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八六八章 国公杀姬(上)

门阀赘婿 第八六八章 国公杀姬(上)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众人散去,只有一些奴婢留在清雅小筑打扫卫生,满院子都是热腾腾的粪便和血渍,够他们收拾一阵的。

苏御把西门婉婷唤到一旁,问她,可知杀牛禁忌?

察其言,观其色,苏御确定她真的不知道。

后来问王当,为何不劝谏阻止?王当委屈至极,说当时他去给西门婉婷买针线盒,不在家里。

有些人名气不小,可经过接触才知道其人腹内空空,或者说他们很单纯。他们单纯的程度甚至让人感到吃惊,不知这多年她都是怎活过来了,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这样的单纯。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专业领域。比如一名剑客名气很大,武功也确实很高,可他对人生的领悟却很浅薄。拿到后世,可参考某些运动员。他们言语之幼稚,让人不忍多听。

仔细想来这也不奇怪。有些人老天爷赏饭吃,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已获得别人努力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成绩。这让他们顺风顺水。可由于太过顺利,他们骄傲,狭隘,对鲜花和掌声习以为常,不能接受批评和反对意见。或许这也是最顶级高校精神失常者更多的原因。

还有一种单纯,是因为父母管的事太多。说直白一点,就是把孩子惯成了巨婴。这与“慈母多败儿”有相通之处。

而西门婉婷的问题,与环境有关,与她的性格也有关。她很楞,容易吓住对手,进而使她更容易达成某些目的,久而久之就觉得这是一条捷径。这很不好,比如早些年学校门口的那群二愣子,越是楞得成功,后来遭受的打击越狠,堕落得越深。

这时苏御考虑,应该给西门婉婷身边增加一个人。这人经验丰富,能起到提醒西门婉婷的作用。尤其在王当忙的时候。

苏御觉得西门婉婷很依赖王当,如果王当不在身边,她只是半个人。闯祸前,调皮任性;闯祸后,像个手足无措的孩子。苏御感叹,他们一起长大,脑子都长王当身上了,而西门婉婷只负责享受和胡作。

苏御很是奇怪,西门小姐这么有钱,为何身边只有一个王当?

后来才知道,其实她身边本来有好些贴身丫鬟,却有着不同的悲惨遭遇纷纷离开她。有两个是得黄疸病死了,有一个被车撞死,还有一个陪西门婉婷练武功,把腿练断。据说断腿的丫鬟现在过得还不错,西门婉婷给她找了个心眼好的家生子当相公,如今孩子都有了。

后来西门婉婷到处乱跑,就只带着能打架的王当。那些柔柔弱弱的婢女她已看不上眼。这也侧面说明王当把她伺候得很好。还有一种可能,王当把那些婢女都挤兑跑了。

这是人的本性。无论是曹小宝、王当、童玉,都有这个毛病。

其实不止他们,老黄老吕、王珣林婉,也都存在这种微妙的竞争关系。主子对其中一个好,另外一个就感觉被冷落,心里不大舒服。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要求奴才们都有逆人性的高品格去包容世间一切,那是不现实的。

苏御或许是在找乐子,或许是测试西门婉婷的单纯程度,取来麦穗和稻穗给她看,她分辨不出来哪个市麦穗,哪个市稻穗。她只是单纯的不知道,与人品和智商没有关系。

另外苏御发现西门婉婷智商不低,她是纯粹的头脑简单。这是不是病句?应该不是。比如有一位姓陈的数学家,有人评价他生活不能自理。数学家智商低吗?可他头脑丰富吗?

“我的天呐!这牛是侧妃杀的?”

“死得好惨。”

“听说是秦王让她杀的。”

“我听说是侧妃自告奋勇,为王府破除煞气。”

来吃全牛宴的人有几十号。总有些爱乱逛的,见到那张牛皮,揣手围观。这牛死得太惨,不禁让人联想杀牛的过程一定很血腥,咋舌讨论。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不在侧妃杀牛这件事上,而是秦王转述的“明德**师”的话,一群神神叨叨的人聚在一起,说起明德**师的过去,如何灵验云云。苏御觉得,很多神棍都是这样被神化的。

不久唐灵儿带队回家,苏御让童玉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得知唐轱辘家儿媳妇和婆婆打起来了。据说先是互相掌掴,后来儿媳妇把婆婆压在身下,骑着打。面对这种败坏门风的事,作为专管家风的家族长老当然要出面。唐灵儿是拎着家威棒去的,估计那媳妇刚被揍了一顿。

其实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个难题。虽然每次家族出面,被教训的都是儿媳,但唐灵儿心里清楚,并不是每次都怪儿媳。有的婆婆确实不招人喜欢,真的欠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教训儿媳妇呢?唐灵儿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干脆就别断,直接打。告诉所有当儿媳的,你们必须孝顺,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

