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八一五章 秦王进退两难 老黄忠心护主

门阀赘婿 第八一五章 秦王进退两难 老黄忠心护主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潞城

秦王赵御端坐县衙大堂,文武群臣两班列立。

刚来县衙时,大门没了,桌椅板凳也没了,棚顶半露,窗户只剩下一半还耷拉在外面。

“这大夏天的,倒也凉快。”

“呵呵呵呵。”

秦王诙谐一语,

群臣苦中作乐地笑了笑。

县衙被暴民损毁严重,此时随便弄些桌椅板凳将就使用。县令被打断一条腿,依然坚持来见秦王,诉说悲惨的同时声称要为秦王效力。秦王只是道一声辛苦,便让县令回屋养病去了。

张榜安民,同时要求暴民主动投案。只要肯服徭役,

便既往不咎。

可响应者寥寥。

秦王下令称,

八月初十之前,再不自首者,就按暴乱罪逮捕,并以奴役身份充军。这时来服徭役的人多了起来。可通过一番盘查,还是有些人不来。秦王决定动手,一时间抓捕千余人充军。

第四师杀进河东,短短一月间,通过俘虏敌军、充徭役、招义士、逮捕暴民等方式已扩充六千余人。

这六千人不是常备军,待税改结束自然放归故里。

其实第四师想超编也不行,康王那边盯着呢。

若一个师超出千八百人,康王倒不至于发作。可多出六千人,就不能容忍。

抓捕暴民之后,秦王便在当地宣传税改政策,把曹玉簪的那些文官放出去,一阵操作。

税改期间,秦王自然不会忘记捞点好处。结果惹来御史指责,甚至放出狠话,要到太后面前参秦王一本。可秦王根本没把御史的话当回事,

然而不久后,

那御史就被吴杀金用大巴掌扇了出去。从县衙大堂,

一直扇到门槛外面去。

殴打御史,这可就不对了,而且罪过不小。

在梁朝,御史是超然的存在。《大梁律》规定,即便是皇帝,也不可以斩杀御史言官,最多因为言不符实等罪打几下。除了皇帝,任何人不许以任何理由殴打辱骂御史,若御史犯罪,由皇帝亲自惩处。

当然喽,万隆帝卸朝,陈太后就开了斩杀御史的先河。从那以后,这帮嘴炮御史挨打就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但曹玉簪上台以来,真就没杀过御史。这也让御史的胆子变大了起来,竟敢直面指责手握生杀大权的秦王。

要说这帮年轻儒家学子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倒也有骨气。

因为吴杀金殴打御史,秦王还假模假样的把吴杀金绑起来,说要挊死他。可这消息传出来三天了,吴杀金还活得好好的。

弄到钱,放起来,一部分打仗用,一部分留着给贤王。

“下一步如何打,大家畅所欲言。”

这一日在破破烂烂的县衙里,秦王召集文武,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

韩坚说:直取太原!

幕僚孔孝春说:张之悌虽败走,但其麾下最少还有两万余人,不可小觑。往太原走,路途漫长,东边有仪州,西边有汾州,我们是从夹缝中闯过去。万一我们到了太原不能快速攻下,反而被仪州、汾州之敌断后路,截粮道,那当如何?

韩坚说:我引五千兵马攻取太原,余者保粮道,一战可成!

孔孝春反问:若张之悌固守不出,当如何?若一战不成,当如何?若敌人分而围之,当如何?让秦王突围呼?

群臣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秦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时探马来报,后方出现敌军,约万余,绕过绛州,杀去泽州。第九团抵挡不住,已带文官撤退,准备撤往潞州。

闻言,众将大惊,韩坚咆哮,要杀回去!

与此同时,晋州地区还冒出一伙儿匪徒。他们并非张之悌一伙,却也举起推翻梁朝的大旗。而这帮人本就是山间土匪,趁乱攻占城市,强取豪夺,肆意杀戮,逼迫男人当兵,俘虏女人随队当军伎。若无粮食,便烹食之。

