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剽姚营

谁爹不是曹操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剽姚营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0:02 来源:笔趣阁

一栋高大的楼船从长江驶入皖水,并在皖县附近的码头停下。

最先下来的,是江东一众精锐的士卒。

这些士卒人人披重甲、持厚盾,身上的凶戾之气隔着老远就能嗅到。

之后,则是一位眉宇中带着和孙权有几分相似的中年长者。

此人名叫孙静,是孙坚的从弟,也是江东创业的元老之一。

这次孙绍北上为质子,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交易,不但是需要母亲大乔的照料,还需要有专人负责架起许昌与江东的桥梁。而这人自然就是一同赶来的奋武校尉孙静。

孙静之后,才是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紧张不安的从船舱中走出。

若非她已是扎起了妇人专属的双环灵蛇髻,恐怕没人相信这么一位好似玉琢的小女娃居然是已经嫁为人妇并且诞下一子。

不过事实确实如此,这女娃便是孙策的遗霜,艳绝江东的大乔。

“见过慎侯。”

“见过孙校尉。”

早早在码头等候的何晏与孙静打完招呼后,就回头头来与大乔行礼:“见过吴侯夫人。”

“啊?哦~”

大乔带着些局促回话,因为紧张,手臂上的力量不由用了几分力,将还是婴儿的孙绍压的“哇”的一声哭起来。

好在虽然大乔年幼,在面对何晏时有些不知多措,可在照顾孩子上却是十分拿手,又是摇晃又是歌唱,轻松就将这位小侯爷给稳住,不再哭闹。

“外面风大,恐伤乌程侯身子,还是回到皖县中再说吧。”

不光是何晏这个慎侯在码头迎接大乔与孙绍,刘晔这个庐江太守也在这码头共同迎接众人。

而且刘晔到底是心细之人,早在刚刚得知大乔和孙绍要来的消息时,他就派麾下士卒赶紧修好了大乔在皖县的故居,将他们安置到这里。

当大乔踩上绣有青苔的台阶时,饶是已经离开一年,心中却还是有些许的恍忽。

这乔家大院,毕竟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原以为经历一系列的变故后,她今生再无机会回到这里,不成想居然这么快便会来了。

“谢过慎侯、刘太守。”

大乔看着一些刚刚筑起的墙壁,哪里还不知道这是何晏等人专门为她修缮的?

在江东经历了诸多事情的她早已不是离开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对待何晏的礼仪也是一板一眼,挑不出半点毛病。

“不用谢,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嗯?”

“我是说……官民一家亲!”

何晏指着院子:“我在皖县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待结束后就护送吴侯夫人与乌程侯一起回到许昌。”

大乔虽然没说什么,但在听到自己可以在自己老宅中多住一段时间后还是低下头,偷偷勾起一丝开心的笑容。

“好~”

安顿好大乔孙绍一行人,何晏便拉着刘晔离开,便走还边骂道:“子扬!你看见了吗?他孙策是何等的禽兽啊!十三四的孩子也下的去手!我呸!”

刘晔:“大家不都这样吗?”

何晏:“……”

在这个时候,何晏才意识到居然只有自己和曹老板的审美才是正常的?

呵!审美畸形的汉朝人!

就在何晏为大乔愤愤不平的时候,刘晔已经将一大堆的活塞到了何晏手中。

“李术和孙氏的问题解决了,但这庐江郡的治理才是大头!”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曹老板之所以不愿掺和庐江郡的事,除了顾忌孙氏外就是头疼这里的匪患。

大别山中藏着的山越那是越打越多,根本整治不过来。

除了大别山,庐江郡内的巢湖也是常有大盗聚集,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人一块出来劫掠,勐的一批。

最恶心的是这里还有几个规模达到数万人的武装割据政权,分别是陈兰、雷绪还有梅乾。

陈兰以前是袁术的部下,后来在袁术被曹操击败后逃亡庐江,在天柱山附近集结了三万余人,威震皖南。

雷绪与梅乾都是庐江本地人。其中雷绪在本地威望颇高,常有宗族拖家带口的投奔于他,兵力也是达到两万余人。

梅乾则是巢湖大盗,麾下艋船舰舸数千,多以水路侵扰百姓,也是个难缠的货色。

虽然他们所谓的“兵力”大都是流民,形不成战斗力。但以扬州刺史刘馥那的力量显然是不足以镇压他们,所以这问题还是要由在曹操那立下军令状的何晏来解决。

“鲁子敬呢?他那不是有办法吗?”

