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76章:开设特科,休养生息

景泰太子 第176章:开设特科,休养生息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5:28 来源:笔趣阁

是日,朱见济留靖远伯王骥用晚膳,并介绍朱见深和沐琮与他认识。

一边是年过七旬的垂垂老者,一边是十岁出头的毛头孩子,在这个时代里,王骥足以当朱见深他们的太爷爷了。

这样的组合也是朱见济的无奈之举,一方面自己根基浅薄,只能够用自己的身边亲信,另一边又必须给予老臣权力,维系朝堂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发生改变,朱见济只需要熬着就是了。

三日后,特科正式举行,考试地点在奉天门内,因为考生人数不多,不必去奉天殿。

特科属于科举考试的一种,与常科相对,可以理解为选拔特长生的考试,唐宋两朝特科常有,也被称为制科,比如苏轼便是特科出身。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不定期非常规,朱见济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提现自身意志。

和寻常科举考试不一样,这一次朱见济限定考生务必要为官三年以上,有过一定的官场经验,一旦选中即可立刻赴任。

一方面有身份限定,另一方面时间紧急,若是最近不关注时政的,同时身处地方的,肯定是赶不上这个机会了。

值得一提的是徐有贞身为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的高官,也参与到这场考试中来,是考生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不过朱见济没有限制官员品级,也不算是违背规则。只要他有才,即便是大学士参与其中又如何呢?朱见济来者不拒,只要有才,愿意自荐,朱见济就给他这个机会。但是很多高官自矜身份,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因为朱见济之前就有交代过徐有贞下西洋一事,徐有贞准备充分,条理分明,言辞有据,寻常御史和翰林官根本比不上他。哪怕是王骥不太看得上徐有贞为人,但是在推选的时候也不得不将其选为头名。

除却徐有贞之外,朱见济还选拔了两人,都是翰林院的官员,平日负责诏书的拟写,通晓时政,言之有物,朱见济颇为喜欢。

朱见济在乾清宫设宴,召见这三人赴宴,道:“朕开此特科便是选拔非常之人才,诸位爱卿体察朕心,朕甚是满意。日后报效大明,建功边陲,朕何昔封爵之赏!”

徐有贞眼神都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其他二人也是一样。文官当到头不过是大学士兼六部尚书,再不济多些虚名,比如少保太保一类荣誉虚衔,哪里比得上封侯荫子呢?三人连连谢恩不提。

朱见济让王骥主持这场特科便是这个目的,有现成的人物在这里,你们只要立下功勋,不管文官武官一律都有封爵的赏赐。朱见济就不信徐有贞他们连这个好处都能够忍住,全部给我好好办事。

次日,徐有贞等人便先行一步,赶赴南京,亲自监督下西洋的一应事务。

朱见济得到这一消息之后,才突然明白封爵对于普通官员意味着多大的诱惑。积极性竟然这么高,日后这个胡萝卜可要多用一下才行。

一个爵位罢了,只要不是世袭爵位,其实影响都不大。即便是世袭爵位,日后也有借口褫夺。总而言之,调动手下人办事才是真理。

又过几日,朱见深也动身前往南京了,随行的有英国公张懋等一大批权贵,大多数是年轻一代,张懋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人。一切都在往朱见济设计的道路发展。

与此同时,朱见济也写下书信给留守南京的何林静,要他将南京城上下之事尽数通报上来,朱见济倡导竞争,但是并不鼓励恶性竞争。一旦竞争超过了限度,朱见济会出面阻止。

别的不说,朱见济希望与南洋列国的关系不要因为这个战略调整而恶化,为此朱见济派遣使者前往各国,表明自身态度,希望各国加强合作,商旅往来无碍。

做完了这一切,就等着日后果实一点点成长,国力不断增强了。朱见济忽然有些疲惫,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明明事情少了很多,原本紧绷着的弦松下来,结果反倒全身不自在。

“难不成还是天生的劳碌命不成?”朱见济暗笑,放下杂念,走出乾清宫,外界晚霞漫天,红得吓人。种子已经埋下,之后就等待慢慢发芽吧!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一年,两年……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了。

时间来到绍治五年,若是算是之前的景泰八年,这是朱见济登基的第六个年头了,为公元1462年,朱见济也成为十五岁的青少年。

这五年,朱见济基本上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西洋一事已经牵扯了他太多的心力,大量人力物力被抽调,也没有心思去管其他的事情了。

这些年自然算不上风平浪静,国中内乱频繁,主要是西南的少数民族作乱。此外,边疆战火时有,草原民族每年秋天来打秋风。

内乱一律安抚为主,朱见济宁愿减少甚至不要土司朝贡,事实上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也没有派遣大军剿灭。实在是破城杀官,影响极其恶劣的那种,朱见济才派遣精锐人马,最多不过千人,实行暗杀计划,能够诛杀就诛杀,诛杀不了就执行骚扰计划,影响对方生产,削弱其实力。

外患一律物理隔绝,主要是北边的边患。每年秋天在边境主动放火,烧毁野草,既能够使敌人无处遁藏,也能够使敌人马匹南下无补给,属于坚壁清野的政策。小股敌人就趁机剿灭,大股敌人则躲进城墙,坚决不与之对战。

朱见济将自己所有的爪牙和野望收敛住,哪怕是外界的挑衅再恶劣,也不曾主动出兵。就这样,朱见济终于等来了南边的好消息。

东南各处关税仅半年便有四百万两,若是一年下来,不说千万两数目,也差不多。加上休养生息,各省田赋增长,朱见济的手头丰裕许多。

现在虽然算不得国泰民安,但是和继位之初相比好了许多,比之土木堡之变后的那些年,更是好了太多。如果可以,朱见济希望这种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东北女真人破三万卫,掠去沿边百姓数千人。为朱见济提出了新的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