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66章:若欲裁军,必治屯田

景泰太子 第166章:若欲裁军,必治屯田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5:28 来源:笔趣阁

裁军,历朝历代这事都不好干。一般只有开国的前面几代君王才有这个魄力裁军,当然也是因为统一天下后,国家百废待兴,有这个客观需要。其后继位之君往往没有这个威望裁军,甚至因为体制滥冗及消弭地方叛乱等因素,军队数量反而不断膨胀。

这其中的典型当属宋朝,光是中央禁军就高达百万,宋朝的军费常年占据国家开支的七成以上。宋夏战争时期甚至打空了国家的财政,最后被迫承认西夏独立,同时增币于辽。

明朝的情况自然与宋朝不同,主要在于朱元章借鉴宋朝教训,废除募兵制,实行军屯制,分屯田,设军户,父死子继。国家给予军户财政税收上的减免,军户为国家承担军役。朱元章自豪地说他为国家养军队数百万,却不用耗费一文钱。

原本这套制度运行得很不错,太祖太宗两朝威慑四方,万国来朝。但是世间从来没有一直完好无缺的制度,制度运行近百年,一些地方家族传承了四代以上,人口不断繁衍,土地却增长不多,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军户耕种着可怜巴巴的一些土地,但是所需要承担的徭役却没有随之减少,曾经令人艳羡的职业如今愈发为人厌弃。众多军户流亡,一部分甚至跑到草原开荒,辽东的一些军户甚至主动去给女真当包衣奴才。

屯田制崩溃的原因和唐朝均田制崩溃的原因一模一样,至于权贵侵占等问题相对还比较好解决。只要有具体的敌人在,哪怕是再强大都是可以解决的,就好比怪物亮出血条就没有什么好让人震惊的。但是人口增长的问题怎么解决,朱见济总不可能强行计划生育吧!以后世组织之强大,尚且闹出这许多幺蛾子,朱见济才不去做那等事,简直是自寻死路。

一方面是屯田制度崩解,另一方面是土木堡之变中大明精锐之师全军覆没,于谦主导团营改革,大规模吸纳非军户出身入伍,军户体系也受到冲击。叠加上近期的财政危机,这改革是势在必行。

说是如此,但是军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关,是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员。若是无法妥善安置,以至于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那就脱离本意了。

朱见济要裁军,自然不可能自信地觉得下一道诏令就能够成功,破局的点就在于这屯田制度。

朱见济的诏令传往四方,这些日子不断有地方军政长官回到京城,率先赶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心心念念回到中央的石亨。话说针对石亨的弹劾到现在都没有结束,朝廷现在还有言官抓着石亨死缠烂打不放,非要朱见济罢免他。最离谱的是在石亨回到京城的时候,竟然有言官当街堵路,不许石亨入城,最后还是事情闹大,朱见济听闻后下谕旨将石亨带了进来。

时隔两年,朱见济再一次看见石亨,也是心有所感。之前他是朝廷天下总兵官,朱见济还要主动巴结,如今石亨人人喊打,反要朱见济庇护。

朱见济选择见石亨的地方,不在乾清宫,也不在外朝三大殿,而是在后花园的一处凉亭内,周围只有许源与彭时两人。

朱见济亲自为他斟茶,请他落座道:“爱卿一路辛苦,卿之忠贞,朕心明知。外朝之事不必去管他,朕自会下诏申饬。”

石亨之前在最高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目前只有朱见济能够保住他,是以石亨也是恭敬无比。哪怕是朱见济让他坐,也丝毫不敢落座,坚持要站着听训。

“朕前番命你收服草原流民一事,如今办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微臣四方招揽,出粮给牛,授予土地,草原不少番落皆来投效,而今已招得五万人户,垦田二十万亩矣。大同沿边,多有膏脂之地,粮产颇高,奈何为四战之地,百姓多抛荒弃种,甚是可惜。陛下若是不弃,臣愿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为陛下辟得两百万亩良田。”

朱见济没有着急答应石亨的请求,问道:“这些草原流民,有多少是我大明百姓逃亡北上的?”

“十之一二,所占不多。”

朱见济叹息一声,“那也有好几千人了,还不多吗?单是大同一处便有如此多人,若是九边各地都加起来,怕是人丁数以十万计。是朕无能,致使百姓流亡,妻离子散。”

石亨没有想到朱见济这般说,跪到在地道:“此分明是奸民不务本业,妄求富贵,劫掠四方,定居于草原,何来陛下之过。”

“若是可得安稳日子过,谁愿意整日刀口舔血。”朱见济神情落寞,有些失败感。

之后许源和彭时出面安抚朱见济,劝了好长一段时间。

朱见济见铺垫得差不多了,询问道:“朕今日召爱卿入宫,不瞒爱卿说,想要询问屯田一事,而今军户一家一户有田土几亩,可供吃食否?若是并无土地,又加徭役在身,换做谁人不外逃。”

石亨犹豫斟酌许久,才道:“军屯之制,太祖以来便有定制,而今人繁口长,确实是有些不足了。”

“你觉得朕自何处去为这些军户找寻来土地比较好?总不能一个个宁愿跑去草原当流民也不当军户吧。”

这是要对外扩张吗?石亨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西为大漠,东北是雪原,皆非善地,北边倒是还有不少的膏土。至于西南瘴气深重,山高路险,臣并未去过,不敢多言。”

朱见济哈哈大笑,石亨还以为自己的建议被朱见济听进去了,面露喜色。朱见济却道:“要说这天下膏土,哪有地方比得上大明的,何必求取那边远苦狭之地。”

石亨不解,朱见济解释道:“朕欲下弃荒令,凡家有田地不种者,文官一律革取功名;武将黜免爵位;宗室逐出族谱。”

“这世上谁这么傻,有田还不去种。”石亨脱口而出。

朱见济微笑着说道:“爱卿家中良田万顷,若是佃农不耕,可不就都荒废了吗?朕可都要收回去了。”

石亨听着心中一阵肉疼,不过面上如常,道:“都是些身外之物,若是陛下要,微臣尽数奉上。”

朱见济笑得更加开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