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章:太子病愈,天子大赦

景泰太子 第1章:太子病愈,天子大赦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8:46 来源:笔趣阁

1453年。

紫禁城,端敬殿。这座殿宇的名称估计没有什么人听说过,但是它还有一个别称——东宫,未加冠的皇子都住在这里。

这里在一年前还住着三位皇子,到如今却只剩下了一位,是其他两位夭折了吗?不,是被赶走了,准确地说是三位皇子都被赶走了,包括曾经的皇太子朱见深。

没有血腥的宫变,只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已经不再是天子,而是变成了上皇,被幽禁于南宫。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他们皇叔,曾经的郕王——朱祁钰,现在住在东宫里面的便是他们皇叔之子——朱见济。

如果历史按照正常进度发展,在今年十一月份,住在东宫里面这唯一一位皇子会夭折,无后的朱祁钰在统治后期将面临继承危机,直接催生出夺门之变,帝系转移。

所以如果历史按照正常进度发展,这位曾经被赶出东宫的前皇太子在日后会重获皇太子之位,并且成为天子,即明朝的第八位天子。

但是,历史的原本进程在这一年的十一月被扭转,原本应该夭折的朱见济在大病之后昏迷三日,竟悠悠转醒,成为了最大的变数。

然而,福兮祸所依,悠悠转醒的皇太子朱见济神智大乱,胡言乱语,竟不知身所在,己何人。饶是皇帝朱祁钰在第一时间下令封锁消息,但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还是被有心人传得四处皆是。朝中文武百官在议论,四夷使臣在议论,街坊百姓也在议论,几乎是以海啸一般的速度疯传。

或许有人在推波助澜,但是现如今根本无从查起,这事自带热点,茶余饭后谁人不想谈上三言两语。

“咱们的皇太子一病之后变成疯子了!”

“此大宝之位,合不该他得。无德之人何以奉持神器,正是神灵降警。”

……

储君之位,是为国本,岂容闲人攀扯妄言,明知已经难挽大势,朱祁钰仍敕令锦衣卫严加处治,凡是妖言惑众者一律逮之诏狱,严加审讯,瓜抄蔓延,绝不姑息。流言流传可以,但是明面上流传不行。

当然,最为要紧的还是将皇太子朱见济的癔症给治好,否则外间的传言无论如何都无法平息。

朱祁钰又是延请御医,又是奉迎天师,又是祷告列祖并四方上帝神灵。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折腾,皇太子总算是不犯疯病了,但是呆呆傻傻地,往日所学诗书尽皆忘却,昔年所授礼仪也尽数不知,就像一个山野村夫家顽童一般,风化所未及也。

但是无论如何,傻一点总比疯来得好,只要意识清明,在皇室不计成本的教育下,不说培养地才识一流,具有中人之资总是有望的。

朱祁钰暂时放宽了些心,但还是每日雷打不动地要抽出一些时间来观察皇太子学习情况。至于他为朱见济寻找的老师,也是整个明帝国最顶级的一群人,包括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等十一人“每日更番侍班”,此外还有其他文学侍从,皆是长于经史,精通书墨。

就这,这还不算宫中太监宫女等人,陪太子读书的人,不说上百,数十是妥妥的。

在朱祁钰的重视下,在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教育与医疗投入下,皇太子朱见济总算是回到了正常轨道,变得和寻常孩子一样。

为朱祁钰欣喜的是,重新开始学习的朱见济或许忘却了往昔的知识,但是才思敏捷,博闻强识,颇能举一反三。千字之文,三日而能颂,半月下来就已经是读得抑扬顿挫,平仄契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张……”

本以为能够培养出中人之资来就已经是邀天之幸,而今见皇太子的表现,朱祁钰心中复又萌生出不小的期许。自己唯一的孩子不仅不是外人口中的疯子傻子,得大破大立,资质反倒比寻常孩子要高出许多,听着稚嫩的童声,朱祁钰强忍着泪水,近乎当场失态,若非亲历之人,谁能够想象他这一个月以来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

都说天家无情,父子互相猜忌乃至于兵戎相见不在少数,可那也要等到太子长出羽翼之后再说,现在的太子完全就是依附于朱祁钰之下,不仅不是威胁,反而是他皇位最坚实的保障。

哦,对了,皇太子朱见济今年五岁,生于1448年。

太子不曾背诵结束,朱祁钰却已经要泪洒当场,不愿失态于众人之前,他推门而出,过琉璃影壁,来到一座白石桥上,方才以衣袖擦拭溢出眼眶的眼泪。

礼部尚书胡濙及司礼监太监兴安二人尾随而来,知道朱祁钰是喜极而泣,是以面容并无惊惶之色,反为天子贺。

朱祁钰长出一口浊气,好像搬开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一样,道:“太子此番遭逢大变,朕本不敢有他念,但求平安无灾便是最好,不期有今日功果,有劳先生辈这些日子细心照顾。”说罢,朝礼部尚书胡濙一拜。

胡濙急忙闪在一旁,不敢生受此礼,回道:“臣等绵薄之力,何敢贪天之功。太子此番因祸得福,全赖陛下细心呵护,日夜询问,非舐犊之情深感动神灵又为何者耶?”

司礼监太监兴安笑道:“陛下与太师何必谦让,依老奴的心思呐,而今太子痊愈,这头一档的功劳呢自然是陛下的。往下就是胡太师等师保傅们的功劳,再往后是那些在四方祷告的重臣们,还有盼着咱们大明好的百姓们。非万众之力,太子祸福难料,眼下太子不仅痊愈如故,还更显聪慧,可见陛下昔日慧眼如炬,何不大赦天下,以承天意,安民心。”

听得“大赦天下”四字,胡濙眉头微皱,这些年文官得势,不少以往兴风作浪的宦官都被投入大狱等待问罪,好不容易送进去给这么放出来多可惜。

虽说是打着太子痊愈这由头,但不能不让胡濙怀疑兴安想要趁着这个由头从牢里捞人出来,便道:“今岁春涝夏旱,已是广布恩泽,多有蠲免各地秋税。兼又边境不宁,内地多寇,迩来贡使频多,国库多不支,正是严明赏罚,摒弃私情之际,陛下绝不可开此滥赏之先也。”

朱祁钰的神色发生了些许变化,做思索态,善于察言观色的兴安几乎是立刻打了一下自己的脸,改口道:“国家赏罚重事,却是老奴僭越了,望陛下恕罪。”

朱祁钰的脸色并没有随之变好,反倒是在思虑片刻后郑重而坚定地道:“就依你说的办,大赦天下,非不赦之罪一概赦免。”

“陛下!”年近八十的胡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加重了声音,大有忠言逆耳不为所听的意思,显得有几分悲怆。

但是朱祁钰并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解释,只是道:“天色也深了,先生早些回去歇息吧!”说完便一个人先行离去。

兴安虽说在宫中也是资历甚老,但平白得罪胡濙则是有些无奈,他几乎可以预料到明日那些文官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会联名上书请求天子回转心意。一旦朱祁钰不允或者留中不发,到时候开这个口的他势必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史书中的逆宦刁阉。

只不过,朱祁钰走得急了,兴安也不好过多解释,在胡濙面前赔罪后即匆匆追上去,想着尽可能降低这场风险。只是这场风波一起,就已经不为他所掌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