晋州之匪有两个头人,陈月、吴典。二人带拜把子兄弟三十六人,号称三十六天罡,凶悍异常。队伍迅速扩大到八千人,其势力已扩散到沁州、汾州、慈州、隰[xí]州。

据说张氏起义军路过隰州时,两伙匪人曾相遇,张之悌之侄张敏欲诏安陈月,被陈月拒绝。陈月说,若汝等果能消灭第四师,我等便与张之悌同伙打天下,大功告成时,东西分治。

双方分歧很大,并未谈拢,各自离去。

此时张敏带兵一万杀向泽州,泽州只有第九团一个营和几百民团,根本无力阻挡,故弃城而走。

本来张之悌给张敏带两万人,之所以少一万,是因为张之悌战败,于是唤回一万固守太原。而张敏部继续带队袭扰第四师后方,断其粮道,攻占城市,牵制第四师不敢进攻太原。

张之悌趁机封锁太原城,强行增兵,又扩充万人。

一时间战争形势趋于被动,秦王眉头紧锁。

这时诛邪克提议,引夜霆第十一师支援,让第十一师夺回泽州,再杀去绛州,走西路向北,到时与第四师齐头并进,合围太原。

秦王觉得诛邪克之计可行,故命斥候闯过敌控区,给十一师送信。

……

谭沁儿在黄吕保护下来到晋城,可刚一进城就听说匪军杀来。

二老奴心急,带着沁儿与逃难的百姓一起冲出东城门。

之所以没跟着官兵一起向北走,是因为老黄说,一个营外加一个民团,一共才几百人,他们的存在反而更容易招惹敌人,我们应该分道而行才更稳妥。于是三人急匆匆奔去东北方向陵川县,而没去距离更近的高平县。

陵川地处太行山脉,道路崎岖,驴车难行,亏得二老奴体力惊人,遇到沟沟坎坎,二奴当牛做马,将驴车拽出,苦行三日,终于把沁儿送进县城。

到底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仅凭内力能支持多久?

来到陵川,用老黄的话说,把我俩累成狗。

沁儿心疼二老奴,难过起来,欲甩下二老奴,独自行走去找秦王。可这两位老先生实在是不容易甩掉的。而且老黄还说,从那张金枝手里获得一颗舍利子,听说这玩意能治病,沁儿不要太绝望才好。

谭沁儿道,那是疯奴骨髓,不忍吞服。

老黄道,我也没说让你直接吞了,好药都是“君臣佐使”相辅相成,而这金丹必然是君药,还需要其它药物辅佐才行。

老吕道:那我们不如回去,找太医配药。

可沁儿不肯,只说机会渺茫,若错过,死前就再也见不到秦王。

“这不是普通的毒药,而是铁线蛊。我没救了,你们别劝我了。”沁儿执拗地道。

老吕骂道:“死老黄,你怎不早说。若早点说来,早回洛阳找太医配药!”

老黄骂道:“你懂个鸟儿,这是毒蛊,麻佬都没有解药配方,太医有何办法?”

老吕道:“也不尽然,之前没有这金丹舍利,他们当然没办法。现在有了,或许就有办法。再说南市又不止一个蛊师,何不再问问别人?”

二老奴争执不下,老黄也担心错过治疗良机,于是二奴猜拳。结果老吕赢了,便带着舍利子返回洛阳寻求救治办法;而老黄继续陪沁儿去找秦王。

听说秦王已拿下潞州,二人便要从山岭间走小路去寻,这样能避免匪军。可毛驴车走不过羊肠山道,干脆把车丢弃,让沁儿骑驴。

山间路难行,带着几日干粮,很快消耗殆尽。战乱时,能弄到干粮已实属不易。老黄颇有些经验,去山间摘果子打猎,倒也能勉强维持。

这一日,二人一驴行至山顶,遥望壶关,估计到壶关还有大半日路程。过了壶关可就有大路通往上党。官道多有客栈,以后就不必这般辛苦。

“咬咬牙,一口气走到壶关,路就好走喽。”

老黄高兴地说了一句,于是加快脚步向山下快走,不久见到一条小河。

人有精神支撑,可毛驴疲惫饥渴,便不肯走了。而老黄沁儿也饥肠辘辘,于是让沁儿坐下来休息,老黄去山间寻觅些吃食。

沁儿体弱,嘴唇干裂。剩下的药不多,不舍得吃,只等着见到秦王再吃。于是浑身无力躺在河岸鹅卵石滩上。

毛驴拴在树上,绳子足够长,毛驴可吃草,可饮水,吃饱了就往地上一趴,休息起来。突然一群狼从树林里冲出,扑向那驴。沁儿一惊坐起,听身后有恶风,一扭头两匹狼恶狠狠盯着她,呲牙低吼。

穷山恶水不见人,群狼声和沁儿喊叫声响起,大老远被老黄听见,一惊,丢下怀中野果,撒腿奔回河边。

见一群狼按住那驴撕咬,还见沁儿被两匹狼拖入河中,准备溺死。

老黄几个闪身,从山上奔下,一阵龙吟之声呼啸而来,群狼一惊,放弃猎物,冲向老黄。

见狼来了,老黄吼:“沁儿骑驴快走!不要管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