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四十五章三河口赈粮复得 陈业硕贬窜渭州

长安城北,郊外。三河口四周水汽弥漫,雾蒙蒙的一片。上午巳时三刻,元冲带着三百多名部下分批赶到了岸边,集齐了后正欲登船前往兵营,忽见一骑飞至,仔细看时却是倪遂。元冲见他神色慌张,心里不禁咯噔了下。

倪遂喘着粗气,说褚庆有令,命元冲取消此次行动。

元冲听了很是困惑,问是何由?

“此事、或已泄密。”

“这……公子如何得知?”

“别多问了,”倪遂正色道,“还请帮主按令而行!”

元冲认为褚庆胡乱猜疑,颇不以为然,冷笑道:“公子多虑了。烦请先生转告一声,就说我与陈大人早有约定,一刻也不得耽误。”

“这,”倪遂面露难色,“万一出了什么差错……”

“先生放心,如遇险情元某自会见机行事,定保此行万无一失!”

“不出事当然好,可是……”

“先生且回,出了事自有元某一人承担。”元冲说罢向倪遂拱手作别,命手下登船起行。

随着元冲一声开船令下,数十条涨满了风帆的货船像离弦之箭纷纷驶离了岸边,顷刻间便消失在了苍茫的雾色里。

待船刚一靠岸,元冲便带着数十个心腹,推着装有银箱的小车上了码头,直奔校尉鲍金的营帐。

鲍金和陈业硕已在帐内等候他多时了。

众人见面后简单问候了下,元冲命幺红打开了五只装满银子的木箱,让陈业硕一一查验。

陈业硕验罢,皱眉道:“元帮主,怎么不够呀?”

“回大人,本帮月初才订了一批常熟新稻,手头现银太紧,只好先凑了五千两。”元冲答道。

“按老规矩,可是一把清的……”

“大人放心,剩下的七千两尾银待下月初十定会付清。”

“这,怕是不妥吧。”陈业硕黑着脸。

鲍金在一边劝他别犹豫了;说夜长梦多,还是赶快成交吧。

陈业硕犹豫了一阵,总算是答应了,端起了酒杯,道:“元帮主,为庆贺此次交易成功,来,干一杯。”

元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之匆匆出了大帐,命人放出了三支响箭,通知潜藏于兵营周边芦苇丛里的帮众火速上岸抢运粮米。

河面上,水雾连天。

尤潜见信号一起,指挥着数十条货船划出了芦苇丛,不一会儿便停靠在了兵营码头。

杜少凌混杂在人群里也跟着进了兵营。

见河东帮船只悉数靠岸,隐藏在对岸草丛里的武七急忙去告知了孔烛、眉厚,将事先埋伏在兵营外的灾民带到了大门外,齐声高喊着:“还我赈粮,给我饭吃”。

有几个胆大的灾民一时按捺不住,跳上了营门,扯下了旗子,扔在了地上。

守营的兵丁见势不妙,赶忙去向鲍金禀报,说兵营外来了一群流民,堵住了大门,欲冲进营内讨要赈粮。

陈业硕听了大惊,道:“娘的,他们是如何知道的……”

“怕什么,不过区区几个灾民,有何惧哉!”鲍金随即传令,派人驱赶灾民;如有敢闯营闹事者,格杀勿论!

那个小兵诺了声匆忙走开了。

兵丁们接令后,手持着棍棒冲出了营门,对着灾民不由分说便是一阵痛击猛打。

孔烛和一些年轻灾民奋起反抗,被打得头破血流,但仍死死硬扛着不肯后退半步……

李云翰出了北城,打马一路飞奔前往三河口兵营。离营门还有三五里地开外,耳边不时传来了灾民的阵阵哭喊声。

李云翰赶到了近前,在人群里苦寻了一番,找见了武七、孔烛。待问明了情况,当即劝其暂避锋芒、后退开来。

孔烛率众人后退了数百步,用十余辆手推车拼堵成了一道车墙,堵住了营区门前的大路。

倪遂回到了伏龙山庄,向褚庆汇报了元冲抗命不遵、执意运粮之事。

褚庆听了大怒:“娘的,竟敢违令不遵,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大骂过后,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掉转过身子径直去了望麟阁,

褚庆推开了李云翰寝室的门,室内空无一人,他顿时紧张了起来,自语道:“人呢?”

