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有个妹妹叫貂蝉 > 第158章 肃然起敬

有个妹妹叫貂蝉 第158章 肃然起敬

作者:山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8:45:55 来源:笔趣阁

崔钧并没有因为报名的人多,就扩招人数。

学堂的位置早已选好,来教授的先生,也已经找好。

继续扩招学生,也没地方安排。

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这次只是一次尝试。

崔钧也想知道,按照王定所说的,这种蒙学学堂,能不能教好学生。

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二十多个夫子,都是一次挑战。

崔钧可以说是蒙学的院长。

而那些他请来的夫子,也从未同时教授如此多的学生。

他们之前在私塾给学生上课,少的只交三五个孩童,多的也就十几个。

大汉,除了那些世家子弟,能上得起学的人太少了。

但是现在,他们这二十五个夫子,一共要教导一千个学生,平均每个夫子要教导四十个学生,远超他们之前授课的学生数量。

只是一个蒙学学堂,王定并没有如后世,开办很多门课程。

崔钧这次办的蒙学,主要就是让这些学生能够认字。

这是基础,至少要让他们能够正常阅读论语。

到了开学的日子。

王定先是去了衙门,然后和崔钧一起来到学堂。

家长也都将孩子送了过来。

学堂外很是热闹。

有衙役在学堂外守着。

一个个父母,带着自家的孩子,步入学堂的大门。

二十五个夫子,站成一排。

王定和崔钧也是和这群夫子站在一起。

“多么朝气,这些孩童,就是大汉的未来。”王定看着涌入的孩童,笑着说道。

孩子们进来之后,有的兴奋,有的局促不安。

也有的好奇的看着王定他们。

活泼的在四处乱走,寻找相识的朋友。

内向的站着不动。

“崔院长,给他们分班吧。”王定道。

绝大部分孩童,都是六七岁的年龄,一千学生中,只有几十个是十岁的。

就算崔钧在贾诩的提点下,贴了新的告示,但大部分都百姓,还是不愿意让十岁的小孩来读书。

就算下一次,就要收费了,可是下一次,他们的小孩也十一岁了,更不用来读书了。

他们也有自己的狡猾。

王定没有给这些小孩训话,他今天来参加蒙学的开学典礼,只想告诉长安城的所有人,这蒙学是他要办的是,让他们明白,自己对蒙学的重视。

对蒙学有意见的人,最好都给他憋着,不要出来惹事,不要阻挠学堂。

二十五个夫子,见到王定的时候,也都很激动。

他们是崔钧找来的,但是崔钧找到他们的时候,也跟他们说了王定的理念。

二十五个夫子,也想为大汉的教育事业,献上他们的一片心意,为大汉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千个学生,崔钧按照他们的年龄,来分配班级。

同年龄的一个班,每个班四十人。

因此有几个班级,多了几个人,或者少了几个人,影响也不大。

而后每个夫子,负责一个班级。

等分完班,已经到了中午。ζ°.XX.♂

学院的食堂,已经有饭香飘了过来。

每个夫子,领着他们自己的学生,去食堂用饭。

王定也是留下来,跟着一起吃了蒙学的第一顿饭。

香喷喷的米饭,配着一叠酸菜,还有一碗鸡蛋汤。

吃的不算好,但是管饱。

条件有限,王定也没办法要求崔钧,一定要给孩子们吃好的。

就是一人一个鸡蛋,都没办法供应。

现在这个季节,不管是新鲜的蔬菜,还是肉类,都是供不应求,也就世家中可以随意的吃。

普通百姓能吃饱,就算日子过的很好了。

小孩们吃着白乎乎的米饭,一边咧着嘴笑,好多人吃完一碗,在得知可以随便吃后,又去装了一碗。

虽然食堂的饭菜简单,但是也比他们在家中吃的要好。

好多小孩脸上脏兮兮的,但是他们眼神明亮。

他们筷子用的还不熟练,从碗里扒拉着白米饭,总会将米饭扒拉到桌子上,然后用他们的小手,抓着桌子上的掉落的米饭,再送到嘴里。

每个人吃完后,每一只碗都像是已经洗过,非常的干净,没有浪费一粒粮食。

第一天,所有小孩都喜欢上了这里。

不是因为这里可以读书识字,而是因为这里可以让他们放开肚皮,尽情的吃。

香喷喷的米饭,就算没有菜,他们吃的也很香。

在家中,不要说吃肉了,就是咸菜也不是顿顿都有,而饭更不是顿顿都能吃饱。

母亲给他们盛多少饭,他们就只能吃多少。

在家中,父亲吃的最多,因为父亲要下地干活,要吃饱饭。

父亲吃饱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母亲才会给他们多盛一点。

这第一批入学的小孩,一个个都很瘦小。

孩子们吃过饭后,就被各自的夫子带去他们的班级。

“此路,任重道远,望吾与汝,能一路坚持。”王定道。

食堂中,孩子们都走了,只有几个妇人,在收拾碗筷。

崔钧长长的叹息一声,他这几年,也是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许多流民,知道百姓的苦,但是以往,他顶多就是见到那些苦难的流民,然后将自己身上的钱财分给他们。

可他如此做,顶多只能保证他们这两天不会饿死。

他可的那点钱财用完,那些流民还是朝不保夕。

以前,崔钧不知道要如何改变。

但是现在,他明白了。

他记得王定说的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而这段时间来,他为了招收学生,与这些百姓接触的更多。

也越加明白,他与这些底层百姓的区别。

并不是只有家世,只有钱财,和权利。

更重要的是知识。

如果没有知识,在他父亲崔烈死后,在他兄长死后,他还能有如今的生活吗。

他若是没有点学识,袁绍不会鸟他,逃去荆州的时候,也只会和那些流民一样。

“主公放心,吾一定好做好这个院长。”崔钧神情坚定。

他愿意帮助这些小孩,让他们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王定道:“这两幅字,汝且贴在学院大门两边。”

崔钧好奇的打开,情不自禁的念道:“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崔钧肃然起敬。

他拿着字幅的手,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将这两幅字给弄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