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1024章;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1024章;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8:10:16 来源:笔趣阁

对于手下的马屁,李钰毫不在意,轻轻摆了摆手。

“这一次,夷男不在了,归属吐蕃那些薛延陀人,就不会东倒西歪。”

“这一次的主力变成了弃宗弄赞,所以他不用再去糊弄夷男了。”

“可不是嘛,族长您说的是,何况还有吐谷浑在后头煽风点火呢!”

在屋里走了两圈的李钰,从新回到自己的座椅上,笑的有些渗人;

“只是煽风点火吗?”

“恐怕是没那么简单的。”

“族长的意思是,吐谷浑还想跟着兴风作浪不成?……”

“没错。”

“以前吐谷浑跟着薛延陀的时候,朝三暮四,也不是真心实意,因为吐谷浑真正的盟友是吐蕃,这两家是唇亡齿寒的部落,又距离最近。”

“所以,有薛延陀发起的行动,吐谷浑就是个应付差事,当然了,应付的也很用心。”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一次应该是吐蕃和吐谷浑联合,两家是一样的心思,都会倾尽全力,毫不保留。”

“还好还好,还好铁嘞其他八姓不一定跟着吐蕃胡闹……”

“不不不,你又错了。”

“上一次,铁嘞不跟着闹腾,是有原因的,这一次,铁嘞会行动,会跟着一块行动,而且铁嘞会拿出全部实力来跟汉人较真的。”

“啊?”

李钰的话音刚落地,外头就急匆匆进来一个中年汉子,并不是李氏二房的族人。

看到进来的人,李钰刷的一下站了起来;

“嗯?你怎么回来了?”

“启禀大帅,出大事了。”

“不着急,慢慢的说。”

“唯。”

“启禀大帅,铁嘞八姓在暗中调动人马来去,四处调整草场。”

“他们行动了多少族人?”

“回大帅,亲近回鹘的都被调动去了东边,阿史那社尔部落的附近。”

李钰紧皱着眉头;

“明白了,那么第二大姓里头的那两個部落,肯定是调动去了塔吉古丽那边的河流对岸边,是也不是?”

“是的大帅。”

“去吧,你去按照规矩,禀报给三省六部里知道这些。”

“唯!”

“启禀大帅,玄甲军应该是……”

来人正在解释,看到李钰摆手,立刻闭紧了嘴巴。

“玄甲军是玄甲军,咱们是咱们,两码事,记住咱们新的玄甲军。”

“是大帅。”

“去吧。”

“唯!”

穿着普通百姓衣裳的左武卫禁军校尉,行礼后退出李钰的白虎大堂而去。

正堂外的守卫们再次核对了一遍暗语这才对着校尉行礼,然后护送他出府而去。

没错!

曾经的秦大将军府里,前院正堂,就是三卫兵马的白虎堂。

现在规矩改了。

李钰长大的这个院子里,改成了三卫兵马的新白虎堂。

小院里到处都是巡逻的军士,猛卒,全部穿戴甲胄,比秦琼活着的时候那阵势,又严谨,严肃了十倍不止。

当今天下,武将阵营里的将帅,最威风八面,最严肃,最讲规矩的,就是李钰这三卫了。

半点人情都没有的,犯了军规的,必须按照规定处置,绝不会有私下里的情分作祟。

这也是李世民睁只眼闭只眼的原因之一。

这个大儿子虽说手握重拳,但是无数次的查看监督结果证明,他是个真正的可以指靠住的托孤大臣。

因为他总结了秦琼和程咬金两人身上的所有优点,又进化到了去掉两人的美中不足。

如今的李钰,在李世民眼睛里,几乎就是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就是当年的自己,甚至……比自己当年做的还要好上一些……

“唯一可惜的是,他当初被丢弃到了民间,此时即便同意观音婢的说法,给他本来就属于他的,恐怕也不好跟满朝文武交代。

更不好向天下百姓交代!

