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46章:是人是鬼都在演,只有某人泪满眼

今天注定是王义的高光时刻。

之前平定流寇的时候,朱见济让他骑跨高头大马,招摇过市,为其扬名。但是众人中好奇者居多,真正认为王义有才能的少之又少。不就是一群微不足道的流寇吗?算得了什么。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王义独闯虎穴,直面英国公张懋,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破此大案,才能心性俱是一流。

不要说什么有太子殿下暗中支持,请问多少人胆敢应下这差事。即便是应下之后,又有多少人胆敢要求英国公张懋交出案犯,还不是推辞敷衍了事。

有国子监监生帮着王义扬名,不出意外的话,只需一月,王义的声名就能传遍五湖四海。朱见济也能够沾几分光。

不要问领导上司能够为你做什么,想想自己能够为领导上司做什么!王义这种下属无疑是上位者最喜欢的一种。

王义在国子监内足足停留至深夜,本来一干监生想要请求他在国子监内留宿一晚的,被王义坚辞。

国子监祭酒林聪听说孤儿院内的房屋不曾建造完全,主动表示愿意收容部分孤儿住宿,并提供日常伙食,教他们读书认字。

王义本来也是想要拒绝的,但是林聪说是愿意教导孤儿读书识字,他顿时迟疑了,多少穷苦孩子一辈子都是个文盲,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自己不能够剥夺对方的前程,这何尝不是对他们悲苦命运的一种补偿。

关于教导孤儿读书识字一事,之前太子殿下也曾经提及此事,只是住处尚不曾建造完毕,便先拖着不曾处理。如今倒是一个大好机会。

王义便请求林聪派一批监生来教导所有孤儿识字,表示自己愿意出束脩,不会让监生白干。林聪大手一挥,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等善事怎可图利,必然分文不取。

一群人相谈甚欢,末了,林聪送上国子监一众监生凑出的五千两银子,既是为自身赔罪,也是为赈济孤儿。王义百般推辞,当然最终还是收下了,并且表示一定会上书太子殿下,为国子监众监生美言。

既得名,又得利,王义今日算是名利双收,赢了一个盆满钵满,有这么多银子,足够维持孤儿院数年的正常运转了,当然这是在人数不再继续膨胀的前提下。回去的路上,沉默了大半个晚上的李云询问道:“监生们都是国家栋梁,半只脚踏入公门,为何会讨好你?”

王义目光无比清明,笑道:“他们讨好的哪里是我,分明是是太子殿下,只不过是借我之口罢了!今日我说这帮人怎会出面声讨英国公,原来是太子来信,责骂这帮人眼前的罪恶都看不见,来日如何治国安民。真要追究起来,这国子监众人也逃不开干系。”

李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般说。那此辈送银两来,也是希冀太子原谅了。”

王义点了点头,称是而已。

再之后,马车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因为之前的事情,李云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王义,不知道王义是否会在心中轻视自己。

可是,李云是真的担心英国公张懋挟怨报复,朝王义致歉道:“贤弟,为兄今日全无胆色,大类小人辈,实属为家室计,还望贤弟明白。”

王义叹息一声,“大哥此话却是折煞小弟了,敢赴虎穴,便已经是胜过无数人。英国公张懋乃顶级勋贵,谁人不惧,小弟形单影只,烂命一条,自不惧怕。大哥今日处处为小弟说话转圜,要说谢的还是我啊!”

说着,王义朝李云跪下行礼,李云搀扶不起,便一同跪下。二人一番争执,终究是和好如初,至少明面上如此。

“英国公此事,不知贤弟打算如何处置?”李云终究是问出了心里话。

王义哭笑不得,“大哥你可真的是太看得起小弟了,眼下太子殿下已然出面干预,哪里还有小弟的位置。方今局势复杂,牵连者甚众,躲还来不及,怎会傻乎乎地撞上去。以我这小身板,只怕是要登时撞得粉身碎骨。”

李云不信,道:“贤弟切莫妄自菲薄,贤弟而今可谓是殿下信臣,而今虽说无官无职,来日必是国之重臣。若是你开口,殿下一定会听的。”

王义收起笑容,有些凝重地问道:“大哥希望我说些什么呢?”只此一言,已经是隔阂尽显,生疏无比。

李云当然没有蠢到教王义做事,而是道:“我个粗汉哪里能够教贤弟,只不过就是想要问问贤弟打算如何上书殿下而已。”

“大哥该不是想要告与英国公知晓吧!”

李云连连喊冤,表示自己绝无此意,英国公是何等人物,自己哪里能够和他搭得上路子。

王义好像是放下了防备,道:“还能够如何上书,无非是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告诉殿下而已。特别是国子监打算出人教导孤儿读书识字,此事至关重要,可谓是了却一大心事,来日若是为孤儿寻觅活计,也不至于全是苦力活。”

“太子若是问起如何英国公一事,贤弟会如何回答?”

“还能如何回答,难不成我一句话还能够废黜国公吗?当然是让太子殿下决议。”

李云仍然不死心,道:“若是殿下逼问得紧,要贤弟表态呢?”

