到长秋宫。

这时犁万堂走进来。

曹玉簪屏退旁人,犁万堂道:“桑腊国师欧阳锟之所以要来洛阳,其实是在避难。他离开桑腊时,国王病入膏肓,上个月得到消息,已经死了,而王位不出预料落到三儿子慕容珲手上。同时,慕容珲囚禁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如今五王子慕容渠身在洛阳,算是逃过一劫。”

曹玉簪道:“他之前为何不与你说?”

犁万堂道:“之前,他或许有其它企图,现在看来无法实现,所以改换策略。”

曹玉簪坐了起来:“他想为徒弟谋取王位?”

犁万堂道:“正是。他说,此时桑腊国全国不足百万人,常备军力不过十万。这样小国,最怕多线作战。”

曹玉簪凝眉:“把他的计划全说出来。”

犁万堂道:“咱家与欧阳锟说,现在梁朝调不出兵来,而驻军兰州的是唐家的神策军。他说,不需要梁朝特意派兵,只消给他一道密令,他带着密令去找安西大将闵悦。他用闵悦的兵从西边打,而东边神策军只要做出佯攻武威之势即可。仅凭闵悦,无法撼动桑腊,但欧阳锟慕容渠师徒在西宁府有内应,只要闵悦大军开动,内应自然就会启动。到时内外夹击,再东西两路齐头并进,慕容珲必亡。”

曹玉簪道:“他能给我什么好处?”

犁万堂道:“他说,若能助慕容渠登上王位,愿向梁朝称臣,并让出河西走廊,双方共同管理。”

曹玉簪冷哼:“想得美事,既然称臣,还想独霸一方,再共享河西?”

犁万堂道:“娘娘,若不帮他们,桑腊岂能让出河西走廊?又岂能让闵悦回京呢?另外咱家听说,如今安西大将手里可不止是两万人马。”

闻言,曹玉簪眼前一亮:“有多少!”

“保守估计,四万。”

曹玉簪一抖袍袖站起身来:“若舅舅回朝,那该多好。他若要粮,要多少,我给他多少。”

曹玉簪有一个优点,脑子发热时不做决定。

她打算先把这件事沉一下再说。她怀疑桑腊人有可能在利用她和闵悦的关系,设下圈套。本来桑腊拿交河城没办法,可如果闵悦因为曹玉簪的一封密令而出兵,结果中了桑腊圈套,那岂不是要遭殃?

“他的话我不信,要自己人去看看才行。”

曹玉簪冷静下来,坐回榻上:“既然他说能把密令带去交河城,就说明他们能通过关口,那他多带一个人应该没问题吧?即便联系上舅舅,也不着急出手。还要去西宁府看一看,他们的内应到底是什么货色。如果只是几十名杀手,我看还是算了吧。最起码是个万夫长才行。”

随后二人详谈此事,犁万堂说会按照曹玉簪的说法去办。二人聊得兴起,后来犁万堂又提到一件事。

这件事犁万堂很关注,可曹玉簪却没太在意:“区区江湖事,有何好说的?让他们闹去吧,只要别闹得民愤就好。”

犁万堂道:“娘娘,这可不是普通的江湖人,他们现在是在给庚王府办事。”

曹玉簪轻哼一声:“庚王府能掀起多大风浪来?那赵准比赵御还不如,赵御没有希望当皇帝,赵准更没有。”

“可是娘娘,依咱家看,这不是赵准的主意。”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不就是那个冯太妃嘛。”曹玉簪嗤笑一声:“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事,家有嫌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冯太妃先把赵裕隆克死,又开始克赵准,我看呀,让她继续作,迟早有她好看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