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九五一章 摔杯

门阀赘婿 第九五一章 摔杯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济亲王府大排筵宴,欢迎一众达官贵人。

今日济王大婚,太后派八百金甲卫和皇室仪仗,规格不亚九锡。场面之盛大,溢于言表。总而言之,这场婚礼是最近二十九年来,洛阳城里最盛大的婚礼。想二十九年前,唐皇后为万隆帝迎娶陈美人,也是这般阵仗,可惜万隆帝还是不领情。

虽然济王殿下脑子不大灵光,可他并没傻透,他知道今天日子特殊,所以骑在马上一直绷着个脸,倒也有几分威严。只是他那远超常人的瞳距,无法掩饰他的智力缺陷。连文盲率超高的梁朝百姓,都看得出这一点。至于后世为何会出现那种超宽眼距的电影、插图,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事怪必有妖。

亲王娶正妃,是不是一定锣鼓喧天仪仗威武?

其实也未必,比如相王赵顼、郑王赵篆,他们的婚礼都是极低调的。那么今天搞得如此隆重,所谓哪般?

还不都是曹玉簪的意思。她说,赵纯是这批皇子中最后一个娶正妃的,哀家作为皇长嫂,有责任让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曹玉簪是垂帘太后,而她的一些小动作,贤王和康王都懒得管,所以一些超出礼法的事,只要曹玉簪一句话就能实现。若有人提出异议,她最多说一句:哀家知道错了,下不为例。

别人还能把她怎么样呢?

此时礼部、工部等非军事部门,早已在曹玉簪掌握之中。

她如此表现,当然不是好心泛滥。而且之前党争时期,赵准还拿赵纯当大炮使唤抨击曹玉簪。那么曹玉簪的“妖”在哪呢?

苏御估计,明天各大报社一定会发表文章,高度赞扬太后之大度,由曹娘娘垂帘听政,我大梁朝一定会蒸蒸日上。云云。

用老黄的话说:小寡妇就是在整景儿。

婚礼在王殿进行,大殿正中首席空缺,因为那是给万隆皇帝和唐皇后准备的。若曹太后驾到,倒是可以坐上去,可她没来。

次席上坐着公孙太妃、太长公主、贤王府薛妃、康王府梁妃、荆国公太妃(孟丹青母亲安喜公主赵鸣枝)等老一辈。三席上有诸亲王妃、国公妃、公主、大城郡主;四席上有诸郡主、郡王妃、三门阀公子妃。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在南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梁朝却是传统惯例。

庚王赵准领衔诸王侯坐在对面,大殿内秩序井然,气派非凡。

亲王婚事礼仪繁琐,不此赘述,只道坐在那里并不舒服。有那体质稍弱的,早已累得腰酸背痛,却又不好破坏这般好气氛。

见独子大婚,又见王妃端庄,公孙太妃喜极而泣,一群老婆娘一旁劝慰。

钟鸣几声,酒肉端来,宴席开始,大家终于放松。

刚才大殿内庄严肃穆,极安静,可后来三杯酒下肚,鲁山郡王赵晃等人的嗓门就高了起来。在这喜庆的日子,也没有人会因为热闹而恼火,不久后大殿里就好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

旁人不说,只道第三席,秦王妃唐灵儿和庚王妃西门卷香、安国公妃樊嫦、荆国公妃钱文文、楚国公妃韩窈娘、荥泽公主赵玎、万泉公主赵慧翠、南阳郡主孟乔、承风郡主西门圭等人共坐一张大席。

也不知西门卷香因为点什么,今日情绪不大对,几次与庚王赵准目光接触,她都是翻白眼转移视线。这些小动作都被唐灵儿目光捕捉到,可唐灵儿全程冷脸,没有任何反应。倒是牛角髻小侧妃孟璨与姐姐孟璀在身后嘀咕起来。

正妃坐在前排,侧妃坐在正妃身后,而美人则属于奴婢行列,没资格进入大殿,只能在外面站着。唐灵儿担心孔婷疲惫,吩咐孔婷,累了就去车上休息。宴会开席时,招呼孔婷入席。

大殿内美人无数,孔婷进殿也没太多人注意到她,唐灵儿却对左右介绍起来,还生怕别人看不到似的,指着孔婷的肚子说这都五个月了。

闻言,西门卷香猛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怨恨:“哼,什么稀奇事,还值得说出来?”

这话在唐灵儿听来很是刺耳,不禁扭头去看西门卷香。

唐灵儿双目巨大,稍一聚睛,就给人以瞪视之感。

见唐灵儿瞪视,西门卷香又道:“一个贱人怀孕,有何可喜的?值得这般显摆?合着,这就是故意冲我来的呗?”

