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967章;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967章;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02 来源:笔趣阁

“不错,换做我也会和他一样的安排,把自己的族人放在后头,把朝廷的兵冲在前头,反正又不是自己的族人,死了就死了,又有什么……”

“住口!休得再言。”

“是叔叔,侄子知道了。”

一个似乎是刚上任不久的大首领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他说这些话叫夷男听得皱了眉头,自己可不就是相当于汉人的朝廷了,都要是这样想的话,自己部落家族里的兵岂不是要他被当枪使?

薛延陀第二号人物,那个小老头非常严厉的呵斥住那个说话不经大脑的家伙,然后喝令他离开大帐!

“滚出去!”

“叔叔,我没说错什么……”

“出去!”

看到薛延陀第二号人物变了脸色,说话的音量也加重了,有些铁憨憨的大首领无奈的站了起来。

“好吧好吧,叔叔您别生气,我出去还不行吗?真是的,我今天可没有胡乱说话的,您又来找我的麻烦……”

这家伙不得不听话照做,自己的父亲来了,也得听命行事,何况自己才刚从身体不好的父亲手里继承了族长大首领一年多的时间,许多事情都不熟悉,可得乖乖的听这个老叔叔的话!

再说了,要不是这个叔叔的保护,自己的家族,早十几年前就被仇家给吃干净了,可不能把这个对自己家族有大恩的老头气坏了身子。

其实这个大首领并不是老头的亲侄子,他的父亲和老头是很亲密的生死兄弟,很要好的朋友。

一个大首领的离开,并没有对帐篷里的其他人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这个汉人那边过来的中车令,还在继续自说自话。

“就不提李钰的小气,说说他这些年的过往吧。”

“许多人看到的是,他风流不羁,百姓们也多以为他是个傻子。”

“要是不傻,谁会把自家的各种秘法拿出来,跟朝廷共享,跟世家大族共享,跟新朝的新贵们共享?”

“且还从来不计较自己的亏损,到处去做散财童子,且看他花钱的时候,从来不太心疼,拿祖宗的产业当儿戏,不论聪明哪里说,他都是最标准的败家子儿,所以才获得一个活财神的名头,其实这个活财神,并不是夸他的话,这是笑话他傻子一个。”

“确实有点儿。”

“说起来这些了中车令,我心里想的他就是个傻子,有哪些钱,都分出去了,自己家族里不吃不喝?”

“你们说这些也有点道理的,他那些祖宗要是从地下爬出来,估计还要被气死过去的。”

汉人中车令摇了摇头;

“以上的种种都说明李钰是个和他三叔程咬金一模一样的憨子,甚至比他三叔还要再憨一些。”

“这个……”

“不好说……”

“我看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不提别的,单说他把族里的钱拿出去给别人分,就这一点上论,他还不憨?谁憨?”

忽然!

汉人中车令停下了脚步,看着一群草原人。

“诸位大将军们,可知道李钰现在的身份地位?”

“这还用问吗中车令?”

“天下谁人不知?”

“他是个开国县公。”

“还是五姓七望里的大户人家的族长。”

“陇西李氏二房的一家之主。”

“那请问诸位大将军们,可知道李钰在汉人朝廷那边的影响力?”

“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

“我等不知。”

“影响力就是号召力,就是跟他亲近的那些人都是什么身份,他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得到哪些援军!”

“这……”

“那家伙好像认识很多人。”

“可不是认识那么简单啊,我听说丝绸之路上有十几个国的国主,和一些大小部落的首领,都跟他有往来的。”

“没错,我也知道的,从开丝绸之路这件事情,我就觉得收益最大的就是那李钰小儿了,赚来的钱堆积如山,还跟许多国主,首领,关系深厚,说道援军的事情上,恐怕他李钰要做事,会有很多人帮他的。”

“这不就得了?”

“李钰一点不傻,现在的他,拿许多秘法换来了跟李世民的融合,换来的是汉人朝廷对他的功劳的认可。”

“又因为把份子出让给那些权贵,所以又跟汉人朝廷里大部分当权的文武大臣交厚。”

“所以!根据我的总结,李钰一点不傻,反而还很是厉害,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以吃亏谦让,获得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李钰有些不对头的地方,李世民也拿他没有办法了,皇帝也不敢去毫无理由的斩杀一个朝廷的功臣,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军方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又跟一群一二三品的文官交厚亲近。”

“没错,中车令说的都是道理,也是事实,汉人那边,现在不论是谁,想要动李钰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李钰不傻,而且还很聪明。”

这是薛延陀第二号人物,第二次开口说话,给敌人一个中肯的总结。

“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了,联络援军是对的,联络上阿史那部,回鹘部,就可以前后夹击咱们,这是很正确的选择。”

“可是,从李钰安排过来的一千多人的战斗力上看,几乎大部分都是士,即便不是士的那一小部分,也是老卒,猛卒,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定论,或者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可别是我眼拙心笨,给猜错了哪里?”

“没错,中车令可以继续的,老夫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是的,本汗想的和中车令想的一个样。”

薛延陀一二号人物都说话了,剩下的几个大首领们,也跟着踊跃发言!

