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29章:流寇为乱,便宜行事

景泰太子 第29章:流寇为乱,便宜行事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8:46 来源:笔趣阁

夏日白昼长,当孙震等人回到皇陵的时候,天边还挂着一抹晚霞。不过此间消息自有快马传递,朱见济早就知道了。

得知队伍即将来到皇陵的时候,朱见济亲自出外迎接,虽说也不过是在门口等候,但是姿态是给够了,此外朱见济要张可布置了三四十桌的酒席,桌桌有肉,一共花了快一百两银子,好让这帮孩子们痛快吃上一顿。

至于住处,皇陵一时间腾不出如此多的房间出来,便是皇陵守卫也都是一间屋子挤好几个大汉,只能够委屈他们先行住在帐篷里面了。

绝大多数孩子平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生平第一次看见如此排场,也不谢恩行礼,闹哄哄地去抢占位置。洗手这些自然也是没有的事,一些人在山上图省事都不曾用过筷子,如今恐落人后都是直接上手抓着吃,一双双黝黑遍布污泥的手撕扯着肉块,先吃肉,再吃菜,最后啃白饭,短短时间内便吃得杯盘狼藉。

其他人见状纷纷皱眉,特别是一路辛苦的侍卫们,本来还以为有一顿好吃的犒劳,这帮人用过之后谁敢碰桌子上的饭菜。若不是顾忌着朱见济这个太子殿下当场,恐怕直接就骂出口来了。

只有这王义向朱见济请罪道:“太子殿下恕罪,山民不知礼数,又少衣食,举止冲撞,小人日后定严加约束。”

朱见济不以为怪,道:“无妨,尔等今日复为良民,是个大喜的日子,吃个够,身子壮。内殿还准备了桌宴席,王义你在外也插不进脚,入内一同用菜吧。”

王义明白朱见济当是有他事要吩咐,简单推辞一番后就随朱见济进入内殿。桌子是一样的桌子,菜也与外面差不多,并无特殊处,太子殿下和平民吃的是一样的饭菜吗?王义看见之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一幕当然是朱见济精心设计,否则张可才不敢如此怠慢朱见济,“怎么?觉得里面有山珍海味,龙肝凤胆不成,别站着了,坐下吃饭。”

朱见济当先坐下,其他人行礼之后,依言而坐。事实上整张桌子上加上朱见济不过四人,其他三人分别是张可、孙震以及王义。何林静则是随侍在朱见济身后,帮忙斟酒扇风。

朱见济落座后道:“今日喜事颇多。王义你们流离失所,落草为寇,而今重归良籍,是一喜;孙震你统兵招抚,能谋善断,功成归来,又是一喜;至于张公公,今日我为你解去身边一患,日后皇陵永固,明祚万年又是一喜。”

“喜上加喜,不可胜言,只是皇陵清净之地,本宫又在服丧,不好请诸位饮酒,便以茶代酒。且同饮此杯,共享太平盛世。”说着,朱见济起身端起杯子,朝其他三人示意。

张可起身道:“老奴活了大半辈子,要说最好的年节,还是当今天子治下,海内升平,边疆无扰。如今又见殿下宽仁有方,爱民如子,真是忍不住老泪纵横。我大明江山万代岂是虚妄。”说着,还当真流出几滴眼泪来,这说哭就哭的本事,朱见济到目前都没有学会。

孙震本想说几句好话的,只是被张可抢先,路上憋了好久的话就这样生生堵在喉咙里面,因为他无论如何表演也比不过张可,最后只能够说一声,“张公公说的是,属下敬殿下,愿我大明江山千年万代。”

最后,朱见济看向了王义,和其他二人不同,王义的神情有些奇怪,心思似乎不在此地,哪怕是朱见济目光看来他也不曾察觉到。

张可不轻不重地咳嗽了两声,王义这才回过神来,他眼神之中似乎有纠结之意,最后下定决心道:“容殿下恕死罪,当今虽可称盛世,然四方民乱多有,远谈不上太平。远的不说,只着皇陵附近,还盘踞着一股流寇,平日打家劫舍,无所不为。”

质疑当今盛世,戳破存在问题,这是急于表现呢,还是有其他诉求呢?朱见济放下杯子,浅笑道:“本宫恕你无罪,且将其间之事尽数道来。”

