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1039章;围城打援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1039章;围城打援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02 来源:笔趣阁

公元六百四十六年深秋。

李钰再次做出了震惊世人的决定,把高句丽两个使臣千刀万剐,喂了自己的一群猎狗,骨头渣子都没有剩下。

而这一切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军阵前进行的。

高句丽王知道后怒火冲天,又有主战派在一边起哄,况且前头隋朝也来过百万大军,就被高句丽人打败过一次,所以高句丽王膨胀了。

盛怒之下的高句丽王下令,举倾国之兵,对抗李唐汉人。

李钰一直按兵不动,百万大军,从东北到西南,连绵不绝四百多里地。

等到高句丽的兵聚会的差不多了,李钰叫公输家的来人用阴符经择日,找出煞气最重的时辰,先从李钰对面的城池下手。

这一天凌晨六点,天刚刚亮,还有一些昏沉。

丹东城外,已经聚会了七个万人队,七个杀阵不知不觉已经摆好,等城头上的高句丽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杀阵已经快要安排完毕。

幸好城头上的高句丽人一直在做准备,都知道对阵的是李唐三军统帅,所以丹东城后方,还有三十万大军在时刻准备着,城头上还有三万多人,随时当值,盾牌兵就有五六千人,防备李钰的弓箭手部队。

看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盾牌,李钰笑的合不拢嘴,环顾左右;

“你们看高句丽人守城倒也严谨,盾牌兵还不少里。”

“哈哈哈哈哈,这些蠢货,对上别人或许有用,对上大帅您,这些就是想孩子的玩意儿了。”

“谁说不是?大帅要是被盾牌兵困住不进,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今日的主将听令。”

“末将在。”

李钰的话刚落地,薛万彻的滴亲长子就横跨一步站了出来。

“午时三刻我要看到猛士进去他们的三个城门。”

“做不到这点,你阵前自刎谢罪。”

“得令!”

“大帅您等着,不用午时三刻,末将要是拿不下三个城门,不用大帅的刀斧手麻烦,末将自己引颈就戳在大帅的辕门口,拿我的人头祭旗。”

“好!说的好,有志气。”

“程处嗣。”

“人在,大帅请下令。”

这是李钰的大兄,混世魔王程咬金的滴亲大子,跟着李钰五年了,现在已经是从四品上的武将,单独带领六千军马,三千猛士,三千猛卒,平时文绉绉的程处嗣,一旦厮杀起来,比其父程咬金还要再吓人五分,简直就是第二个夺命死神尉迟恭。

“敌人城破时,你带着伱的兄弟,从中门杀进去,记住了,不要想着占据城池,杀一通就退出来,不能跟他们纠缠不清,但有一个不对,立刻撤兵。”

“得令。”

“尉迟宝林何在?”

“人在,请大帅下令。”

“城破之时,你负责冲杀他们的东门,进去冲杀一番就回,不计算时间长短,但遇到危险,提前撤退。”

“得令!”

“牛大朗听令!”

“末将在,大帅请下令。”

“你负责攻打西门,跟他们一样,不计较得失,今日就是冲进去杀几个人头就退回来,本帅要得不是这座城,本帅要的是一个开门红。”

“得令…”

李钰安排的可不是寻常人的布局,负责破城的三万人,李钰不准乱动的。

攻打城池的得是另外的人马,这是李钰的规矩,他喜欢用生力军冲杀上去,人多欺负人少,是李钰最擅长的。

而且李钰并不想占据城池,所以高句丽人,一会儿就要头大的。

当他们引以为傲的盾牌兵被杀败的时候,汉人会轻而易举的打破他们的防御,当他们醒悟过来,要拼命厮杀的时候,李钰又不要城池了,蜻蜓点水一样,进去杀一阵就收兵。

李钰的手法没有任何轨迹,他就是随遇而安,随时都是新的打法,否则李靖临死前不会感叹,自己还不如秦叔宝的徒弟!