他见桌上有一页纸,打开了一看,上面写着:“生性好结游,殊途莫问归。云翰。”

看罢,他立时大怒,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三河口兵营。

陈业硕闻听灾民围攻兵营,急催元冲搬运赈粮。可是元冲总觉哪儿出了什么问题,迟迟不肯下令。

鲍金笑道,此地三面环水,灾民们只是在前门瞎闹,顶个屁用!

元冲“嗯”了声,带着幺红出了营帐。他抬头远望了一阵,忽见码头方向起了浓烟,心里顿时一阵发慌。

原来第五祺带着数十名差役冲上了码头,将桐油淋洒在了艞板、货船上,放起火来;火借着风势迅即漫延开来,码头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

元冲正犹疑不定间,尤潜跑来急报,说是官兵已焚烧了码头。元冲见大势不妙,急令部下火速撤离,随后又匆匆跑回了帐内。

这时,陈业硕和鲍金也得知了码头被焚之事,心内恐慌无比。见元冲欲带走银两,陈业硕冷笑道:“四面皆有人,你如何运出?”

元冲说从正门运出;只要出了兵营一步,这些银子自然是干净的了!说罢,他命手下推着五辆装满银箱的车子出了营帐。

待元冲离去,陈业硕趁鲍金不备,从背后一刀砍断了他的脖颈。

元冲走了没有多远,忽又接报说是太子率手下进了兵营,不由得大惊失色,当即决计丢下银子、逃命要紧。

他在附近找到了一处粪坑,命人将银箱沉入其内,又在上面遮盖了一层稻草。

这一幕恰好被躲在远处的少凌看到了。

元冲率部下到了岸边,但见浓烟与雾气交织成了一片,也顾不得了别的纷纷跳水而逃。

第五祺带兵冲进了鲍金帐内,只见陈业硕手捧着茶杯悠然而坐,一边有两个护卫在清洗地面的血迹。

“第五大人,来的可真是时候哪。”陈业硕颔首,道。

第五祺哼了声,道:“本官奉旨督办赈灾,岂能不来!”

“大人是来查找赈粮吧,”陈业硕嘿嘿一笑,“放心,陈某已找到了。”

“是吗?”第五祺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鲍金尸体,“大人的手也真够快的!””

“不快不行哪,”陈业硕阴沉着脸,“据本官查明,南衙禁军校尉鲍金肆意扣留赈粮,欲将其占为己有,致使灾民群起闹事围攻兵营。鲍金因罪形败露,已畏罪自尽。”

“陈大人,可真会编故事哪。”

陈业硕听了身子颤抖了几下,正欲开口时,太子与岑燊进了帐内,于是慌忙上前参拜。

“陈大人,上千石赈粮藏匿于兵营达数月之久,你这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太子厉声喝问。

“回殿下,臣有失职之罪。”陈业硕不慌不忙,“据查前户部给事汪捍为防赈粮霉变,将其贮于营内。校尉鲍金见久无人领,欲据为己有……事发之后,鲍金已畏罪自尽。”

“什么,他死了……”太子有些懊丧,复又绷紧了脸,“据本宫所知,有人想倒卖这批赈粮呢。”

“这,不知殿下所指何人?”

“哼,这还用说?”太子冷笑了下,“等起获了赃银,看你还有何狡辩!”

“什么赃银……陈某可是一无所知哪。”陈业硕一脸茫然。

这时岑枫进了大帐,说是在一处茅厕起获了数千两银子。原来,是少凌告知了岑枫,从而查获了那些赃银。

太子和第五祺带着陈业硕到了粪池边,指着从粪池里刚刚打捞出来的银子,道:“陈大人,这些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业硕一脸沮丧,说定是那鲍金所为。

“你倒是推得好干净哪。”太子又指着几个被俘的河东帮会员,“说,他们是何人?”

“回殿下,这些人陈某无一认识。”

“不想说?”第五祺见他死扛不说,将目光对准了那几个帮众,“说,你们是哪来的?”

那几个被俘的说,他们是河东帮的挑夫,奉命前来装运粮米,别的什么也不知。

陈业硕听了装作恍然大悟样,道:“陈某总算弄明白了,原来鲍金想变卖赈粮,叫河东帮的人前来搬运。”

“大人可真会装哪。”太子哼了声,“也罢,等见了父皇,你向他申辩吧。”

太子说完带着手下离开了。

夜幕降临,星空晴朗;三河口兵营内,火把点点,人头攒动。消息一传出,灾民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兴高采烈地搬运着赈粮。

褚庆早已闻讯赶至,和元冲站在一处高坡上往下察看,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元冲自觉内疚,垂头丧气道:“在下失职,愿受公子责罚。”

“别自责了,”褚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怎能怪帮主呢。”

元冲听了一愣。

“此次他们分明是有备而来。”褚庆语气平和,“不仅有第五祺,还动用了太子;如此大的阵仗,看来这矛头并非冲着河东帮哪。”

“公子何出此言?”

