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26章:来自太子殿下的愤怒

景泰太子 第26章:来自太子殿下的愤怒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8:46 来源:笔趣阁

ps:昨天不是我不更,而是更了之后发不出来,写的是番外政治入门篇,应该是近现代的故事太多,差点还以为书要无了。以下括号内为昨日删减部分,之后是正文。晚上不出意外还有一更。

(刘邦诛杀卢绾后确立的规则为白马之盟,即“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吕氏当权大封诸吕为王破坏了前者,文景之治又破坏了后者,如晁错让富户输粮实边可得关内侯,让军功世家对其恨得牙痒痒。

景帝用晁错,是为了遏制军功贵族,但是晁错步子迈得太大,同时招惹军功贵族与外地诸侯王。七国之乱爆发后军功贵族甚至逼宫要求景帝诛杀晁错,否则不出兵的时候,晁错就必须死,而且还是残酷的腰斩,以儆效尤。没有什么薄情不薄情的,感情对于政治家而言本就是稀缺物,景帝用晁错是手段,杀他也是手段。

朱元璋确立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天下统一之后,除了必须的战争,比如对北元和西南地区的一系列战争,其他的功臣一律奉朝请而已,大力提拔文官掌权。形成文武制衡,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历史上好多皇帝都是这样干的,刘秀如此,赵匡胤亦是如此。

不同的地方在于,为了保守朱家江山,朱元璋扶持起来了一支新的力量,也就是藩王集团以抗衡强大的文武官员。主要是朱元璋能生,换做子孙单薄的皇帝,比如赵匡胤,根本用不了这手。所以朱元璋统治时期的游戏规则为文官集团、武将集团与藩王集团三大集团相互制衡。

分封诸王镇守边疆,考虑到前朝七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故事,朱元璋让宗室诸王掌兵权而不理民政,但是宗室诸王权力极大,地方官哪里敢忤逆。所以这个政策效果一般。同时,为了防止各地藩王与后宫互相勾结,朱元璋开历史的倒车,设立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嫔一律殉葬,这项政策一直延续到朱祁镇天顺年间,也就是朱祁镇死得时候才废黜,算是朱祁镇的一项仁政。

设置下稳定的三角结构,死前还清洗一波军功贵族,朱元璋由此放心地把天下交给皇孙朱允炆,结果这个游戏规则被他儿子一脚踢翻。朱棣以藩王起兵夺取天下,以一地抗衡全国最终取得胜利,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是很了不起的壮举。

朱棣掌权之后,尽收藩王兵权,免得后来人学习,还禁止藩王离开所在地区,大明宗室自此基本上就是豢养的牲畜。

藩王集团土崩瓦解,朱棣需要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三角稳定结构被打破,如何重建规则的问题。他打破了朱元璋的祖训,大力任用内官。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掌管兵权的宦官。

永乐五年,内官王安、王彦之、三保、脱脱督军,为内臣督军之始。

永乐十八年,设立东厂。

由此,明代政治格局变为文官集团,武将集团以及宦官集团三大势力鼎立的局面。

仁宣之时,皇帝与文武官员关系还不错,宣宗几乎年年九月份都要亲自巡边,甚至亲自率兵出战,手刃敌人。边疆虽然有所收缩,但整体可控。

到了朱祁镇继位,情况就不一样了,谁也没有想到宣宗英年早逝,年弱的朱祁镇根本控制不了局势,好在三杨在世,朝政运行无碍,随着三杨逐步凋零,朱祁镇开始收权,宦官集团无疑是他收权最为重要的抓手。

正统六年,三大殿修复完工,朱祁镇赏赐内官黄金五十两,白金一百两,彩锻八表里,钞一万贯,创下明朝赏赐内官之最。

宦官集团为了固权,企图取得对外军事战争的胜利以正人心,毕竟朱棣五伐蒙古,宣宗也是年年巡边,宦官们觉得这就是一场军事游行而已。

当然,之后的事情也不必多说了。

景泰于国家危难之际当权,他所接手的国家是一个武将集团近乎崩溃,文官集团空前强大,同时宦官集团被压缩得瑟瑟发抖的王朝。这从于谦掌管团营一事上便能够看出来,景泰帝的基本盘便是文官集团。历史上夺门之变虽然是宫廷内乱,但是也可以视作武将集团与宦官集团联手打压文官集团的行为。)

