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蚀

谁爹不是曹操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蚀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0:02 来源:笔趣阁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土炉被筑起,大量的粪便被腐熟后成了粪肥,等待着明年春天的入土为安。

杨修早就拍掉了手上的不明物质,看着那荒芜的大地也是发出感慨:“自己亲自种下的因,便是等待未来的果都这般有趣,这新学果真奥妙。”

“奥妙的不是新学,是人而已。”

何晏在一旁拆穿了本质:“人有时候确实是贱,当一件东西能够轻松得到的时候,他便反而不珍惜;反之当一件东西不能被轻易得到的时候,他却又对其充满了渴望。”

“即便,这东西其实对他而言并无差别。”

杨修听到这话不禁莞尔一笑:“慎侯这话倒是有意思。”

没有过多的在此事上缠绕,杨修又问道:“慎侯,除了这农耕,新学可还研究出了其他东西。”

“自然有的。”

何晏又从怀里摸出了那随身带着的《孟子》丢给杨修:“这纸张和书册,杨郎中可有兴趣。”

杨修身为饱读诗书之辈,自然明白这书册的价值,当即喜不自胜。

“五百万钱。”

“哈?”

杨修有些傻眼。

何晏毫不客气的反问:“怎么?杨郎中莫不是以为新学研究出来的东西就该白白舍利而救天下?”

“长久以往,天下能不能救起来不知道,这新学肯定是会饿死的。”

看到何晏这幅模样,杨修突然笑了起来:“有趣!有趣!我对这新学却是更感兴趣了!”

“不过慎侯应该也知晓,近些日子我杨氏也是家中也是并无闲钱,不知可否宽限几日?”

“好说!”

面对狗大户杨修,何晏笑的也是格外开心。

这赚钱,还是得挣这帮土豪的钱!

————————

————————

冬天的慵懒让时间都是快了不少。

疲惫与严寒堵住了大门,让何晏极不情愿的躲在何坞中和邓母探讨上学的艺术。

在温暖的被窝中勉强挨过寒冬后,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季也是接踵而至。

农耕文明的春季,自然是格外的重要。

除了政治意义稍微重些的“岁朝”、“正旦”外,便是最为重要的春耕。

如此大事,便是天子都马虎不得。要着冕服,配以大带、蔽膝及袜舄,前往许昌东郊主持大礼。

何晏身为慎侯,虽官职不高,品级却是惊人,自然是也被拉去参加了此次春耕大礼。

本来何晏是有些不情愿的,不过算了算日子后就活蹦乱跳的赶紧跟了过来。

因为这春耕大礼,居然是在丁卯日!

也就是……新学推演出将要发生日食的日子!

何晏自然不会相信这是巧合,谁知道背后有多少自己看不到的龌龊交易。

不过,

这和何晏又什么关系?

反正何晏只要老老实实吃瓜就好了。

今天的棋手,注定了是天子与曹操。

今天的对决,注定了是皇权与世家。

至于新学……反正无论如何都会是赢家!

何晏扭头看了看。

曹仁、夏侯渊、郭嘉、荀攸……

这些人一个都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佩戴金紫银青的碌碌公卿。

其中,就有之前并无一面之缘,但双方都是交锋过一次的司空赵温。

赵温自然也是看到了何晏,不过想象中的针锋相对并未出现,赵温的眼神刚刚触及到何晏,就立刻飘忽到别处,不知所踪。

显然,随着曹操击败袁绍,这帮人确实是不敢和之前那样跳脱,变的乖巧温顺起来。

何晏见赵温如此,也是无趣的很,就在人群中又寻觅着其他人。

华歆如今已经外出,陈群也丁忧在家,并无官身。

那想必,这次发难的应该就是交际花荀或了。

尚书令身为三独坐,所处的位置几乎是仅次于三公九卿,就跟在天子座驾后方,显眼的很。

当何晏看向荀或时,果然发现咱们的交际花今天居然是有些难得的紧张,正在碎碎念叨着什么。

荀或忠汉,此事不假。

不过忠,也要分个怎么忠。

要是笼统概括起来,那天下诸侯士人就没有一个不忠汉的。甚至连称帝的袁术都能被称为“忠汉”,毕竟人家只是自称“仲天子”而已。

“伯仲叔季”,这“仲”就是第二的意思。

人家袁术自称仲天子,就是承认了汉天子老大,他袁术排第二。

连称帝都愿意把大汉摆在第一位,这不叫忠汉是什么?难不成叫反汉吗?

