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449章 求情之人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449章 求情之人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9:09 来源:笔趣阁

在解决了这些刺客之后,很快便有内伺为朱棣拿来了衣物,几个宫人为朱棣穿好衣服后,郑和便到了。

无论神机营的火铳是如何带入宫中的,但此番刺杀的主要参与者也都皆是宦官。

郑和作为内宫监的大太监,管着宫中所有的宫人,混常司负责朱棣沐浴的这些太监也都是他为朱棣安排的,现在却是除了这么一个事情,此事他自是脱不了干系的,一见到朱棣便率先认错,道:“陛下,奴婢查处不严,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朱棣刚刚才遭遇了刺杀,脸色自然是不好的厉害,黑着脸,沉声道:“你先不必如此之快认错,你即刻全权接手此事,连夜调查,以最快的速度查个水落石出,无论牵扯何人,都绝不要姑息,另外,传朕旨意,解除神机营全部武装,命张玉暂管,没有朕的命令,神机营的所有兵丁均不得出营,还有,派邱福率一百兵丁马上去北平传秦光远回京。”

朱棣才刚先暂免了对郑和失职的惩处,便给秦光远求起情来,“陛下,火铳虽是从神机营流出来的,但秦提督绝非参与者的,奴婢可为他做保。”

秦光远作为神机营的提督,却是把火器流落了出去,朱棣正着气,郑和此番求情,让朱棣更加怒上心头,大吼道:“是非如何朕自有判断,你即刻照朕旨意去办事即可,你若办不了,朕可另选他人。”

朱棣都已动怒,郑和也不便多说,只能拱手道:“奴婢遵旨!奴婢告退!”

郑和还未退出去,朱棣变又道:“还有一事,马上派人核查所有宫人宫籍,凡是有问题的全部发配,朕身边绝不可再出类似之事,另外要严查参与刺杀的宫人身世,捕其三族。”

朱棣自进京以来对建文朝的那些遗老遗少真的是极为宽容了,处死之人也就之后起兵之初引之为奸臣的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其余大臣,宫人未见诛杀一人。

即便是那些愿死心塌地效忠于建文朝的大臣们,朱棣还允其归了乡。

如此宽松的处置之策,历史之上的圣君明主恐也没有几人能做到这般宽宥的。

朱棣能宽宥这些人,但不代表朱棣就忘记手中的屠刀了。

朱棣出口之后,郑和并未再多说,马上回道:“遵旨!”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不用朱棣多言,郑和作为内宫监的大总管也得再仔细排查一遍宫中的所有宫人了,凡是朱棣身边的人更加得重中之重详细筛查才是。

朱棣一旦被刺杀,那可真是要天下大乱了。

郑和才刚退出去,徐皇后便到了。

朱棣被刺杀的事情整个宫中恐早就已是都传遍了,徐皇后作为一宫之主,在安抚好后宫之中的各宫妃嫔之后,便到了乾清宫。

朱棣与徐皇后也是患难夫妻了,朱棣险些被刺杀,徐皇后心里也是担忧的很的,在处理了他该处理之事,自是要马上来看看朱棣的情况如何的。

本是暴怒边缘的朱棣见到徐皇后进门之后脸上的表情竟变得柔和了一些。

倒是徐皇后担忧不解,拉着朱棣问道:“陛下无大碍吧?”

徐皇后搂着徐皇后,笑容嘻嘻的道:“能够何事,此等毛贼还奈何不了朕。”

徐皇后亲眼见到朱棣无大碍之后,才算是松了口气,道:“真是吓死臣妾了,光远那里是怎么搞的,怎么能把火铳流到宫中呢?”

提前此事朱棣又开始有了怒容,怒气未消道:“他为神机营提督,却丢了火器,如此罪责真乃当诛。”

徐皇后也是把秦光远当做自己子弟看待的,自家子弟即便犯了错误也想着为之说些好话的。

“陛下,光远年纪小,一些事情之上难免处置不到位,今日这个事情小做惩戒也就是了,不要过分苛责才是。”

朱棣冷哼一声,道:“那小子性子就如脱缰野马一般,不受拘束,却也异常聪明,朕对他也是无奈的很,今日这事那小子担有大错,若非他管理失误,又怎么会把火铳流到宫中?”

