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献嫂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晏在领兵冲进来的时候看到鲁肃这样也是吓了一跳。

“子敬!你别死啊!就算要死你也跟我回到许昌后再死啊!”

鲁肃:……

有那么一瞬间,鲁肃觉得自己刚才以身殉国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慎侯。”

鲁肃有气无力的回应道:“这都是梅乾的血,不是我的!”

“还有!”

鲁肃微不可查的翻了个白眼:“与其关注我的生死,倒不如赶紧前往天柱山。”

“陈兰得到消息后,一定会选择即可出兵!”

“与陈兰的决战,才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只有击败陈兰,这庐江郡乃至淮南才能获得十年安稳!”

哪怕鲁肃如今的状态并不好,他还是力谏何晏完成计划。

不然的话,他鲁子敬在梅乾这的委屈可都白受了!

鲁肃心道:“只要计划完成,不光淮南能取得十年安稳,我鲁子敬……也将彻底扬名!使淮南百姓尽知吾名!”

如此,就算是后入曹操幕府,也未必不能与荀攸、郭嘉这等患难之臣一较长短!

“子敬啊,这个我正要和你说呢。”

刘晔搓搓小手,尽是兴奋之色:“陈兰已经被慎侯击败了!”

一边的何晏赶紧纠正道:“不对!”

“不是击败,是击杀!阵前斩将那种!”

看着一脸骄傲的何晏,鲁肃再次开始怀疑起人生……

——————

——————

“陈兰、梅乾的首级已经送往许昌。”

“其中天柱山、巢湖缴获的辎重粮草都已被运往合肥,用以治民。”

“雷绪那边的族人因为慎侯的照顾,只是没收起家产后征召为屯田兵,并没有伤其性命。”

“还有……”

蒋济的双眼放光:“经此一战,总共收拢了五万人口!”

无论是陈兰还是梅乾,都穷的叮当响,不存在像何晏攻入袁绍大营后就能一波肥的情况。

击败他们真正的收获,还是大量的人口!

淮南衰败,庐江和九江二郡加起来也不过十万户百姓。如今突然多了五万百姓,还是青壮占有很大一部分的五万百姓,以刘馥的治理能力想必淮南很快就能脱离萧条,走向富足。

“我代淮南百姓谢过慎侯、子敬!”

蒋济诚心实意的向二人道谢。

陈兰、雷秀、梅乾一除,整个淮南都无较大的势力,其他的宵小也必然会被震慑,接受官府的招安。

而只要淮南的局势可以安稳下来,刘馥和蒋济自然也有办法对付大别山中的山越,不让其成为庐江郡的祸患。

对于从黄巾之乱起就备受战乱影响的淮南百姓来说,这般的安稳的日子实在太过难得了。

“子通(蒋济)不必如此,平定庐江毕竟是我在司空面前夸下的海口,自然也是是份内之职,反倒是我应该好好感谢你和刘刺史的帮助。”

场面话说完后,何晏又有些欲言又止:“子通,按理说我马上就要回许昌复命,不该再对扬州之事关心。而且身为武将不能插手政务,但我还是希望你与刘刺史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布置淮南防线。”

“我之前曾经去过一次孙氏大营。无论是其主孙权还是其将周瑜都非泛泛之才。”

“再加上张昭、张紘、程普、黄盖这些人,若是放任其发展后必成大患。”

“奈何司空如今要专心对付袁绍,谋取北方。能趁着李术叛乱夺得庐江已是极限,再无余力南下。”

“所以这南方之事……也只得拜托你们了。”

听到何晏讲起孙氏,蒋济的兴奋之色也是缓缓退去。

“淮南苦孙氏久矣!慎侯放心!就算你不出此言,我和刘刺史也不会放松对孙氏的警惕。”

淮南之所以衰惫,和孙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本来陆康这些地头蛇将庐江等地治理的不错,结果孙策一个飞龙骑脸,重新将淮南带入泥泞不堪的战争深渊当中。

这期间,不止是陆逊有很多族人死了,蒋济也有不少好友乃至亲卷丧命!

这个仇,蒋济也一直记着呢!

说到孙氏,蒋济好像想到什么:“恨昔日陈元龙想要渡江收复江东的大计不成,不然我等何须防备孙氏?”