其实很简单,李钰也没几个特点,第一李钰打仗,毫不顾忌,什么都不考虑,屠城,老少通杀,不顾及他人的嘴,不顾及礼仪之邦,不顾及任何,所以李钰打仗几乎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句话心狠手辣到前所未有,比战神白起还要狠毒百倍。

第二大特点就是,李钰从来不计较战争的胜败,他最计较的是,士兵的生死大事,他每次都要反复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帅令也可以不管,但是一定要审时度势,该撤退的时候,必须撤退,撤退不及时的就要被收拾问罪。

这一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李钰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统帅。

打仗就要死人,打仗讲究的是士气如虹,就怕有人撤退逃命。

可是李钰的兵经常打打退退,一个不对就要逃命。

刚开始的时候,草原联军一看汉人军队撤退逃命,个个都以为把汉人的士气打落到底了,好多人都以为,汉人不过如此,一旦退起来,就是排山倒海的威力。

结果所有人都傻眼了,说逃命就逃命的汉人军队,第二天不但没有萎靡不振,反而和之前一样,战斗力丝毫不减,刚打没多久,又他娘的逃跑了。

李钰这两个特点弄得手下兵马个个都是滑不留手,比鱼还要滑!

个个都是贼精,占据上风的时候,狠狠的厮杀,打不过的时候,提前就要逃跑,你想灭杀他们都抓不住尾巴。

安排好一切之后,李钰登上城外军营里的高台,坐着吃茶,观看攻城战!

“擂鼓发令!”

“是将军令下,擂鼓发令!”

“是擂鼓!”

“咚咚咚……”

一通鼓响,排列整齐的军队都拿下了身上的弓箭,看得城头上的高句丽人哈哈大笑,想要用弓箭射盾牌,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世上居然有如此傻的统帅,难道不知,盾牌就是为了挡住弓箭用的?

“咚!”

又一声鼓响之后,拿着弓箭的士兵,都向右横走两步,露出后面的一排轻弩,和又一排五人把操作的重弩。

不等高句丽人看明白,薛万彻的大子刷的一下把空中的宝剑斩落。

“咚!”

又一声鼓响,一排排轻弩,嗖嗖的射上城墙。

拿着盾牌的高句丽士兵被冲击力弄得东倒西歪。

还没有站稳脚跟,又一声鼓响!

“咚!”

一排排重弩,射上城墙,还在坚持的盾牌兵,有的胸膛被射出一个大窟窿,有的直接被爆头。有的被射掉一只胳膊,有的断了腿。

因为重弩射出去的弩箭,几乎就是长铁朔,轻弩射出去的事短铁朔。

两轮轻重弩之后对面城墙上大乱,这边又开始弓箭手上场,三轮箭雨下去把乱成一锅粥的城墙上,射的狗屎不如。

城墙下头的汉人军队,三个万人队还是纹丝不动,

薛大郎拿着望远镜查看对面的情况,见对方终于换好了另一批人守城,薛大朗狞笑着举起来手里的宝剑!

从早上到巳时三刻,高句丽人被射的麻木了,城墙上几乎没有一个活人,因为露头就死,谁也不敢露头了!

城墙上彻底没有人后,薛大朗这才一脸的微笑。

“打开城门。”

“得令!”

“将军令下……”

“咚咚咚。”

连续三声,三个百人队,抬出三根准备好的花梨木树干。

低声叫着号子,从军阵里冲出去,等到了军阵前头,三个百人队立刻退下,另外三个百人队替换上来,抬着树干就往前冲。

而军阵里的弓箭手,同时开弓射箭,又是三轮箭雨,这次是抛射,目标是城内。

弓箭手们刚停下来,三个城门同时被打破。

三个百人队快速闪开到两边,往回就跑。

城里的高句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逃命出去的三个百人队集体趴下,然后拿出背上的盾牌盖住自己,以防止万一被弓箭手误伤,安全工作和动作简直做到叫人惊叹!

