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68章:任命钦差,盐业私营

景泰太子 第168章:任命钦差,盐业私营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5:28 来源:笔趣阁

大明朝当过内阁首辅的人很多,但是有三杨一般威望的首辅却是不多。而如今与朱见济对话的李贤便是其中之一,史称“国朝自三杨后,相业无如李贤”。

在原本历史上,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清洗景泰遗臣,同时如胡濙王直等人也纷纷告老还乡,朝中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起初权力为夺门功臣所掌握,也就是石亨曹吉祥等人,后来朱祁镇各个击破,一个个兔死狗烹。朱祁镇认识到文官对皇权的威胁是最小的,李贤顺势成为文官集团之首,更是在日后成为托孤重臣,在成化初年权力达到顶峰。

只不过,这样的历史不可能重演了,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李贤注定不可能和原本历史上一样位高权重,但是不妨碍朱见济重用他,无论如何能够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其本身的权术心术都是一流,何苦舍近求远。

“爱卿言朕操之过急,朕如何不知,朕本意不过是蠲免次年赋税,让利于民,藏富百姓家。只是国朝空虚,藏富不行,不得已开源节流,谁料牵一发而动全身,所牵连之事愈发繁琐。朕情知不易,还望教之。”

朱见济所言,算得上是他的肺腑之言,原本他就是打算挣个名声而已,为巩固自身统治。结果没有想到繁荣富强的大明朝竟然远远没有外表这般光鲜亮丽,暴露出来许多问题,需要朱见济出面救火,救火就算了,还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本救不过来,导致很多事项朱见济都是打算日后做的,结果被迫提前。

李贤躬身行礼道:“陛下仁心天地可鉴,日月尽知。只是天下之民万万计,贫富不等,上下悬殊,岂有年年赈济蠲免之理,民间所谓救急不救穷,便是此理。”

“不救穷,难不成坐视穷苦百姓冻饿而死吗?”朱见济有些生气,没有接受李贤给自己找的台阶,真要是因此就不再蠲免赋税,自己做的那些岂不是白做了。

“那救穷可也,连富贵之家,锦衣玉食之民也要救吗?”

“那自然不该去救。”

“正是此理,富贵之家家财万贯,田地万亩,若是仍要朝廷救济未免可笑。只是陛下如今蠲免天下赋税,岂不是不分贵贱尽数救济,多耗国帑。且自古重农抑商,重本轻末,陛下何为农商并用?”

朱见济深吸了一口气,困了自己这么长时间的问题,终于有解决的方向了,“爱卿果有良策,尽快言明,朕一定遵照实行。”

“无他良策,无非是重本轻末,抑制豪强而已,就看陛下愿意实行与否。”

朱见济沉默片刻道:“实行自然是要实行的,只是朕也不愿意矫枉过正,尽数舍弃末业。若是抑制豪强过重难保不会出现难言之祸,仍需谨慎才是,待日后徐徐商议。”说到此处,朱见济有些心累,结束对话道:“朕寻你来是问军屯事,此事到底繁琐,言语不甚明达,你且下去将细则一一写出,朕看过后再做决断。”

李贤闻言,已经是明白朱见济的心意,行礼告退而已。

见过李贤,朱见济将彭时寻来,评价道:“这李贤敢于任事,不畏权贵,着实是一大忠臣,只是其贤能与否便看此番任事了。”

“这李贤才用不小,可为陛下辅左参谋左右,微臣斗胆请陛下将李贤召入乾清宫,用为心腹。”

朱见济饶有兴趣地道:“李贤若是一来,彭时你怕是要屈居下位呀!你当真愿意吗?”

“微臣一心为国,但有益于国,有益于君者,便是居于下位又如何。且微臣才能浅薄,资历日短,本该任下手。”

朱见济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这背后的缘由日后再探讨不迟,还是将眼下这一堆事情处理完毕才是。

明日,李贤果然上交上来一份完整的奏章,内容相当详实,历数本朝屯田之事,各省的情况都细说了一遍,得出的结论和朱见济一样,或者说就是论证朱见济的观点,认为当今军屯不改不行,小改也不行。

朱见济很欣慰,没有再犹豫,顺势召见石亨与李贤二人,“家国重事,便托付于二位爱卿了!”

“陛下放心,微臣必不辱使命。”

朱见济开口道:“此事于古无稽,便任命两位爱卿为天下括田使,专司屯田一事,钦领皇命,平准土地。”其实就是钦差大臣,有皇命在身。

“微臣领命,谢主隆恩!”

“近些日子各地巡抚总兵都来来京述职,你二人务必躬身询问各处屯田事宜,不得有误,遇有不知所管屯田事者,可立时弹劾。”

朱见济交代吩咐下去,任命的过程就算是结束了,但是此事之后究竟能不能办成,朱见济一点信心都没有。

难题非常之多。首先,裁减军中老弱,裁减容易,如何保障他们的生活呢?其次,庞大的军队需要大量的屯田供养,土地自何处来呢?

朱见济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于那弃荒令上,尽管非常严厉,但是落实的成果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来。到最后,佃农或许可以趁机要地主减一些租子,但是整体改观估计也不大。

自己需要付出新的代价。心念及此,朱见济将沐琮寻了过来。

“陛下召我来所为何事?”沐琮在路上询问大太监许源。

许源含笑道:“世子为陛下玩伴尚且不知,老奴又怎会知道。”

一点风声也不透露,真是个老狐狸,心中骂着,沐琮旁敲侧击道:“该不会是陛下又缺银子了,打算和我借钱吧!”

“天意难测,老奴不敢猜测,世子还是快些入内拜见吧。”

沐琮无奈,踏入乾清宫,躬身行礼不提。

“你来了,来得正好,朕有一事想要与你商议。”

“陛下有什么大可言说,我能够帮得上的一定尽力帮忙。”

“倘若你现在是一方富户,家有良田数千亩,官府打算用当地县城的盐业销售权换你家田地,你答应与否?”

汉武帝以来就实行的盐铁官营制度,朱见济不打算维系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盐业贸易。这也是朱见济目前想出来唯一能够卖得上价钱的东西。

朱见济如此离谱的想法,沐琮都听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