别看孙策好像打遍江东无敌手,其实他在前任广陵太守陈登手里吃了不少瘪。

陈登和臧霸一样,都是被曹操委任为看护徐州的士人,具有相当高的自主权。不但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属官,还能在广陵养兵,用以抵抗外敌。

但正因为其自由权高的有点离谱,孙策也不怕攻打陈登而惹恼曹操,便将广陵选为了自己的攻取目标。

先是在建安四年,孙策攻下皖城后,立即主动向陈登部发难,派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结果在陈登亲自擂鼓助威下,广陵守军直接击破了十倍于自己的孙策军。

后来孙策又派自己的弟弟孙权率大军攻广陵,陈登一边命自己的功曹陈矫前往许昌救援,一边又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等到孙权大军经过后就点燃柴草,吓的江东士卒以为曹操援兵到来,慌乱中被陈登亲自率领大军冲散……

在这次胜利后,陈登湖海豪气尽显,想要领兵直取江东,恢复扬州建制。

只是可惜曹操当时还在官渡和袁绍对峙呢,无力开辟第二战场,陈登见状也就只能作罢,给了孙氏发展的机会。

然后就是这样一位惊才艳艳的奇男子,却在不久前病逝。这让生活在淮南,一直敬仰陈登的蒋济颇有些惋惜。

“若陈元龙坐镇广陵,子扬坐镇庐江,我与刘刺史经营九江,这江北必然是固若金汤!”

何晏对于陈登的死也是有些惋惜:“此等豪杰英年早逝确实令人遗憾。”

“但往昔不可追忆,我等还是要继承陈元龙护卫百姓的心愿,不让战火再烧到淮南境内。”

陈登的死以及广陵郡的丢失绝对是曹操的一次重大损失。

不过若是想想曹操在官渡之战的窘迫,倒也没人会去责怪他。

现在何晏新收庐江,多少也算是弥补了一些丢失广陵郡的劣势,让这淮南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防备孙氏。

“这庐江与九江连起来有着三层天然的防护链。”

“第一层就是与江东共享的长江。”

“第二层则是合肥、皖县、巢县这三座城邑连起来的水道。”

“第三层便是合肥背后的寿春。”

何晏给出了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这第二层防线。”

“若是能将皖水与淮河联通,并在巢湖内养上一支水师,控制淮南水道,孙氏以后想从水路进攻可就难了。”

“再加上合肥居高临下的俯视南方,城高墙坚,绝对能让敌军无所遁形!”

“另外……”

何晏命人取来舆图,向蒋济指出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

“此地是控制长江进入巢湖的要冲!子通加入在此地修上一座坞堡,必定能令江东士卒不敢北进一步!”

这里其实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濡须口。

只要将濡须口给死死卡住,不让长江上的船只进入巢湖,那以后孙权估计这辈子都别想见到合肥了……

如此,也算是何晏为孙权献嫂之恩的报酬,让他不至于再和后世一样留下“孙十万”的名号。

蒋济看着何晏指出的几处防线,也是连连称赞起来:“这般的布局确实不错!”

“想不到慎侯不但是有阵前为将的本事,还有着背后为帅的才能,与慎侯比起来,我等都好像是一堆庸才了。”

蒋济自己也算少年得志,但是与何晏比起来却依旧难以望其项背。

以何晏此次的战绩,估计要在江淮一带流传许久了。

“子通谬赞了。”

“此次主要还是凭借子敬的计策,不然也不至于这般顺利。”

听到何晏这般自谦,蒋济也是笑而不语。

明眼人都知道,因为陆逊那边弄巧成拙将陈兰引出来后,鲁肃的计策其实已经成了一堆废纸。

若非何晏阵斩陈兰,别说诛灭三贼了,就是鲁肃都有可能折进去。

只是蒋济作为能与程昱、郭嘉、刘晔、董昭共列一传的“智慧型人才”,自然能够看出何晏这是主动将功劳往鲁肃身上推,成全鲁肃一个“一计灭三贼”的名声,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

“慎侯放心,待稳定民心后我会开始着手布置此事,将这淮南打造成铁壁,不让孙氏有半分可乘之机!”

何晏见蒋济这个扬州二把手愿意支持自己,心中终于是有一块大石头落地。

九江郡这边有蒋济,庐江郡那边有刘晔。

趁着曹操北上打袁绍的这段时间,怎么也够这两人布置防线、开发水军了。

等到曹操雄踞北方,便是荆州攻不下,这扬州也必然是囊中之物,不足为虑!

“如此,那我就可以安心回去和司空复命了。”

与何晏一同前来的刘晔要去做他的庐江太守,自然不能跟着何晏回去。

但现在何晏身边不仅多了鲁肃、吕蒙、陆逊三人,还有大乔陪伴,倒也是能填补何晏心中的一丝没落。

嗯,尤其是大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