“王二愣子,欺君之罪可是要掉脑袋的。”张可简直要被这家伙给气疯了,皇陵外面有流寇,追查下来,他这个皇陵镇守太监可是讨不了好。张可怀疑自己是不是和王义八字不合,为什么遇上就相冲。

“年初,有一帮流寇聚在皇陵左近,来路驳杂,自山东河南直隶等地聚集在一起,屡屡劫夺过往客商。小人游走四方,虽是不曾与这帮人打过交道,但是偶尔也捡拾些此辈不要的东西回去,还去过他们废弃的巢穴,淘得不少珍稀玩意。不瞒殿下,小人手底下的不少孩子,便是这帮流寇劫掠后遗弃的。”

“知道的这么详细,该不是你曾经出手帮这伙流寇引路吧。”张可幽幽道,猜忌之意溢于言表。

朱见济道:“未有证据,公公不必如此猜忌忠良,且听听他如何说。”

王义感激地看了朱见济一眼,继续道:“此等流寇打家劫舍,身上粮食无多,倒是夺得不少黄白恶臭物,无处出手。小人知道他们一处藏宝地,少说也有白银上万两之多,本是民脂民膏,愿为殿下夺取此宝。”

上万两,朱见济双目眯起,做思索色。王义之言,很明显是希望借此功劳当做投名状,以换取朱见济收容他们,需要考虑到夸大其词的可能性。但是即便是只有一千两,对于现在的朱见济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就是不知道敌人人手多少,若是人多,这个风险就没有必要冒,回朝之后请禁军出面剿灭之。

张可见朱见济似乎有动心的意思,恨道:“这股流寇人数上百,皆是穷凶极恶之徒,杀人不眨眼。横生此事端,若是此辈攻劫太子,何以处之?”

朱见济转过身来看向张可,带着几分惊讶的语气道:“公公原来你也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呀。”

张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知道无法隐瞒下去,低声道:“此事老奴是知道,年前还上书天子,请求禁军出面剿灭流寇。天子也派了一支人马剿匪,只是此贼奸滑狡诈,聚则为贼,散则为民。只是灭杀十数人而已,不曾尽灭。”

“公公你手下不是有数百人吗?镇守皇陵的人马可不比禁军弱。”

张可叫苦道:“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皇陵守卫皆是老弱,精兵皆抽调去卫戍京师边疆了。论武器陵卫要比流寇强,只是流寇困兽犹斗,行事凶狠,若是伤损了,朝廷无有抚恤——”

朱见济闻之色变,重重地拍向桌子,震得不少菜汤流在桌子上,朱见济指着张可的鼻子骂道:“张可,你好大的胆子,天子诏令尔辈守陵,如今流寇作乱,搅扰祖宗魂灵清净。汝不思为国剿匪除寇,在此推脱再三,不为人子,枉做人臣。来人呐,给我把张可拿下,待流寇剿灭,押回京师,听候天子发落!”

在门口的东宫侍卫顿时大步进来,将张可扭送下去,张可呼饶喊冤,并无一人理睬他。

朱见济瞬间没有吃饭的心情了,天子脚下,京城重地,竟然还能够发生这种丑事,离天下之大谱,“传令皇陵守卫,不拘谁人,烧火的打杂的也尽数来本宫面前侯命,方今流寇肆虐,至于皇陵重地。若尽如张可这般不闻不问,任由流寇惊扰祖宗安定,简直是罪无可恕。”

不多时,所有的皇陵守卫都被集合在此,果然如张可所言,不少人一脸的老态,须发斑白,走路都颤颤巍巍,看得朱见济头大。朱见济亲自点选后,只有五六十人面容看着还算是年轻,只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皇陵左近竟有流寇作乱,镇守太监张可为此视而不见,上违国典,下悖人伦,罪无可恕。本宫今命尔等出击杀敌,获贼首者赏白金(即银子)一两,晋升之事本宫回京之后一并为尔等奏求。不愿出征者即后退一步,本宫立刻将之逐出皇陵卫。”

皇陵守卫们突然被召集,不少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下听朱见济这般说就如同无头苍蝇一样,纷纷议论开来。

朱见济并不给他们多少时间,“十,九,八……”

在太子殿下强大的威压之下,无人胆敢后退,朱见济心下稍安,看向身旁的王义道:“此番既是你言及此事,便由你领这批人出征。”

王义自始至终考虑的都是自己单枪匹马去把流寇藏着的宝贝偷来,从来没有想过率兵出征,哪怕是只有五六十人,顿时请辞道:“小人资历浅薄,岂敢担当此大任?”