“褚某以为,他们定是奔着陈业硕而来。”褚庆缓了下,“太子与林相仇怨颇深,想必是要拿陈业硕下手!”

“嗯,公子所言有理,”元冲长长出了口气,“不过此地隐密,他们又如何得知?”

“当然是有内奸了。”褚庆紧盯着元冲,“你说呢?”

“没错,有一人确是可疑。”元冲点头道。

“何人?”

“贾升。此人熟知内情,且近来又和杨嗣郎打得一片火热。”

“怎么会呢?”褚庆冷笑了下,“贾升贪吝,生意做砸了对他又有何好处!元帮主,有一人倒是很可疑哪。”

“谁?”

“二豆。”

“二豆,”元冲听了心头一震,道,“公子勿忧,待元某查明后再行禀报。”

褚庆轻轻点了下头。

因倒卖赈粮案发,陈业硕为之惶恐万分,当日一回京城便去找林弗求救。

林弗听罢,一下子瘫坐在了长椅上,道:“完了,这一回就连老夫也无能为力了……”

闻讯赶来的敬琥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大声责斥道:“鲍金乃我心腹,如今他出了事,敬某也难脱干系了!”

“将军可别忘了,你我原本就是一条船上的。”陈业硕冷冷回道。

“哼,少跟我套近乎!”敬琥打拧过了头,“事已至此,当然还是你来扛了。”

陈业硕听了惊悚不已,当即跪拜在了林弗脚下,泣道:“打狗也要看主人!此次杨嗣郎查我,还不是冲着大人您来的。”

“冲我而来……”林弗思量了下,扶陈业硕起身,“姓杨的倒没什么可怕,不过老夫仍有一疑,为何太子也掺和进来了?”

“这……据说是他无意中路过。”

“若真是那样就好了。”林弗面无表情,紧盯着陈业硕,“鲍金已死,只要你一口咬定此事是他与汪捍二人所为,老夫或可为你开脱。不过,仅凭老夫一人之力还远远不行。”

陈业硕嗫嚅着:“大人……”

“解铃还需系铃人,当下也只有向杨嗣郎求救了。”

“求他,这怎么成!”陈业硕道。

“真是死脑筋。”林弗哼了声,“杨嗣郎鼠目寸光,不过是个见钱眼开的市侩之徒罢了,只要你肯多破费些银两,他才不会为了一件公事而对你痛下杀手。”

陈业硕听了当即有所领悟,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只要能逃过此劫,陈某这一回豁出去了……”

查获赈粮后,杨嗣郎为之甚是得意,又找来了第五祺、魏怀冰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第五祺恭维道:“此番破获赈粮大案,多亏了大人您指挥有方;那些灾民对您可是感恩戴德、交口称赞哪。”

杨嗣郎听了不屑道:“不过一群穷棒子,他们说好能顶个屁用!”

“大人神明,”魏怀冰欠了下身子,“此次人赃俱获,也算是大获全胜了。”

“什么大获全胜,”杨嗣郎沉下脸来,“我要揪出的是林弗!只可惜鲍金已死,陈业硕又拒不认罪,而那些粮、银呢,又得入库充公了。”

第五祺说,不管陈业硕如何狡辩,他身为户部尚书也是难辞其咎;只要将他下了狱,何愁不会交待!

“嗯,”杨嗣郎微微点了下头,“话虽如此,不过还需看陛下之意哪。”

三人正说着,杨柯上前来报,说是贾升求见。

杨嗣郎摇了摇头,说他不想见。

杨柯并未离开,上前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杨嗣郎听后露出了一丝阴笑,伸了伸懒腰,对着第五祺、魏怀冰有气无力地道:“二位不必多讲了,能破获此案实属不易,至于如何追究陈业硕渎职之罪,待杨某禀明陛下后再说。”

“是,大人。”魏怀冰回道。

“今日就到此为止吧,杨某还有别的事亟需处理,就不留二位了。”杨嗣郎说着轻轻摆了下手。

魏怀冰和第五祺见状于是赶忙退下。

待两人一走,杨嗣郎便召见了贾升,阴沉着脸问:“贾大人,可是来为陈业硕做说客的?”

