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侵入与靠近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第一百七十二章 侵入与靠近

作者:长桥尽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4:37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杨勐来说如果能接触到一个活着的生命体,

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那将会使他收获大量有用的信息。

从金属圆球的内部构造,以及最中心摆放的石头来看,

这里面的“人”已经建立了一定体系的文明。

但无奈的是,他发现的除了一地的尸体外,便再无其他有用的东西。

“那么接下来你的计划是什么?”

一旁的小光见探测器离开金属圆球,闪烁着问道。

“计划,也许是启动一个圆球?”

“启动金属圆球?”

杨勐的回答让小光顿时想到了什么:

“你是打算利用金属圆球,进入那个地方!”

“是有这个打算!”

此时的小光见杨勐不在忙于探测,于是便继续问道:

“那金属圆球里的东西看起来与你有些相似,

但表面结构上却有些差别,这些是你的族人吗?”

小光这样的问题,让杨勐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这个闪烁的光点,而后摇了摇头道:

“我也不知道!”

“他们之前的外貌也许与我相似,

但是因为死亡尸体腐烂导致形体发生了变化!”

“原来是腐坏,当初我在研究你的身体组织时,

你的结构离开主体部分的能量供给后,缺确实容易发难以逆转的性质变化,

这也是身为生命体的弊端!”

见小光平澹的提起了当初拆解自己身体的事情,而没有任何自我过错的感觉,

他无奈的叹息一声,

对于这种存在无数岁月早已脱离生命体的光点,

如果会对生物体的脆弱产生同理心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此时杨勐心中并没有责怪小光的意思,

到是这光点的说法,让他想到了些什么:

“同族吗?”

“他们是正常的人类吗?”

杨勐不知道。

……

采集了生物样本的探测器,已经脱离了罗斯128b行星,

正向着飞船方向而来,

杨勐此时也没有在飞船坐等探测器的返回,

他需要准备接收生物样本的环境。

毕竟这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生物样本,

需要极为谨慎的处理。

虽然罗斯128b行星上的环境极为恶劣,这些人形生物体也可能是近期产生的,

但从之前探测的数据来看,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对于已经走出太阳系的人类来说,各种存在液态水的星球上,

最危险的并不是上面存在危险等级未知的文明,也不是恶劣的行星环境。

而是那个星球上广布着的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

尤其是那些依赖于液态环境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性更大,

毕竟人类的体内便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环境,

若是异星的微生物进入人类体内,

人类的免疫系统的能否抵抗住这些未知的微生物,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对于罗斯128b行星的生化环境,杨勐不敢大意,

谁也不知道,作为年龄超过90亿岁的罗斯128b行星,上面的微生物会演化到什么程度。

尤其是这个星球还处于重轰炸期,

来自太空的陨石物质还不停的为其补充着,被近距离恒星电离而丢失的水分。

而这些冰陨石,

又有可能是从河外星系流浪过来,并被b行星吸引。

这使得的这个星球的微生物环境可能更为复杂。

当初地球的第一个生命是如何产生还有所争议,

但可以确定的是,

人类如今发现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

是在格陵兰岛的永久冻土层下,

那块化石距今已有37亿年,

而那时的地球恰好处于多陨石的重轰炸末期。

“这颗星球对于地外行星生物学家来的说也许是一块宝地,

但这种环境对于我的探索工作来说却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如果这里的环境像是鲁坦b行星的地表环境那样干燥便好了!”

这样的念头在杨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过,他也明白,就算是鲁坦b行星的地表,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水分,依旧存在可怕的红霭,

一些想法只是奢望罢了。

……

所幸人类早就预料到先驱航天员可能会面临复杂的外星微生物环境,

因此,有着多种应对方案,

其中便有应对采集生物样本的外置分析装置,

而这种装置,早在探测器离开飞船时,杨勐便已经准备好了。

此时飞船上的设备出舱口缓缓打开,

一个比一般探测器还要大一些的圆球,被机械臂缓缓的举在了太空中,

而在飞船的下方,

一个光点从夜半球的阴影中浮现,

这光点缓缓的向着飞船的方向移动,很快变成了探测器的模样。

几分钟后,

小尹的提示音在杨勐耳边响起:

“已完成交汇对接,正在转移生物样本!”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杨勐,来到一个操作台。,

只见操作台正中间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正是生物实验舱的景象,

随着一个个金属结构的安瓿瓶被转移到生物实验舱内,

在小尹的操作下,开始对里面的样本进行分析。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见杨勐一直盯着屏幕,一旁的小光闪烁着,对于那些人形生物体的状况,他似乎比杨勐还着急。

可惜,杨勐并没有时间回应小光,

他正与体内的小尹交流着分析数据,

在小光足足等了数分钟后,杨勐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心道一声:

“果然有快速克隆的痕迹!”

一旁的小光,见杨勐的神情发生了变化,急忙追问道:

“如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算是我的族人吧!”

“那他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从送回的生物样本来看,并没有微生物肆虐的痕迹,可能大概单纯是因为寿命短吧!”

“寿命短?”

