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421章 着手办火车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421章 着手办火车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4:33:58 来源:笔趣阁

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秦光远只能冲着天发射了一下火铳,那些大臣们才安静了下来。

在那些大臣安静下来之后,秦光远才冲着朱棣请示,道:“陛下,臣有几句话…”

朱棣完全就采纳了秦光远的建议,这个时候,朱棣他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秦光远他即便是不开口说话,朱棣也会要求他说上几句的。

在朱棣同意了之后,秦光远才开口,道:“有何愿留下为陛下效忠的那便留下,若是不愿的,现在起便可随时离开,陛下这般做已是极为宽仁了,尔等还有何可说的。”

秦光远此言之后,自是有大臣开始冲着他咆哮起来了,道:“奸臣贼子,妖言祸我朝纲!”

此人当朝口出此言,无论是秦光远还是朱棣都不远听到。

秦光远自是也不会客气,直接举起火铳便冲着那人的乌纱帽便打去,一瞬之间,那大臣的乌纱帽便从自己头上飞了出去。

火铳打掉帽子的那一刻会感觉到一阵热浪袭来,就与将要打掉脑袋差不了多少。

那人别看口出狂言,好像是多么强硬,在帽子飞出去那一瞬之后,也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下次,秦某可不敢保证,你脑袋是否还能安然无恙挂在你脖子上了,陛下早就有言,你们愿留下继续为官的那便留下,不愿留下的,可统统辞官返乡,尔等现在都是建文皇帝的忠臣孝子了,为何就没保着他让我大明国富兵强?现在又来唱什么高调?”

朱棣自是不会像秦光远这般,对那些大臣们破口大骂,在秦光远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完结之后,朱棣便挥手道:“按朕旨意执行吧!”

锦衣卫本就有为皇帝执行廷仗的职能,朱棣此言一出,纪纲立即挥手招来了几个锦衣卫就在那大臣原站立着的位置仗打起来。

那大臣刚开始骨头还硬的很,不吭声,几棍下去,便开始吱哇乱叫起来。

在打完了那人之后,朱棣才继续开口道:“尔等自行抉择吧,愿意留下的站于左边,不愿留下的站于右边!”

朱棣此言出口后,立即便有人开始战队,最开始做选择的自是前面那些品级较高之人。

那些人,品级已然是很高了,也做够官了,是需要捞名之时了,自是会选择离开。

这些人即便是回了家乡,那也是忠臣,也是背负着荣耀的。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下面的那些大臣也都自行站好了队,站在左边的不过才不到百人。

几千人的队伍,只有不到百人留下了下来,这样的差距着实是大得很。

朱棣面上虽依旧带着笑容,秦光远跟在朱棣身边的时间也不算了,却是看出来了,此时的朱棣内心之中却是暴怒的很。

在那些大臣做好选择之后,朱棣便从椅子上起身,道:“好,既然各位有做好抉择了,那便如此吧,内阁做好名单登记,凡选择离开的大臣,下旨到沿路驿站,助其平安归乡,好了,就这般吧。”

朱棣丢下这句话之后直接便走,秦光远是为朱棣伴驾的,只能是跟在朱棣身后一道离开。

在朱棣离开之后,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大臣与朱棣行了礼,喊了一声恭送陛下。

朱棣从奉天门那里出来离开之后,便直接回了旁边的暖阁之中。

朱棣性格之中本就有阴晴不定因素的,能忍这么长时间已是实属不易了,才刚一进暖阁便把下面宫人递来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那些宫人看到如此暴怒的朱棣,自是瑟瑟发抖的,捡起碎玻璃茶杯之时,也是有些颤颤抖抖的。

废了半天劲儿,终于打扫干净之后,秦光远才笑嘻嘻的打发走了那几人。

在那几个宫人离开之后,秦光远才冲着朱棣笑着道:“陛下何必动怒,为本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伤了龙体不值得。”

朱棣冷哼一声,往椅子上一座,闭口不言。

朱棣他自己也清楚,不愿归附,不愿效忠新朝之人不在少数,但能预料到是一回事,真正经历又是一回事。

秦光远一笑,走至朱棣身边道:“陛下,这样一来,凡是留在朝中的都是能被用之人,永乐新朝如此一来便能够真正的运转起来了,至于空缺之位,择时设恩科充实便是了。”

朱棣冷哼一声,道:“说的轻巧,朕担心,即便朕下旨设恩科,若无士子应征科举,那岂不是永乐新朝的一大笑话,恐是要贻笑大方的。”

朱棣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今日那些不愿留下的大臣若是逮捕直接诛杀的话,那必然不会再有机会号令天下读书人,可现在的情况是,放他们离开就等于是放虎归山,一旦他们联合天下读书人不去参与朱棣开设的恩科。

那朱棣的这道旨意,不就与放屁差不多了。

秦光远一笑,道:“乡试是由各布政使司负责的,十几个布政使司只要每个选拨上一百人,便也就够用了,现在空缺之位虽有千人之多,但很多位置却是不需要那么多人,可以先为需用人之初派上有才干的,保证朝廷能够正常运转,读书本就是为了做官的,等到下一次开科,此种情况自会绝大程度的解决了。

那些读书人归乡之后,自是不会安分守己的,用不了几年时间,他们各自的身家便得都归了朝廷,读书人自古说话有分量的缘故也是因为他们各自家中皆有些余钱,穷在闹市无人问,没钱的读书人即便是中了秀才,在家乡之中也没多少亲朋好酒,等那些人没了家产,需要为自己温饱考虑之际,自是没有心思整日非议新朝,也没有心思去笼络那些读书人了。”

这样的道理,朱棣他若是自己不想明白的话,又怎么会有采纳秦光远的建议。

秦光远又讲了一遍自己的想法之后,朱棣才从椅子上起身,道:“读书人自古都有书写历史的能力,这也便是历代圣君明主都选择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因,朕今日听从你的意见已是把天下读书人得罪遍了,朕若被后世口诛笔伐,自是不会少了你小子的。”

这样的情况,应该高兴的难道不是秦光远吗,能与皇帝一同被骂,那也是一种荣幸,不是?

秦光远嘻嘻一笑,道:“这是臣的荣幸,不过,陛下,后世总是会有有眼之人,能够理解陛下的一片仁慈之心,再说了,大明若在陛下治下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强大,最为富庶之朝,那何来的口诛笔伐?”

朱棣回了一笑,道:“朕信了你,望你真能强我大明,如今你这汽车是有了,朕希望你那个…火车也能够及早弄出来。”

秦光远立马趁热打铁,道:“陛下,说到这里,臣有一眼,只要陛下同意,臣立马派人着手去找能够供火车运行的铁轨,只要找到便可即刻能够动手修建了,陛下打算迁都,最关键的是要把京师和北平的往来之路打通,其次,便就是要把江南几地的粮道通往北平,这样的话,即便是陛下迁都,江南几地的命脉也能够牢牢把握在朝廷手中。

火车如隋之大运河一般,是朝廷的命脉所在,铁道必须由朝廷牢牢抓在手中才行,臣建议,由户部专设一部门全权负责,包括修建,以后的养护,为让大明更为富强,带活商路,可开设几条线路,在商贾交钱之后让他们运送货物,这样的话,运送货物速度变快了,朝廷收到的赋税也就增多了,先民富,继而才能国富!”

秦光远是爱银子,但该拿的他拿,不该拿的,他是绝对不会拿的。

就像这火车的运营之权,拿在自己手中,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说不定就会因此一无所有,甚至是会丢掉了小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