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启高一 > 第175章 一代巨擘

重启高一 第175章 一代巨擘

作者:白雨涵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3 来源:笔趣阁

陈力的哥们叫王大刚,原名王刚,嫌弃叫王刚的人太多,就自己跑去改成了王大刚。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正忙着编排一个舞台剧,周围有小姑娘陪着,不愿意来。

后来听到陈力说,写《射雕英雄传》的谭张也在,王大刚才慌忙说,等下带几个表演系的女生,过去唱歌,认识认识谭张。

不认识张谭的人,私底下都喜欢叫张谭为谭张。

就和当初别人都叫金庸为金老先生,而不是査老先生一样,笔名代替了本名。

张谭无意去纠正,反正叫张谭、谭张都是在叫他,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因为要去唱歌,吃烧烤时三人没喝多少啤酒,都准备留着清醒的头脑,等下在表演系女生面前,好好的显摆显摆。

表演系的女生。

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这些女生,说不定以后就有演艺圈的小花旦,若是能拔得头筹,滋味不要太爽。

结账,走人,盛唐ktv门口集合。

王大刚果然如约带着三位漂亮的女生,从出租车上下来。

“大刚。”陈力招手。

“阿力。”王大刚快步走过来,一眼就望向张谭,热络的要跟张谭握手,“探长!你好你好,我是王大刚,导演系大三学生,真高兴能认识你。”

他喊的是探长,探长是张谭的外号,粉丝一般都是这么称呼张谭。

张谭跟他握了手:“你好。”

随即王大刚就给三人介绍同来的三位女生。

干练短发、瓜子脸的女生叫苏莎,大二表演系学生;长头发染成紫红色、有成熟御姐气质的女生叫朱丽丽,也是大二表演系学生;短裤、衬衫打扮,头发斜着甩在一边,青春活力的女生叫刘茜薇,大三表演系学生。

三位女生,气质不同,梅兰竹菊,各擅胜场。

很显然,三位女生是知道张谭的。

现在《射雕英雄传》实在是太火了。折江卫视播出之后,其它电视台也开始陆续播放。这时候还没有什么“一剧两星”的政策,看到《射雕》火了,全国七八家电视台。都抢着播放,想不火都难。

可以说是在电视上刷屏。

李季熊和周太平无疑人气火到爆,身为原著小说作者、编剧、主题曲、片尾曲、插曲作者的张谭,同样誉满天下。

“探长,没想到你本人这么帅啊。”苏莎很开朗。说话让人如沐春风。

张谭挑了挑眉头,十分无耻的承认了,并且还跟对方互相吹捧:“你也很漂亮哦。”

苏莎笑得十分开心:“呵呵。”

一边认识,一边进了ktv包厢。

张谭很想跟三位美女说说话唠唠嗑,但是王大刚似乎有心结交他,使劲的拉着他说个不停。介绍北电导演系的生活,讲起各行各路的八卦,显得有些话痨。张谭又不好打断他,直到进了包厢,开始点歌。耳根才稍稍清静。

韩卫国问:“谭张你要唱什么歌?”

“让女生先点歌吧,我无所谓。”张谭无所谓,他当年是麦霸级人物,只要有歌,就没有不能唱的。

“有没有探长创作的《铁血丹心》啊?”刘茜薇好奇的问。

朱丽丽正在电脑前划拉歌单,闻言摇头:“新歌好像都没有更新。”

两个女生去点歌,苏莎则挨着张谭坐下来,笑着恭维张谭:“探长,你可是大才子,知道你要来我们学校读导演系。我好早就想认识你了,回头问你要签名。”

张谭目光有神的看着苏莎说:“我的签名不值钱哟,我得找你要签名,等你以后成明星了。肯定能升值。”

苏莎长得很漂亮,有点像王珞丹,又有点像戚薇。简单的一件淡蓝色及膝连衣裙,把身材线条勾勒的很美。

她很爱笑,笑过了,又小小的抱怨一句:“明星不好当呢。我们都看不到什么前途。”

陈力坐过来,接口说:“苏莎姐,我看好你,你长这么漂亮,迟早有放光芒的一天,等我有机会拿导演棒,绝对找你演女主角。”

“那就祝你早日当导演,嗯,不过,你看着比我还大吧,别叫我姐呀,我才二十,当不起姐。”

“我才十九呢。”陈力胡扯,“不信你问探长,我跟探长同一年出生的。”

“别逗我,我正经十八岁。”张谭站起来,“我去喊点酒水,再买点零食过来。”

正在忙着饰演话筒的王大刚,立刻喊说:“探长你坐着,我来去买,今天我请客。”

韩卫国也抢着说:“你们都坐,我去买。”

得。

张谭不想那么市侩的抢着去花钱,便又坐了回来。北电一年的学费接近两万,生活费还得另算,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上不起。一点小钱,实在不是一回事,谁去买都一样。

等王大刚和韩卫国抱着零食、酒水回来,朱丽丽已经协同刘茜薇,将歌点好了十几首。三个女生都会唱歌,陈力、王大刚也没跑调,韩卫国就差了点,唱了一首过后他也不好意思再唱了。

