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4:33:58 来源:笔趣阁

次日也没用秦光远再去叮嘱朱高煦一起赶路的事情,朱高煦也并没有先走。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朱高煦也并没有脱离队伍,有时候嫌朱高炽走得慢有些不耐烦了,便独自扬鞭跑山一阵,又在前面乖乖等着了。

朱高煦脾气虽说是暴躁了些,做事有时候也有些鲁莽,对朱高炽经常都是一副看不上的样子,但对朱高炽却也还是有兄弟情分在的。

朱高炽虽说是走得不够快但也绝好过上次朱棣坐在车撵之上的速度,也就是十日不到朱高炽一行人便赶到了长江渡口。

到长江渡口口,秦光远便建议道:“世子,我们于此等着,先派人先行入京把王爷的折子递上去,得新皇同意后我们再启程入京。”

朱高煦有些不悦了,“若是不得朱允炆同意我们岂不是就要原路返回不成?”

若是朱允炆不同意他们进京他们还真得返程回去,他们代表的可是朱棣,若是不得皇帝同意便强行如今,那可就等同于谋反。

朱允炆反正还想抓到朱棣的把柄把他直接废了呢。

朱高炽脸色一沉,立即道:“二弟,你当改口了,你直呼新皇名讳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如今父王据藩王之首,好多人巴不得找出父王过错呢。”

“你愿给那朱允炆俯首称臣,我可不愿。”朱高煦气势依旧不减。

朱高炽无法再劝说下去了,朱高遂却道:“二哥,你便就听大哥的吧,此行我等兄弟本就有险,你若真做出大不敬之举,那我兄弟三人可真就回不去了。”

朱高煦也不傻在朱高炽指出来之时他便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只不过指出他错误的人是朱高炽他有些不愿接受罢了。

朱高炽也没等朱高煦回应便道:“好,就依光远你所言立即派人带着父王的折子渡江进京。”

得到朱高炽的吩咐之后,立即便有一护卫渡江朝着京师的方向而去了。

......

接到朱棣的折子后朱允炆连夜召了心腹大臣,齐泰和黄子澄。

朱允炆把朱棣的折子递给黄子澄道:“皇四叔递了折子派三子进京为皇爷爷吊唁,他们此时已经在长江渡口候着了。”

黄子澄结果朱棣的折子仔细看了一遍随后才交给了旁边的齐泰。

朱棣的折子写的可谓是情真意切了,上面特地讲明先皇有遗诏各藩王不准进京吊唁,但为表明为人子为人臣的忠孝特派三子代为进京吊唁,如此既不算是违背先皇遗诏,也表明其忠孝之心。

齐泰看过朱棣的折子,道:“朱棣此举是何意?”

黄子澄也有些不解的道:“若朱棣是亲自前来并不稀奇,可他派出三子前来究竟是何意?臣也有些想不太明白。”

朱允炆有些无措的道:“朕若知晓便不找你们了,把你们找来就是为让你们拿个主意,现在朕该如何办才好。”

朱棣的三子进京的确是不算违背朱元璋遗诏,正因如此原因,也就找不到不让朱高炽等人进京的原因了。

良久之后,齐泰首先开口道:“依臣之见就让朱棣的三子进京便是,朱棣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成就忠孝之名,而陛下却可趁此机会把他三子留于京师,虎毒不食子,只要朱棣的三子在京师,朱棣便不可有轻举妄动之心。”

朱允炆有些犹豫道:“皇四叔也是朕之至亲骨肉,若是把其子留于京师,若是把皇四叔惹急了直接挥兵南下可该如何是好?”

齐泰信心满满的道:“陛下,若朱棣真敢起兵,我大明百万雄兵不足一月便可消灭乱党,趁此机会陛下便可削掉天下藩王。”

若是搁在早些年间,朝廷却有这个实力,可如今经过朱元璋一番铁血诛杀,能领兵打仗之人又有几人?

没有一个可为将之人,兵多又如何?

黄子澄却在此时道:“臣之意与齐尚书一致,不管朱棣之意只是想要单纯成就忠孝之名亦或者是还有其他意思,但其三子即便是到于京师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朱允炆有些不确定的道:“若是让皇四叔三子进京的话,那其他藩王由此效仿也派其子进京那该如何是好?”

齐泰回道:“陛下可降下明旨,其他藩王不可效仿朱棣便可。”

黄子澄却道:“臣倒是觉得即便是皇上不降此旨意,其他藩王也绝不会派其子进京的,其他藩王也清楚主弱臣强,在陛下即位之后必然会处置他们这些拥兵自重的藩王的,若是派子进京固然会成全其忠孝之名,却也等于是交给了朝廷掣肘于他们的一个利器,其余那些藩王并不见得会效仿的。”

朱允炆沉思了良久,才道:“派个人带着朕的口谕命皇四叔三子进京吧,就说朕深知皇四叔忠孝之心,也感念皇四叔之悲痛之心,特许其三子代其进京吊丧,至于旨意就不必下了,若其他藩王也有效仿者准其如今便是,皇爷爷遗诏只是说不准各藩王入京,也没说不准藩王派其子代为如今,皇爷爷入葬孝陵也没几日时间了,其他藩王即便是想要效仿皇四叔也来不及了。”

“遵旨。”黄子澄和齐泰纷纷回道。

他们二人只是为朱允炆出出主意罢了,至于最后的决策当然是要朱允炆拍板的。

......

几日后,长江渡口的朱高炽兄弟便接到了朱允炆准他们进京的口谕。

在准备进京之时,朱高炽还特意叮嘱朱高煦道:“二弟,进京之后千万记住莫要生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切等回到北平再说。”

朱高煦对朱高炽的叮嘱爱答不理的,朱高炽只好又对秦光远道:“光远,进京之后你便多费些心思了。”

“放心吧,世子。”秦光远答应的很是爽快。

朱高炽兄弟他们还胆战心惊呢?他们进京顶多就是被限制出京罢了,秦光远可就不一样了,王成周,李景隆之流可是少不得要给他使绊子的。

再加上朱允炆继位,重文之风开始,那些读过圣贤之书的人可大都看不上写小说的秦光远的,到时候秦光远他即便是想要状告也找不到衙门了。

唉,只怪他当初心慈手软,想着朱棣的靖难之役离不开李景隆的送分,要不然有朱元璋的默认,他李景隆还能在外面逍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