对于杨勐的话,小光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但此时的杨勐也没有像小光的解释更多,

他对体内的小尹下达了某种指令,

这生物实验舱连带与之对接的探测器,被机械臂所释放,就像使用过一次性针管一样被丢掉。

而看着消失在夜半球的设备,

杨勐丝毫不觉得浪费。

……

在确定了这个星球上的人,是用充满弊端的快速克隆技术产生的,

杨勐心中变的更为复杂,

这种技术弊端极大,被人类严厉禁止使用,

因为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干细胞培养,

这种克隆人的寿命极短,身上的细胞也带有明显的痕迹,只需稍微经过基因测序便能发现其中的痕迹,

杨勐不知道,

那位先驱航天员为何要使用这样的技术

是被动失控,还是主动选择,

他都不得而知,这就意味着他接下来,侵入的大型复合多孔菌结构时要格外的谨慎。

……

“现在需要准备的便是能源系统的恢复?”

“从探测的结构上来看,其动力结构还算完整,

若是能恢复能源,便能进行一定的操控!”

“可无法确定的是,金属圆球是如何影响多孔菌?并使移动……”

杨勐与小尹在一台超算前,模拟着接下来的侵入过程,

虽然已经确认要利用金属圆球进入她飞船所在的地方。

但要将想法变成实际的行动方案,

还需要落实许多问题。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接近停放飞船的大型多孔菌。

“十二点时区距离十点时区实在是太远了,”

“两个时区相隔的距离超过了3700公里,

面对海中复杂的洋流环境,想要操作金属圆球或者是多孔菌到达如此远的距离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小尹,有没有十点时区存在的多孔菌?”

“有的!”

“根据气动探测器,对无风带上浮多孔菌进行分布分析发现,十点时区的不同大小的多孔菌数量超过2400个!”

“这么多!”

听到这样的回答杨勐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毕竟一个时区的范围超过了1800公里,

在这样的区域这种密度的多孔菌只能用稀疏来形容,

当然这也是因为,

气动探测器视野有限,若是能探测更多的范围也许能发现更多的多孔菌。

“既然这个区域存在如此多的多孔菌,在目标点附近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到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靠近目标点的金属圆球中很有可能存在活着的克隆人。”

虽然杨勐很想接触到活着的克隆人,

看一看他们近百年的时间里产生了怎样的文化,

为何要跪拜一块石头,

它们的起源是什么,一开始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但他只想在距离目标点很远的地方来的寻找活着的克隆人。

“十点区域距离目标点太近了!”

“小尹,之前的探测器上没有找到通信装置吗?”

“探测器曾在设备通道内发现拥有内部通信的短波信号装置!”

“这我知道,那用于外部通信的装置呢?”

“并未发现!”

“但根据,结构探测器传回的数据,金属圆球内有用有外部通信的长波信号装置存留的痕迹,只不过我们的探测器,

只发现了可以放置信号接收发射装置的区域

并未发现任何通信装置!”

听到这样的回答,杨勐微微的皱了皱眉头,想到的快速克隆人寿命很短的情况,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通信被切断……”

“难道说,这些克隆人因为寿命将近,而被抛弃!”

“可若是被抛弃,怎么会浪费一个金属圆球,直接扔到海里不是更方便?”

“而且这些克隆人的金属如此多,能经的起这样的浪费?”

杨勐有些想不通,

而就在他与小尹要继续商讨,如何在目标点附近搞一个金属圆球,而不被发现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想法:

“这金属圆球总不会是某种棺材吧!”

回想起气压舱舱门的锁定装置异常脱落,无法从内外打开的情况,

以及金属圆球内,极为恶劣的居住环境,

甚至是金属圆球内设备十分稀少的情况,

之前探测的那个金属圆球,并不像是一个长期生活大量克隆人的环境。

种种迹象表明,这金属圆球的作用,可能与他一开始猜想的不同。

……

与小尹商议了一阵后,

杨勐再次准备了一个探测器,

有了上一次的探测经验,

这一次准备的过程更为迅速。

仅仅三天后,一个较大的探测装置,向着的b行星而去。

……

此时,

罗斯128b行星昼半球10点时区的云层中,

气动探测器稳稳的悬浮在空中,

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都无法对其造成影响,

这时一道光线从远处投来,

骤雨初歇,

10点时区的无风带再次到来,

随着阳光散在海面上,

气动探测器底部的光学伪装模拟装置,也变化成了此时天空的景象,

而随着无风带的出现,

海面上上浮了大量的多孔菌,

在恒星光芒的照耀下,这些多孔菌显得格外的绿。

而在气动探测器上,探测摄像头的镜头正在微微调整着,似乎在确定着什么。

在这样气候恶劣的环境中,

因为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无风带极为短暂,

这种无风带似乎只是给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一个短暂的喘息时机。

远处的黑云再次滚滚而来,

下一刻又是狂风暴雨,海浪滔天。

而原本在海面上沐浴阳光的多孔菌此时也全部躲到了深海中。

也就在着,能刺破人类双眼的狂风暴雨中,

一个带着幽黑色光芒的梭形物质,

冲破云层,向着气动装置刚才所确定的位置砸去,

这如同鱼类一样的东西,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到了距离海面很近的位置

“第三次反推减速开启!”

“减速成功!”

“入水角度正常!”

“正在检测内部装置!”

“装置正常!”

……

飞船上,听到小尹不断汇报着探测器的进度,

杨勐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屏幕上那幽暗的海水,心中暗道一声:

“这里距离大型复合多孔菌很近,也许这次探测的金属圆球内部也许有所不同!”

多次的探索经验,

让探测器很快便找到了目标点,

不过,在进入多孔菌,即将接近这个金属圆球时,

探测器遇到了和之前三个金属圆球不同的情况。

这个金属圆球所在的空间很亮,

圆球上面的环带结构发着耀眼的光芒,

似乎在告诉来人,这里面亮着灯有人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