通过她这句话,唐灵儿倒是想明白她为什么犯别扭,只是因为她与赵准成婚三年,至今肚子里还没个动静。而且自从有了侧妃孟璀之后,庚王赵准更是不去她屋里,故而怨气丛生。

唐灵儿指道:“你可真是高看自己,我把家中美人介绍给众人,怎就针对你了?”

西门卷香道:“那你对别人介绍去,休来我面前介绍。”

唐灵儿怒上眉梢:“把你当人看才介绍给你,你还挑理来,莫非要我不把你当人看?你自己不生,怪的着别人?你看着眼气,回家撒气去,这里没人惯着你!”

见唐灵儿火了,西门卷香还要说话,西门圭道:“都别说话了,省得一起丢人现眼。”

樊公妃道:“今日可是济王府大喜的日子,众人面前吵吵嚷嚷的,真个让人笑话了。”

孟乔一笑道:“在座各位都是老相识了,偶尔拌几句嘴,也不算稀奇事,说来也没什么好笑话的。唉?西门四姐姐可还记得,当年福王大婚时,那才叫个热闹。”

一提起福王结婚时的闹剧,西门圭笑出声来:“说来,那时候还没有她们这帮年轻的,酆王和睿王也都是年轻气盛,几句话不对付,在席上就摔起跤来。结果他二人倒是没怎样,却把劝架的老十七压得差点断了气。”

孟乔笑道:“吼吼,可不是么,压得翻白眼,银壶都压扁了……”

西门圭口中的老十七,当然就是康王赵棣,那时候康王还很小,也就十二三岁。

女人们几句话就把话题引走,可西门卷香越想越气,摔了酒杯起身就走。或许是故意,或许是无意,那酒杯就摔在唐灵儿脚边,酒水溅了唐灵儿一身。

唐灵儿一瞪眼,尚未说话,只见一只手抓起酒杯,又摔到西门卷香脚边。众人扭头一看,摔杯者正是孔婷。

……

安国公收复河西,迫使桑腊称臣,顺便还把号称二十万的匈戾人一网打尽。与其说是一网打尽,还不如说是一水打尽。

淹死的人很多,可活下来的马却很多。俘获三万一千人、三万四千匹马。安国公这次可真是海捞一笔。

不过战争的好处不可能都被唐家拿去,玄甲军六个师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于是决定好处平分。

逮住那么多匈戾俘虏,经过教化,其中一部分被赵锵收入玄甲军序列。

分到八千匹马,赵锵把第七师打造成骑兵师。

此时的贤王世子真个春风得意,还写信给赵御和张云龙显摆一番。还道,回洛阳之后,送你们每人五百匹马。

看赵锵那得意劲儿,苏御好心情地回信,恭喜堂兄创下标榜史册之战功。

这次战争过后,梁朝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对于专管户部的秦王来说真是个好事。不用像当年陈太后一样,过捉襟见肘的苦日子。

而且自从把土地发给百姓之后,百姓生孩子的意愿爆发,仅仅两年间,梁朝人口增加四百余万,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各种报表,秦王就可以轻松一些,许多事交给秘书郎去办,自己只是抽查检验,多方听取汇报也就是了。极少再插手具体事务,故而变得悠闲。

刚才秦王在大殿东耳会见第十一师两名将官,将官走后,秦王背着手,溜溜达达向后院走去。打算看看小美人冯瑜在干些什么。

苏御来到大花园,没直接去小树林那边,而是藏在假山之后,窥望清风观。

见冯瑜正蹲在地上种菜。

要说这树林之下,阳光不足,不适合种菜。即便长成,也多是产量不高的。可小美人就是倔强地种菜,似乎在小菜地里寄托着什么。她种的品种可是不少,而且苏御发现,她还在种树苗,估计是水果树。

苏御忍不住,从假山后走出来,问冯瑜,为何一定要种这些?

冯瑜说,自己什么也不会,连孩子都不会生,寸功未立的一个人,在王府里白吃白喝的,总感觉心里有愧。

苏御道,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你不必有愧……

苏御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身后传来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扭头一看,一群人用担架把孔婷抬回来。

人们脚步匆匆,表情凝重,把脸色惨白的孔婷送进孔雀楼。

苏御惊诧,快步向东而去。

冯瑜也很好奇,手掐方巾,惊悚模样向东望去,可她脚步迟疑,并未跟着秦王一起去孔雀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