可若是换个角度,这天下诸侯士人又都没一个忠汉的。

既然忠汉,那天子诏书发下后,怎么不见袁绍乖乖一个人跑到许昌来?怎么不见刘备继续待在这许昌当他的左将军?

连天子诏书都不放在眼里,你们叫个什么忠汉?

所以,这个“忠”字里有个“心”字,而“心”字上又有个“中”字。

“忠”,是要以自我本心为中心的。

荀或再怎么稀罕大汉的这块招牌,他还是要为颍川荀氏,为自己的未来考量的。

大汉这块牌子,所有人都希望它在这里竖着。

但它的主人,已经不能再是天子了。

光复汉室。

和光复汉天子。

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何晏正在思量之际,便有礼官登上了早早备好的农坛上行礼。

这礼官不是别人,正是孔圣人的二十代孙,当今的太中大夫,孔融。

与大多汉室公卿一样,孔融自从被袁绍的儿子袁谭从青州赶回来后,就自动抱紧了刘协的大腿,扭扭捏捏的加入了反曹一派。

所谓反曹,就是一边吃着曹操的饭,一边骂曹操罢了。

不过这段日子来,孔融的这饭吃的是越来越不香甜了。

因为之前曹操在与袁绍对峙前,孔融不但边吃饭边骂人,还来了一出吃里扒外,主动给曹操写信,让曹操投降袁绍……

孔融这手玩的可不高明。

要是学赵温那样只是搞点小动作,与曹操至少还有缓和的余地。

但他直接劝降曹操,那几乎就是和投敌没什么两样了。

也就曹操看孔融名望颇高,加之官渡之战时有不少大臣偷偷摸摸的和袁绍联络,罪不责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孔融给放过去了。

问题是。

孔融可不是那种懂得感恩戴德的人。

面对曹操的仁慈,孔融说不定心里还会埋汰曹操两句,说曹操装模作样呢。

尤其是孔融身为士林大儒,近来也是听到了些关于“新学”的风声。

对于这种毁灭皇权根基的玩意,孔融自然是无比恶之。

“笑话!人力岂可算出天命?难道那帮人就真的不怕折寿吗?”

孔融看着头顶那明亮而又温暖的太阳,忍不住发出冷笑。

“跳梁小丑罢了!陛下,才是真的天命!”

心里思绪万千,但表面上孔融还是相当有职业操守的,整个叩拜的途中没有半分失礼之处。

礼毕,礼官孔融指引主祭官行“初献”礼。

礼官、主祭酒二人又引赞诣酒尊所,执事者酌酒,诣先农神位前跪,初献爵,叩首,兴平身。

诣读祝位跪,众官皆跪。读祝毕,叩首,兴平身,复位。

又赞引行亚献礼毕,复位。

又赞行终献礼毕,又赞诣饮福受胙位跪,饮福酒,受福胙,叩首,兴平身,复位。

又行三跪九叩首,复位。

之后,礼毕。

如此,才算得上是一套完整的祭祀大礼。

不过,这仅仅是祭祀大礼,并非完整的春耕大礼。

天子领百官赶回皇宫,各自换上了官服,又要赶往北郊的耕田。

司旗举青旗,田鼓闲之。

司钲引铜钲立旗鼓之前,迭鼓鸣钲,歌禾辞。

印官秉未。

巡检一人进鞭。

典史奉青箱播种。

一众农官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便轮到天子率百官进行“推礼”。

推礼便是要亲载未耜。

而《周礼》明确记载: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从刘协开始,再到曹操……一直到后面的何晏。

