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一百零七章 少阳宫情撼太子

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一百零七章 少阳宫情撼太子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贺文在家里歇息疗养了数日,身子渐渐有所恢复。这日天色晴好,他拄着拐杖到了园中散心。望着暖阳下一簇簇秋菊盛开、灿若黄金铺地,心情为之豁然开朗。

正在赏菊间,忽有仆人来报,说是门外有一位叫李云翰的年轻人求见。贺文听后恍然想起来了,急忙拄着拐杖前往迎接。

不料昨夜才下了场阵雨,石阶有些湿滑,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兀自轻叹道:“老了,一点也不中用了……”

不一会儿,仆人将李云翰带到了院内亭下。稍作寒暄后,贺文笑问道:“先生此来,不知有何事?”

李云翰深施一礼,毕恭毕敬道:“大人不必客气,请呼晚生姓名便是。前番科场惊扰了大人,晚生深感愧疚,故此登门谢罪。”

“赔什么罪哪,此事又非先生之过。”贺文呵呵一笑,请他落座。

两人交谈了一阵,贺文忽然双眉一皱,道:“先生才华横溢,可惜老夫不能为国荐才,真是让人憋屈哪。”

“实不相瞒,几日前晚生已奉旨入宫做了翰林,还请大人宽心。”

“入翰林院了……”贺文感觉事出突然,惊喜之余不免仍心存困惑。

“嗯,纯属机缘巧合而已;”李云翰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说起当日入宫参与斗鸡之事,稍低下头,“入朝为官并非晚生所愿,只是迫于一时情势罢了。”

贺文听了更觉纳闷,问他何出此言?

“因家世之故,有违先父临终遗愿。”

“家世……”

李云翰“嗯”了声,道:“先祖为西凉王李暠,我乃其九世孙。”

贺文听了大惊,急切道:“如此说来,先生是李唐皇室宗亲……”

李云翰轻轻点了下头。

贺文轻捋银须若有所思,静默了一阵,道:“老夫斗胆多问一句,先生可入皇籍了?”

“没有。”

贺文听了脸色陡然变得严肃了些,道:“二十年前,陛下曾下旨昭告天下,凡是李暠的子孙皆隶入宗正寺,编入皇籍;为何你和家人没有登记入册?”

“这也正是晚生困惑之处,”李云翰面带愁云,“欲求此真相,还需贺老前辈相助。”

“这,”贺文身子微微一颤,“请问老夫如何帮你?”

李云翰取下了玉佩,双手呈上,道:“大人可识得此佩?”

贺文接过了后仔细察看了一番,支吾道:“嗯,似曾相识……不知从何而来?”

“此佩乃先祖所传,至今已逾百年。不知大人在何处见过?”

“唉,因时间太过久远,老夫一时半会也记不大清楚了。”贺文喝了口酒,沉思了片刻,“莫非此佩与先生家世有关?”

“是的。若能弄清此佩由来,便可一路追溯查清祖上和皇室的关系。大人历经四朝,掌管宫庭典籍、奏章多年,可否从中找出一些有关此佩的线索?”

“嗯。”贺文点了下头,“这主意倒是不错,老夫记下了。”

李云翰站直了身子,再次深施一礼,拜谢过他。

“先生客气了。”话毕,贺文突然脸色一沉,“只是此事在尚未证实之前,还需先生严加保密。”

“哦?”

“老夫也是为先生着想哪。”贺文手捻银须,目光柔和凝视着他,“此事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所知,告先生以假冒皇亲之罪,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云翰听了顿感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忙道:“大人好意,晚生心领了。”

贺文呵呵一笑端起了酒杯,道:“老夫平生喜交青年才俊,今日与先生相见恨晚;来,且畅饮一回。”

“承蒙大人抬爱,晚生多谢了。”李云翰见盛意难却,于是陪着贺文又畅饮了起来。

送别李云翰,贺文顾不上歇息拖着老病之身去了皇宫的藏经阁。

他命人找来了高祖、太宗两朝的典籍文献,逐册认真查阅了起来。

仆人见他累得气喘吁吁,劝他别找了,小心累坏了身子。贺文听了却并不在乎。费了许多周折,他终于从中找到了有关玉佩一事的线索,不禁兴奋道:“唉,总算是找到了……”

贺文颤微微地走到了窗前,遥望着窗外的宫阙楼台,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四十年前的场景:那时炫帝二十出头,初为临淄王,戴着鱼龙玉佩在宫内读书……

贺文思虑再三,决意为了李云翰的安危还是保密为好。想到这,他喃喃自语道:“岁月不饶人哪。这一回待老夫见过了圣上,无论如何也要告老还乡罗……”

说毕,他由两个仆人搀扶着,缓步走出了藏经阁。

达复和岑枫骑着快马赶到了少阳宫。

进了宫内,岑枫径直奔往后院去见萧良媛。

太子见达复贸然来见很是生气,责斥道:“近来情势危急,你难道忘了本宫之令?”

达复慌忙道:“殿下恕罪,只因情势所迫,在下不得不来。”

太子哼了声,问他何事?