“大人误会了,在下是来代他请罪的。”贾升毕恭毕敬道。

“不知他有何罪?”

“渎职之罪。”贾升凑近了一步,“陈大人因赈粮一案无颜前来,正在家闭门思过呢。”

“就这些……”

“上次为争左相,陈大人因一时误信了林弗谗言而冒犯了您,为此他是追悔莫及哪。”

“晚了。”杨嗣郎眼皮一翻,“此次人赃俱获,杨某也无能为力了。”

“大人宽宏雅量。陈大人说了,此案皆系汪捍、鲍金二人所为,他并不知情;陈大人还说了,只要放他一马,从今往后愿为您鞍前马后拼死效忠。”

“嗯,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杨嗣郎冷笑了下,“贾大人,那我该如何信呢?”

“为表诚意,陈大人愿倾尽家财孝敬大人。”

“那,东西呢?”

“千两黄金,已运到宅后,请大人前去清点。”贾升小心答道。

“这,就不必了。”杨嗣郎点了下头,神色肃穆,“陈大人无端涉此大案,杨某又何尝不为他心痛呢。”

元冲一回到河东帮,便按褚庆之意,将去过三河口的帮众连夜遣散开来,帮内但凡涉及有关赈粮的米袋、帐簿等一应物件全被焚毁;另外,将所存之盐也分散隐藏于京畿各地。

褚庆听完元冲的汇报,长长吁了口气。

元冲又说,回纥那边尚有数千石粟米的缺口,他打算从江南调运一些,不知他可否同意?

褚庆说,此番河东帮损失惨重,先少量采购一些,余下的待夏收后再定。

元冲点了下头;又问,是否将赈粮被查一事报与渔阳?

褚庆说不必了,他已向父帅写过信了;就说此事因林、杨二人恶斗而起,劝其无需多虑。说罢,他又问起了二豆。

元冲担心再起事端,于是撒了个谎,道:“在下细查过了,此人从码头出逃时已溺水身亡。”

“他死了?”褚庆惊道。

“是的,公子。”元冲一脸肃然,“已验过了尸体,确凿无误。”

褚庆听了十分懊丧,良久黯然不语。

次日,皇宫。勤政殿内,例行朝会。

炫帝缓步迈入了大殿,坐下来后扫视了一眼群臣,道:“诸位爱卿,可有本上奏?”

第五祺上前参拜,道:“陛下,臣奉旨督办赈灾,于端午节破获了一起倒卖赈粮的大案,在三河口兵营当场查获了数千石赈粮、赃银五千两。令臣颇感意外的是,当时陈业硕也在现场。”

“哼,竟敢倒卖赈粮!”炫帝听了内心一惊,紧锁着双眉,将目光对准了陈业硕,“你……”

陈业硕见那眼神逼人如利刃一般,身子登时颤抖不止。

“父皇,儿臣愿以为证。”太子上前一步,道。

“你也去了……”

“是的。”太子不慌不忙,“当日端午节,儿臣去罔极寺看望萧妃,顺便为她送些‘五色续命缕’。途经三河口兵营,路遇官兵殴打一群灾民,于是儿臣进营查问。所见情形,正如第五大人所言。”

“陈爱卿,端午节你不在家好好待着,去兵营做甚?”炫帝追问。

陈业硕强打起两分精神,道:“陛下,去岁京城秋雨连绵,从江南调运来的赈米因仓库破损一时无法存放,前户部给事汪捍为防粮米霉变,擅自将其存放于三河口兵营。事后因汪捍一直隐瞒未报,以致微臣疏漏了此事。”

“那后来呢?”

“待汪捍谋逆案发,微臣查阅有关他经手的帐簿时,发现赈粮数目出入甚大,于是一路追索,发现了这批赈粮的下落,当即前去兵营查办。”陈业硕小心回道。

“大人可真是心大哟。”太子紧盯着陈业硕,“这么多赈粮一放就是数月之久,你也能睡得安稳!还有,那藏在粪池里的五千两银子,又从何解释?”

“殿下,陈某也是丝毫不知情哪。”

“不会吧,难道这些银子是自个儿掉入粪池的?”太子冷笑道。

“陈业硕,你还不如实招来。”炫帝喝令道。

“陛下,臣去三河口与鲍金交涉,他企图将赈粮占为己有、死不认帐。后来,他见第五祺率兵入营,以为是罪行败露只得畏罪自尽。”

“什么他死了……”

“是的。”陈业硕一脸镇静,“据臣事后查知,方知鲍金是想将赈粮转卖于河东帮,那些赃银或是他的酬劳。”

第五祺冷笑道:“如此说来,陈大人还是有功之人了!”

