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七十四章小孩老人各十文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七十四章小孩老人各十文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8:10:16 来源:笔趣阁

第七十四集小孩老人各十文柳万泉继续说道;

“剩下的,每日都有安排,一定人数护卫在每个庄子里,轮流值夜。

郎君放心,若有那宵小之辈,难有藏身之所,若是小毛贼,便会直接拿下,交于蓝田县衙,倘若是有强敌来犯,便可当场斩杀。

从庄子修造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不过几个庄子一直很安宁,从未有什么强人来惹,也就不曾有过砍杀之事。”

李钰听柳万泉对府邸和庄子的护卫,都安排的滴水不漏,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舒服。

这可不是前世,法度森严,这里的个人安全,全靠这些护卫,否则,一旦来了强盗,就会命丧黄泉。

李钰决定,以后弄出来好钢材,先将这两百人武装起来。

即便有了事儿,起码战斗起来,杀伤力也会高出对方一点,安全上,也就多了些保障。

就是不知道在这里是否符合朝廷的规矩,将来还要问问两位国公叔父才行。

倘若再用自己的后世界知识,弄些铠甲出来那就更美了,将来敌人砍我一刀,没吊事儿,我们砍你一刀,你见上帝了,想想都舒坦。

估摸着想也白想,这种制式的装备哪能被否允许,你这边刚弄出来,恐怕下一刻,就该去西市问斩了吧。

李钰感叹柳万泉的忠心,和知恩图报的仁义,忍不住在心里赞美,这个时代的人性和价值观,还未扭曲,温和的说道;

“某,使厨房做了一份宴席,愿与将军共饮,将军可使小郎君们,也出来品尝一番。”

柳万泉闻听有铁锅所造的精美吃食,眼睛一亮,这铁锅所制作的吃食,自己也是刚开始的时候,去厨房要了一回,拿回来与家人品尝过一顿,甚是美味。

至今,仍然怀念的不行,只是自己安守本分,尝过一次就行了,奈何家人,都想再吃一次,尤其两个孩子,和侄子们,整天念叨。

如今郎君拿来吃食,倒是刚好能给他们解馋,可是一群孩子还小,进来正厅,岂不是乱了规矩,故而拿捏不住,就犹豫了起来。

李钰知道这时的规矩,除了一家之主,或者同族兄弟,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出来陪客人的,尤其是贵客迎门。

正在此时,厨房的几个仆役,已经端着酒菜进来,开始摆放碗筷,李钰灵机一动,对着仆役道;

“汝可再拿些陶盆,将这些吃食,分开一半,送于柳叔内院,与众人分食之。”

“是郎君。”

仆役正要回去拿碗筷,柳万泉就出声阻止道;

“既是郎君盛情,某家也不推辞,先行谢过了,这倒不必麻烦,某这里,也是有吃食用具的。”

于是安众人,取来几个陶盆,将九个菜,各弄出去一些,拿去内堂后院。

李钰陪着柳万泉,开怀痛饮,随着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李钰对这刀疤脸,也是敬佩了起来,聊起行军打仗之事,也很有一套。

李钰猜测,若不是那一次撤退不及时,恐怕此人,至少也是个朗将了。

真可惜了人才,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弄人,却又无可奈何。

柳万泉也对李钰刮目相看,这郎君有大才,不但精通诗词,且对行军之事,也知之甚深。

自己这些年,用命和血换回来的经验,竟然被这郎君,往往三言两句,就说的通透。

难怪老爵爷的书房,藏书那么多,还是要四处搜刮,每每碰到书籍不论什么内容,都要收藏回来。

其大半生的收藏,将几间书房堆的满满的,如今看来,确实没有白费力气。

恐怕这郎君,烧制红砖和土法水泥的密法,都是从那些藏书中得来。

两人吃着酒菜,慢慢的陷入冷场,李钰吃了不少的浊酒,不免又想起来前世的爹妈了。

由前世的爹妈,又联想到了这一世的身世,总是听人歌颂老爹的功德,却不见一人提起这一世的阿娘?

