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438章 建议之言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438章 建议之言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9:09 来源:笔趣阁

有了秦光远的帮忙,工部和户部的效率恢复的很快,其他几部的尚书也担心若是再不加紧从秦光远那里讨教几个解决之法的话,恐是要在朱棣那里落了小乘。

他们这些尚书可都是在朱棣即位之后重新选拔上来的,既然是留在新朝之中那便就是要做些事情的,既然要想做些事情,那便得率先得到皇帝首肯和信任才是。

秦光远对那几部并没有不帮忙的打算,只是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是有些分身乏术,任何事情总得是有些先来后到才是。

依照那几个尚书拜见秦光远的速度,他先后前往了吏部,兵部,最后又去了礼部。

其实,那三部衙门之中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仅仅是凭借朱棣提拔上去的那些尚书便能够完美的解决了,之所以这么快没能解决的关键原因你还在于,无论是尚书还是下面的那些官员对一下子少了那么多人,有些信心不足罢了。

秦光远以一个穿越者的眼光,为他们解决了一些难题之后,各部便很快都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朱棣给了秦光远十五日时间,秦光远用了六日便前往暖阁与朱棣复命了。

早在秦光远复命之前,六部衙门的情况朱棣便已经是了如指掌了。

秦光远进了暖阁还未见礼,朱棣便开口道:“行了,不必多礼了,坐吧!”

秦光远笑嘻嘻的坐在了距离朱棣不远之处的椅子上,笑嘻嘻道:“陛下,十五日时间还未到达,臣便已超前完成陛下所交代之时了。”

朱棣冷哼一声,没好气的道:“你早就有这个能力,不主动为朕化解了此难题,还得等着朕主动开口,现在还好意思与朕来卖弄,告诉你,你如今大小也是个伯爵了,但朕也能随时撤了你。”

朱棣这绝对是威胁了,秦光远为难的道:“陛下,不是臣不愿提早为陛下解决了这个难题,六部衙门的那些大臣皆是文臣出身,臣作为武将,本来就难以与他们吃到一个锅里去,更何况,臣还有商贾身份,他们更是对臣敬而远之了,若非他们实在自己难以处理,臣即便去了,也很难插手帮上忙的,也只有他们把他们自身的弱点显露出来,臣才能知晓从哪里着手啊!”

秦光远所言的着实是真心之言,有那么点私心,也只是不愿担负那么多事情。

在这个事情之上,朱棣本就没有不想对秦光远多做追究,道:“你小子心思如何朕可是一清二楚的,你可瞒不过朕的,朕遣郑和着手组建东厂,在此事之上你如何看?”

像这种谏言之事,秦光远很多时候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既然朱棣问到,秦光远便直截了当的开口,道:“此事目前甚至在陛下一朝看来都是可行的,臣对组建东厂唯一的担忧便是,后继之君若是不够硬气,锦衣卫和东厂不仅会加重百姓和朝臣的负担,还会蒙蔽天子的眼睛,一旦两方争权夺利,受苦的是百姓,危及的将会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未等朱棣说话,秦光远接着又道:“不过,即便是只有锦衣卫,将来此种情况依旧可能会发生,就照眼下这种情况,创东厂,可直接制衡锦衣卫,况且郑公公忠厚老实,对陛下忠心耿耿,绝不会为私利而损害朝廷利益,但郑公公却也有着弱点,不够狠辣,这样的话,对那些回乡之后的文人便没有威慑力,若想让那些文人害怕,说来说去还是得靠锦衣卫的,东厂也只能是做些在朝廷礼法之中的事情。”

朱棣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果然,朕就知晓你小子定会与朕想到一块的,你小子唯一的毛病就是太过慵懒些了。”

朱棣把秦光远的慵懒当做是毛病,这何不是秦光远的优点所在。

若是秦光远把权力看的太重,又能够经常性的猜中朱棣的心思,想朱棣这样的君主,还敢把秦光远留在身边吗?

文臣,武将将来若都拥护秦光远的话,那往后说浅一些,秦光远便是跋扈将军梁冀,说重了可是会直接取而代之的。

朱棣这话出口之后,秦光远变笑嘻嘻的应承道:“臣能与陛下想到一块是臣的荣幸,陛下兴办东厂,朝中不少大臣都不同意吧?”

朱棣脸色立即由晴转阴,不高兴的道:“最先反对朕的,便是朕亲自组建的内阁,高炽那小子自小便不像朕,文人习气太重,这次也站在了内阁那些大臣们一边,对朕竭力反对。”

秦光远一笑,道:“陛下不必生气,一棵树上都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陛下又何必强求每个人的想法相同呢,若是想让朝堂之上大臣的言论一致也简单,可全部以小人,奸臣充当不久行了,可那样一来,陛下留下的将会是骂名,大明江山也会岌岌可危的。”

朱棣冷哼一声不再言语了,很明显是听进去秦光远所说的了,其实朱棣打心底是认同秦光远所言的,不然的话,他完全可在那些大臣反对之时把他们拿下的。

“陛下,不知这几日,那些回乡的大臣如何了,可否安分守己了?”

朱棣从一摞奏折之中翻出一些,道:“这是锦衣卫和东厂送来的部分,,你瞧瞧,明岁恩科恐不会那般顺利的。”

提起这个事情之后,朱棣又不满的道:“眼看着恩科一天天逼近了,那些大臣们闲的没事干了,管起东厂的事情了。”

秦光远没做应答,只是专心翻看起这些奏折来。

锦衣卫和东厂本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由他们打探出来的消息,朱棣竟然这般就拿给秦光远看了,可见朱棣对秦光远的信任。

秦光远看完之后,道:“陛下,他们均没有太大动作,暗地里却是在宴请那些读书人,这个意向很是不对头,恐是要在恩科之时给陛下出个大难题了,到时候,若是恩科之时无人应试的话,恐是要出大乱子的。”

朱棣一拍桌子,道:“那些生员享受着朝廷的优待,却是这般给朕出着难题。”

秦光远想了片刻之后,道:“陛下,既有证据,不如直接出兵抓上一批,可以谋反为由,也算是一种震慑,如此一来,此种情况便会减少一些,恩科之时的缺口也不至于更大。”

朱棣这才抬头,道:“怎么?你小子妇人之仁一向都重,建文朝的那些大臣,朕可都是听着你的建议放他们回去了,现在怎么有此建议了?”

朱棣可非是那种能受人左右之人,他之所以放那些大臣离开其中的很多关节问题恐早就已经想到了,既然现在朱棣明面之上问出口了,秦光远还是得回答的。

秦光远一笑,道:“陛下,不管怎么说,那些大臣都是大明的大臣,他们维护朱允炆,说到底也不过是维护的是祖宗礼法罢了,若是这样的话,陛下只会留下骂名,世人也会觉着陛下当时起兵之时的目的不纯,留下那些大臣,有明白人自是会理解当初陛下的无可奈何。

现在可不一样了,那些大臣再这般煽动下去,难免会有人借此机会揭竿而起的,大明即便是起兵戈,那也是开疆拓土,绝不能在平息内部叛乱而折损国力的。

那些文人若是还煽动谣言,那便就是弃大明江山社稷于不顾,如此行为已然算是谋反了,自然是该杀的,有时候若是不亮起刀锋可是不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