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589章 舆论造势

回到大明写小说 第589章 舆论造势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4:33:58 来源:笔趣阁

既然答应了朱棣,那便得着实准备。

抗旨也就罢了,再加上一个欺君那可就不好玩了。

送走朱棣,秦光远便找来了虎子。

虎子那小子猴精猴精的,这种需要变通的事情交到他的手中才算是最为合适的。

“少爷,有何吩咐?”虎子一进门便开口道。

秦光远装病本就是为了逃避迁都的事情,现在朱棣已知晓他的伤势恢复的差不多了,也就没有必要装模作样了。

在虎子进来的时候,秦光远坐在床榻之上,衣着还未整理,邋里邋遢的。

秦光远还未说话,虎子立马便开口道:“少爷,小人马上前往济南,做掉那按察使去!”

秦光远的这个无妄之灾完全是受了那按察使较真所至,找那按察使报仇也全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如今这个时候找那按察使报仇的话,那傻子都能想到此事与他有脱离不了的干系。

对虎子的这个好意,秦光远没好气的道:“找什么报仇,这个时候,那按察使走路摔个跟头都得怀疑到我的头上来,本少爷除了不能把他如何,还得保护着他才行!”

虎子憨憨一笑,不好意思的道:“对哦,着实是这个道理!”

秦光远也不指望虎子能与他想到一起,缓缓道:“你去北平一趟…”

吩咐之后,秦光远才扯起一道笑容道:“此事做的隐秘一些,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

虎子虽说不知晓秦光远如此吩咐的意思,但还是极为爽快的道:“是,少爷放心,小人立即着手前往准备。”

自从朱棣把这个事情交给秦光远之后,对朝堂之上所讨论修铁道之事倒是没有那般着急了。

反而是吩咐秦光远派人先去考察从江南往京师的路线。

反正,即便是考虑迁都,从江南往北平的这条路线也都是要修通的。

对那些争吵的大臣表面之上好像也已经做了妥协。

而那些闲来无事的大臣们倒是把矛头对准了秦光远。

秦光远借口自己伤势没有痊愈,在派出虎子许久都不曾上早朝。

一天早朝之上,一大群大臣对秦光远攻击,要求秦光远把铁道的经营之权,完全托付给朝廷。

那些大臣体会到铁路带来的好处,都是上层的猴精,岂能看不出掌握了铁道就是掌握了朝廷往后的经济命脉了。

幸亏,秦光远有自知之明,懂的有舍才有得的道理,提早提出把铁道的经营之权交于朝廷。

下面那些提出收回铁道经营权的大臣们。

虽然是为朝廷所考虑,但未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对那些大臣们言之凿凿为朝廷着想之言,朱高煦不屑冷哼,道:“父皇,这些人才是诛心之言,那铁道可是完全由兴明实业出资修建的,收归朝廷的道理又在何处?”

朱高煦此言也着实有那么几分道理的,那写到着实是由兴明实业一手修建而成,即便是朝廷也没有吃现成的道理吧!

朱高炽政治手段运用的比朱高煦成熟许多,在朱高煦话音落下之后,立即开口道:“新城侯早知前说过,这铁道的经营之权是要给了朝廷的,但朝廷对如此忠臣也不能过分的寒心才是,修建京师到济南这段路程几乎是掏空了兴明实业一大半的家当,若父皇下旨,收归了这条铁道的所有权,以新城侯对父皇的忠心,必定会二话不说答应的,可若是如此的话,也太过不够君子所为。”

朱高炽这话也算是彻底把话题提到了,该在这条铁道之上给兴明实业的银子到底是多少。

本来这些大臣讨论的是把铁道的事情交由朝廷,却是没想到秦光远会主动上交,这让这些大臣顿时有了不少的好感。

自然,在这个事情之上就不会大太大的折扣。

户部尚书夏元吉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新城侯若是在修建铁道的事情之上拿出具体的账目,在这些账目之上经考证完全合理的话,倒也能由朝廷出了这笔银子,只是朝廷如今颇为的捉襟见肘,一时之间,恐是难以拿出这笔银子的,恐得拖欠了。”

夏元吉绝对算作是清正之人了,为朱棣所操劳着的户部,才使得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能得以实行。

元朝统治期间,昔日繁华的扬州只剩下了十八户人家,其余之地的凄惨可想而知。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之后,只用了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便能够恢复了百姓的生机也是极为的不易了,国库之中自是存不上多少银子的。

在这个问题之上,即便不经户部的大臣都知晓此道理的。

夏元吉此言一出,朱棣开口道:“那便由夏爱卿与兴明实业接交账目,所需钱粮先立下字据,待朝廷周转开,再一并返还。”

秦光远刚开始是想要与朝廷来一个公私合营的。

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公私合营虽说能挣些银子,但掌握了朝廷的命脉,一时半会的或许没有多大问题,时间久了,恐是会让皇帝心中不痛快的。

皇帝都不痛快了,那还能有你的好吗?

为朝廷承修这个铁道能从中赚取一些银子也就不错了。

县远即听了朱棣的旨意之后,随即拱手道:“臣遵旨!”

朝会之上讨论的事情,秦光远自是很快便从朱高煦的口中听到了那么一些。

对这样的结果,秦光远倒也不再意料之外。

现在他的兴明实业乃是整个大明最为强大的龙头企业,若是只是一味的敛财,不往出散发的话,那用不了多久,便得成为昙花一现。

秦光远也不搞任何暗箱操作,夏元吉要查铁道的具体耗资,他找了赵耀祖把兴明实业有关修建铁道的所有项目都拿给了他。

那账目之中记载可是极为明确的,任何一项花费那都是有据可查,都能查到源头的。

在夏元吉核查铁道项目的时候,北平布政使武贵便送来了消息。

在北平有阴阳术士勘察出了龙脉。

这些东西本就是神乎其神的,人即便不信却也不敢不信。

除此之外,还传出了有关燕字飞北平,国祚万万年的童谣。

武贵的奏折到了京师之后,朱棣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嘴角扯起一道笑容,道:“秦光远那小子果不其然是有那么几分本事的。”

之后不久,立马便召集来了一干文武大臣。

这些人皆是在朝中举足轻重之人,说话都极为有分量。

朱棣自然是知道,只有让这些人相信了,那这个迁都的事情才算是可成。

这些人之中当然就有秦光远了。

秦光远前来其实是帮着朱棣煽风点火的。

为了让这个火烧的更旺,朱棣还找来了姚广孝。

姚广孝虽说无官无职,但身为朱棣重要谋士,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姚广孝精通阴阳五行之学,在这个问题之上他不仅最有话语权,也最易做到煽风点火的。

朱棣召集大臣商量朝政大事,召集何人前来那都是朱棣的事情,那些大臣自是没有任何理由做拒绝的。

朱棣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道:“北平之事尔等都说说各自意见吧!”

自古以来,流传出来的这些预言皆都有些可信之处,至于那些没有应言的,也没有人去记载的。

这个事情就是秦光远做的,秦光远当然要首先开口。

自古以来,凡是选都城都以龙脉为基础,其他便利问题那是往后才做考虑的事情。

龙脉那是关系到江山是否绵长的重要因素,自然是要在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