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帝成长计划之君吟天下 > 第266章 善长之计,软禁田文(下)

“哦?妙计?”听到李善长的话,朱元璋眼前一亮,“善长啊,你跟咱说说,你想出来的妙计是什么啊?”

“知府大人,朱棣公子,你们都知道,那田文的身份是什么吧?”李善长笑着问道。

“知道,他是黄巾渠帅田虎的二弟,据说他们兄弟两人的关系极好,田虎对他也是信任有加。”朱棣点了点头。

“没错,虽然祁镇小少爷在和义郡,但现在这个田文不是也在咱们泸川郡吗?”李善长微微一笑,“只要咱们把田文掌握在手里,黄巾军便不好把祁镇小少爷怎么样,不是吗?”

“这……”朱棣闻言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善长先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可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个田文是以使者身份来咱们泸川郡的,不是咱们抓到的人质,倘若轻易行扣押使者之事,只怕会落人以话柄,不利于咱们的名声啊……”

“朱棣公子这话说的没错,没有理由的扣押使者,不符合交战之道,可是,谁说咱们要扣押田文了?”李善长伸手抚摸胡须,轻笑一声,“朱棣公子,我问你,田文来泸川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是……和咱们谈判,让咱们拿出钱粮交换祁镇那个小兔崽子。”朱棣回答道。

“那么,如果谈判没有完成,田文是不是就不应该走?”李善长问道。

“那么,如果谈判一直完成不了,咱们就能争取到很多时间……”朱元璋明白了李善长的意思,也露出了笑容,“如果咱们能在这段时间里想办法夺下和义郡,救出那个小畜生,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没错。”李善长点了点头,“如果这件事能成,那也是那个田文谈判谈的太慢,谈判还没完成,手中的筹码就没了,而不是咱们不顾信义,扣押黄巾使者!”

“这倒是一条妙计啊!”朱棣闻言先是大喜,而后又露出忧虑之色,“只是,谈判的时候怎么谈,才能一直拖下去,这个还需要细想,还有,今日梁林前来旁听,说明朝廷对咱们并不是完全信任,如果一个简单的用钱粮换人的谈判谈的太久,朝廷只怕会有所怀疑……”

“朱棣公子,谁说咱们要和他们谈了?”李善长笑着说道。

“善长先生的意思是……”朱棣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便明白了李善长的意思。

“知府大人本就因祁镇小少爷之事而上火,今日看到小少爷亲笔书信,急火攻心,突然染病,卧床不起,无法与黄巾使者田文谈判,而谈判之事,必须知府大人在场方能进行,因此,只有等到知府大人病好,谈判才能进行。”李善长笑着说道,“如此一来,田文就算察觉到不对,也不好说什么,他是主动来找咱们谈判的,所以,谈判未完成,他便不能走!”

“好啊,好啊,善长啊,你不愧是咱的智囊啊!”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知府大人过奖了,为知府大人分忧,是善长分内之事。”李善长拱手说道。

“那么现在,难就难在,咱们怎样才能快速夺取和义郡。”朱元璋说道,“因为普安郡之事,攻取和义郡便不能拖的太久,如今既然善长你又想出了这个计划,那么夺取和义郡不但要快,还要出其不意,争取一战功成,要做到这一点,只怕是难啊……”

“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先用在下的方法争取时间,便能细细谋划一番,我相信,上天会佑我山南军的。”李善长认真地说道。

“但愿吧……”朱元璋点了点头,“行了,这件事就按善长你说的去办,你们先回去吧,咱再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琢磨出个好办法来。”

“是!”李善长和朱棣答应一声,便一起离开后堂,他们刚刚来到大堂之中,便发现梁林依然站在原地。

“善长先生,朱棣公子……”梁林见二人出来,笑着拱了拱手,“朱知府和你们谈完了?”

“谈完了。”李善长点了点头,“梁林将军还没回去啊?”

“哦,我也有事想要和朱知府谈上一谈,不知朱知府是否方便?”梁林问道。

“梁林将军稍等,在下去告诉朱知府一声。”说着,李善长拱了拱手,便转身回到了后堂。

“善长啊,你咋又回来了?”朱元璋问道。

“知府大人,梁林将军还在大堂之中,说是有事想要和您谈上一谈。”李善长说道。

“莫非朝廷真的对咱有疑心?”朱元璋闻言皱了皱眉。

“王莽之前经历过马超之事,让手下谨慎些,倒也能够理解。”李善长想了想,对朱元璋说道,“知府大人,在下认为,您可以把咱们的想法告诉梁林,如此一来,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也好……”朱元璋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

“是!”李善长答应一声,便出去将梁林带进了后堂,朱棣也跟着他们一起再度回来。

“梁林将军啊……”朱元璋开口说道,“你也看到了,那田文居然拿那小兔崽子做要挟,让我们拿钱粮换人,这可真是丢尽了我朱家的颜面啊!”