深夜里的李世民正在熟睡,却被紧急军情叫醒。

刚刚恢复身体的他,很有些反感。

“陛下,是边疆的军情,左武卫里带上来的,紧急军情!”

“哦?”

“传进来说话。”

“是。”

“又怎么了?这才刚刚安生几天?难道薛延陀和吐蕃……又要闹事了吗?”

“陛下您尽管放心,不会有事的,三位大总管,这才刚把不听话的收拾一顿安生下来,两年呢,哪能如此快速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报!”

“进来。”

“唯!”

“拜见我主!”

“将军请起。”

“谢我主万岁。”

李钰手下的校尉严格按照李钰教出来的行动,他拒绝当年羹尧那种傻子,那是没有情商的人才做的事情。

李世民已经不如那些年的稳重了,随着岁月的增长,和长生不老丹的毒害,李世民的五脏六腑都受到了很深的伤,尽管李钰叫道士们尽心调理,可是也不能立刻痊愈。

何况!

李世民的前半生里,杀气太重,杀人无数,又有道士们的私心作祟,哪能把可以限制或者威胁道子的人物,尽心尽力的救治?

“将军回来长安,可是边疆有事?”

“回陛下的话,正是如此。”

“吐蕃国主正在调动粮草,铁嘞八姓也在同时行动,族人来回调动草场,实际上就是在调整人马,吐谷浑几乎是倾尽全力,直接兵来将往……”

“什么……”

李世民害怕了,伤了肝胆经脉的他,已经忘记了曾经的雄霸之气!

特别是,手下那些猛将悍将,一个一个的去世,一个一个的退休回家养老,还有朝廷里的局势,一点点的改变,各个派系的中心力量……都在快速更新换代,李世民不再像曾经那样了!

此时此刻的他,忧心忡忡!

“启禀陛下,边疆要起兵事了,这一次恐怕要超过上一次的。”

“啊!”

“哐当!”

李世民手里的茶碗掉到地上,摔的粉碎……

“陛下?”

“陛下……”

“嗯,知道了,下去吧。”

“唯!”

“慢着。”

“臣在,请陛下吩咐。”

“可曾告知你家大帅??”

“回陛下的话,正要回去大营里,等到明日早上,大帅去了大营里以后,就立刻禀报给大帅知晓……”

“不要等了,你现在就去,立刻去大将军府里禀报,他最近七八天都在将军府里居住,你去那边能找到的,快快把边疆的事情告诉他,记住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知道。”

“唯!”

如果按照年轻时候的李世民来看,他绝不会慌乱的。

更不会把事情都惦记在别人的手里,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在李唐这个时代里,李世民的岁数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养在身边的所谓的大儿子,又被弄得颠沛流离,狗屎不如。

手下大将的分崩离析,秦王府十八学士的慢慢死去。

这是岁月的摧残。

不是李世民的改变。

况且,李钰不是外人。

那是他的大儿子。

亲生儿子。

如今的李钰,沉着冷静,手下能人无数,真真的猛将如云,悍将如雨!

二十万大军他都指挥过,敌军四五十万他都打赢了。

所有的一切,都趋使着李世民情不自禁的想要依靠大儿子来保护自己的江山!

而且他心里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大儿子早就知道了身世,早就明白了一切。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李世民不怕李钰造反。

因为大儿子他已经是道家至尊了,身份比人间的帝王都半点不差。

他根本没有任何必要,来造反,道家的道子,向来对皇帝的位置,敬而远之,不屑一顾!

又因为,李钰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证明他没有多余的心思造反。

他只想享受生活。

而且他的身份和拥有的一切,都已经是很厉害很厉害的地步了。

所以!

李世民指靠大儿子的心,没有错。

交代了边关来将去禀报给儿子,李世民这才长出一口气,放松下来。

昏昏沉沉的李世民又睡了过去,醒来后的他,吩咐身边的人,身体不舒服,朝廷的一切事情都有三省六部主持,决定。

李世民夜里受到了惊吓后,又一次吐出了酸水。

李钰再次派来道家的三个大能医者,仔细照顾。

十几天后,李世民终于慢慢恢复正常,这一天李世民总算起了床榻,来到曾经主持政务的书房里。

再次大病初愈的他,抚摸着书房里的书架,感慨万千!