轮到张谭开始唱。

是一首经典老哥,黄安,《新鸳鸯蝴蝶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

张谭的歌喉曾被音乐制作人鄙视为业余级别,但是在ktv里唱歌,绰绰有余,他不是在随便唱,唱歌时似乎想到了很多往事,有感情投入在里面。

一曲终了,技惊四座。

“探长能出唱片了!”王大刚也不知道是在拍马屁,还是真心赞叹。

……

欢乐地时光飞快。

出了盛唐ktv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互相道别后,各自坐上出租车,回家的回家,回学校的回学校。

到家之后,张谭手机响了几声,来短信了。

打开一看,是苏莎发来的:“探长你到家了吗?”

“到了,你呢?”张谭顺手回了。

苏莎回的很快:“哦。我也回宿舍了,那就,晚安吧。”

“嘿。”

张谭看着短信,莫名失笑。然后也回了一个“晚安”。

一夜好梦。

第二天。

北电仍然在军训,张谭没去学校,他有事要处理。李艳已经帮他招聘了一批大学生,他要一个一个去面试,留下两至三名。作为助理。

以他现在的事业规模,一名行政助理,两名文学专业助理,是比较合理的配置。

张谭毕竟不是真正的在创作小说,他的创作,很大部分是借鉴,更像是一种产业化的生产。几部经典的小说,他当然会自己亲自敲打键盘,但是别的一些作品,譬如四大名捕系列的完善系列。如果可以偷懒,不妨找助理代笔。

不想欺骗读者的话,到时候可以合作署名。

面试很简单,张谭挑助理有三个基本要求。

“性格随和。”

“了解武侠小说。”

“女的。”

来面试的都是文学系的高材生,技能方面,张谭并不担心。最终的招聘结果,留下了两个人,一个人民大学的大四学生,一个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

赶在军训结束之前,张谭的助理团队。终于集齐。

马薇薇是行政助理,负责张谭的外宣工作,主要就是应付记者采访,同时也负责张谭的生活。譬如安排钟点工干活,安排阿姨做饭,安排出行计划等等。人大的黄冉冉、师大的王新月是则是文学专业助理,说白了就是私人编辑。

他原来的私人编辑周楠留在合淝了,所以黄冉冉和王新月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校对《四大名捕斗将军》的书稿。

在导演系学习的同时。张谭还是要兼顾小说的写作。

小说的书迷,是他人气的支撑。

如今他的新书《四大名捕逆水寒》,已经上架了第三册,反响非常好。

不过也产生了一个不太和谐的现象。

那就是射雕三部曲的粉丝,和四大名捕的粉丝,之间有很大的隔离。诚然张谭的文笔是相同的,但两个系列的风格,多少有一些差别,特别是小说的立意上,不太一样。这就造成了,一批书迷更喜欢射雕三部曲,一批书迷更喜欢四大名捕,经常开撕。

当然,更多的读者,两个系列都喜欢。

……

台弯的汶采乐就更喜欢四大名捕这个系列,他是四大名捕的最早一批读者,那时候《四大名捕震关东》刚刚在台弯发行繁体版,汶采乐看得如痴如醉,冷血和追命令他着迷。还在班里大肆推销,引导了大批同学,一起喜欢上四大名捕。

再后来《四大名捕会京师》出版,四位名捕一起出场,更是惊才艳艳。

谭张成了汶采乐最喜欢的一位武侠作者。

此后谭张宣布缓缓头脑,《射雕英雄传》的出版了,这部小说在台弯造成的轰动也不小。

但是汶采乐总觉得没有四大名捕来的干脆利落。再然后《神雕侠侣》没在台弯出版,只能看香巷出版的版本,承接《射雕》的《神雕》,同样是一本好书,风格与《射雕》一样,却不够对汶采乐的味。

但他们班的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射雕三部曲,并认为四大名捕差了一筹。

这让汶采乐心里留了一个结,生怕谭张眼看射雕三部曲太成功,不再写四大名捕系列了。

令他欣慰的是,谭张并未失信,带着《四大名捕逆水寒》又回来了。

才把第一册看完,汶采乐就要大呼心脏受不了。

相比于前两部四大名捕,这一部的剧情,实在是太精彩了。出场人物很多,节奏很快,但是却一个一个人物血肉饱满,故事的起承转合、五味搭配,全都是顶级的。书的立意也十分深刻,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角色都随着利益变幻自己的角色。

“谭张绝对是开创武侠新潮流的一代巨擘!”汶采乐想起了叶洪生,点评谭张时,说的一句评论。

叶洪生是以点评武侠小说为职业,基本上新旧武侠他都看过,很多武侠小说迷,都根据他的推荐来看武侠小说。

但是这样的点评语言,叶洪生此前几乎没有过。

现在的港台名家张非凡、李铁臂,人气也很高,叶洪生也只是认为这两人,继承了六七十年代新派武侠的衣钵,从未认为两人能开创潮流。

骤然出世的张谭,却在弱冠之年,就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