徐皇后还未说话,门外的宫人便开口报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求见!”

徐皇后也没等朱棣说话便开口道:“臣妾先回去了!”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历朝历代当中所严格杜绝的事情,凡是那些圣君明后,也会自行履行的。

徐皇后退出之时与纪纲相交而过,纪纲拜下行礼,徐皇后也未作停留,只是冲着纪纲微微含笑。

纪纲在徐皇后走远之后才抬脚进了殿中,一进门便跪地行礼,道:“拜见陛下,臣是特意来请罪的。”

朱棣是把锦衣卫交给了纪纲,但对纪纲却是远没有对郑和那般信任的。

纪纲此言之后,朱棣沉声道:“请罪?何罪之有?”

纪纲痛心疾首,就差痛哭流涕了,道:“陛下,今日,锦衣卫校尉在黑市之上发现了一起倒卖火铳之事,臣本是想先不打草惊蛇,跟踪买卖双方二人,瞧着他们接下来有何动作,却是没成想,当日晚间便发生了刺驾之事,臣若早先缉拿了那二人,便不会有此事发生了,臣特来请罪,请陛下责罚!”

纪纲若是没有能力的话,朱棣也不会提拔纪纲做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了。

朱棣没有喜怒沉声问道:“有罪无罪的往后再说,你既知晓此事线索,便先请着手调查此事吧,无论是调查出何人,都绝不要姑息!”

纪纲即刻拱手,喜滋滋的:“遵旨!”

在纪纲离开之后,朱高炽兄弟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纷纷进宫看望朱棣。

朱家兄弟来看望朱棣也许是出自对父亲的关心,但那些大臣门之中可是有不少人在听了宫中闯入刺客的消息来查看朱棣是否安然的。

若是朱棣有事,或许不会见这些大臣,现在朱棣没伤到一根毫毛,自然是对这些大臣不会避而不见的。

这些大臣们之中或许就有此番刺杀的谋划之人,现在这个时候见这些大臣,也是为了告知这些人朱棣他安然无恙,有任何手段不妨再使出来。

一时之间,因为朱棣被刺杀之事,整个京师注定着要掀起一阵异常的风波了。

头一日晚上,群臣先后进宫面见了朱棣,在第二日早上的时候,便有不少大臣的奏折纷如雪花般一般放在了朱棣的案头。

这些奏折之中所说的最多的一件事都是在为秦光远求情。

在这些求情的奏折之中只有武将的也就罢了,六部衙门的文臣竟也是不少,在京之中,几乎所有能为朱棣读书递上奏折的官员都秦光远做了保。

历朝历代之中的大臣若是能够纠结起如此之多的大臣,那便已经是可掌控整个朝堂了。

历朝历代的圣明君主也是绝不会允许如此事情发生的。

朱棣翻看着一摞摞奏折,沉着脸,朱高煦跪在下面还说个不停,“父皇,光远在此事之上也不过只是御下不严,刺杀之事绝不会与他有关的,请父皇一定明察才是,谁都知晓纪纲与光远有仇,此事交给他,那不是要把光远至于死地吗?”

朱棣正有些不耐烦,朱高煦这般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更使得朱棣心情不好的很,厉声道:“滚出去,朕如何做事不需要你多加置喙,你把你的三千营管好就是,你若再管不好,就给朕出去就藩去!”

朱高煦还想多说,最后竟是生生忍了下来,道:“儿臣明白,儿臣最后只说一句,父皇,光远虽说有千万种不是,但他对父皇绝对是忠心耿耿,父皇千万不要冤枉好人,使得亲者痛,仇者快才是。”

朱棣气哼哼的把一堆奏折扔到了朱高煦身上,大吼着:“滚,滚…”

朱高煦这才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