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启高一 > 第200章 赏析

重启高一 第200章 赏析

作者:白雨涵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8:51 来源:笔趣阁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老板,你这是作诗吗,分明是看到了一个蚂蚁窝而已。”马薇薇对于张谭创作的《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持严重怀疑的态度。

张谭先是哈哈一笑。

随即板起脸呵斥:“肤浅啊肤浅,你知道你有多肤浅么?你知道这首现代诗的内涵有多么深邃么?你知道这首诗想要表述何等伟大的画卷么?你什么都不懂,你竟然还怀疑这首诗的伟大!”

遭到张谭的训斥,马薇薇不禁眨了眨眼睛,仔细回想了一遍这首诗,四句诗、二十二个字,有包涵什么内涵吗?

完全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啊。

张谭仿佛看到了马薇薇的迷惑,痛心疾首的说:“你不觉得这首诗,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假借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蚂蚁,动静相宜之中,呈现出了一副让人感慨万千而又浮想联翩的似水年华么?”

“啊?”

“啊什么啊,我给你好好分析分析,诗的第一句‘一只蚂蚁’,寥寥四个字,一个万籁俱寂的开场,没有时间、地点,没有情节、发展,一切都归于平静,平静之中,又仿佛孕育着什么。”

张谭背着双手,看着窗外,风骚如隐士高人。

“诗的第二句‘另一只蚂蚁’,一下子打破了寂静,原来这不是一只孤独的蚂蚁,还有另一只蚂蚁陪着他,蚂蚁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聚在一起。仿佛是一个盒子,我们打开它,透过缝隙看到了里面的一角。”

“紧接着‘一群蚂蚁’,再次将原本的情况打破了,盒子打开,里面满满都是惊喜。蚂蚁是什么、代表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看见了蚂蚁,目光已经从单一的蚂蚁,上升到了一群蚂蚁的高度,这是从近景到远景的抬升。”

“最后。诗人说‘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想一想,是不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无边无际,广阔的世界仿佛就在眼前。诗人用最简单直白的描写。玄之又玄的呈现了一个逐渐拉升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诗人的眼睛,一起去升腾。”

“到这个时候,诗已经不仅仅在写蚂蚁了。一只蚂蚁还是一群蚂蚁,或者更多的蚂蚁,都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表述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你可以敞开心扉去感触字里行间的情感,诗人不是在写蚂蚁,而是在写人。”

“一个人是孤独的。两个人有个伴,一群人是一个社会,或许在这个社会之外,还会有另一个社会。地球之外,或许还有另一个地球,一群地球,更多的地球。再去呼应诗的标题‘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诗人没有写‘树下’而是写了‘一颗树下’,岂不正是一种象征,蚂蚁是人。树是地球,蚂蚁是一只,树是一颗,蚂蚁可能更多。树也可能更多。”

张谭转过身,目光严肃的看着马薇薇:“现在,你用心去感悟这首诗,我相信只要你用心感受了,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深深的被诗人的广阔胸襟所折服。并想对写诗的诗人说:这写得什么傻逼玩意。”

“啊?”马薇薇顿时无语,好半晌才云山雾罩的开口,“这不是老板你自己写的吗?”

“然而并不是,哈哈。”

马薇薇并不能理解张谭为何这么可乐,就如她不知道什么是梨花体一样。

张谭点评的这首诗,是梨花体代表人物赵丽华创作的“传世”名篇之一,这个梗是好多年以前的了,张谭早都忘记了。

但是刚才忽然又想了起来,因为马薇薇刚才提到作协,张谭就想起了上一次去中国作协开会,见到一个作协会员,也叫赵丽华。

张谭搜了她的博客,发现赵丽华的确写了这首诗。

只不过现在还没在网上流传开,梨花体尚未能够出名,于是乎张谭更加觉得,中国作协就是个玩耍的地方了。

笑一笑,乐一乐,生活需要会发现快乐的眼睛。

张谭恰好长了一双。

……

今天晚上比较无聊。

苏莎的爸妈来北亰看望女儿,苏莎陪他们去吃饭了。

张谭下了课就回了自己家里,老老实实的写《小李飞刀》。

按照本来的计划,他是要跟苏莎一起去外面吃个饭,然后拉拉手压压马路。苏莎是那种表面上很开朗热情,但骨子里很懂得洁身自爱的女生,张谭几次打算拿下全垒打,都被苏莎给躲开了,在张谭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之前,看样子机会不大。

张谭也没有强求。

正如他始终没有把“我爱你”三个说出口,连“女朋友”都没说过。

他对苏莎有好感,也很喜欢这个性格开朗的女生,毕竟苏莎无论是身材还是气质,或者性格都讨喜,张谭不介意跟苏莎发展下去。

他跟苏莎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依靠玉树临风的气场,很容易就捕获了苏莎的芳心,而苏莎也大喇喇的表达了她的喜欢,没有怎么掩饰。