三个城门里,刚追出来的高句丽人,也发现了不对的地方,但是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汉人的铁胎弓果然厉害。

许多箭都是射死两人,还有的穿透了两个人,射伤第三个。

还有的高句丽人,傻傻的摸了摸心口流淌出来的血,又抬头看了看汉人这边整齐的队伍,这才不甘心的死去。

好容易弓箭手停了下来,三个城门外,三个六千人的军队,正式进攻。

城门楼下侥幸活下来的高句丽士兵,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就被整齐的失锋阵送去了阴曹地府,投胎转世!

三个城门外的万人队,所有士兵都没有退下,对应整齐不变,准备随时接应进去,救援冲杀进去的兄弟。

一个时辰后,三个城门里,陆续退出来三支队伍,虽说是撤退,阵型一点不乱,出了城门口,立刻散开,城门外的万人队,又是三轮箭雨,把追到城门楼下的高句丽人射死一大堆。

“是役,高句丽的士兵死伤超过五万,震惊高句丽整个朝廷。”

毕竟刚一开战,就被割走一万多人头,还有两万多人被乱箭穿心,怎么不叫人心寒?

开门红之后,李钰又一次按兵不动,又一个月,高句丽人松懈之后,在深夜里,被李钰的兵马杀进丹东城里。

谁也不知道汉人到底是怎么进城的,三天后,丹东城外,人头堆成了小山,超过了十万颗。

冬天来了。

高句丽人以为汉人过不习惯东北的冷天,赶紧偷偷调兵遣将,增援丹东城,补充守军,结果,半路上中了埋伏,被杀的四散逃窜。

没有人知道汉人是怎么把军队弄到高句丽人的地盘上的。

整个冬天,高句丽人派来增援丹东的军队,被斩杀了十七万人,加上丹东城本来的十万人头。

真的堆成了山,总是有野生动物来吃人肉肉。

高句丽人终于明白了,李钰是在围点打援。

于是,高句丽人彻底放弃了增援丹东城,李钰占不到便宜了,于是下令,彻底攻破丹东防线。

只用了半天多时间,整个丹东六个城门全部被汉人拿下。

攻进城里的汉人军队,严格划分百姓种族,汉人放过,异类全部斩杀,高句丽人的头颅又增加了不少。

公元六百四十七年春二月。

李钰下令全面进攻。

百万大军分成九路,齐头并进,只要遇到高句丽人,无一幸免,不分老少婴儿,全部灭杀干净。

一路上的城池门下,全是发臭的死人头颅。

夏五月末。

李唐百万军队,越过新义州,朝高句丽人的老窝继续推进。

秋七月初八。

长安城兵部收到的捷报上,斩杀的贼人头颅超过六十九万,李大帅写的很清楚,朝廷收到书信的时候,有可能会增加到七十万颗。

至此,李钰的外号又被改变。

“屠夫!”

六百四十七年冬,李钰向高句丽老窝又推进百里,高句丽王数次派使臣投降,皆被半路斩杀。

六百四十八年春三月,李钰的大军距离高句丽王城,不足三百八十里。

两年多时间,李钰灭杀的高句丽人的人头,不论老少,加起来超过一百四十六万颗。

杀的高句丽人,彻夜难眠!

杀的高句丽王,吐血驾崩!

同年夏天,高句丽王暗地里派出的使臣,终于说服李世民,和朝廷里三省六部的官员。

兵部发下文书,皇帝的亲笔书信也同时到了李钰的手里。

兵部的行文写的是,朝廷已经接受高句丽为臣属国,高句丽新王,遣子入长安城为质子~谢罪,命令三军统帅李钰,立刻停止进攻,回师长安。

而李世民的书信里只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

“我的儿,阿耶的身体马上就要不行了,撑不住多久的。”

第二句话是;

“我儿要是回来的早,还能看到阿耶最后一面,还能说几句贴心话。”

第三句话是;

“赶紧回来,商量出下一任皇帝的合适人选,否则朝廷里必定大乱。”

白虎大堂上,李钰看完兵部的行文,冷笑好几声,没有评价半句,因为朝廷里的一切,都有留守长安的秦琼派系的官员背地里禀报的一清二楚。

李钰随时随地都知道朝廷里的一切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