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295章 撤回北平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295章 撤回北平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4:33:58 来源:笔趣阁

所有朱棣所信任的部将皆被召集到了大帐之中。

“王爷,马和的粮草何时才能运到,再如此下去,兵丁们恐就得被饿死了!”朱能咋咋呼呼的道。

朱棣脾气更大,“本王召尔等前来是为让尔等出谋划策的,不是让尔等来给本王出难题的。”

被朱棣这么一吼,朱能缩缩脖子不敢多言了。

朱高煦随即开口道:“父王,掘堤之事已差不多了,不等我军粮食吃光,河水便应当已经灌进济南城了。”

秦光远接着又道:“可无粮必会影响到士气,且若是无粮,我军兵丁裹腹也是问题的。”

秦光远说来说去,其实是不想使济南城被灌的。

朱棣何等精明,自是不会猜不中秦光远心思,但秦光远此时说出这种想法之时,朱棣倒是并没有戳破。

就在此时,张武闯进来报道:“王爷,马管家回来了!”

张武此话一出之后自然是在大帐之中引起了骚动,朱棣二话不说道:“让他进来!”

朱棣话音刚落,马和便挂着彩,手跨在肩膀之上走了进来,才进来,便双膝跪地道:“王爷,奴婢有罪,运粮船只被平安带兵袭击,损失惨重,全军覆没。”

这下整个大帐中的骚动更加严重了。

此事在大帐之中的部将都是朱棣所信任之人,若是被军中其他兵丁听到,再加上朱棣前不久才险些被刺杀,想必军心会更加不稳。

朱棣握起拳头捣在了案牍之上,朱棣生气,更加是没有人敢多说话了。

就在大帐之中的部将因为粮草问题而苦恼之时,突然又有兵丁走了进来,一进大帐便单膝跪地,把一军情交到了朱棣手上。

朱棣看过之后,直接拍在了桌子之上,沉声道:“德州失守,被平安率兵夺取!”

朱能许是忘记了被朱棣斥责过,第一时间开口道:“那如今如何办才好?粮道被平安夺取,好不容易打下的德州也丢了!”

这次,朱棣倒是没再斥责朱能,反而是问姚广孝,道:“大师,你看此事应当如何解决?”

姚广孝脸色也并不好看,转而问道:“秦提督,你看此事该如何解决?”

秦光远对朱棣放水灌城之事本就有些不赞成,这也是人尽皆知之事,已到了此时,秦光远自当痛快一些便是,也无需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开口道:“小子建议,应当撤回北平,从长计议才是,粮道被断,济南又不是能轻而易举拿下的,与其留在此处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回道北平,重新修整之后再战。”

秦光远考虑的也算是正确的,即便是朱棣真的掘堤引水进了济南城,也不见得真能夺取了济南城,即便是燕军进了济南城,若被敌军反过来包围的话,那只守着一座空城,无粮食供应,燕军便会自行进入困局之中。

秦光远一番话之后,良久之后,才有人道:“我等可守着济南城,待敌军往济南运送粮食之时截住他!”

有人立即反驳道:“我军粮食只够吃上不到半月时间了,可济南城的粮食应当还能吃上几月吧,既然人家有粮食为何还需运送粮食,再说,敌军也被不傻,在明知晓济南被围的情况之下还往过来运送粮食。”

燕军部将之中也算是群策群力,把能想到的问题全部都说了出来。

燕军部将各抒己见,却终究是无一人能够为朱棣化解如今的难题。

姚广孝最后才开口道:“王爷,撤回北平重新修整吧!”

朱棣对姚广孝的意见一般情况都是会同意的,听了姚广孝意见,抬眼看了他一眼,才终于道:“撤回北平。”

朱高煦费解问道:“那掘堤之事?”

朱棣道:“既然无有拿下济南之意,百姓何辜,且济南百姓也是我大明子民,掘堤之事变就此罢休吧!”

