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有个妹妹叫貂蝉 > 第211章 三千弩兵

有个妹妹叫貂蝉 第211章 三千弩兵

作者:山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4 18:45:55 来源:笔趣阁

不管是蒙学,还是女子学院,王定的目标,真的就是给这些学生启蒙。

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清这个世界。

不管是千字文还是算术和自然,教授学生的夫子们,反而是在看到教材的时候,更加的震惊。

反而是这些学生,他们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本就是一张白纸,如今跟着课本学习,很自然的认可书本上的知识。

而夫子们,反而是费了一番心力,才彻底接受了教材上的内容。

在接受之后,夫子们平日里也会做些小实验,感觉很有意思。

在水中燃烧的火焰,摩擦起电,筷子神力,重力实验等。

不仅是这些夫子,乐在其中,学生们一个个更是兴趣盎然,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做这些实验了。

鸟为什么可以飞,鱼为什么可以在水里呼吸。

每一片树叶的纹路都不一样,就像是每个人的手掌的掌纹,也都不一样。

王定给的这三本教科书,目前也就崔钧还有学院的夫子手中有。

而学院的学生,也只是上课的时候听讲,他们手中可没有教科书。

王定并未限制他们外传,但是夫子们,似乎都有一种意识,法不可轻传。

他们只是自己研究,同时在传授给学院的学生,却并未和学院之外的人探讨。

就是崔钧,也是将三本教科书,奉为圣典,千字文是他有参与编写的,但是另外两本算术和自然,崔钧也是每日都会自己学习一会。

特别是算术一道,身为长安令的他,虽然很多数字不需要他去算,但是却需要的过目。

以往的时候,崔钧也很难看出来,底下的人在钱粮计数上,有没有纰漏,有没有贪污,但是现在,他自身的算术能力上来之后,很容易就看出来错漏之处。

貂蝉和蔡文姬,很快就适应她们新的身份,在女子学院中,安心教授三十五名女学生。

年龄也是和那边的蒙学学生差不多,都是七到十岁的。

纵然条件一样,愿意送自家女儿来学院的,还是太少了。

纵然现在百姓们也都知道,学习是有用的。

可在他们看来,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还不如现在还在家中的时候,多帮家里做点事情。

他们只是普通人家,女儿又不是大家闺秀。

女儿只要看起来能生养,就不愁没有人要。

王定除了开学的那一天,去过女子学院外,他后面也都没有再去过。

但是貂蝉每天晚上,都会靠在王定的胸膛上,和王定说着学院里发生的事情。

除了第一天的紧张,和不自信外,貂蝉很快就习惯了新的身份,也愿意和这些小女孩待在一起。

貂蝉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很充实,好几次王定回来的时候,貂蝉还在灯下,为那群女学生批改作业。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说闲话,明里暗里讽刺女子学院,讽刺貂蝉和蔡琰。

多数是那些士子,还有国子监的学生。

但是很快,这些人都被崔钧,派人抓了过来,关押到大牢中。

本就没人敢直接跳出来反对,现在连讽刺的人,都被关押到大牢中,就更没人敢说三道四了。

有好些人,在女子学院外鬼鬼祟祟,想要偷偷摸摸的进入女子学院,但是五十个护卫,将女子学院守护的严严实实。

想要偷入女子学院的,也全都被抓起来,关押到牢房中。

全部十五日拘留起步。

长安城的的牢房,这两年一直在扩建。完全不用担心会不够。

东西南北都有一座大牢,每座大牢都足以关押上千人,另外还有一座天牢。

长安城的治安,如今绝对是大汉上千座城池中,最好的一座。

路不拾遗现在还做不到,但是夜不闭户,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不说每天夜里有巡逻队,在城内各处巡逻。

