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五十章 荐“白川”褚庆起疑心

大唐赋之群英志 五十章 荐“白川”褚庆起疑心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0:05 来源:笔趣阁

太乐署,乐坊。

黎清和王诘正在指挥着一帮乐工们编练新曲,贾升黑着脸走了进来,径直走到了黎清跟前,大声道:“黎清,从明日起你不用来乐坊上班了!”

黎清一愣,问这是为何?

“你已被辞退了!”贾升冷冷的道。

“这,”黎清嗫嚅了片刻,“辞退,总该有个原由吧。”

“你当真不清楚?”贾升阴笑了下,“这两年你身为乐丞目无尊上、庸碌无为……上一次庆贺戈将军凯旋,你竟然撂了挑子,杨大人对此很是不满。”

“大人,那日在下病重确实动不了身子,况且事先也给您请过假了……”

“赶快走吧,别再狡辩了!”贾升面若冰霜,“你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王诘上前一步,对着贾升道:“黎乐丞做事一向勤勉,虽是有些小过,可也是恪尽职守了。还望大人开恩,且绕他一回。”

“王乐丞,这也是你该管的?”贾升板起了面孔。

“那,可有任免文书?”

“敢跟我较真;”贾升白了王诘一眼,“在太乐署,老子一人说了算!”

“王兄,别跟他讲什么理了,黎某一人做事一人当。”黎清拉了下王诘,转过身子高声道,“大人不必多费口舌,黎某走人便是。”

黎清说罢整了整衣服,扬头而去。

王诘愣怔了一会,追到了乐坊门外,遥望着黎清远去的背影不禁黯然神伤。正凝思间,忽觉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王诘回头一看,却是平钰公主。原来明日将过七夕节,平钰要他陪着同去见圣上。

王诘小心翼翼,探问道:“可是为奏乐?”

“不,是咱俩之间的事。”平钰意味深长的说,随之嫣然一笑,“多年来皇兄一直牵挂我的婚事,他见过你也就放心了。”

王诘听了登时心头一震,手中的折扇险些落地。

“怎么不高兴?”平钰察觉出来了。

“殿下,此事太过突然……”

“怕什么,迟早都得告诉他的。”平钰顿了下,“他见过你也就放心了。”

“好吧。”王诘心生一计,假意答应了,“不过,婚嫁之事甚重,还需回家禀报过父母,以示孝敬。”

平钰“嗯”了声,轻抚了他一阵,柔声道:“记着,可不能食言哟!”

王诘无心再继续排练节目,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太乐署,一路心慌意乱回了家。

他惦记着七夕夜约见楼月之事,又想起平钰的交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打开了一坛酒,自斟自饮、借酒浇愁,不一会儿便喝得酩酊大醉,倒在了桌上。

少阳宫内,太子与付果商量着明日皇宫举办的七夕夜宴之事,长子李聿在一边听着。

付果说他都已准备好了,劝太子放心前去。

太子告诉李聿到时候随他一同赴宴,被付果劝止住了;说他再三思虑,还是带幼子李苋更妥些。

太子愣了下,道:“小果子,这岂不有违父皇旨意?”

付果干笑了下,凑近了他,道:“奴才也是为殿下着想……”随后,付果将他心中所计细说与太子;太子听了有些迟疑不决,在付果的一再恳求下,才勉强同意了。

夜色深沉,进奏院的西厢房内灯火通明。

杜少凌和小佟等几个菩提印坊的伙计手拿着刻刀,在模板上费力的雕刻着字。李云翰站在一边仔细查看已经刻好的模板,

不时提出一些建议。

“都大半夜了,还没刻完。”妙锦拎了只水壶进了屋子,眼神充满了焦虑。

“催也没用,”杜少凌耷拉着脸,“看来今晚又得熬一通宿罗。”

“姑娘不急,”李云翰接过了水壶,轻轻放在了桌面,语气平和,“万事开头难;只要挺过了这一关,后面就轻松了。”

“唉,有了这玩意儿,以后就用不着李兄了,”杜少凌瞅了眼云翰,“你呀,就等着失业吧。”

“失业,”妙锦对着少凌轻轻一笑,“别瞎说了,到时候我会劝爹留下他的。”

次日清晨,当东方露出了第一缕朝霞时,少凌和小佟等人终于雕刻完了十张版面。

李云翰对照着邸报样稿又仔细较对了一遍,确认无一字差错了,这才吩咐出清样。

不一会儿,小佟出了一张清样;因油墨调制的太轻,字迹有些模糊不清。

李云翰说别急,让他再试印一张。

众人又忙活了一阵,终于印出了第一份清晰的邸报。

李云翰看罢心里终于踏实了。由于劳累了一宿,他感觉身子十分疲惫,于是叮咛了几句,转身回了寝室去歇息了。

妙锦一早起来,迫不及待的到了西厢房,见到了新印出的邸报,不由得激动万分,拿起一份就去了书房。

骆峰拿起了那份新印出的邸报与样稿一一比对过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嗯,字虽是稍大了些,页数也多了几张,可是工整无误,看起来倒也清爽悦目。”