何晏如今是慎侯,归属为卿,便要按礼制进行“九推之礼”。

何晏上前握住耕田的未耜,象征性的推了九下。

嗯~~~~

很轻松!完全没有丁点农户的劳累。

……

推礼毕,刘协又来到了观耕台,准备进行最后一项——颁赏老农耆民。

一众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被身穿扎甲、手持长戈的虎贲武士带往观耕台下,让他们接受天子的赏赐。

刘协抓过一把种子,将这种子放在了为首一个老人手中:“还望三老替朕好好监督农耕,来年好落个丰收。”

按照剧本……啊不是,是按照流程的话,这个时候老人就要跪倒在地感谢皇恩,然后吧啦吧啦说一些早就背好的话术。

但这次,却是有些不同。

只见老者接过刘协手中的种子后就地痛哭起来,这一下就让孔融在内的所有礼官慌了神。

“带下去!快带下去!”

孔融疯狂朝着周围礼官使眼色,想让他们将这不按剧本走的老者赶紧带走。

可惜,根本没人理他……

只听老者哭诉道:“陛下!我有四子已经是被北方的袁绍杀害,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这就算是丰收了又能如何?”

台下刚才还昏昏欲睡的何晏顿时来了精神,挺直腰板伸长脖子看着观耕台上的好戏。

这老者,百分百是世家的人!

事实上,两汉的三老,尤其是东汉的三老,那基本都是世家中的长者。

所以今日这老者是什么成分自然用不着何晏再去猜。

不过对方这一开口提到袁绍就很有意思了。

要知道,袁绍敢光明正大的对曹操动手,就是打着汉天子的旗号出征的。

现在却是有三老控诉自己的儿子都被袁绍给杀死,这个锅,就问刘协背不背?

刘协面皮已是有些抽动,显然也是知道了老者的意思。

要是背了这口锅……不可能!汉天子怎么能背锅呢?刘协要是真的敢承认这事,明天就有一大堆汉臣敢上书废帝。

毕竟一个不仁不慈的君父,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汉室的招牌的。

何况刘协还是董卓给扶持上位的,本来正统性就存疑,可不能再犯错了。

但若是不背锅,那无疑就是在坑袁绍了。

人家袁绍费劲巴拉的过来救你,你再给人家安一顶“汉贼”的帽子,莫说是袁绍,就是其他诸侯士大夫都会寒心。

不过刘协知道,自己恐怕必须把袁绍给扔出去了。

不把袁绍扔出去,这老者的话该怎么接?

一定是要把袁绍定性为逆贼,这战场才是正确的。

而只有这战争是正确的,这老者的儿子死的才是有意义的。

不光是老者儿子……

刘协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看了眼身后的曹操。

战争若是正确的,曹操自然就是守卫汉室的英雄。

既然是英雄,那之前的衣带诏什么的……当然是不存在的咯!

曹操,这是摆明了想要一箭双凋,既想给自己老对手袁绍一通黑拳,又想将“衣带诏”的负面影响给洗干净!

这样的事情,刘协能答应吗?

刘协深吸一口气,慢慢扶起老者:“三老子嗣乃是为国捐躯……”

……

是的,刘协答应了!

为了自己的皇位,也为了汉天子的颜面,他都不得不将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只要今天这事给传出去,天下皆会将袁绍视作毒荼天下黎民的逆贼!

从今日起,只要刘协还在位一天,袁绍就一天是天下人人而诛之的汉贼!

这样的政治打击,即便袁绍有着四世三公的名望,恐怕也是扛不住。

何晏饶有兴趣的看着刘协的表演,此时的刘协脸色虽然僵硬,但多少还算是能维持住正常。

“但这只是开胃前菜啊!”

何晏抬头凝视了太阳好一会:“等下,才该是真正的大戏!”