就算真有宵小之辈,夜里闯入民宅偷东西,也很快就会被崔钧抓捕归案。

……

王定在军营中,他收到了关于兖州战局的最新消息。

如今兖州八郡,已经有五郡落入吕布之手,只有三郡还在曹操手中。

这些消息,并没有让王定觉得意外。

让他意外的是,袁绍居然出兵援助曹操了。

袁绍现在还没有拿下幽州,但是青州已经被袁绍拿下。

现在公孙瓒龟缩在幽州,已经转攻为守,袁绍有余力支援曹操。

“主公,袁绍令大将朱灵,率领精兵一万,支援曹操,我们需要支援吕布吗?”司马朗道。

王定不知道,是原本袁绍就有支援曹操,还是因为有了变化。

不过印象中,朱灵好像就是曹操麾下的将领。

王定记不清了。

他道:“军师以为该如何?”

现在王定的记忆,已经不重要了。

贾诩道:“可以在等等,坐山观虎斗。”

“吕布现今气盛,主公就算支援他,他也不会感激,反而会怀疑主公,也想谋夺兖州。”

吕布这种人,想要对方感激,本就非常困难。

袁绍现在不过就只是支援曹操一万精兵,或许在吕布眼中,这一万精兵也就是土鸡瓦狗般的存在。

贾诩道:“吕布若是没有求援,主公不必主动出兵援助。”

王定点头,道:“那就依照军师所言,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打战就是消耗,钱财的消耗,粮草的消耗,还有兵力上的消耗。

不管最终谁获胜,他们的实力相对于战争之前,几乎都是削弱的。

不管是谁,最终占据了兖州,王定真的要进攻他们,他们都很难抵挡。

随着朱灵率领一万大军,支援曹操之后,兖州的战况,暂时陷入僵局,吕布占据兖州五郡,一时半会,很难继续推进。

“主公,诸冶监陈浒求见。”司马朗道。

王定道:“让他进来。”

王定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诸冶监了。

陈浒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架弩机,陆昊上前,从他手中拿过弩机。

陈浒说道:“下官拜见车骑将军。”

王定道:“这弩机,可是又有改进?”

看见陈浒拿着弩机进来,王定就有所猜测。

陈浒点头:“回车骑将军,此弩机乃诸冶监最新研制出来,名叫三连弩。”

王定从陆昊手中,接过三连弩,摆弄了一会,然后对着面前的一根柱子,连连扣动扳机。

咻咻咻!

三支弩箭,先后从弩机中飞射出去,然后又是三声闷响。

噗噗噗!

三支弩箭,全部钉在柱子上。

王定道:“挺不错的,这弩机是谁研制出来的,赏赐他十斤,爵位升三级。”

陈浒道:“是一名新进诸冶监的匠人所研制出来的,他名叫马墩,世代都为匠人。”

王定道:“将此人送到军中。”

这种人才,王定可不想留在少府,留给董承。

普通的工匠就算了,对于这种有研发能力的,王定非常重视。

陈浒心中不舍,他的诸冶监也希望能多几个人才,但是对于王定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抗。

陈浒道:“喏。”

王定道:“汝现在是何爵位?”

陈浒道:“下官现在是四级不更。”

王定道:“汝的爵位,也可提升一级。”

陈浒喜道:“多谢车骑将军。”

王定挥了挥手,道:“去将马墩叫来,吾要亲自见上一面。”

陈浒道:“喏。”

一个时辰后,陈浒带着马墩,再次来到军营。

马墩有些紧张,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可以接触到车骑将军这般大人物。

王定看着对方,身材有些魁梧,肤色黝黑,人如其名,看着很是敦厚老实,手掌很大,上面全是老茧。

王定道:“无需紧张,吾与汝,不过是职位不同,今后可愿留在军中,专门研究武器,改进装备?”