“爹,这回你该放心了。”

“嗯,不错;还是白先生脑子活络、做事有方,一下子帮我解决了多年来的大难题!”骆峰啧啧赞叹道。

昨晚,褚庆因担忧着砂金押运之事,也是一夜未曾安睡,次日一早起来,骑着快马直奔进奏院。

他带着两个随从进了院子,见西厢房仍亮着灯火、人声嘈杂,不禁心生困惑于是进屋察看个究竟。

此刻,少凌正在和小佟等人印制邸报。忽听得门外脚步声响,少凌一抬头瞥见了褚庆,惊慌之下将油墨涂抹在了脸上,一边俯下身子伺弄起了模具。

褚庆大步进了屋子,踢了一脚少凌,问:“做什么呢?”

杜少凌佯装没有听见,仍低着头没吭一声。

一边的小佟听了赶忙直起了身子,说正在赶印邸报。

“赶印邸报……”褚庆有些惊讶。

“是的,是进奏院头一回试印。”

“嗯,不错。”褚庆听了似懂非懂,扫视了一下屋内,拧身出了门。

褚庆进了书房,对着正在翻阅邸报的骆峰高声道:“骆大人,过七夕了也不歇息一下。”

骆峰见了慌忙起身相迎,一边解释道:“又新出邸报了,骆某正在审阅。”

褚庆拿起了一份邸报,翻看了下,道:“为何改成印制了?”

骆峰轻叹一声,道:“这些年来,每次抄写邸报,少则百八十份,多则两三百份,不得出一丁点差错,也太累了。这下好了,有印坊帮忙,只需事先刻好版面、调较好油墨轻重,两日之内便可制完。”

骆峰说着递上了李云翰抄写的邸报:“公子请看,除了印出的字稍大了些,效果呢,与这张手抄的没有什么差别。”

褚庆觉得那张手写的邸报笔迹有些眼熟,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他翻看到了后面,见写着“白川拙笔”四字,不禁皱紧了眉,问:“白川……他是何人?”

“白先生呢,是刚刚进府的一位新人,专司抄录的。”骆峰小心回道,“就是他想出了印制之法。”

“新人,”褚庆顿了下,“这位白川呢,我倒是想见他一面。”

“这,怕是不行吧……”骆峰有些为难。

“哦?”褚庆睁大了眼。

骆峰赶忙解释道:“为赶制这批邸报,白先生又是排版又是雕刻,昨晚累了一宿,这会儿正睡的香呢。”

“好吧,那我就等他醒来。”褚庆悠然喝了口茶水,道。

见褚庆到了,杜少凌赶忙去寝室通知了李云翰。

李云翰听了脑子嗡嗡直响,再也无心睡下去了。他紧皱着双眉思索了一会,自语道:“怕什么,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

少凌打了个呵欠,说他手头上的活已忙完,想回榴花客栈歇息一下。不待李云翰反应过来,他便离开了屋子。

褚庆与骆峰交谈了一阵,说萧关那批砂金今晚便到,有劳他亲自跑一趟渔阳。

骆峰听了面露难色,道:“公子,骆某近来公务缠身,实在难以成行。”

“这批货失而复得,可不能再出什么差错了!”褚庆阴沉着脸,“只有骆大人亲自押送,我才放心哪。”

骆峰惶恐道:“公子有所不知;后日,圣上要在含元殿宴请各国使臣;初九,煌王要为其母过寿,已下了请柬;初十,杨嗣郎要例行视察各地驻京的进奏院,还需骆某小心陪着;初十二,宁王要为次子大婚……”

“别说了!”未等骆峰说完,褚庆将茶杯往地上一掷,怒冲冲打断了他的话,“这批货渔阳已催了几次了,无论如何得后日启程。”

骆峰惊吓出了一身冷汗,缓了缓神,道:“不是还有元帮主,他去也行嘛……”

“元冲,他也是分身乏术哪。”

“什么,他也去不了……”

褚庆看了眼四周,轻声道:“今晚他要去渭州查验货物,顺道还要去一趟九莲峰,当然是无暇顾及了。”

“噢,原来如此。”骆峰轻叹一声,“要不公子亲自押运,顺便看望一下大帅,岂不正好。”

“我怎能不想他?”褚庆苦笑了下,“可是我一旦回了渔阳,只怕再也走不了罗。”

“这是为何?”