“是啊,这点上对的。”

“没错,本将也是这样想的。”

“这还用想?一千多人,叫咱们亏损了那……些勇士,铁定是李钰手下最厉害的兵了。”

中车令等所有人都认可之后,才又往下继续;

“大家都知道,李钰表面上是汉人朝廷里十六卫中,左武卫的代将军,统帅。”

“实际上杀将秦琼掌控多年的南北衙禁军的兵权,随着李钰的上台,估计也交接下去了,那么李钰实际上掌控着三卫的兵权,算是汉人朝廷那边,实际上掌管军权最多,最大的将军了。”

“没错。”

“还真是的。”

“不足而立之年,就掌控三卫兵马,执掌三万六千精锐的生死大事,这在汉人的历史中,仅此一个。”

“还真是的啊!”

“汉人以前不是还有个霍去病吗?”

中车令又摇了摇头,继续走动起来;

“霍去病无法跟李钰相提并论的,霍去病就是个武夫,他只是打仗勇猛罢啦,除此之外,他几乎就是个等待屠宰的羔羊,皇帝可以灭杀他,一些王公贵族也可以弄死他,甚至一些文官都可以断了他的援军,断了他的粮草。”

中车令的这一翻分析,叫三个人点头赞同,一个是夷男,另一个是薛延陀的第二号人物,第三个就是董大娘子的亲爹,薛延陀朝廷的一品宰相。

夷男模仿汉人朝廷的制度,给董大娘子的亲爹封了尚书右仆射。

左仆射兼兵部尚书,兼太尉,就是夷男的好兄弟,薛延陀第二号人物那个一点也显不老的小老头。

“霍去病管的兵,是暂时的,朝廷要用他,皇帝要用他,所以暂时把军队交给他管着,实际上霍去病随时都可以被夺去兵权,而李钰不是这样。”

“李钰从他叔叔秦琼手里接下来的三卫兵权,某种程度上说,算是子继父业了,且他还是军方的代表人物之一,再者说,皇帝这新禁军的兵权,交给谁都不合适,目前来说只能放权给他。”

“为什么?”

“是啊,别人就不能掌管这三万多兵了?”

“就是说啊,汉人那边可以掌控三四万人的大将军,多的是!”

再次站到地图前的中车令头也不回;

“好人那边的因为南北衙禁军和左武卫,跟其他所有的卫都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的?”

“是啊中车令,哪里不一样了?不都是一卫一万两千军吗?”

“别的也没什么,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三卫的虎符,都是完整的,全部在当权将军的手里掌握。”

“长生天呐!”

“嘶……”

帐篷里的大将军们都倒抽一口冷气,汉人的军权和草原上大不一样,可以完全调动兵马的,几乎没有。

汉人那边不论谁当皇帝,都是把兵权捏的死死的,五十人以上的调动,就得上报朝廷和兵部,怕的就是武将们拥兵自重,不可一世到难以管束的地步。

所以谁都知道,汉人的兵符都是两半,朝廷一半,带兵的将军一半,遇到事情的时候,朝廷拿出另一半,发到将军手里,虎符才算完整,才可以完全调动手下的兵马来去。

就这汉人朝廷还不放心,想要完全合法的调动兵马,同时还要朝廷兵部下去的行文。

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的将军,才可以合法的调动兵马,否则就是造反,要被皇帝猜忌的,甚至被整得灭杀一个家族都不算稀罕!

满屋的朝廷重臣,对李钰这般从容不迫,对应如流的洒脱,不禁点头赞许,甚至很多都在心里拿自家的崽子来对比。

程咬金又转身看着旁边的文士介绍道;

“贤侄快来见过中书令,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这可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谋士,不可等闲视之…”

只见杜如晦旁边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着程咬金和李钰:

“老夫智力平平,可当不得知节的抬爱,贤侄莫要听你程叔父胡言乱语!”

李钰行礼后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着房玄龄,

这二人果然如史书里所说,形影不离,如今来秦府做客,都同坐一边,这房玄龄看起来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岁的样子,却红光满面,明显身体更为健康,

三缕胡须干净利落,垂于胸前,一身白袍,尘土不染,说话不吭不卑,礼数周全。

李钰微笑着面对;

“房叔父大名,侄儿早已知晓,污泥难掩美玉,叔父善谋,这天下人皆知,复有谦谦君子之风,实是吾辈楷模,叔父又何必过谦。”

房玄龄手抚三寸美髯,只微笑不语,只看样子就知道,李钰这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里去!

程咬金看房玄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鼻子立马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贤侄别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说完程咬金转过身看着另一边陪着秦琼相坐的两个武将,

“这位是兵部尚书卫国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军中战神,你以后出仕定是武将阵营里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请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军方大佬,实在不多,即便程咬金只提了李伯父,未说名字,李钰也猜到了,

这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应该就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战神~李靖!

“侄子拜见李伯父,”

“贤侄无须多礼,贤侄那三国的故事,可是轰动长安呐,

期中的各种计谋层出不穷,水攻,火攻,断粮草,抄后路,当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伯父切勿缪赞,不过是说一些奇闻趣事罢啦,当不得真,

倒是伯父,于行军之事,进退有据,张弛有度,总揽全局,

当真是我大唐军方之中流砥柱,令人钦佩不已!侄子以为,末学后进当以伯父为准,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长,方能建功立业!”

这李靖戎马半生,家学源源深厚,又是贵族出身,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且身居高位,什么恭维的话没听过?

对李钰一个少年郎的马屁,自然是无动于衷,不过少年人胸有所学,还能如此恭敬长辈的,确实叫李靖对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也不必摆什么架子,李靖笑呵呵的回道:

“贤侄言过了,老夫半生戎马,只占了生性谨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贪功,但求无过耳!”

“来,来,来,伯父与你引荐,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