“朱知府,在下就是想要问一问,对于此事,您究竟是怎么想的?”梁林问道,“朱祁镇毕竟是您的孙子,如果朱知府只是拿钱粮换人的话,倒也在朝廷的接受范围之内。”

“就算朝廷能够接受,咱自己可接受不了!”朱元璋摆了摆手,“倘若我朱家真的受敌军胁迫,用钱粮换人,传出去,岂不是会沦为笑柄?”

“这么说来,朱知府不愿意用钱粮来交换朱祁镇?”梁林问道。

“咱绝不会拿出一分钱一粒粮。”朱元璋点了点头。

“那朱知府又为何让那田文留下,继续与其谈判?”梁林问道。

“这个啊……咱倒是想和他谈上一谈,只不过咱马上就要急火攻心,染上重病,卧床不起了,没有办法和他谈啊……”朱元璋笑着说道,“你说,等咱能和他谈的时候,要是和义郡已经被攻下来,小兔崽子已经被救出来,这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这……”听到朱元璋的话,梁林消化了一遍信息,理解了朱元璋的意思,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朱知府果然足智多谋,在下佩服!”

“这一次是善长的主意,咱也得感谢他啊!”朱元璋笑着说道。

“那么,朱知府是否想出了攻占和义郡的方法呢?”梁林问道。

“还没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的。”朱元璋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在下便为您引见一个人。”梁林笑着说道,“其实这个人在下昨天就应该为您引见,只是田文今日便要作为使者与您商谈,在下想着,先听听田文的来意,看看朱知府的反应,再为您引见此人也不迟。”

“哦?不知梁林将军要给咱引见什么人啊?”朱元璋问道。

“还请朱知府稍作等待,在下这就去把人给您带来。”说着,梁林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便快步离开。

过了一会儿,梁林再度返回,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黑色斗篷,戴着面罩,将全身上下包括脸全部遮住的人。

“朱知府,这位便是在下要为您引见的人。”梁林指了指身边的人,笑着说道。

朱元璋看向那人,只见那人伸手摘下斗篷的帽子,又将脸上的面罩揭下,而后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

“在下和义郡袁家家主袁绍手下门客,许攸许子远,见过朱知府!”许攸恭敬地说道。

“袁家的门客?”朱元璋闻言眼珠一转,“是袁家家主袁绍叫你来的?”

“正是!”许攸点了点头。

“袁绍叫你来此,所为何事?”朱棣开口问道。

“对于诸位而言,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许攸抚须笑道,“家主早有报国之心,看不惯那些黄巾反贼占据和义郡,只要诸位同意,家主愿动用袁家全部力量,再联络几家与袁家交好的世家,与贵军里应外合,助贵军夺下和义郡!”

“此言当真?”朱棣闻言大喜。

“当然为真,在下不敢欺瞒诸位。”许攸点了点头。

“这下好了,有了袁家做内应,夺取和义郡的计划就能变得更加容易,计划也就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了!”李善长笑着说道,“此乃天佑我军!”

“好!这样,许攸啊,你先在这泸川郡中停留几天,咱先制定个初步的计划,明日再与你们细谈,咱们争取商谈出一个完美的计划来,一举夺取和义郡,不可失手。”朱元璋点了点头。

“好!”许攸点了点头,“还望诸位不要泄露在下来了泸川郡之事,免得走漏风声。”

“这个无需许攸先生提醒,我们也知道。”李善长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期待着明日再与朱知府见面。”说着,许攸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

“那在下也先告辞了。”梁林也拱了拱手,和许攸一起离开。

“爹,这下好了,有了和义郡中世家的帮助,夺下和义郡一定会容易许多。”朱棣笑着说道。

“是啊,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让锦衣卫查一查那个许攸的身份,免得出岔子。”朱元璋说道,“不过,咱看那个许攸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事要是能成,事情就好办了……”

另一边,许攸和梁林离开郡守府后,便回到了梁林等人的临时住处。

“许攸先生,你说的事如果能成,袁家便是大功一件!”进入书房之后,梁林对许攸说道。

“没有梁林将军引见,此事便不能成,因此,梁林将军也有大功!”许攸拱手说道,“梁林将军,在下没有直接去找朱知府,而是烦请您引见,家主的意思,不知梁林将军是否明白?”

“哦?袁绍是何意思,还请许攸先生细说。”梁林笑着问道。

“不瞒梁林将军,我们家主早有入仕报效国家之意,只可惜没有门路,如今正好赶上这个机会,我们家主是希望,能够结识一下王家的诸位大人……”说着,许攸从怀里掏出一把珠宝,放在桌上,“烦请梁林将军转告王家的诸位大人,袁家愿为王家效力,还望王家的诸位大人能够多多提携一下我们袁家,如此,我等感激不尽!”

“好,好,好……袁本初眼光不错。”梁林收下珠宝,哈哈大笑,“放心吧,此事我会转告诸位大人的。”

“那就多谢梁林将军了……”许攸闻言大喜,拱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