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 第二百二十四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杨鸣先开始说了,“将军,说实话,这件事的确真的很是棘手了。想退兵邓艾还在后方,想进军又王猛落入了敌军手中。”

“对啊,所以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不如先拖住吧,就说是先问问丞相的意见,先送去些军粮,先应付一段时日。”夏侯绪也只能想到这些办法了,现在真的是进退两难了,也许邓艾没去偷袭南郑,自己现在就可能已经撤兵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王猛,王猛被抓是正常的人都会这样,如果张卫被射伤,自己也会派大将去抓张卫。

只不过是碰巧在追赶路上被杨昂和朴胡救了下来。

夏侯绪给张卫写了信,言辞恳切,希望不要伤害王猛,又另外赠送了十日之粮,希望暂时的罢兵言和,至此双方也都能接受。

同时给曹操写了紧急文书,希望能得到曹操的建议,但是夏侯绪觉得如果说单独为了王猛而撤军,曹操就会觉得就太过于妇人之仁。

所以夏侯绪根本没有提王猛被抓,自己想退军,写的则是汉中军兵马强壮,粮草足备,张鲁也已经回援,是否还要继续攻打阳平关。

夏侯绪想了想,同时又给夏侯渊写了一封信,做为自己的上司,并且是叔父,而且夏侯渊有着三十多年的人情世故,以及二十多年从军经验,说不准会给夏侯绪提供有效的建议。

而在汉中军这边,张卫看罢了信,得了好处,但却非常谨慎,并没有即可放了王猛,而是等待着夏侯绪退兵,才肯放人。

等曹操将令才能撤军,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所以张卫也陪着夏侯绪一起等,等着夏侯绪接到退军的军令。

但是张卫却等到了一个消息,让张卫大惊失色,南郑居然丢了!这让张卫不禁心下惶惶不安,张鲁把南郑交给自己,自己却大意丢了,不过将大军带到了阳平关,却意外的守住了阳平关,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汉中只是一郡,实力不大,屯兵了武都的一部分,荆州上庸的一部分,倒也不算小,养活着八万多的兵马,属实不易啊。

这南郑一丢,大部分存粮落入敌手,汉中的命脉也被掐在了对方手里头。

所以张卫倒也更加期盼夏侯绪撤军了,如果邓艾能在不烧毁焚坏粮草的前提下,张卫甚至都想做主,让邓艾从阳平关撤出汉中,也怪自己大意,只留给了南郑两千守卒。

谁能想到邓艾的一支兵马从天而降啊。想到这里,张卫又写了三封书信。

第一个是写给夏侯绪的,希望夏侯绪能让邓艾撤军,自己也不会为难任何的曹军,包括邓艾,希望能握手言和。

第二是写给自己的兄长张鲁的,信中谏言张鲁不可攻打南郑,否则邓艾会毁掉军粮,但张卫还是相信张鲁能看到这幅局面,能听自己的建议,这也是张卫算得上事自我救赎吧。

第三封信是写给邓艾的,写到自己已经和夏侯绪握手言和,希望能够保证城内所有东西的完好无缺,自己也会完好无缺的送邓艾回去,因为邓艾的处境现在真的不怎么样,等待着夏侯绪能突破阳平关,来正式进驻南郑,所以如果夏侯绪下命令让邓艾撤军,邓艾一定会撤军的。

张卫感觉自己脑子都要烧掉了,事态太过复杂,所幸抓住了王猛,不然邓艾占住南郑,和夏侯绪前后呼应,自己的兵粮也断了,那么这多少兵马才算完了。

张卫为自己的误打误撞所庆幸,夏侯绪却是苦恼不已,一连三天,都想不出办法这事态太过焦灼,邓艾去南郑的确是个好计划,但是却出来了这一档子事,让夏侯绪烦躁。

终于夏侯渊的书信到达了,夏侯渊在陇右终于取得的大进展,一时风光无二,整个凉州几乎都差不多要拿下来了。

夏侯绪打开夏侯渊的书信,只有短短几行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深藏功名,得失均衡。

夏侯绪看完脸色有些挂不住,这是说自己风头太过了吗?自己可是一心为国,这总不能受如此说教吧。

周不疑这时候来到夏侯绪的大帐,想汇报一下新军粮运输情况,陈康倒是尽心尽责,军粮从未逾期过。

等周不疑说完,夏侯绪则是拿起布帛给周不疑看着,断断几行字,周不疑一目了然,看完则是笑了出来。

“征西将军说的没错,将军现在地位已如此高崇,身居安西将军,汉中太守,持节都督,在征西将军麾下,恐怕也是独一档,现在是拿不下汉中,如果将军拿下汉中,你又该如何被升职呢?

要知道,将军你才二十六岁,已经达到了一些人一生无法达到的高度,势必会遭人嫉妒眼红。所以属下还是劝将军撤兵吧。

不,非但要撤兵,还要交出这汉中太守,持节都督的职位,就言自愿降职,以表战败的愧疚,现在拿不下汉中,这就是虚职,要之也无用。”

夏侯绪恍然大悟,原来夏侯渊是这个意思,正好张卫也想求和,所以夏侯绪答应了撤兵,前提邓艾和王猛的安全回归,并且不会烧掉南郑的军粮。

夏侯绪心下一叹,这一次出兵,什么好处都没捞着,还得自愿降职。不过夏侯渊确实是军中元老,不论是形势,或者说是待入处物,时事政治,都非常精明。

做为“雍凉集团”的最高统帅,夏侯渊可以说是完全被曹操信任,才是征西将军,自己做着这安西将军,也不如辞了去,反正现在还年轻,自己声望已经打出去了,也不急于一时,自己才二十多,等到日后有的是机会攀上顶端,位极人臣的。

所以夏侯绪还是非常愿意听取忠告的,夏侯绪既然已经决定退兵,那就开始准备,给张卫也写了回信,具言自己退兵一事,等到曹操文书下发就可以退兵了,同时希望不要为难撤出南郑的邓艾。

于是两家罢兵言和,夏侯绪一方也开始准备收拾行囊,但是,在邓艾和王猛没回来之前,也不交出北门,就在这里对峙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