诗词大会结束,朱见济丝毫没有睡意,虽然杭昱给他安排的住处是杭府上下最为静谧的住处,此处流水环绕,晚风拂来,分外清幽。

杭昱还害怕朱见济炎热,准备许多冰块放在朱见济房间内消暑,并安排十六位侍女随侍在侧,扇风的扇风,驱蚊的驱蚊,照看熏香的照看熏香,分为两批轮流侍奉。

朱见济将兴安送来的檀盒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哪怕是睡觉不舒服也生受着,困意袭来,最多一个时辰就要惊醒,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朱祁钰怒火冲天的面孔,吓得一身冷汗。说到底,朱见济还是太年轻了,经历无多。

就这样半睡半醒着,朱见济熬到了天明,带着两个黑眼圈,一身的疲惫感根本无法遮掩,哈欠连天。

杭昱清晨过来的时候,便责怪侍女们道:“尔等是如何办事的,太子殿下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就这么待客,莫不是想要挨板子不成。”

朱见济一贯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牵连到他人,特别是这等无辜之事,便道:“与她们无关,夜来想到母后,顿生思念之情,难以入眠。”

杭昱听朱见济这么一说,果然不再迁怒于侍女,慨叹道:“幼年丧母,难为你了。你母后虽然已经不在,但是还有杭府在外,以后若是在宫里过得不舒心,时常外出走动。”

“多谢姥爷体贴。”

“一家人的事,非要说这些两家人的话。祭祀的物什皆已置办好了,殿下用过早膳便出发吧!”

朱见济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吃早饭的时候,董氏坐在朱见济身旁,道:“乖孙,老身昨晚让人紧急筹备了些银两,都在这箱子里面了,只八千两,不多。还有些贺礼不好出手,需得些时日才行,等筹集到银子后也一律送到东宫去。”

八千两,明代十六两为一斤,也就是说这里有五百斤银子。这些银子整整装了四个箱子,打开看时,光芒四射,富贵逼人。

朱见济起身朝杭昱与董氏行了一礼,许诺道:“而今东宫着实是有些紧张,待日后佃租收上来,便尽快送还。”

“只是送还,这上万两银子若是放出去收子钱,也能够收上来不少。”坐在一侧喝粥的小舅杭敏嘀咕道,朱见济的笑容瞬间僵在了原地。

杭昱斥责道:“混账东西,若是没有太子殿下在宫里帮你说话,你以为咱们家还能够保有而今的富贵吗?闭上你的臭嘴。”

“皇宫里面什么宝物没有,随便卖一样出去都是数千上万两,还要出来向咱们借钱。”杭敏不依不饶,态度再明显不过,不愿意借这钱,至少不能够让朱见济空口白话地就这么借走。

“畜生,给我滚出去。”杭昱怒不可遏,将手中的碗筷顺手砸了出去,杭敏侧身躲过,但是飞溅而出热粥还是烫得杭敏龇牙咧嘴。

杭敏灰溜溜地跑开,不敢多作停留。

杭昱朝朱见济赔罪道:“殿下勿要为这个孽畜所扰,杭府上下数十口人与殿下荣辱与共,眼下殿下有难绝不会束手旁观。”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的一出好戏。朱见济侧目看向董氏,谁料董氏的眼神有些躲闪,不敢直视朱见济的双眼。唉,朱见济还是高估了董氏在杭府的地位和能量。

朱见济笑容不改,只是语气平淡生疏许多,昨天答应得好好地,等大寿一过就翻脸。自己昨晚还忍着不开心帮杭昱背书,扩宽人脉,原来都是白用功,若是没有朱见济这个太子,谁会把杭昱放在眼里。朱见济是真的有些不开心了,把他当傻子玩弄是吧。

“杭家若是手头紧张,这八千里银子也可留在手中,本宫去吴府问问可有闲银。”吴府,自然是当今吴太后之家,杭皇后已死,吴太后可没有呀!姥姥家借不来,那就去太姥姥家,总而言之,朱见济只要借来银子而已。

“殿下息怒,千万不要因为这个畜生的窝囊话而恼火,我杭家可从来都是对东宫忠心不二。”