“大明朝而今不过是这么几位国公,个个富贵逼人,要我表态,当然是要殿下网开一面,免得鱼死网破,伤了自己。只不过嘛——”

李云刚刚放下的心又突然提了起来,带着几分颤音道:“只不过如何?”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英国公张懋纵容下人作恶,又以家法重于国法,想要包庇下人免死。英国公须是来孤儿院亲自给孤儿们赔礼道歉,才可原谅他。”

李云苦起一张脸,“人家好歹是国公,要亲自来孤儿院内赔礼道歉,只怕是不易。”

“究竟是自己的脸面重要,还是他的爵位重要,他自己心里能够搞明白来。若是不明白,这爵位我看二世而绝也没有什么不好。”王义嗤笑一声,满是不屑。

事情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那可就是千钧大山也压不住了。现在到底是谁急,反正不是他王义。

李云愁眉苦脸之际,王义不忘提醒他道:“此事我只说与大哥你一人知晓,莫要外传才是。”

李云心里全不是滋味,这种事情要他如何去说呀!还不如索性装作不知。

再之后的旅途,李云心里烦躁,无心谈话,王义乐得清净,闭目养神不提。

回到孤儿院内,很多年长些的孩子熬夜等候王义这个大英雄回来,见到王义就忍不住欢呼出声。

王义自己这一天里又是唇枪舌剑,又是尔虞我诈,已经是精疲力尽,无心和这帮兄弟说太多话,寒暄罢就打发走众人,让他们回去歇息,自己一个人躲入帐篷内。

李云见得众人安静下来,寻了个借口说是去解手,离开了孤儿院,也不知道去何处。王义心中如同明镜一样,没有派人跟踪,以李云的身手,甩开跟踪的孩子再简单不过,不必去做这种无用功。

次日天明,王义再次前往进贤街。其目的有二,一是和国子监协调教孤儿读书识字一事。这件事昨晚上只是开了一个头,连个草案都没有。眼下国子监有求于王义,需要尽快敲定才是,否则等这场风波过去,国子监监生肯定是不愿意白白教导孤儿识字的。

教书地点在哪里?一天教几个时辰?所用书目是哪些?以及最为关键的束脩问题。林聪昨晚说不要,但是王义明白那不过是场面话罢了。此事若是想要长久运行下去,束脩是绝对不能够少的,否则真的让人家用爱发电,没人做这种傻事。

此外,还有笔墨纸砚等一干文房四宝,也是一笔开销,进贤街外有不少书肆,正好今日一并买入。

这是王义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基本上都是花钱的事。第二个目的,就与赚钱有关了。王义准备买下一家铺面,专门收集各家工事,一些活暂时做不了不是问题,偌大的京城总有能够做的人,将此事分包给会干的匠人,再派几个孩子打打下手,顺便学点手艺,未尝不是一条路子,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够省下学艺的钱。

用后世的话说,王义想要当总包工头!

之前太子殿下说让年长的孤儿们外出务工,如此以长携幼,节省东宫开支。当时太子身边的公公附和说宫里要用到不少的人手,能够吸纳数百孤儿就业,但是这么多的时间过去,也不见有个回应。

之所以没有回应,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宫中需要用到不少人手,这是自然,但是皇宫很多时候用的都是徭役人员,很少或者说基本上不从社会上募集人员。依附于皇宫的工匠人数以万计,在后世教科书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与社会是脱节的。何林静想要从这帮人手里抢活,何其困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要小看这帮人的势力。

孤儿院内人数日多,每天少的时候有十几人加入,多的时候一天都要上百人加入。不仅仅是京城孤儿,附近县乡的孤儿都慕名而来,还有许多逃亡流浪的孩子,来源不一而足,你不可能将人家全部拒之于千里之外吧。

王义管着这许多人,朱见济这个太子殿下嘴巴一张,当起甩手掌柜,名义上的支持大于实际上的支持。东宫属吏还或明或暗地暗示王义东宫收入不多,要他提前准备好过苦日子,日后来自东宫的补助甚至有可能断绝。换做是你,心里怕是也焦躁万分。

不过话说回来,东宫管得少,其实对于王义而言也不全是坏事,这样他有大把的时间编练孤儿,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部曲,而不必考虑东宫的干涉。

幼时王义就学过些粗浅的兵法,上山后更是有了大把实践的空间,论实际水平绝对不亚于某些出身世家的人物,甚至是更胜一筹。昔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王义想要当的人,也是韩信一般的人物。

两个目的,其实可以一起进行,王义和国子监商谈教学一事,并且派手下寻找合适的铺面。

进贤街这么长,总有店家经营不善,店铺濒临倒闭的,位置不重要,有太子殿下这块金子招牌,一切都好说。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急着一日内敲定铺面,货比三家,可以先行等候几日。

等王义这边谈的差不多后,似是不经意之间与监生们说起置办铺面这事。闻弦歌而知雅意,一群监生都喊着要来捧场,王义自然是感谢连连,表示店铺开张之日,一定请他们莅临现场。

由此,这个风声算是传出去了。对于某些人而言,可是最佳的接洽时机。好吧,这个某些人,就是英国公张懋!

王义今天兜兜转转,还不是演戏给张懋看。我要买铺面,你是英国公,手里应该有不错的资源吧。什么,多少钱,以咱们这么好的关系,谈钱多伤感情呀!要不白送我怎么样!

京城居,大不易。唐朝如此,明朝也一样,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京城铺面一年租金,次一些的也要数十上百两银子,上好地段那更是有价无市。比如天水阁这种开在国子监边上的书肆,你就算是家财万贯也不见得能够买下,关键是地位和身份。

什么,你说王义这是空手套白狼。不!王义会帮着张懋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这难道能够用金钱计算吗?不得不说,是人是鬼都在演,只有张懋泪满眼。

很显然,张懋看明白了王义的意思。尽管心里不舒服,还是果断派了人过来,一直蹲守在国子监之外,等王义从国子监内离开后,就急忙出面道:“当面可是王义将军?”

王义转头看了看周围,“难不成有与我同名同姓的将军不成?”

来人是一个面显富态的中年,事实上一身也是富贵至极,金丝衣,白玉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哪家公子王爵嘞。他满脸笑意,奉承道:“王将军何须过谦,实领数千人,便是诸多千户也未有将军威风,叫一声将军又如何,来日总兵也是触手可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