牵手顺其自然。

张谭本来还以为,苏莎谈过恋爱,事实上却没有,考大学之前忙着学习各项才艺,大一又忙着学表演,忙忙碌碌参与了很多舞台剧的排练。到了大二,心思有些活泛时,就遇到了张谭。

这是含苞正待放的时节。

张谭并没有处女情结,或者说经历过上辈子的社会开放风气,他已经不在意了。时代在发展,西方的性开放,已然被很多人接受和继承。还会互相打趣,要找处女只有去幼儿园找了。

当然,没有处女情结,不代表不喜欢。

以前的经历是空白的妹子,总是会加很多分,谁不喜欢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女人。

但或许就是这样一张薄膜,让张谭对这段感情,有些退缩。他可以不在意这张薄膜,却坚持认为,一旦拿走了女生的第一次。就应该负责任到底。而张谭扪心自问,他和苏莎之间,还欠缺一点火花。

骨子里张谭是渴望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最好是那种爱得死去活来、缠绵悱恻、恨不得全世界只你共我的爱情,若是虐恋又是一番荡气回肠。

只不过两辈子加起来。这种感觉根本找不到,他也算是见过不少美女了,心动者有很多,然而心脏强烈跳动,并未出现。

所以。在这样一个夜晚里,张谭觉得自己,似乎隐约把握住了李寻欢对于林诗音的爱。

可望而不可即。

《小李飞刀》的创作,一下子就打开了灵感。

写作速度渐渐加快。

当下张谭就把心一收,抛却所有噪杂的心思,飞快的码字。

……

同一时间。

苏莎刚刚和爸妈一起吃过饭,在华灯的映照下,沿着街道散着步。她的爸妈是生意人,对唯一的女儿,十分的珍宝。有时间就会来北亰跟女儿聚一聚,并且已经打算为女儿在北亰买一套房子。

以后也方便来北亰,有个住的地方。

房子还没买,所以暂时还是住在宾馆里。

苏莎也陪着爸妈去了宾馆,一起在宾馆里说说话,看看电视。

“呀,都到九点了,放《杨澜访谈录》了。”苏莎赶忙将电视调到了北亰卫视,节目中,刚刚开始《杨澜访谈录》的本期导视。

张谭出现在画面上。

伴随着旁白。签书会画面呈现,可以看到一条长龙蜿蜒到远方,排着队捧着书等签名的书迷,实在是多。

“这个张谭就是你的同学吧?”苏莎妈随口问了一句。

苏莎眼睛里有一丝闪亮。随即装作不经意的问:“爸、妈,我上次跟你们说,我同学张谭上《杨澜访谈录》,你们看了没有?”

苏莎爸便说:“看了,这小伙子非常人啊,你们这个北电能人辈出。”

“他是原本就成名了。才被北电招进来的。”苏莎提到张谭,就有些眉眼带笑的意思,“现在是我们北电的风云人物,在导演系很有名,我合作他拍的一支短片,那支短片非常有意思,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他以后肯定是个厉害的导演呢。”

“是看着挺诚恳挺有才华的一个小伙子,希望能拍几部好的片子,别像现在这些导演,拍得都什么跟什么,狗屁不通。”苏莎爸对现在的导演,非常不满意,“去年看的那个什么《馒头血案》,怎么也看不懂在说什么,就是浪费观众的钱。”

“那个《馒头血案》我也看不懂。”苏莎妈附和一句。

苏莎爸转头看着苏莎,说:“囡囡,你以后要是拍戏,先看好剧本再接戏,别随随便便就去演戏,演这种烂片,坏的是名声。家里不缺你的花销,爸妈赚的钱都是为你赚的,你想要拍戏,一定要精挑细选。”

“我知道啦,爸。看电视,看电视。”苏莎笑呵呵的话题从自己身上岔开,年轻人,总是不希望父母整天说自己。

电视中,张谭面对杨澜的采访,侃侃而谈。

《谭张:用文字改变世界》的上集,主要聊了张谭的成长、作品和新书,这一集,主要集中在学习、影视和创业三方面。

张谭说了自己在北电的学习情况,还说了做导演的感受:“我拍过一支短片,叫《我学会了弹吉他》,那是我上个学期的作业,虽然老师们给了个差强人意的评语,但我自己觉得挺有趣。作为导演来拍片子,是真的可以把所思所想,用画面和声音创造出来。”

“我会在北电认认真真的学习四年,扎实的打好基础,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能够把故事说好的导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 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