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帝成长计划之君吟天下 > 第140章 荀彧归心

皇帝成长计划之君吟天下 第140章 荀彧归心

作者:一片鸡蛋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2:08:35 来源:笔趣阁

“文若先生啊,你是因何离开了颍川郡,来了这汝南郡啊?”刘义坐下之后,询问荀彧道。

“唉!这说来真是惭愧啊……”荀彧叹了口气,将荀谌之事向刘义讲了一遍。

“哦?竟然会是如此?”得知荀谌之事之后,刘义不由得咂了咂嘴,心中暗道这荀谌是真爱和他哥作对,上辈子荀彧投曹操,他一心跟袁绍,这辈子荀彧忠大鱼,他直接投了叛军,也不知道这兄弟俩是不是有什么矛盾。

“文若先生,令弟那样做,应该只是一时糊涂,等到时间久了,他应该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弃暗投明的。”刘义劝道。

“但愿吧……”荀彧点了点头,长叹一声。

“文若先生,此事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我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机缘巧合之下竟能与先生相见,这着实是一件美事,往好了想,这也许是天意让咱们两人在此相会。”说着,刘义举起酒杯,“来,先生,相逢即是有缘,我敬你一杯。”

“岂敢岂敢……”荀彧连忙举起酒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文若先生,既然颍川郡你已经回不去了,那你接下来有何打算啊?”刘义饮下杯中之酒,试探着问道。

“不瞒二殿下,在下准备先四处游历一番。”荀彧回答道。

“哦?不知先生准备如何游历?”刘义问道。

“先在这河南转上一转,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去南方转上一转。”荀彧回答道。

“先生乃是文人,最近这天下战乱四起,可不太平,您孤身一人四处游历,就不怕遇到危险?”刘义问道。

“二殿下说的有道理,文若,你不如先找一个容身之处,等到战争结束了再去游历也不迟啊!”徐庶察觉到刘义的心思,也帮忙劝道。

“多谢二殿下与元直的关心,不过此事在下已经定好,倘若中途真的出了什么事,那只能说是在下命不好。”荀彧笑了笑。

“好吧,文若先生,咱们先不谈此事。”刘义点了点头,“先生,咱们难得相见,今日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那是自然。”荀彧点了点头。

刘义又点了几样酒菜,几人一起吃了起来,刘义不再提招揽荀彧之事,只与荀彧闲谈,荀彧也逐渐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渐渐地,他对刘义也多了几分好感,不知不觉,一顿饭便吃完了。

“文若先生果然是大才,今日闲谈意犹未尽,不知文若先生可愿与我回府,咱们再聊上一聊?”刘义问道。

“二殿下所言,荀彧不敢不依。”荀彧点了点头。

“好!”刘义点了点头,“元直,元芳,咱们一起回郡守府,我要与文若先生再好好聊聊。”

四人离了酒楼,直奔郡守府而去,进了郡守府之后,刘义便带着荀彧进了正堂,四人又摆了一桌,继续闲聊。

聊着聊着,刘义朝着徐庶使了个眼色,徐庶会意,便举起酒杯准备向荀彧敬酒。

“文若啊,难得你与二殿下如此投缘,依我看,你不如就先留在二殿下身边,等到战乱结束之后再去游历。”徐庶劝道。

“元直,我的见识不足,还是先游历一番,再回来找二殿下吧!”荀彧笑了笑。

“这……”徐庶转头看向刘义。

“无妨,既然先生坚持如此,那我也不好阻拦。”刘义笑了笑,“不过我有一些肺腑之言想要对先生讲,还望先生能听上一听。”

“二殿下请讲。”荀彧点了点头。

“元芳,我要与文若先生好好谈上一谈,你出去守住门,不要让其他人进来。”刘义看向李元芳。

“是!”李元芳答应一声,起身出门。

“既然二殿下要与文若详谈,那在下也就不打扰了。”徐庶也起身说道。

徐庶也离开之后,屋内只剩下刘义与荀彧两人。

“二殿下,您究竟想要说什么?”荀彧问道。

“文若啊,依你看来,现在大鱼的情况如何?”刘义问道。

“现在虽然有叛军反叛朝廷,导致战乱四起,但大鱼根基深厚,绝非李自成张角等人可以动摇,只需假以时日,叛军必灭,大鱼定然无恙。”荀彧回答道。

“你只说了一半。”刘义笑了笑,“敢问先生,这叛军剿灭之后,大鱼又将如何呢?”

“这……”荀彧闻言露出犹豫的表情。

“先生不敢说,我来替你说。”刘义倒了一杯酒,“在内,父皇宠信权臣,朝廷腐朽不堪,在外,异族虎视眈眈,边境危机四伏,即使平定了这几场叛乱,也无法真正挽救大鱼,在很多人的眼里,我大鱼朝,已经快要走到末路了。”

“这确实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友若也许就是这么想的,才会选择投靠叛军。”荀彧点了点头,“不过二殿下,您可是皇子,您不会也这么想吧?”

“当然不会。”刘义摇了摇头,“诚然,现在我大鱼已经是危机重重,但我依然坚信,天命仍在我大鱼,身为皇子,我自然应当以匡扶鱼室,复兴大鱼为己任,我会尽我所能,让大鱼重现辉煌。”

“看来二殿下胸怀大志,荀彧佩服!”荀彧点头称赞道。

“这个志向不止我有,文若你也有吧?”刘义看向荀彧,“你也一心想要拯救大鱼,不是吗?”