达复凑近了几步,将李云翰之计细细述说了一遍。

太子听罢心内惶恐,思索了一阵,道:“此计虽好,只是太过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达复急切道:“当下林贼步步紧逼,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殿下若再不还手,只恐坐失良机哪。”

付果对着达复冷笑一声,道:“莫非你也被李云翰洗脑了,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见达复面露慌恐之色,太子正色道:“本宫并非只为一己之安危,一旦有失,必会累及众多无辜哪。”

达复嗫嚅着:“殿下……”

付果阴沉着脸,道:“大人可真是糊涂,我看还是算了吧。”

“嗯,小果子所言甚是,”太子侧过了身子对着达复道,“你去告诉李云翰,权当此事没发生过。”

达复听了犹如冷水兜头一浇浑身透凉,他跪倒在太子脚下乞求道:“殿下,再不出手,可就没机会了!”

“哼,你敢逼宫不成!”太子怒道。

“在下不敢。”达复怯怯回道,“在下也是为大局着想哪。”

“什么大局,你这分明是痴人说梦!”说毕,太子跺了下脚,气呼呼的向门外走去。

“殿下,”萧良媛轻步进了屋子,差点和太子撞了个满怀。她稍作欠身道了声歉,将目光投向了达复,一边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姨娘,”达复看了眼太子,支吾着,“这……”

萧良媛轻叹了声,神色凝重对着太子道:“殿下息怒,妾妃刚才全听到了。”原来达复担心太子不同意,先派岑枫去见了萧良媛,将其谋划悉数告知了她。

太子愣怔了片刻,欲言又止:“爱妃,你……”

“殿下思虑慎重,妾妃当然理解。”萧良媛眼含着泪花,沉静道,“可殿下想过没有,这些年来,你一味忍让,又有多少无辜被害含冤九泉?韦直、石峥、阿思诺还有妾妃之父……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

“这,本宫也是无能为力呀。”

达复慨然道:“殿下,若不除掉林贼,到头来我等必受其害!”

萧妃肃然道:“目下林、杨二人争斗正酣,已落下风;况且我方又手握林贼之罪证,何不趁此良机一举剪灭!”

劝说了几句,见太子仍无动于衷,萧良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道:“殿下若不答应,妾妃今日就跪地不起了……”

“爱妃,你……”太子摇了摇头,思绪一片茫然。

付果疾步走到了萧良媛身边,欲扶她起身,可被她拒绝了。

太子见状颇觉无奈,狠了狠心,只好答应了。待送走了萧良媛,太子仍心怀顾虑,又与达复、付果等人重新计议了一番……

连日来,仝立奉命带着一众差役四处查找妙锦,可是寻遍了京城费尽了气力仍不知她的下落。

季温听了仝立的汇报深为困惑,道:“她会去哪儿呢?还有那李云翰,一连数日待在翰林院,不见一丝动静……”

“依在下看来,那封密信或许并未在李云翰的手上。”仝立凑近了一步,“大人试想一下,若是信在他手里,他岂能不呈与陛下?”

“嗯,若真是这样就好了。”季温听了稍感些许安慰,说当务之急,须尽快找到那姓骆的女子。

两人正密议着,瓦松匆匆来见,说是当日上午李云翰出了翰林院,去了达复宅;尔后两人一同出了门,达复去了少阳宫,李云翰又去见贺文了……

仝立抢先插话道:“莫非他沉不住气了,想找同伙动手……”

“想动手,好呀,老子正等着他呢。”季温冷笑了两声,随即命仝立亲自前去监视李云翰,切莫惊动了他……

由于迟迟没有找到密信,褚庆为此深为苦恼。当他听说李云翰已做了翰林,震惊之余不免又多了一层忧虑,担心他借接近皇上之机献出那封密信。

倪遂劝他勿忧;说当下林弗、季温已然插手此事,李云翰一个新进的翰林待诏,又能翻出什么大浪!

褚庆听了仍难以打消顾虑;说在没有除掉妙锦之前,绝不可掉以轻心……

三官庙。妙锦和杜苗在寺内一连苦等了数日,仍不见李云翰的身影,不免心生抱怨。

午后,妙锦望着鸡笼内躁动不安的小斑,怨道:“真不守信,好些天了也不见他来!”

“可不是么,”杜苗给小斑丢了块干馍,“还有少凌,走了多半日了也没个音讯。”

“这,不会出什么事吧……”想到这,妙锦皱紧了眉头。

“怎会呢,”杜苗嘿嘿一笑,“或许李先生做了翰林,早把我们给忘了。”

“哼,他敢!”妙锦一听顿时有些急了,说她这就去翰林院找。

妙锦简单收拾了装束,正欲出门时,被一边默然静思的刘氏叫住了,说李云翰绝非那言而无信之人;他不来,必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妙锦见母亲在劝,恨恨的跺了下脚,道:“也罢,那就再等他一宿。”

话音才落,只见房门一响,少凌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妙锦赶忙迎了上去,问他为何晚回?

“当然有事了。”少凌缓了下神,将李云翰所嘱细细说给了她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