朱高煦依旧记着朱棣差点死在济南城下之事,依旧有些愤愤不平,在朱高煦还未再次开口,朱权便道:“高煦,四哥既然有令,那便依四哥之言吧!”

既然有撤军的意思,朱棣自是一刻都没耽误,即刻下了撤军的命令。

而济南城中的铁弦和盛庸正在为朱棣即刻掘堤灌城之事苦恼之时,便接到了兵丁所报来的燕军撤兵的消息。

“燕军撤了?”盛庸反问道,随即松了口气,道:“看来是平安将军那里起到作用了!”

铁弦随即起身道:“盛参政,既是盛将军那里起到作用,那本将便即刻出兵追击燕贼,也能使其损失些兵丁。”

盛庸摆手否决道:“不可出兵,为伤几兵丁就冒此险不合适!”

就在朱棣率领十几万大军撤回北平之时,朱允炆也接到了战况。

黄子澄和齐泰现如今虽说是身无官职,但无论大事小情的,朱允炆还是会把他们召集来商议。

黄子澄,齐泰和朱允炆三人传看过了前线战报之后,黄子澄率先请罪,也还算是知错能改了,李景隆当初可是由他力荐的,如今李景隆吃了败仗,丢光了朝廷将军三十万大军。

如此败局比耿炳文也是又固执而无不及了。

“陛下,曹国公为佂虏大将军是臣力荐,如今曹国公于郑村坝,白沟河大败,损失我兵丁三十余万,此责臣一力承担。”

齐泰当初就对李景隆带兵出征极力反对,现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倒是也未落井下石,道:“陛下,现今也不是论罪之时,德州虽丢却也被平安重新夺回,济南也还在朝廷手中,当务之急是应当解决后续之事,还需重新遣将派兵,与燕贼再战!”

方孝孺也适时开口道:“臣附议,是应当先重新遣将派兵,盛庸和铁弦二人坚守济南,二人也算一干将了,不妨就直接用了他二人。”

对方孝孺举荐二人,这次黄子澄倒是也未反驳,直接开口道:“臣附议!”

朱允炆即位也有些时间了,也算是逐渐掌握当皇帝的诀窍了。

在三人意见相同之时,也未立刻答应,只是道:“既然三位卿家意见一致,便拿在明日早朝之上商议一番,之后便下旨执行吧!”

次日早朝之上,对任用铁弦和盛庸倒是顺利的很,朱允炆直接开口后,便定下了铁弦任山东布政使,皆兵部尚书。

盛庸为平燕将军,并封历城侯。

除提拔了盛庸和铁弦之外,还封了陈晖为都督,平安为副总兵。

既然封盛庸为平燕将军,那李景隆势必是要被撤职的。

就对李景隆的问题之上,朝堂之上倒是直接有人给出了意见

首先便是御史大夫练子宁,道:“陛下,曹国公郑村坝白沟河大败钝我军士气,损失我军三十余万人,如此主将当立斩之。”

练子宁乃是洪武十年榜眼。

朱允炆对李景隆绝对是无处置之想法的,练子宁提出之后,朱允炆即刻道:“此事先就如此吧,先召回曹国公,之后再做打算!”

“陛下”朝中还有大臣想要劝谏,却被朱允炆打断:“此事就如此罢,退朝吧!”

朱允炆看起来柔弱,但他若是想要坚持之事却也是无人能够反驳的了的。

朱允炆说到底还是因太过柔弱,李景隆与他有有些沾亲带故,若是换一主将把仗打成这般,朱允炆便也就不见得能轻易罢休了。

朱允炆对李景隆倒是够意思了,可李景隆对朱允炆却是不够忠心了。

虽在燕军围城之际,朱允炆翻盘机会也已经是不大了,但李景隆开了金川门却是加快了应天府的失守。

朱允炆肯定是没有想到,他最后终究还是输在了亲情之上。

南军在与朱棣交手之时,若不是他的旨意不得诛杀朱棣,燕军好几次战役就不会取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