林弗干咳了声,颤巍巍出了列,奏道:“陛下,臣有本上奏;从种种情况分析,臣以为比案皆系那汪捍、鲍金所为。”

“哦?”

“其一,此二人皆有职务便利;其二,案发之后赈粮一袋也没少哪。”林弗答道。

“全都找到了?”炫帝面露一丝喜色。

“是的,陛下,皆已入库归公。”陈业硕回道。

太子道:“父皇,陈业硕所言漏洞百出,儿臣以为查明真相并非难事,只需严审河东帮头目和守营士兵便可。”

“陛下,鲍金已死,无以对证!”林弗神色有些慌乱,“还有那河东帮,本是些江湖游商嗜利之徒,深究下去已没什么意义!”

炫帝微微一笑,将视线移向了杨嗣郎:“杨卿,你为何一言不发呢?”

杨嗣郎轻声道:“陛下,臣已查问过此案,确系汪捍、鲍金二人所为;陈业硕身为户部尚书虽有失职之过,然事发之后,已将赈粮悉数追回,也算是亡羊补牢、将功补过。”

“没错,赈粮失而复得也还说得过去。”炫帝又看了眼太子,“恒儿,查获赈粮也有你一份功劳,你说该如何处置?”

“父皇,户部出此大案,陈业硕身为尚书难辞其咎,当罚其渎职之罪;还有,据儿臣所知,陈业硕模仿皇宫月凉殿,在其府内私建了凉屋一座,犯有僭越之罪,还请父皇明察。”

炫帝听了登时大惊,问陈业硕:“凉屋,可有此事?”

陈业硕哆嗦了下,不敢作答。

炫帝又问:有,还是没有?

“陛下,微臣有罪。”陈业硕流下了泪水,“臣之老母体胖怕热且有咳喘固疾,臣为了尽孝,故而仿造了一间凉屋供她享用。”

“父皇,无论何由此乃僭越之罪,理当重罚。”

炫帝怒道:“陈业硕,你也太不争气了!”

“陛下息怒,”陈业硕连连叩头,“臣知错了,即刻便命人拆掉此屋。”

朝堂上一时寂然无声。

林弗唉叹了声,道:“陛下,陈业硕仿造凉屋确是有过,不过也是出于孝心;念他多年来勤恳效忠,不妨轻饶他一回。”

“功是功,过是过,两者岂能混为一谈。”炫帝沉思了下,又问杨嗣郎该如何发落?

杨嗣郎认为户部出此大案,陈业硕已无法胜任尚书之职;为示惩戒,当将其贬谪出京。

“不错,朕也有此意。”炫帝点了下头,“当贬谪何处?”

“渭州,”杨嗣郎缓了下,“此地距京不过百里之遥,陛下可念其年老体衰、兼有昔日之功,命他为渭州太守。”

炫帝思量了片刻,问陈业硕可否愿意?

陈业硕听了大喜过望,拜谢过圣上。

第五祺见状很是失望,随即又奏道:“陛下,据查河东帮不仅倒卖赈粮,还大肆贩卖私盐,数年下来偷逃税赋甚巨,臣以为当严加查办。”

炫帝“嗯”了声,默然望着君臣。

“陛下,此案牵连甚广,臣以为且缓一缓。”杨嗣郎顿了下,又说盐铁专营事关国库盈亏,第五祺查办赈粮有功,可加封其为盐铁转运使,专司整治此类乱象。

炫帝听了微微一笑,随即命第五祺为盐铁转运使兼户部侍郎,一面叮咛道:“盐铁之事关乎民生、国运,第五卿不可只专注于京城一地之得失,而应放眼于全国、因地施策。”

第五祺见一时难以说服炫帝,虽心有不甘,也只好上前叩拜谢过圣恩。

陈业硕因赈粮案发被贬为渭州太守,消息一传到褚庆耳里,他登时放下了心。不过当他得知第五祺升任盐铁转运使后,旋即又有些紧张不安,恨恨道:“第五祺,咱们走着瞧!”

褚庆怀疑李云翰参与了赈粮一案,却一时又找不到什么证据。他担心李云翰不肯罢手,会有进一步行动,遂命阿蒯、阿泯前去芷园盯梢,一有情况即时向他禀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