观耕台上,刘协也算的上有急智,好不容易用话语将三老搪塞过去,便想着匆匆结束这场意外横生的春耕大礼。

“陛下!”

就在刘协想要开熘的时候,一个人忽然叫住了刘协。

看到此人相貌,莫说是刘协,就是何晏都吓了一跳,不由惊呼:“怎么是他?”

何晏还以为会是荀令君带头打出第一拳呢,却没有想到站出来的人居然是杨彪!

当朝太常,并且当遍了三公的杨彪!

何晏的眼神逐渐诡异起来,并将这视线从杨彪身上逐渐移到曹操身上。

曹操到底是下了多大的血本,居然是让杨彪叛变了?

五百万钱、为新学摇旗助威、再到今天的发难。

这些,一个三公之位够吗?

何晏的目光似乎是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朝着何晏这看了一眼,微微摇头后就重新投入到中央的好戏中去。

“杨太常!汝所为何事?”

说话的并不是刘协,而是身为今天礼官的孔融。

只见孔融怒目而视,猩红的血色已经是爬满了眼白,正朝着眼眶扩散。

干什么!

你们这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就非要在今天?

就非要在这春耕大礼上?

孔融怒斥道:“杨太常!今日乃是春耕大礼,就算是奏禀天子,也该是等到明日朝会之时!你身为掌管礼乐的九卿之首,难道这般的规矩都没有吗?”

杨彪有些“不好意思”:“正因吾身居太常要职,所以才要在今日禀明陛下。”

“还有,这春耕大礼已经颁赏完老农耆民,也算是顺利谢幕。孔大夫如今代天子回话,倒是有些不合规矩了。”

孔融眯着眼睛,心里却是想将杨彪大卸八块!

“杨太仆,有何要事?”

刘协见到杨彪站出来时,心中其实还是并未有多少恐惧的。

杨彪可是从洛阳跟他到长安,又从长安跟他到许昌的绝对忠臣。

杨彪忠的,可是汉天子这杆旗帜。

只要刘协还是一天的汉天子,他就不信杨彪会背叛他!

不过显然……

刘协忘记了西汉末期,那一大堆士大夫是如何抛弃汉室,选择拥立王莽的。

那会的汉室,处境可是比如今的汉室要好多了。

还是那句话,有背叛阶级的个人,但绝对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杨彪,终究不是一个人……

只听杨彪不紧不慢的向刘协启奏:“陛下,今日吾听闻士林中流传有《周易新解》一书……”

来了!

无论是雨我无瓜,只顾着看戏的何晏,还是幕后黑手曹操,亦或者是担任主角的刘协,同时都是绷紧了神经,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书中记载,天象其实也是有着自己运行的规律,就如同春去秋来、日月轮升一般,与谶纬之言并无关系!”

“这般的言论实在是骇人听闻!臣既然身为司掌礼仪的太常,自然是不能不管,故此特来禀报陛下,望陛下能为臣解惑……”

“杨彪!”

孔融此时已是彻底失态,他万万没有想到连浓眉大眼的杨彪也叛变,加入到了曹操那边去!

刘协也是一脸铁青,方才澹定的神色早已消失不见。

他没有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杨彪居然真的背叛了自己!

刘协愤恨的抬头看了眼依旧圆润的太阳,声音也是冷了几度:“杨太常何故发问?天人本一,天人相通!这般幼童都问不出的问题,还用的到来问朕吗?”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这天人感应乃是刘氏天子最位依仗的护身符!若是谁妄想撕下这张护身符,那就是刘氏天子的敌人!不死不休!

刘协的手已经是按在了自己的佩剑上,显然,如今妄图挑战刘氏天子威严的杨彪已经真正触犯了刘协的逆鳞!刘协对他的恨意,俨然是已经超越了曹操!

就在刘协将要按奈不住的时候,何晏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便抬起头慢慢看向太阳的方向。

“哦豁?小刘同学要尴尬了!”

天上。

一抹黑月,已然是张开嘴巴,朝着那温和的春日咬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