上一次与两女说道这里的时候,那王可馨含糊其辞,司徒云砂冷汗直冒,到底也没说出个子丑寅某。

李钰猜测,这柳万泉和老爹相交半生,不离左右,肯定也是知道内情的。

毕竟连后院两个女人都清楚,柳万泉肯定更是明白,不如炸他一下,看看能不能套出一些话来,也好解开身世之谜……

李钰半真半假的说着醉话;

“柳叔,我已经知道了身世,你们以后,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

其实都没什么,我是阿耶的儿子,这是跑不掉的,至于我阿娘到底是哪个,我也不想去胡乱猜测了……”

柳万泉刚吃下一碗浊酒,正要往桌上放酒碗,听到这话,浑身一颤,手里的酒碗没有放好,掉落在地上,应声而碎。

李钰只装作没有看见,自顾自己的端起一碗酒水,一饮而尽,仿佛真的知道了一切,正在借酒消愁一般……

旁边的丫鬟赶紧上来把柳万泉脚边的碎渣清理出去,柳万泉沉声说道;

“你们都出去吧,老夫与大族长说些重要的事情,都退出院外。”

两个丫鬟退了出去,径直走到院子外头等待。

柳万泉这才长叹一声;

“兄长日防夜防,生怕郎君知道了身世,却不想还是没有防住,也算是天意如此了。

既然郎君都知道了,今日老夫也不再遮掩这些陈年旧事了……”

柳万泉看着院子里漆黑的夜,声音仿佛从十几年前传来一般;

“那年,兄长还在我手下是个队正,我两人意气相投,只可惜,晚了一步,兄长已经和两位大将军,结拜过半年了。

那时候两位国公也不是将军,我也就是个小小的校尉。

我与大兄带着五百儿郎,按照命令,调动兵马,去往另一方驻扎防守,行至一小小道观,听到小儿哭声,

儿郎们都在道观外埋锅造饭,我与兄长进了道观查看,发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道,怀里抱着一个婴孩,可是不论如何就是哄不住那孩子,兄长的儿子刚刚夭折,嫂嫂难产而死,那兄长亲生的孩儿,只存活了半年终究也是去了,

兄长看到婴儿哭啼,心思大动,便向老道士提出,要抱抱孩子,说来也是奇怪的不行……”

李钰听着柳万泉回忆到这里,用脚指头想一下,也能知道那老道士手里的婴儿,就是自己了。

还好今天心血来潮,找柳万泉喝酒,这才无意中把这事挑明套了出来,否则不知道该隐瞒到什么时候了……

只听柳万泉激动的继续说着;

“那婴儿当真是和兄长有缘,刚被兄长抱过来,没一会就不再哭啼,还看着兄长破涕为笑。

大兄依依不舍的把哄住的婴儿递过去还给老道士,结果那婴孩刚被老道士接过去,复又开始大哭,大兄六尺高的铁汉子,当场着急的留下泪水,埋怨那老道士报个孩子都报不好,又给抢了过来,直逗弄的那婴儿大笑不止。

一大一小,其乐融融,兄长动了心思,叫我逼问那老道士,从何得来如此可爱的孩子。

结果还没张口,老道士就说出来真相,说是前几日,不知是谁人放在了道观门口,他听到哭声出来查看,只有一个婴儿,

就给收留了下来,已经养了七八天了,除了婴儿身上的包裹,用血水写着出生的八字,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根本不从知晓,到底谁家的孩子。

老道士七十多的年纪,养了七八天,已经是精疲力尽,如今看兄长与孩子有缘,话里话外都想叫兄长把孩子带走,也好叫他不再烦恼。

兄长正有此意,闻言大喜,还给老道士留下一百钱,就当收养孩子这几天的谢礼。

大兄一直带着那婴儿在怀里,驻防三月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回家,大兄带着蓝田一百多儿郎,回了蓝田。

后来的事儿,我听大兄所说,将他亲生儿子的姓名也不改动,直接给了那孩子,所以就叫了李钰,大兄不放心,找了乳娘,抚养孩子。

兄长动身带了几十车礼物,和八百多壮男奴仆,又邀请了手下那两百多府兵儿郎随同护卫,

上千号人马,回归了陇西李氏,将事情分说给族老会上,请求宗族长老同意,立这婴儿为子嗣。

兄长本就是二房唯一的族长,和族老,又是陇西李氏正宗,第三大族老,地位仅次于大族长,与大房第二个族老,更是与很多族老交情深厚。

事情提出来,经过几十位族老全部点头答应,这才将那孩子包裹上,那血写的的生辰八字,登记在陇西正宗二房的族谱里头。

至此,那孩子才真正拥有陇西李氏,第二房的继承权,大兄这才留下重礼,满意而回……

李钰本以为今晚总算能将这一世老娘的身份整个明白,没想到,老娘的身份,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人,这又平添一件无头绪的公案出来,直教人更加郁闷的不行……

两人也不说话,一碗一碗的喝到了半夜,摇摇晃晃的,最后不省人事,被一群奴仆背着,抬着弄回了后院自己的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