“二殿下说的不错。”荀彧拱手说道,“不瞒二殿下,在下的最高理想便是成为鱼臣,在下会尽我所能,拯救大鱼。”

“那文若准备如何拯救大鱼?”刘义问道。

“在下能否先听一听二殿下的想法?”荀彧问道。

“文若先猜一猜,我是怎么想的?”刘义问道。

“那在下就斗胆一猜。”荀彧笑了笑,“如今皇室最痛恨的就是权臣,二殿下身为皇子,心中想的一定是欲救大鱼,必先灭权臣。”

“文若猜错了,我不是这么想的。”刘义摇了摇头。

“哦?”荀彧闻言一愣,“那二殿下究竟是什么想法?”

“欲救大鱼,必先收河东。”刘义认真地说道。

“二殿下为什么这样想?”荀彧闻言来了兴趣。

“何谓救大鱼?扫除朝廷中的奸党,让权力回到皇室手中,就能救大鱼吗?远远不够!”刘义摇了摇头,“只有让天下安定,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让我大鱼的国力重新强起来,那才是真正的救大鱼。”

“挽救大鱼,最重要的不是争权力,而是定天下,天下不定,即使权臣覆灭,大鱼也依然没救,反之,天下定,则大鱼自然得救!”刘义认真地说道,“要救大鱼,就要为百姓做实事,平叛乱,收河东,扬国威,定天下,如此方能救大鱼!”

“二殿下真的是这么想的?”荀彧问道。

“当然。”说着,刘义举起酒杯,“不止是我,文若你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

“二殿下是怎么知道的?”荀彧闻言一愣。

“文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说你想要去游历,其实你不是要去游历,你是想要观察一下谁值得你投靠,谁能与你一起拯救大鱼。”刘义说道。

“在下就知道,以二殿下的才智,定能想到这一点。”荀彧笑了笑,举起酒杯。

“如果我还没有猜错的话,你要观察的可能不止有我们这些皇子,还有赵匡胤朱元璋李渊孙坚等人吧?”刘义问道,“你想的是曲线救国,谁能救大鱼,你就跟着谁,你心目中的明主并不一定是皇室,只要天下能够安定,大鱼江山能够延续,你并不是不能接受权臣掌权,对吗?”

听到刘义的话,荀彧身体一震,举着酒杯的手也悬在半空。

“二殿下是怎么知道的?”荀彧震惊地问道。

“我不止能猜到你的想法,我还能告诉你,你这个想法是错的,人的**是无尽的,很少有人会甘心只做权臣而不更进一步,如果你真的选择扶持他人,最后要么与他们同流合污,要么落得凄凉的下场,你非但救不了大鱼,一生还会毁誉参半。”刘义说道。

“这……”荀彧闻言,重新陷入思考之中。

“文若,如果你相信我,咱们就一起为了救大鱼救天下的目标而努力,如果你不信我,那你大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绝不会阻拦。”刘义认真地说道,“该怎么做,全凭你自己决定。”

“二殿下,想不到您竟然能将在下的想法摸得如此透彻……”荀彧震撼地说道,“您是真正懂我之人啊!”

“那文若可愿与我一起挽救大鱼?”刘义问道。

“二殿下如果真能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则大鱼有救矣!”说着,荀彧起身行了一礼,“在下愿为二殿下效力!”

“文若不必多礼。”刘义闻言大喜,连忙扶起荀彧,“文若,你做出这个决定,是大鱼之幸啊!”

“二殿下谬赞了!”荀彧连忙说道,“在下愿尽微薄之力,护大鱼江山!”

“文若,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刘义认真地说道。

“二殿下请讲。”荀彧点了点头。

“你可愿为了大鱼江山,暂时背负骂名?”刘义问道。

“二殿下的意思是……”荀彧闻言一愣。

“王家如今权势过大,而且那王莽能力不俗,一来,我将来的行动很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干预,要救天下,还需要有人居中策应,二来,王家乃是大患,就如我刚才所说的一样,绝不可能一辈子只做权臣,对他们,咱们不可不做准备。”刘义说道,“文若,你可愿假意投靠王莽,打入王家内部,背一时之骂名,护我大鱼江山?”

“文若,你若是不愿意也无妨,今后您就是我的第三位谋主,凭先生之才,在明处亦能救大鱼!”刘义继续说道。

“二殿下,在下为大鱼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又岂会在意区区名声?”荀彧认真地说道,“若是如此真的能拯救大鱼,此事全凭二殿下安排!”

“文若,我替大鱼子民,谢过您了!”说着,刘义鞠了一躬……

……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荀彧离开了汝南郡,朝着钟离郡进发,准备投靠苏献王显等人,进而打入王家内部,临行之前,刘义还给了他白虎的代号和代表他身份的信物,并告诉他将来会有人配合他的行动。

荀彧动身之后,刘义军队出征的准备也已经完成,为了防止杨林来袭,他留下了徐茂公尉迟恭和秦琼率军驻守汝南郡,又命谢映登等五人前去运一趟粮草,自己则带着徐庶、杨再兴、许褚、高顺、单盈盈等人领军奔赴济南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