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16章:皇太太后

景泰太子 第116章:皇太太后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8:46 来源:笔趣阁

到最后,孙氏也没有真的带秀女到朱见济身边,而是以先帝新丧不久,宫中不宜过早选后为由推辞了。

朱见济明白孙氏不愿意与吴氏撕破脸皮,以朱见济当今的年纪,后位人选很有可能关系到大明之后数十年后宫势力消长起伏。孙氏虽然名义上地位最高,但是以其实力绝无可能独吞下这个利益,还是要与吴氏商量着办为好。

朱见济空手而归,表面上是如此,不过朱见济心底还是非常满意自己的抉择的。胆敢将他这个皇帝视为无物,就不要怪他掀桌子。

回去的路上何林静一言不发,一脸的阴郁,眉头紧锁。朱见济笑着问道:“脸沉着干什么?这宫里的水乱些才好。”

何林静可是没有朱见济如此地乐观,低声道:“陛下这可是在虎口夺食,若是操作不好可是玩火**。”

“朕堂堂天子,岂有见人大快朵颐而站在一边的道理。宁愿玩火**,也比饿死来得好。”

何林静见朱见济还是迷之自信,叹气道:“只怕两宫太皇太后联手勾连,陛下还是为人鱼肉,随意宰割!”

朱见济坐直了身体,惊讶于何林静的直白,想来是想要说些什么,道:“话是如此,你有什么办法吗?”

“方今两宫太皇太后名位未定,宫中内外以东西两宫称之。陛下不若立吴太皇太后为皇太太后。”

“皇太太后?”朱见济差点笑出声来,何林静这是在开玩笑吗?但是见何林静一脸的严肃,朱见济深知何林静可不会拿如此关键的事情开玩笑,止住笑意,正色道:“你的意思,是学傅氏故事吗?”

中国古代历史上,称皇太太后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西汉末年的傅太皇太后,除了皇太太后外,她也曾被封为“帝太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使用过两种名号的太皇太后。

傅太皇太后是汉元帝的妃嫔,同时也是汉哀帝(汉元帝的孙子)的祖母。话说西汉末年从汉成帝(汉元帝的儿子,汉哀帝的伯父)开始就是群魔乱舞,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祸乱宫闱,以至于汉成帝无子驾崩,最后成帝侄子哀帝在傅氏的运作下顺利继位为君。

汉哀帝继位,汉朝出现了四太后同在的奇景。除傅氏之外,汉成帝母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成帝赵皇后为皇太后,哀帝生母丁姬为帝太后,四个太后并立一朝。所以哀帝面临的压力是极其大的,朱见济面临的局面和他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他祖母傅太皇太后一人就可以将所有势力镇住,其实也不用哀帝自己操心这个,为了伸张自己的权力,汉哀帝极力提拔男宠董贤掌握权力,着名的断袖之癖就是他们二人的。

傅氏之所以要给自己封个皇太太后的称号,主要是当时宫中王政君资历最深,靠着这些封号上的变化能够最为直接地表明权力变迁。傅氏自身非常有才能,入主后宫之后就将所有大权掌握在手里,也活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比不过老对手王政君,人家活了八十多岁,甚至见证了王莽篡汉。

人家傅太皇太后这个“皇太太后”封号是自己为彰显权力而封的,朱见济若是封吴氏为太皇太后,手段就显得有些刻意张扬了。

“此事仍需谨慎思虑之。”朱见济婉拒了何林静的计策,又怕他随便外传,道:“今日之事,切不可传于六耳。”

此事哪里需要朱见济提醒,何林静自己还想要多活两年呢,怎么可能到处乱传,颔首应下不提。

这一晚,带给朱见济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需要时间来反思。回到乾清宫,朱见济正准备休息,却不料来了客人。

见何林静一脸便秘的样子,朱见济恼火不已,任谁睡着一半被人叫起来都不会开心的,“谁人来了直说便是,遮遮掩掩得算什么事?”

何林静含湖其辞道:“是奉慈殿来的。”

朱见济一头的火气被压下,整理好形容来出门去见。结果你猜怎么着,来的一辆马车,车帘掀开后里面竟然是四个小女孩,粉粉嫩嫩,**岁的样子吧,和朱见济年纪相彷。

车外站着几位健妇,他们是孙氏的贴身婢女,为首一人见礼后答道:“太后说陛下宫里服侍的人太少了,让奴婢送几个来。陛下若是瞧得上眼,就留几个吧!若是都不讨眼,赶明儿奴婢再送几个来。”

朱见济闻言,脸上不可抑制地浮现出笑容来,忍不住瞥了一眼何林静。利益当前,两宫太皇太后哪里有这么容易联手,没有明面上撕破脸皮,私底下也要缠斗一番,眼下就是明证。

“父皇驾崩未久,朕无意于此,你回去代朕禀明太后。”朱见济自然是推辞。

那人似乎预料到朱见济会这般回答,道:“不过是让她们做些粗笨活计,陛下无虑也。”

让一帮十岁不到的幼女干粗笨活计,这话说出来朱见济自己都不信。只是人家都这般说了,朱见济就道:“既是如此说,朕身边还缺几个书伴,先留她们待几日,若是用得不合手再送回去。”

“此辈皆是太后亲手调教而出,太后尤爱重之,陛下大可放心。”

“那便如此吧,朕乏了,尔等退下。”将奉慈殿的人打发走后,朱见济反手就把这四个幼女交给何林静管理,自己睡觉去了。

而今后宫大体来说有三大势力,两宫太皇太后和他自己。三方博弈之中,朱见济最弱,想要维系自己的权力,就需要挑动两宫太皇太后内斗。显然,这个计策发挥功效了。

至于这四个幼女,其实也有说法。明代选秀制度发展到明朝中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女孩在十岁以下就被选入宫中,由嬷嬷们专门教导,人数不下于宦官,在后宫之中女官足以与宦官分庭抗礼。

品行优异的幼女日后成为女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好比学识过人的宦官会被分配到重要岗位上一样。除此之外,后宫之中的太后与娘娘们也会亲自提携一批幼女,作为交好亲王及外朝高官的手段。

美人计,人之本性,效果总是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