“一回渔阳,父帅必将我留下。”褚庆喝了口茶,“当下三镇兵马雄壮,急需饷银、马匹,我滞留在京也是为了此事。而今我寸功未建、仓促北归,只怕父帅手下那些将领会笑话哪。”

“若是这样,不妨派吕克前去;此人曾随我多次押送,又熟悉沿途关卡、事务……”

“他,一个白胡子老头,也行?”褚庆轻蔑一笑。

“公子言过矣。此人原是褚帅帐下一名幕僚,且随我驻京多年,虽是年迈,却也忠心能干。”

“这……若是实在无人可用,他去也行。”褚庆思忖了片刻,“不过,为防路遇不测,还需一个武艺高强的护宝之人陪同……”

“公子勿忧,骆某愿举荐一人。”

“何人?”

“白川;不妨让他协助押送。”

“白川,”褚庆眉头一皱,“可是你刚才说的那个新人?”

“是的;此人不仅头脑灵活,且武功高强,在下曾有所领教。有他在,这一老一壮、一文一武,可确保货物万无一失。”

“能得骆大人如此赏识,我更想见一下这位白先生了。”

这时,忽听得窗外有些响动,褚庆顿时警觉了起来:“有人偷听……”

褚庆急忙起身,轻轻推门一看,却是妙锦。原来她听说褚庆到了,于是前往察看。

妙锦进了屋子,对着褚庆怒冲冲道:“公子,你也太欺负人了!”

骆峰不解,忙问她何事?

“爹,您评评理儿,他踢伤了小林,人家哭着要走呢,这以后谁还敢进府做事!”妙锦怨道。

“京城印坊多的是;他要走,走就是了。”骆峰颇不以为然。

妙锦说,不行!

褚庆笑问:“骆姑娘,你想怎么着?”

“我要你当面向他赔罪!”

“胡闹。”骆峰听后登时沉下脸来,“不过是一个小店的伙计,岂能让公子赔罪。”

见妙锦一脸不悦,褚庆莞尔一笑,道:“既然骆姑娘不高兴,我答应便是。”

“哼,虚情假意!”妙锦说着出了书房。

这时,倪遂急匆匆赶到了,附在褚庆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褚庆听罢随即向骆峰告退,说有急事需回庄园一趟。

“那,公子不等白先生了?”

“不了。”褚庆稍作思索,“若没别的什么变故,就按骆大人所说去做,货队后日一早出发。”

褚庆说罢离开了进奏院。

李云翰心忧褚庆到来,在屋子里不时的来回踱步,正思虑思着如何应对,只见妙锦疾步进了屋子。当他听说褚庆已离开了进奏院,心里悬着的石头登时落了地。

妙锦又说,庆公子此来,是因为手头上有一批货急需运往渔阳,想找其父押运。

李云翰问,什么货?

“没听清,”妙锦摇了摇头,顿了下,“不过,从他的面色上看,感觉十分重要。”

李云翰皱紧眉头思索了片刻,说过七夕了,他想回芷园看看。

妙锦笑着点了下头。

李云翰回到了芷园,武七已等候他多时了。武七向他汇报了楼月的情况,说她今日一早悄悄离开了榴花镇,进京后径直去了河东帮码头。

李云翰听了稍作沉思,惊道:“莫非她想找元冲报仇?”

“不会吧。她在码头转悠了许多,尔后又去了海明楼。”

“海明楼,”李云翰有些不解,“她去那儿做甚?”

武七摇头,说他也不知。

褚庆之所以急着赶回伏龙山庄,原来是贾升有急事见他。

贾升在客厅里等候了多时,仍不见褚庆的身影,不免有些焦躁不安。

眉黛看出来了,一边柔声细语陪他闲聊,一边不时挑逗上几句,贾升这才稍稍心安了些。

褚庆进了厅内,笑着向贾升拱手致歉,说让他久等了。

“有美女作陪,坐等了半日也值乎。”贾升倏的沉下了脸,“有件事呢,贾某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兄又非什么外人,但说无妨。”

贾升低声道:“公子,杨嗣郎要对褚漠寒动手了。”

“贾兄何出此言?”褚庆心头一惊,问道。

“据闻杨嗣郎欲派达复北使渔阳,这其中的门道,想必不说公子也明白。”

“噢,原来是此事;”褚庆干笑了下,“朝廷每年都会派人例行北使,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以往北使皆由林相说了算;可这一次呢,是杨嗣郎亲自选派使者。”贾升干咳了下,“说白了,他明里是慰问劳军,暗里还不是想找褚将军的事儿!”

褚庆听了呵呵一笑:“庆某一介商贾,此事又与我何干!”

贾升冷笑道:“别揣着明白当糊涂!公子与进奏院往来密切,公子与褚帅的关系,难道非得我点破不成?”

“这……”褚庆故作轻松,“庆某行商多年,只知在商言商,又如何管得了这些?”

贾升听了登时脸露不悦,道:“公子既不领情,贾某这就告辞了。”

“且慢。”褚庆说毕,从博古架上取过了一只镂金玉碗,递上,“不知大人有何良策?”

“当然有了。”贾升接过了玉碗嘿嘿一笑,“只需换掉北使之人,那不就得了!”

褚庆听了微微颔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