马墩道:“愿……愿意。”

他不大敢看王定,微微低着头。

来的路上,陈浒都已经跟他说了。

只要抱上王定这条大腿,他今后不仅吃喝不愁,还有机会光宗耀祖。

匠人的地位不高,马墩靠着高超的手艺,也只是能够养家糊口,日子比之农户要好一点。

这次能进诸冶监,还是家里人为他打点了一番。

马墩自己也没想到,不过是改进了一下弩机,就被车骑将军看重,一步登天。

此刻站在王定面前,他很是忐忑,很是激动。

身为匠人,他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将军,会特意接见匠人的。

就是直管诸冶监的少府,国舅爷董承,马墩来诸冶监一个月,也是一次都没见到过。

不说跟着王定,今后吃喝不愁,还能光宗耀祖,就是王定的这份重视,就已经让马墩很是感动了。

就算没有之前的赏赐,马墩也愿意跟着王定。

身为匠人,他们很少被肯定,属于被压榨的一方。

也就是最近,听说了诸冶监的工匠,日子好过了很多,马墩的家人才会想着走点关系,将马墩打点到诸冶监。

王定道:“愿意留下就好,日后如就专门研究新式装备,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马墩低声道:“喏。”

心里还是很忐忑,他觉得自己弄出一只三连弩,只是一次意外,真的要他继续改进其他装备,马墩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只是他现在,头脑很是混乱,又不敢多说一句,王定说什么,他只是点头。

王定见马墩紧张,于是让司马朗带他先下去,先在军营中安顿好。

随后他看向陈浒,道:“这三连弩,乃是军中利器,必须严格管控,汝从诸冶监,再调一批人来军中,专门负责制造三连弩。”

陈浒道:“喏。”

王定道:“诸冶监那边,就不要制造三连弩了,二连弩也停了吧。”

陈浒继续点头:“喏。”

之前的二连弩,军中已经有五千副,王定也是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弩兵。

同时,他自己的五百护卫,也是人手配上一副弩机。

三连弩还是比不上诸葛连弩,但是威力已经很大。

弩箭射出的速度极快,而且装填弩箭所需要的时间,并没有因此提升。

等三千弩兵,全部装备上新的三连弩,战斗力至少又可以翻一翻。

至于淘汰下来的二连弩,到时候可以作为备用,也可以分配给其他士卒使用。

王定道:“在征召一批工匠,待遇方面,再提升一倍。”

就诸冶监中的那群工匠,他们确实都很优秀,从他们手中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每一件都是精品。

但是王定也发现了,这群工匠手艺水平有,可是多年来,一直重复的锻造装备,已经让他们的思维固化,想要他们改进出更好的武器装备,希望真的不大。

反而是外面的一些工匠,他们思维更活跃。

马墩才来诸冶监,不到一个月,就提升了弩机的效果。

高手在民间。

待遇提升一倍,王定就不信会没人来。

陈浒道:“直接征召,他们不敢不来,何必要提高待遇。”

说完,陈浒还有点紧张的看着王定。

王定道:“强行征召,人家心里不痛快,又怎么会好好干活。”

他要的不是流水线的工人,而是要有自主意识,要会用脑筋的人才。

每一次技术上的提升,王定都要对他们不吝赏赐,才会让工匠有动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金银财宝就是他们最大的驱动力。

王定绝不会去压榨他们。

若是将工匠们,都变成一具具不会思考的行尸走肉,对于他来说,反而更加不利,也不利大汉的发展。

他要的是更多的马墩,杨修这样的人才。

陈浒不敢在说,连忙应道:“喏。”

王定也不管,他是真明白,还是假装明白。

“下去吧。”

王定挥了挥手。

在诸冶监,陈浒干的还不错,他本是董承的人,但是明显更向抱王定的大腿。

这事董承应该也知道,但是董承也不想得罪王定,纵然心中不快,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诸冶监的事情,董承如今早已经全部放手。

就算陈浒有向董承禀报,董承也是应付了事。

他怕多过问一句,就会引起王定的不满。

如今这些大臣,也都自认为看清王定。

工匠地位卑微,董承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王定喜欢插手,那么他就放手。

长安城中,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似乎都已经回到平和的年代。

但是在城中,又有诸多事情,在默默的改变整座城池,不仅是城内的设施,还有城中百姓的思想,心态,全都在悄然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