“得海呀。”

“老奴在。”

“我记得,你比我大了不少岁,今年快六十出头了吧?”

“回……”

钱得海扭头看看书房里,没有外人了,今日当值的几乎都是李氏九房出身的宫人,内侍。

“启禀族长,臣今年六十九了。”

“啊?”

“你都快七十了?”

“是啊陛下,您忘记了吗?臣的儿子今年都快五十了呢。”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你儿子和两个侄子都差不多这个年纪,好像是去了吏部?”

“启禀陛下,犬子去了兵部的兵器司里当值,目前是个六品上的员外郎,两个侄子,一个在吏部,从六品上,另一个在刑部大堂里,从六品下,三个小畜生都是大帅给帮忙说了许多好话人情,才有几个陛下的老臣,给帮忙安排的路子。”

“哦,那挺好的,是的没错,我想起来了,杜仆射在的时候,给安排的你两个侄子。”

“是的陛下,您的记性真好。”

“唉,想起来杜仆射了,我亏待了他呀,也亏待了房爱卿,他们两个一生都对君王效忠,没想到人走了,我却把他们的长子斩杀了,唉……”

“陛下您不必难过,也不需要自责什么的,他们教唆太子殿下谋逆,实在大逆不道至极,连和他们称兄道弟的大帅都说他们咎由自取,所以陛下您没有做错什么。”

“再说了,您想尽办法,保存了他们的次子,这已经是君臣情份的顶点了,要不是陛下您,他们该满门抄斩才对,所以,两位仆射,九泉之下,也会赶紧陛下您的恩情的。”

“嗯?”

“呵呵,得海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话,真叫我刮目相看了,你跟了我一辈子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你说的如此清晰的条理。”

“哦,这些哪里是臣能想出来的,臣是听着禁军大帅和将军们说话的时候,学来的几句,再多也记不住了,毕竟臣也没有读过几本书,字都认识的不多,哪能说出许多道理来?”

“那些话是那小……是他说的?”

“是啊陛下,大帅说的呀,我偷着学了几句回来的。”

李世民正要顺口说小畜生的话,这是他说了李钰十几年的口头禅,但是忽然就改口了。

他忽然发现,大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就到了而立之年,而且也真的成家立事了,上一次边疆的为难,被轻松的化解,里头就有他的功劳呢!

“哦,他长大了,现在他说的都是道理,很好,很好呀,知道不来埋怨我了,知道分清楚青红皂白了,也知道照顾大局了,不错,确实长大了!”

“是啊陛下,大帅真的长大了呢,现在的大帅,和那些老将军,老统帅们说话,谦虚谨慎,讲礼的很呢。”

“奴婢见过太多次了,大老远的大帅就赶紧弯下腰做礼,对那些老臣,和岁数大的,都执的晚辈礼,对那些人恭敬的很里。”

“恭敬的很?”

大病初愈的李世民,慢慢的坐了下去,两道眉毛拧在一块。

“是啊陛下,真的很恭敬。”

“他的血脉……不说这些了!”

李世民还是那副样子,右手放在案几上,敲打着桌面,非常的有规律,这个动作和李钰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就说他的出身吧,陇西李氏从秦朝开始已经快千年沉淀了。”

“还不说之前在春秋时期,陇西李氏就不是一般的门户。”

“况且,还有他现在的职位……。”

“对他人要是太恭敬,恐怕也不大好的,毕竟他是朝廷柱石,正三品上的统帅,大将军,岂能……总是屈于人下行事?”

“咱们也不说什么,拿捏身份架子的糊涂话了,起码也该有个正三品大将军的威风样子不是?”

李世民说的很明白了,这是我儿子,而且他出身在陇西李氏上三房这种沉淀千多年的豪门世家,可不能太窝囊废的,得有个架子端起来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