杭昱还想要维系体面,朱见济则是冷哼一声,“小舅忝列锦衣百户,既无才,如今看来连德也不曾有半分,徒耗国帑。既然如此,回去之后就奏请父皇免职,以免祸国殃民,为杭府惹祸。”

说罢,朱见济放下碗筷,起身吩咐何林静道:“此处说是一家人,全是两家话。摆驾,祭品寒酸便寒酸些,本宫祭祀母后,心意到了便是。”

杭昱顿时傻眼,如何不明白自己玩大了,玩脱了,只是眼下明显惹怒了朱见济,只得以目光示意董氏出面说些好话。

董氏眉头紧锁,一脸的不愿,只是被杭昱目光催促,无奈出面道:“乖孙,不,殿下,那畜生东西若是冲撞了殿下,老身这就把他捉来在殿下面前赔罪。”

“到底是本宫的舅舅,怎么好让他在我面前赔罪,该是我这个不知趣的侄子出面赔罪才是。”朱见济的语气有些阴阳怪气,没有过多停留的打算,执意离去。

董氏忽地跪在朱见济跟前,悲泣道:“昨晚我都已经说了交银而已,莫要提其他的事,你姥爷舅舅他们非要横生事端,都是老身的错,不曾拦下他们。殿下若是有怨,只管朝老身发火便是。”

朱见济想要扶起董氏,但是还是忍住了,以目光示意一边杵着的孙震,孙震当即赶来将董氏拉在一边。朱见济踏步而去,终已不顾。

杭昱这才心神大乱,不知所措,若是太子殿下与杭府的矛盾公开,谁人还愿意依附巴结于他。他眼下所有的荣誉与地位,岂不是要尽数化为乌有。

等朱见济出了庭院,杭昱才回过神来,连忙道:“殿下且慢,且稍待片刻。”

朱见济才不去理会他,自顾自地往前走,杭昱也不敢直接拦住朱见济的前路,就这样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追。原本最多不过是十人知道的事情,如今至少变成数十上百人知晓,不出意外的话,到明天全城的权贵世家都知道了。

不知道杭昱现在会不会追悔莫及,但是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付出代价。终于在大门前,杭昱再也坚持不住,恐惧已经摧毁了他所有的矜持与桀骜,他跪在地上道:“都是小人无知,惹恼了殿下。东宫用度不支,小人愿意再出三万两。”

朱见济讥讽道:“东宫出不起子钱,姥爷这个礼,本宫受不住,还是别了吧。”

“不要子钱,不要子钱,这钱是送与殿下的,绝不敢有所求。”

朱见济停留片刻,“哦,等你把钱送来再说吧。”说话的时候,朱见济也懒得回头看上一眼,谁知道会不会之后又变卦,银子不到手,一切许诺都是放屁。

总算是得到许可了,杭昱瘫坐在地上,浑身大汗淋漓,好像溺水之人刚刚被救上岸一样。

杭敏见朱见济离去,不知从何处跳了出来,埋怨道:“爹呀,你就这么白送三万两银子出去,天子如今连军队的抚恤都出不起了,你这钱想要收回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嘞。”

杭昱气愤难抑,一巴掌扇在杭敏脸上,直把杭敏抽得滚倒在地,“都是你个王八玩意,我没有你这个畜生儿子,你给我滚,以后永远不要进我杭府的门。”

“爹呀!儿子这不是为了这一大家子好吗?”杭敏还想辩驳,只是见杭昱冲来,连忙远走,省得被气头上的杭昱给活生生打死。

杭府的闹剧且不管他,朱见济上了车马,开始祭祀之旅。

马车里,朱见济见何林静的神情有异,笑道:“怎么,觉得本宫出格是吗?”

何林静点了点头,“毕竟是国丈爷,殿下的姥爷,为外人看去,只怕说殿下薄情寡义。”

朱见济叹了口气,“仓廪实而知礼节,本宫又何尝想要为外人取笑。只是本钱且不知道能否归还,何况是子钱。”

如今的民间借贷,几乎都是高利贷,年利率百分之五十都算少的,利率百分之一百的比比皆是,若是遇上灾荒时节,甚至是更多。一些高利贷就没有指望债主能够归还,就是为了霸占土地,强买儿女而已。

朱见济心中的苦楚,又有谁人知道呢?太子,岂有这般好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