孙震也不赞同,“是啊殿下,此事关系不小,属下愿奉命讨贼。”

“本宫安危,尤为紧要,孙震你且护佑本宫之侧,以防万一。流寇迁徙流转不定,倘或天明让此辈知晓我等剿灭之意,又生波折。事在紧急,王义虽年幼,而心智沉稳,来日未尝不是方面之任。本宫用之,且无疑也。”

孙震见朱见济心意已决,不复再言,称诺而已。只是对朱见济对王义的重视有些惊讶,方面之任,那至少是九边总兵官的水平吧。这王义何德何能能够担当如此赞誉。

孙震的心思朱见济不去管,朗声道:“王义俯首听命!”

“小人王义在。”

“流寇搅扰皇陵不安,本宫恨不能亲自策驰,尽诛丑类。今予尔剑得便宜行事,凡临阵脱逃及不服管教者,诛之!”

何林静自一侧持佩剑递予王义,王义双手奉迎,头颅深深地埋在泥土里,感激涕零。

“剑者凶器,为将者不可无礼器。今予尔笔得载记功劳,凡斩首则以笔蘸红砂记于铠甲之上,以备来日赏功。无得伪冒功勋,暗害士众。”

何林静又将笔墨递予王义。

“小人王义,敢不效命!”王义接过后,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尽管只是统率五六十人而已,却感觉万钧重担在身。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昔日刘邦用韩信,不过是如此。王义白日还是刺客,晚上就一跃成为朱见济身边的左膀右臂,可谓是天壤之别。

朱见济下达了最后的一条命令,“开府库,取兵杖,勿要让贼人走脱了!”

好比后世的枪支管理很严格,事实上历朝历代对于兵器甲胄这些,管理都很严格,平日士兵都没有机会接触甲胄,只有在即将用到的时候取出来而已。

眼看王义等人就要去取武器,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道:“大哥,我随你一起去!”

“大哥,我也要去!”

……

王义看向了朱见济,朱见济笑了笑,道:“挑些人也无妨,只是府库里面恐怕没有合身的甲胄。”

如今的兵器制造都是在模具内进行,差不多类似于后世的那些大中小码,儿童版的甲胄根本没有,除非像朱见济这般私人订制。

王义一时间有些迟疑,这可是真的厮杀,不是闹着玩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们无辜赴死,不过他的兄弟们执意道:“甲胄数十斤披在身上,不好走动,还不如轻身来的好,还可以前去打听消息。”

王义知道自己即便是拒绝,这帮兄弟也会跟着他去,无奈只得答应下来,一群人为之欢呼起来。朱见济看在眼里,淡淡地笑着。

半夜赶路,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加上入队的孩子们,总人数尚不满百人,人数不多,便方便许多。

一批孩子在前方引路,一批孩子在后方监临,防止有人半路脱逃。就这样一支奇奇怪怪的队伍,有谁能够想象这是去剿匪的呢?朱见济在皇陵之上,俯视着队伍远去,久久无言。

“殿下便这般相信这王义不成?”孙震在身后道。

朱见济知道孙震对先前事依然耿耿于怀,道:“胜了,那是本宫识人之明。败了,于本宫又有何伤?”

此番剿匪,一个东宫侍卫也没有出马,于太子而言,即便是全军覆没又如何,不伤分毫,斗得两败俱伤,东宫侍卫还能够出面收拾残局。孙震心中这般想着,突然觉得好受了许多。

东宫侍卫,才是朱见济的嫡系,其他人不过是旁系,不,就是一枚棋子而已。

但是朱见济不会告诉孙震的是,即便是东宫侍卫,在他眼中也不过是棋子而已。

ps:洗粉之后,掉了几十个收藏,但是投推荐票的人更多了。我不希望你们是因为同情而投票,所以今天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