苏御一阵无语,唐家人办事一向简单暴力,唐灵儿完美继承唐家人的一贯作风。

其实不光是唐家,看孟家和西门家,也没好到哪去。只要儿媳妇和婆婆打起来,一准是维护婆婆。哪怕婆婆犯罪。比如婆婆去偷隔壁老王,周围四邻可以告发,但儿媳不行。就好像妻子告丈夫,即便告成妻子也要入刑,是一个道理。参考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遭遇。

说到底,这就是儒家思想在起作用,只是儒家规范的关系更多。唐灵儿的做法,是把儒家思想具体贯彻下去。儒家是治国工具,也是治家工具。

唐灵儿见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一个个嘻哈哈,说要吃牛。唐灵儿一头雾水,还没等她问,苏御就带着她去看那张牛皮。并把明德**师搬出来,胡诌一番。唐灵儿半信半疑,冷着脸走了。

或许唐灵儿已识破苏御的伎俩,但从邻居们的表现看来,没有人因为侧妃杀牛的事笑话秦王府没规矩。于是她也就不计较了。她甚至觉得可笑,觉得苏御越来越滑头。

其实以前苏御就有些滑头,但不像最近表现得如此频率。仔细想来,还是西门婉婷进家门闹的。她不惹事,也不会逼着苏御耍滑头。

不久那牛被大卸八块,烤炒蒸炖,全牛宴开始,一群人露天开席,吃肉饮酒。

这时王府门口有车马声,大老远就听一个女人说话。那女人的话真多,见到谁都要聊两句。苏御抬眼一看,见是王秀回来了。大半年不见,这王秀可比以前富态很多,衣装打扮也上了档次,一打眼就是个锦衣婢大姐儿。只是她这多嘴多舌的毛病依然没改。

苏御突然心中一喜,把这个胆小而话痨的女人放到西门婉婷身边,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苏御对王秀打了个响指:“王秀过来,本王有话与你说。”

……

安国公府内宅,樊公妃屋里。唐振面沉似水坐在榻上,樊公妃低着头,手捻佛珠坐在榻边。奴婢全都站在门外,鸦雀无声。

油灯里的油已快用尽,唐振一语不发。

成婚十几年,夫妻从未吵过架,这一遭静坐,已让樊公妃心理压力巨大,即将崩溃,捻着佛珠的手开始颤抖。

她心里清楚唐振为何把小乔送去长安郡主府,她也猜到唐振已知溺死丫鬟和孩子的事。

终于忍不住了,她放下佛珠:“不如建个别院,妾去别院里住着。若从此国公府人丁兴旺,那妾就不回来了。”

唐振往油灯里添了点油,依然不语。

樊公妃咬了咬牙:“有些话说来苍白,可妾还是要说。今时今日,没人比妾更希望国公府人丁兴旺。若有人说妾异心,定是栽赃。”

灯光下唐振好似雕像,冷面沉目,给樊公妃一种感觉,他是不打算说话了。

樊公妃站起身,退后一步,跪下道:“妾明日就去请宫里和大相国寺的高人都来国公府瞧瞧。看这里到底有什么毛病没有。若是妾所为,无须鹏羽多言,妾回娘家上吊去。”

唐振起身,一抖袍袖离开。

唐振刚走,顺内院走了进来,先将公妃扶起:“无需公妃操劳,老奴明日会去请。”

樊公妃抓住顺内院的手,恳求道:“顺内院助我。我给你拿钱,该打点的都打点一些。休要让人乱说话。”

顺内院叹了口气:“这次老奴请的人,不是可以打点的,否则国公爷岂能相信?”

樊公妃还要说话,顺内院道:“公妃清者自清,勿需多虑。”

唐振刚走不久,国公府门前突然来了一群宫人。

曹玉簪格外重视这件事,把皇城一省五局的总领太监、各房专事太监全都派来,由大内总管犁万堂亲自带队,检查国公府内宅。

仅一个时辰,尚寝房王太监来到犁万堂耳边低语几句。犁万堂收队,让太监们回皇城,而犁万堂单独来见唐振。

大司马书房,唐振见犁万堂,对面而坐。

“国公爷家里有麝死胎,而且用了很久。”

说话间犁万堂将王太监收集到的一些香粉放到唐振面前:“王聃说,这种麝死胎与以往的都不大一样。也难怪国公府里的人一直没发现。而王聃专门研究香粉三十年,倒是侥幸发现端倪。”

唐振看了看香粉,有的香粉是新的,有的香粉因放置长久而变色。

其实国公府早就考虑过香粉的事,而且换过不知多少次,怎还会中招呢?

见唐振凝眉不语,犁万堂又道:“樊公妃屋里也一直在用。”

唐振目光一闪。

放挂小鞭,迎接舵主。

感谢书友“20180209000904214”的长期支持。

感谢书友们投票、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