鲁肃来的时候就与何晏说过,他要借着平定庐江匪患的事情“一鸣惊人”,何晏自然愿意给鲁肃这个机会。

“子敬的法子可以一试,问题是出在刘刺史那边。”

刘馥?

何晏皱起眉头:“怎么?刘馥是看鲁肃年幼且无官身从而轻视他不成?”

“那倒不是。”

刘馥素有雅量,不会因为鲁肃的年龄和身份而轻视于他。

“主要是刘刺史想以怀柔为主,慢慢安抚陈兰等人,子敬的方式则是要激进的多。”

何晏这下来了兴趣:“子扬和我仔细说说。”

原来刘馥是想要拉拢陈兰、雷绪等人,慢慢将其规划,使他们完成从“匪”到“民”的转变。

鲁肃则是一上来就拉着刘晔说出自己的计策,想要以分化之法令陈兰、雷薄、梅乾自相残杀,最后再由何晏带兵一举将这几伙势力拿下。

双方并无高下之分,无非是刘馥的做法更符合“盛世”,而鲁肃的手段则是契合如今的“乱世”。

刘晔说完二人的分歧,又向何晏问及他的看法。

“慎侯以为该当如何?”

“自然是按照鲁子敬的办法来!”

何晏没有丁点的犹豫。

“乱世当用重典!真把那些人供起来,这庐江迟早得乱套!”

刘馥那套要是在和平年代,甚至哪怕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在黄巾之乱没爆发前,都是非常有用的。

可要是放在现在,那就纯粹是给自己添堵了。

而且何晏还是没记错的话,这三位在刘馥的放任下,那势力是越来越强,到最后雷绪甚至能带着五万军民投奔刘备。

这种资敌的行为当然要从源头掐断,趁着他们还弱小的时候一网打尽。

刘晔见何晏表态,这才是放下心来,将合肥的刘馥邀至皖县,共同商议平乱大计。

趁着刘馥前来的日子,何晏也开始在吕蒙和陆逊的辅左下收编起李术的降卒。

既然选择了激进的路子,哪怕鲁肃计谋再好,到最后肯定还要何晏领兵收拾局面,何晏需要在这段时间尽快整合麾下的兵力。

李术胆敢割据庐江单干,光是麾下士卒就有三万。

但这三万兵员素质良莠不齐,有逃犯也有贼寇,并不都是精锐士卒。

何晏如今的兵员中,曹仁的那一千老部下自不用提,妥妥的世间精锐。

吕蒙的部曲是继承自他的姐夫邓当。这些士卒先是跟随孙策打下了江东,后又与山越作战,战斗力也是没问题。

所以对于一些歪瓜裂枣何晏自然也看不上,在李术的部队中挑挑拣拣出一千精锐后其余人都扔给了刘晔做郡兵或者屯田兵。

如此,何晏一场仗先没打,就有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妥妥的人生赢家!

在三千士卒成军后,何晏还亲自前往皖县校场观看军势。

足足六个五百人的方阵列于校场,严丝合缝,没有半点嘈杂之声。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不是那些流民贼寇可以比拟的了。

“二三子!”

何晏双手握住腰带,站在点将台上方检阅这些士卒。

“吾乃剽姚校尉何晏!来到庐江郡只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剿匪!”

“第二件!还是剿匪!”

“第三件!还是他娘的剿匪!”

何晏一改往日的做派,直接变的无比蛮横。

“剿匪成功,我何晏会受到朝廷的嘉奖,你们也会升官发财!”

“剿匪失败,我何晏会被世人所轻,你们他娘的也会沦为笑柄,被人笑是没卵的娘们!”

“告诉我,你们是要升官发财还是被人耻笑?”

“升官发财!”

没有意外,所有士卒整齐划一的呐喊掀起一股巨浪,以校场为中心向四周呼啸而去。

“够爷们!”

何晏拍着手:“既然都是爷们!那我何晏也承认了你们是我何晏的麾下!”

吕蒙此时搬上一面帅旗,上面赫然纹着火红的【剽姚】二字。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剽姚营】的人!”

“你们不知道【剽姚】二字是什么意思,没关系!”

“但我要告诉你们,上一个竖起这面旗帜的人,从来没有输过一场仗!”

何晏拔出腰间长剑:“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也不能输一场仗!”

“觉得自己能接受战败的,现在就给我滚出这个校场!滚出我的【剽姚营】!有吗?”

“没有!”

士卒再次呐喊,但何晏装作没听见:“谁?谁说自己有!”

“没有!”

声音再次放大,何晏举起长剑:“好!那你们今天起所有人都给我记住——”

“剽姚出征,战无不胜!”

“这,便是我【剽姚营】唯一的军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