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启高一 > 第236章 花钱请人捧

重启高一 第236章 花钱请人捧

作者:白雨涵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34 来源:笔趣阁

手捧《许三观卖血记》的李俊,有底气去嘲笑别人看武侠小说。因为这是写出了《活着》这种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经典小说的余华所著。文学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雅和俗,三六九等。

余华的作品无疑是阳春白雪,对人性的洞察和剖析,充满张力,的确是这个当代伟大的作家。

回到学校,坐在座位上,翻着《许三观卖血记》,李俊看得很细。事实上他读着这本书,感觉是有些累的,这种当代小说,阅读感都是差不多的。喜欢的人能够看到小说的优秀,不耐烦的人根本看不下去。

李俊大概属于前一种,能看到书的闪光之处,觉得震撼与伟大。

他的同桌马钢山属于后一种,对这种当代文学类小说,敬谢不敏,只爱看各种“糟粕”小说。譬如现在,马钢山就手捧着一本崭新的《倚天屠龙记》,走了过来。

“你去买书了?是去韬奋吗?我刚才也在韬奋,怎么没看到你?”马钢山好奇的扫了一眼李俊的书。

“我进去买了书就出来了。”李俊瞥着武侠小说,对这个同桌,十分鄙视,“你就不能看点有价值的课外书吗?整天看武侠小说,有意思吗,能汲取到一点营养吗?”

马钢山也有点不爽李俊的高姿态:“武侠小说怎么了,看着爽就行了,真要吸收营养,干脆去看语文书好了。”

李俊摇头:“搞不懂你们看这些垃圾书,有什么好爽的。”

马钢山反驳说:“这是你不懂欣赏,就拿这本《倚天屠龙记》来说,我现在在看第三册,感觉写的不比任何小说差,虽然它是武侠但好看的要命。买这本书的人,在韬奋都要排队,我在柜台等了起码几分钟,才轮到我结账。”

马钢山说的这个场面,李俊当然知道。他结账的时候也等了不短时间,看的到那些人,都是来买《倚天屠龙记》的。

但是越是知道这一点,李俊越是不忿。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爱看这种垃圾书。

武侠小说,有什么好看的。

李俊叹了口气:“真不明白你们的口味。”

“我还不明白你的口味呢,看武侠的人海了去,尤其是探长的武侠,上千万的读者。正版书一册都能卖出几百万本,盗版卖出去的更多。而且改编成好多游戏、漫画、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我不信你没看过。”

“武打片有什么好看的,反正我没看。”李俊哼了一声。

“那是你戴了有色眼镜,这两部电视剧,都是全国最高的收视率,《射雕英雄传》在外国都拿到过收视冠军。”

“所以说我搞不懂你们的口味呗,没营养的武侠,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爱看。”

作为一名武侠迷,马钢山对同桌这种不屑一顾的口吻。十分的反感:“你说没营养就没营养了?来来来,我给你看一看,什么是营养。”

只见马钢山将《倚天屠龙记》第三册,翻到了开头的序言章节,指着序言说:“你看好了,这是人民大学教授李启儒给写的序,看看人家大学教授,怎么捧探长的。再看看这个,中国作协副会长的,看看他怎么评价探长。”

《倚天屠龙记》的序言有三篇。其中一篇是张谭自己写的序,主要是说一下这本书的创作思路。

剩下两篇,都是三联书店邀请人写的序,一篇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的序。说的是张谭的武侠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文学大家之所以称之为大家,就在于他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做到前一点固不容易,而做到后一点无疑更难。谭张正是这样一个大家,他的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巨大补充。”

“武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文与武的不同概念,武侠就是文与武的结合,是文人书写的侠客,是浪漫色彩的艺术形式。谭张的武侠作品,大大丰富了这个形式。”

巴拉巴拉,作协副会长可能并未看过张谭的小说,因为没有任何关于张谭作品内容的阐述,都是从武侠文化着手,抬了一把花花轿子。

写序嘛,无疑就是文人之间互相捧一捧。

看完这篇序,李俊脸色有点不爽,序中竟然把武侠也当作文学的一种,并且给了不低的定位。

“不管说什么,武侠都是低层次的文学。”李俊心中坚定的想到。

这样想着,他又继续看了另一篇序。

李启儒写的序——《长风万里撼江湖》。

“中国近现代新文学的小说,其实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当脱节的,无论是巴金、茅盾或是鲁迅写的,其实都是用中文写的外国小说……”

“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

“有人常问我,为什么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当然其中原因很多,不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而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谭张的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谭张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他的小说,从内容到文笔,都延续了说书、评话、弹词这些民间艺术形式。”

“这是非常地道的中国文学形式,是从《水浒传》继承下来的特色魅力……”

“正是这样,谭式武侠才会风靡全世界。”

如果说作协副会长只是抬了一下花花轿子,那么李启儒教授的序,就是赤果果的拍马屁一般了。

把张谭的小说,跟古典名著都放一起比较了,甚至隐约之间,更认为张谭的武侠小说,才能代表中国文学。

吹的有点过分。

李俊看完后,当场就笑了出来:“太胡扯了,这什么李启儒,还是大学教授?武侠能代表中国文学?花钱请人写的序吧?”

马钢山也是呵呵一笑:“探长花钱请人捧他?李俊,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了。你可知道前阵子,探长被浙江大学邀请过去做演讲?而且中山大学、海津大学都邀请过他去演讲,只是被拒绝了。探长还需要花钱请人捧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